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治危機再次爆發時,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國際關系學家大都一致認為,俄羅斯不會“吞并”克里米亞。這不僅會使俄羅斯失去直接影響烏克蘭的手段,更形同與西方攤牌,面臨巨大的對抗和制裁風險。然而令誰也想不到的是,普京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令克里米亞回歸,并對西方的所謂制裁毫不為意,大加嘲諷。
表面上看,普京是不按常規出牌,但實質卻是精準計算之后、令西方措手不及的成功突襲。
俄羅斯之所以敢冒西方之大不韙,最根本的還是實力。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進入民主時代,國家卻陷入全面的災難性危機之中:經濟縮水50%、民眾儲蓄化為烏有、國家債臺高筑、民眾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直到進入普京的“專制”時代,俄羅斯才觸底反彈,重新邁入世界經濟十強的門檻。而烏克蘭由于一直民主中,國家則瀕臨破產,這個曾經是蘇聯最富裕的國家,現在人均收入不及俄羅斯的三分之一。恰在此時,西方又迎來了百年一遇的經濟大危機。美國雖然在復蘇,但卻是以債務迅速增長為代價,歐盟則仍然在主權債務危機中掙扎。
正是這種力量對比,才導致烏克蘭在2013年11月21日宣布暫停同歐盟簽署聯系國協議,轉向俄國。因為急需輸血的烏克蘭不但無法立即從歐盟得到援助,相反還要為入盟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俄羅斯不僅是無條件的歡迎烏克蘭的加入,而且還當即給出誘人的胡蘿卜:150億歐元的援助、天然氣價格下調30%、同意推遲償還債務。
也是這種力量對比,才令俄羅斯毫無顧慮、義無反顧的統一克里米亞。
其次,這也是俄羅斯看透西方之后所做的必然選擇。
冷戰結束后,俄羅斯曾經一度全面擁抱西方,不管是政治制度還是經濟改革方案甚至總統葉利欽的心臟手術都是由美國人操刀。然而,西方并沒有因此而對處于困境中的俄羅斯施以援手,相反卻是趁火打劫火中取粟進一步試圖削弱、瓦解俄羅斯,一而再的令這個歷史上的長期大國蒙受羞辱。這包括單方面廢除中導條約、北約東擴、肢解南斯拉夫、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甚至直接干預俄羅斯大選,妄圖阻撓帶領俄羅斯復興的普京重掌大權。最令俄羅斯無法忍受的是西方對車臣極端分裂恐怖主義的支持:法國總統居然公開接見所謂的車臣流亡政府總理,公然挑釁俄羅斯的核心國家利益。
同樣的,這一次的烏克蘭危機,只不過西方的真實面目又一次展現在俄羅斯面前而已。當烏克蘭親西方的民眾走向街頭抗議之時,美國立即全面積極介入。根據俄羅斯曝光的信息,美國每天給街頭示威的人群提供的資金高達2000萬美元。美國助理國務卿紐蘭由于不滿歐盟的“軟弱”,竟然破口大罵----結果錄音被俄羅斯放到網上,全球大嘩。不僅如此,紐蘭還威脅支持亞努科維奇的的財團,如果不轉投反對派陣營,將凍結他們的海外財產,進行制裁。至于美國政客(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民主黨參議員墨菲)直接現身廣場聲援反對派,更是奇景(所以阿拉伯之春期間,美國大使洪博培竟然巧合的出現在王府井)。只是當占領華爾街運動發生時,假如某國的政客也站在廣場中間聲援,美國會如何反應呢?
本來從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出發,是希望這場危機能夠迅速結束。所以2014年2月21日,在波蘭、德國、法國以及俄羅斯的見證下,對立雙方簽署協議。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做了巨大讓步,幾乎答應了反對派的全部條件。但令誰也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反對派就食言,沖進議會和總統府,用暴力手段----而不是選票推翻了亞努科維奇政府。
正是這一舉動徹底令俄羅斯放棄了對西方的任何幻想。于是出兵、公投、統一等攤牌手段紛紛上演。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烏克蘭危機期間,黑山也發生了民眾抗議事件,結果西方卻一邊倒的要求黑山政府全力鎮壓。如此赤裸裸的雙重標準怎么可能喚不醒早就覺悟的俄羅斯人民呢?
這里,還需要譴責的是西方的小跟班波蘭。波蘭做為有重大利益的斡旋一方,在促成和見證對立雙方達成妥協之后,卻對反對派的出爾反爾不置一詞,而當忍無可忍的俄羅斯反擊時,卻又是制裁論的最高調者。看來,波蘭還是未能吸取二戰時的教訓。當年它被納粹德國和蘇聯瓜分的命運確實令人同情,可是就在此之前,它也曾和納粹德國聯手做過同樣的事情:德國吞并捷克時,波蘭也同時出兵,共同將之瓜分。而波蘭這么做,也是根據它和納粹德國達成的秘密協議。就如同蘇聯也是根據和納粹德國達成的協議瓜分波蘭一樣。
第三,今天的俄羅斯和昔日的蘇聯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它已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假如西方制裁,受傷的不僅僅是俄羅斯。2012年,歐盟對俄羅斯的出口額高達1700億美元,雙邊貿易額更是高達4000億美元。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是歐盟的核心德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和最大的能源供應國,德國有6000多家企業在俄羅斯經營。歐盟另一大核心法國正在向俄羅斯出口戰艦以及雷諾公司正準備獲得俄羅斯最大汽車制造廠的75%的股份。歐盟的中的另一大國英國,它的首都正變成俄羅斯金融寡頭心中的“泰晤士河邊的莫斯科”。
所以假如西方真的實施經濟制裁,傷筋動骨的可不只是俄羅斯。更何況,俄羅斯是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而搏,上下同心,全力以赴。而西方則是為了連自己的老百姓甚至都可能不知道克里米亞為何處的地緣政治而斗,其意志力和對損失的忍受力皆然不同。最近的HuffPost/YouGov聯合民調顯示,只有18%的美國人認為,在俄羅斯軍隊入侵等極端情況下,美國人有義務幫助烏克蘭,46%的美國人則認為美國沒有義務幫助烏克蘭。
如果再看看雙方的經濟關系結構,就會發現俄羅斯擁有致命的反擊武器。第一個自然就是其能源。歐盟30%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歐盟消費了俄羅斯88%的原油、70%的天然氣。其中德國、法國和意大利消費俄羅斯天然氣占全國總量的36%、23%和27%。一旦斷氣,這些支持率很低的民主國家就會垮臺:法國總統奧朗德只有二成的支持率,意大利總理連支持率都無法統計:更替太快。
另外一個是俄羅斯可以在全球貿易選擇放棄以美元結算。因為俄羅斯和美元的雙邊貿易額只有區區300億美元,放棄之后,對俄羅斯沒有多大損失,但卻可以重創美元的全球地位。
當然最重要的是,俄羅斯有一個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的強大盟友中國。即使西方真的鐵了心為了烏克蘭而不惜一切,中國龐大的需求和強大的供應能力也完全能夠彌補----就算不是為了經濟利益,僅僅是支持俄羅斯長期和西方對決,也是非常符合中國利益的。
說到這,就引出俄羅斯最后一個有利因素,即中國。中國除了可以成為俄羅斯的經濟后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地緣政治因素。進入21世紀之后,面對崛起的中國,西方恍然大悟,全力遏制中國。只是中國運氣太好,先是有九一一,后有全球經濟危機,再后來就是阿拉伯之春,現在更有烏克蘭。以致于小布什時代不得不改弦易轍和中國合作,奧巴馬時代的亞太戰略轉移寸步難行。
其實西方的政治精英們一直都十分清楚的知道誰是它們真正的挑戰。3月14日,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國際關系專家米爾斯海默在《紐約時報》國際版發表文章,急呼:奧巴馬,你在烏克蘭搞砸了!中國才是美國未來唯一的對手!
應該說,這一次西方在烏克蘭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完全低估了普京的決心和能力。本來奧巴馬上臺以后,全球收縮,即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仍未搞定的情況下也要堅決抽身,在中東問題上也不顧傳統盟友沙特和以色列的堅決反對和伊朗達成外交突破,在敘利亞問題上和俄羅斯妥協,但唯獨對中國是繼續施壓。所以這一次在烏克蘭失手,令美國騎虎難下。退縮,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便會動搖。如果攤牌,則給了中國另一次機會。
不過,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美國,當然也包括中國,都會認為美國最終將如同對待伊拉克和阿富汗問題一樣放手,而把精力放到中國身上。這也是為什么,俄羅斯在亞努科維奇被推翻后,立即施以雷霆萬鈞的手段回應。在俄羅斯看來,這是百年一遇的歷史契機(西方衰落、中國崛起),豈能錯過?以筆者預測,在拿下克里米亞之后,俄羅斯仍然不會罷休:要么烏克蘭脫離西方,要么繼續染指烏克蘭東部親俄地區(3月22日東部地區舉行大規模集會,要求加入俄羅斯)。因為俄羅斯非常明白,西方承受不起一場經濟戰,也不可能為了烏克蘭而給中國崛起的機會。畢竟,俄羅斯再有野心,其人口決定了它不具備取代西方的能力。
俄羅斯算準了,出手了,哪么中國呢?客觀而言,不管烏克蘭危機持續多久,對中國都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
首先,我們可以從烏克蘭的悲劇中得到許多。烏克蘭獨立時,在得到各大國的安全保證之下放棄了核武器。結果當危機來臨之時,西方無能為力,俄羅斯為所欲為,烏克蘭形同刀上魚腩。顯然,在今天這個西方主導的本質上仍然是弱肉強食的國際秩序,只有靠自己才是唯一正道。當然,烏克蘭悲劇不是第一個,當年的卡扎菲錯信西方放棄核武器,結果西方翻臉導致其命喪街頭、尸體被辱的命運。
至于烏克蘭走向民主之后的悲慘亂象,即使不能得出民主制度應該被否定的結論,至少也會令狂熱的民主主義者清醒一下,或許會令他們思考一個多民族國家、周邊又存在如此之多大國的情況下,假如中國走向民主化,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重演。自然,我本人也非常希望,中、烏同為轉型國家,道路不同命運不同的現象,能夠讓這些自由主義者們可以客觀的理解中國今天所選擇道路模式的必然性和正當性。
其次從國家利益來看,烏克蘭危機對于中國簡直是天上掉餡餅。西方的誤判和失手,令俄羅斯抓住機會絕對反擊。未來可能的局面是對西方拋棄幻想的俄羅斯不斷進取,西方則既不能攤牌也不能脫身,烏克蘭危機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在這一時期,中國應該政治上中立,經濟上支持。務求烏克蘭危機長期化,把西方死死地拖在哪。這既是對西方遏制中國戰略的正當防衛,也是對中蘇歷史問題的一個回應。
……
烏克蘭危機,也令日本進退失據。日本出于對抗中國的需要必須百般拉籠俄羅斯,但現在做為西方的一員,它又不得不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日俄同盟形同破功。在釣魚島爭端上,日本又失一籌碼。而忙于和俄羅斯爭高下的美國,此時也必然不希望日本再生事端。自然,這一戰略也包括它的另一個盟友菲律賓。東海和南海會相對平靜----這倒更使中國和世界明白所謂東海、南海爭端真正的幕后原因為何。不過假如中國要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的話,此時應是一個歷史窗口,就看中國如何拿捏。
就在美俄嚴重對峙、俄羅斯被踢出八國集團之時(足見中國當年拒絕參加之先見),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正攜祖孫三代在北京愜意享受初春的陽光。第一夫人單獨訪問,是中美建交史上的首次,可謂空前。這個空前,不正是中國在極度復雜國際形勢下外交智慧的體現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