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從來不缺錢,缺的只是信心。”這是經常出現在股評家和官員嘴里的一句話。不錯,過去中國股市確實是這樣,只要投資者有信心,錢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入市場。但現在這句話還對嗎?我以為,時過境遷了。
毫無疑問,“缺不缺錢”這件事當然有信心問題,但還有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的高低以及宏觀意義上流動性的充裕程度。按理說,從央行貨幣政策報告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確實在增加,那為什么股市上的流動性會緊張?因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報告所提供的流動性數據是“摻過水”的數據。
不是嗎?每個季度末,商業銀行都會流入數以萬億計的超短期流動性,而季度初又全部流出。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央行依據每季度報告的貨幣統計數據(商業銀行流動性數據)是被商業銀行“摻過水”的數據。央行居然據此得出結論說,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在合理范疇,這個結論可靠嗎?如果剔除這些超短期流動性,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合理嗎?
按照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商業銀行超短期流動性的進出規模,是不是意味著商業銀行“穩定的流動性”至少短缺1.2萬億元?我看是。如此態勢之下,是不是意味著中央銀行至少欠缺銀行市場3次降準所釋放的貨幣數量?我看是。
一方面是商業銀行被強制將大量資金低價存放央行,一方面是它們必須高息攬儲以補入超短期流動性,另一方面是,商業銀行還要為這些超短線資金繳納存款準備金。這是何等巨大的成本?說心里話,我不敢算,有心人要是有能力,稍加計算就會獲得,央行貨幣政策成本之高恐怕會讓您瞠目結舌。
用摻水方式掩蓋中國流動性嚴重短缺的事實,于國于民百害而無一利。
第一,導致人民幣過度升值,壓制中國國際市場競爭力。不要總以為這是“熱錢”的沖擊,其核心是中國貨幣條件過緊,為“熱錢”提供了巨大的套利空間。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擔心通脹,但為什么它們還要大規模放松貨幣?這其中的道理好像只有中國不懂。
第二,推高整個社會的流動性偏好,使得投資行為越發短期化。不是嗎?商業銀行季度末高息引入的流動性,越來越多地來自“專門投機短期存款”的“熱錢”,而且這部分資金的數額越來越龐大;相反,執著于股市投資的相對較為穩定的資金數額相對減少。這不是社會投資行為的短期化嗎?我堅信,四大國有商業銀行10月底,三天突擊投放的貸款同樣是“超短期貸款”,一點不比票據貼現更有效。
第三,社會融資成本越來越高,這與穩定經濟的努力背道而馳。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商業銀行月底用票據沖貸款規模,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商業銀行不愿意投放,也無力投放穩定的貸款。只是為了應付考核而投放的“虛假貸款”。結果是,數據統計的“名義貸款數量”增加好像足以支持國家經濟,但“實際有效貸款數量”卻根本沒有那么多。
第四,中國金融成本巨高無比。不僅是國家必須支付的貨幣政策成本,而且還有商業銀行為提高流動性所付出的巨額成本,同時股票市場投資者和實體經濟也必須為之付出巨大的成本。
第五,商業銀行的表內業務被逼向表外,金融風險加劇。
這到底是為什么?到底是何用意?我很難解釋,也實難理解。我希望,盡快改變現狀,避免中國經濟繼續惡性循環。至少,中央銀行應當給國人一份“不摻水”的貨幣政策報告,告訴我們真實的流動性情況,還中國投資者一個真實的“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市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