本次德班金磚峰會推動金磚國家全面合作進程大大加速。從一個抽象概念到舉世矚目的多邊合作機制,金磚國家經過近10年的磨礪、演變,已然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和重塑國際金融秩序的新生力量。
在全球金融持續動蕩的年代,如何“抱團取暖”,深化彼此間的金融合作、推動國際金融合作機制建設意義重大。
金磚國家早已成為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的代名詞。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1年統計,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最近5年世界經濟增長的70%來自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其中金磚四國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隨著2010年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陣營,2010年5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到了世界經濟總量的18%,貿易額占世界的15%。
根本而言,金磚國家大都經歷了資源驅動型和出口驅動型增長模式,中國號稱“世界工廠”,印度被譽為“世界辦公室”,巴西號稱“世界原料基地”,俄羅斯被稱為“世界加油站”,各國發展模式的趨同性是大都受制于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全球產業分工和金融分工,以致于成為發達國家在全球資源配置結構中的廉價生產基地和資源供應地,難以獲得在資源、市場、利潤方面的公平利益分配。
相比較而言,金磚國家間的內部合作還處于初級階段。金磚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數量仍偏低,比如中國去年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額增幅高達40%,超過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平均水平,但其他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額相對較小。
中國、印度是制造業大國,巴西、俄羅斯是資源大國,以往金磚國家都是發達國家主導的“發達國家消費、中國提供生產、資源國家提供資源”的經濟循環的一部分,金磚國家間并沒有形成真正的經濟大循環。事實上,從多樣性、差異性和互補性的角度看,金磚國家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經濟貿易循環。
各國的工業化水平、產業結構及資源稟賦等存在差異,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形成不同的產業協作層面。未來可以考慮設立自貿區,經濟一體化的實現和貿易、投資壁壘的降低,產業轉移的障礙將大大減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資本向區內轉移。
此外,還可以形成新的金融循環。現在制造業中心已逐步從發達國家轉向新興市場國家,但貨幣金融中心仍在發達國家,金磚國家金融市場不發達,金融體系比較脆弱,在對外交易中長期依賴儲備貨幣進行計價、結算、借貸和投資,貨幣錯配帶來的匯率和資產風險不可避免,風險將越來越多地由新興市場國家承擔。
當前,全球貨幣結構越來越不能反映全球的經濟結構,美元憑借霸權稅不僅擾亂了全球信用總量、信用創造機制、真實經濟增長機制的關系,更導致全球經濟和金融秩序混亂,“美元陷阱”危機四伏。
對于金磚國家而言,改變本幣盯住美元的狀況,漸進式與美元“脫鉤”,推進“去美元化”進程才是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最重要也是最務實的一步。
首先,要積極建立金磚集團內的主權貨幣結算制度,積極推動各國主權貨幣的國際化進程。允許國家間貨幣作為結算和投資貨幣,允許對方貨幣在境內結匯為本幣,尤其是允許對方的機構在境內開設本幣賬戶。
其次,可以允許貿易項下主權貨幣的相互投資;在貿易項下的資金流動開放以后,可以相互允許各自的企業到對方國家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發行股票和債券,共同建立新興經濟體債券市場。
再次,要推動金磚國家間的匯率協商及聯動機制,降低美元匯率波動的負面影響,鼓勵實行與人民幣掛鉤的匯率機制。
最重要的是,打破美元陷阱和美國國債的陷阱。當前全球儲備失衡和全球債務失衡構成了全球經濟失衡,造成的實質性影響是外匯儲備在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累積和對外債務在發達經濟體累積。
因此,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對外資產余額超過對外債務余額,成為對外凈債權國,發達經濟體的對外債務余額超過對外資產余額,成為對外凈債務國。
去年年底全球外匯儲備余額為10.6萬億美元,其中五國外儲占全球的75%,僅中國外匯儲備就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美元趨勢性貶值使五國儲備系統承受更大壓力。
因此,金磚國家迫切需要為龐大的外儲尋找出路,來提高對外資產的收益率。金磚國家要減少美元資產和美國債券投資,而轉向相互之間的股權投資和產業投資,這不僅會改變中國長期以來的全球資本循環模式,也必將切實扭轉全球財富失衡的局面。
來源:BWCHINESE中文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