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蘇當年寫過《機場秩事》,里面就談到過,咱們的大飛機都是進口的。人家設置了非常苛刻的條件,那就是機上的任何結構你都不能改變,連鉆一個眼也不可以。機上所有的配件,哪怕是廁所的紙巾盒,也必須是從人家那里進。你要是換成別的,那么人家就拒絕維修,拒絕為可能出現的問題負責。所以咱們國家引進洋飛機并不是一錘子買賣,在漫長的服役期內,你還得經常用美元去買哪怕是諸如紙巾盒之類最大路貨的配件,當然,價格是不菲的。
各種零配件國產化后,價格都有所下降,但降幅并不一致。搞過工業的人都清楚,決定價格的因素很多,只有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文科生才會幼稚的認為:中國的人工便宜,做出來的任何產品都一定會比別人便宜很多的。不同的產品,人工費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例千差萬別,更何況中國的人工現在也并不便宜。
我個人覺得降幅最顯著的就是駕駛室正面那塊曲面玻璃。原裝進口得十幾萬一塊,國產化后只要兩萬塊了。進口的十幾萬,國產的兩萬多,而且性能基本一致,不知道那位大記者又會如何說呢?還說什么2型動車座椅后的網兜要140余元,那是什么年代的行情呀?現在不過是20余元。說什么動車洗手間裝洗手液的盒子要3、4千元。其實那東西分為兩種,帶感應器的是2400余元,不帶感應器的才200余元。
反正在一些人眼里,鐵道部是所謂計劃經濟最后一個堡壘,是有原罪的。近十年來又作出了逆天的事,讓民豬痔油的體制黨們情何以堪?所以無論鐵路做什么,怎么做,都是有原罪的。自己做事做不來,但站在一邊指手劃腳專挑做事人的刺,還是容易得緊的。
改革開放后,腐敗之風愈演愈烈,的確有高官開公司,提供配件從中撈錢的事。但具體是哪些人,占了多少股份,用的是什么白手套,咱不是紀委,手上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亂說。但是,是不是每一種零配件后面都有這種事呢?我覺得這種說法也未免擴大化了。其實,自打建國以來,鐵路配件就是這樣貴。你總不能說從建國時候起,鐵道部的一代代高官們都開零配件供應公司從中撈錢吧?
鐵路一向是計劃體制,以前機車、車輛、設備的采購單價都是國家說了算,價格幾十年一貫制,根本不管實際成本。機車車輛生產廠家如果光靠賣整機,根本就養不活那么多人。可那么多張嘴要吃飯,還有那么多退休工人要養老送終,你整機價格國家沒有通融余地,廠家就只能靠配件過日子了。
《新世紀》周刊說“強制認證的初衷或許是為了確保質量和安全,但這一認證程序,很容易被異化為市場壁壘,那些有著“通天本領”的不知名公司、貿易中介,可以輕易獲得認證,一些老牌的、技術實力雄厚的企業,反而被排除在認證名單之外,只能依附于這些公司、中介之下,獲取可憐的利潤。”
這就是屁話了,什么叫很容易被異化?這套制度本身并沒有錯,大家都在同一游戲規則下各顯神通,愿賭服輸。輸了就說不合理,就說如何如何,這是無能與無奈的耍賴之舉。別說是鐵路招標采購,這世上哪個領域,在如今的商品經濟情況下,大家為了中標誰不是無所不用之極?要說骯臟,資本來到這個世上,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里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要有潔癖,你就等著被競爭無情的淘汰吧。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市場也不相信哪家企業真是道德楷模,管你老牌新牌,不適應市場就都會被無情地淘汰。你《新世紀》周刊總不至于天真地認為洋大人們,世界五百強們都是什么干凈貨色吧?
說什么不知名的公司有“通天本領”?我記得八、九十年代,咱們國內企業還不懂得如何與世界市場打交道,當時的貿易環境也被別人卡得死死的。咱們的國內產品只能從香港轉口,無數香港的皮包公司轉手就拿走了利潤的大頭。但是你沒轍,這就是市場,誰讓你沒“通天本事”呢?相比航空業年年拿大把美元孝敬給洋大人,鐵路再怎么說還是大頭立足于國內,肉再爛,也是爛在鍋里。自家鍋里你都搶不到肉,不怨自己還能怨誰?
更何況,鐵道部在市場準入方面,沒有任何一個領域讓某家廠商,某個品牌獨霸。就連剝離出去的機車車輛制造廠商,也要硬生生地劃為南車,北車兩個相互競爭的集團。難不成《新世紀》周刊會覺得這么做也不對吧?
《新世紀》周刊說什么繞過程序的“點裝”, “其中水之深、之渾,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既然自己都承認是“想象”,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呢?可是作為新聞媒體,光憑沒有實際企業工作經驗的,文科生式的“豐富想象”就進行有罪推定,無論如何也不合適。
以我從業18年的經歷來看,同樣是獲得了市場準入,各家的產品質量千差萬別。好的特別好,就算比別家的貴,大伙兒也都愛用。而有些產品則是坑爹貨。基層的職工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往上面反映的意見多了,下回采購時,經辦部門指名不要某家的產品那也是時有發生的。合著《新世紀》周刊認為,但凡是哪家產品被拒用,就肯定是鐵路混帳嗎?事從兩起,莫單怪一方,《新世紀》周刊為什么完全不找設備提供商方面的原因呢?如果我也按《新世紀》周刊的邏輯,想當然地認為“該周刊肯定是收了競爭失敗企業的錢,所以才來抹黑找茬的,在義正辭嚴的背后,是金錢與話語權的交易,其中的水深不難想象”,不知道該周刊會如何感想?
市場準入與競爭機制,對于鐵路壓低采購成本無疑是有好處的。這種情況下,你如果是南車、北車集團的負責人,手下幾萬,甚至十幾萬職工家屬都看著你,你會如何做呢?再加上南車、北車集團也不可能每個零部件都自己生產,它也是要對外招標采購的,采購來的東西,過一道手,能不加價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