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政局發展,從反對派發動政變推翻總統亞努科維奇,由議會主席篡位自任總統后,到俄國表態兵臨克里米亞,聲明會出兵保護該地的兩百萬俄人,并支持克里米亞議會以全民公投決定是否要脫離烏克蘭自行獨立。北約成員國的歐盟主干國的英、法、德等也都紛紛表態反對俄國的一舉一動,目的就是要保住他們好不容易才製造出來的機會,讓烏克蘭遠離俄國勢力改投向西方陣營,從而在俄國極具軍事戰略據點的烏克蘭建立一個反俄的基地。
這個如意算盤早在蘇聯解體烏克蘭脫離加盟蘇聯的時刻,北約便鍥而不舍地挖蘇聯的墻角,企圖把一個親蘇的烏克蘭策反為反蘇反俄的烏克蘭。但蘇聯解體并不等于俄國也解體,尤其是俄國出了一位強人普京后,他足智多謀,果敢有為,針對前蘇聯的政經作出一番整頓,把其他仍未脫盟的國家一一重整,好容易又成了一個嶄新的強國。
歐美口惠實不至 強人普京順勢起
正當普京整頓江山的過程中,烏克蘭的出走,原本已給了歐盟一個機會可以把烏克蘭收編進歐盟組織內,偏偏是美國與歐盟對烏克蘭口惠而實不至,幾番經濟困境都見死不救,搞到烏國親西方的政府上臺后打不開困局,最后令到親俄的勢力死灰復燃,經過亞努科維奇忽左忽右之后,見到歐盟難纏,連國際貨幣基金也提出政治條件換取金援的要求太苛刻,而不得不轉向俄國,不料這一轉,卻又激化了親歐盟的勢力,最終便搞出了亞努科維奇被推翻逃往俄國避難的政局。
盡管政局發展到這地步,美歐與俄國各執一詞,前者支持政變,說是人民起義,即使不合法也合乎人權。而后者則堅持政變不合法,同時也拿出人權聲言要出兵到克里米亞去護僑,同時也以人權為名支持克里米亞全民公投決定是否脫離烏克蘭自行獨立。雙方都打人權牌,誰也佔不了上風,用公投決定克里米亞去留是普京的一個高招,因為這也是美歐以人民公投去分裂敵國的慣用手法,一旦公投決定了獨立建國,克里米亞也就有名堂可決定要不要加盟俄羅斯聯邦。
政治的東西,合法與否是一回事,政治實力強弱又是另一回事。政治學上一句名言說得好:“弱國無外交”,這話說的是弱國再有法理也沒有說服力,當一個強國大到像美國或俄國時,他們真正對壘的已不是誰有道理的問題,而是誰更有實力的問題。因此眼下所見到的烏克蘭政局,不是與誰爭論烏克蘭的是或非的問題,而是要看俄國和美歐勢力是否不相伯仲,是的話,便誰也不敢造次,會把問題長期僵持下去。最后成了雙方勢力的分界線,誰也不能越過雷池半步,否則便要發生世界大戰,由大戰去一決高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后,美蘇勢力接觸點是前者據有西歐地帶,后者據有了東歐地帶,雙方視此為自己的戰利品,雙方都沒把握誰可吃掉誰,最后便只好形成西歐一組對東歐一組,各自成立了軍事同盟,西歐組成“北大西洋公約”,東歐組成“華沙公約”。對峙長達五十年,最后蘇聯出現弱勢而丟了東歐八國,連自己的加盟共和國也出走或不穩。
俄態度硬輸不起 美新冷戰圖完勝
據冷戰后的二十年來觀察,美國領導下的北約軍事組織有淡化的趨勢,但對政治的攻勢卻有強化的情況,這可以從美歐趁蘇聯解體而在東歐八國迅速展開政治攻勢,用各種反共組織名堂,一時叫什么顏色革命,一時又叫什么工會革命,最后都把八國一一納入了美方的政治勢力范圍,像這次美國糾同北約成員派兵作勢要警告俄國不要輕易出兵烏克蘭時,美艦與美機便利用了前華沙成員國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波蘭三國做出了聯合軍事演習的行動。
由此可見,蘇聯解體后,美歐勢力已取代蘇聯而攫取了東歐八國,現在的局勢是正在要進一步攫取其他對俄國有離心的俄國加盟國,可見其政治攻勢是步步進逼。現在既然出現了普京強人領導的俄國,他是否能在烏克蘭此個極具軍事和政治戰略價值的據點反制美歐,當是今后世界政局走勢可冷可熱的轉捩點。
戰略的較量,不能單看軍事硬件的強弱,還要看軍事軟件的戰斗意志強弱去分高下,若說軍事硬件,俄國從蘇聯繼承下來的軍事科技仍不示弱,其威力大到可叫對手不敢輕易造次。而軍事軟件的斗志強弱,就美俄爭持克里米亞這個軍事據點來比較,無疑俄國對這個軍事重鎮的重中之重,是不容丟失的。否則其在黑海的海軍搖籃便要變成襁褓不保了。
細看俄國自蘇聯在此據點建軍以來,早就有兩手準備,即在建軍一手之馀,另一手也在克里米亞半島進出黑海的險要地點長期送出大批俄民移居克里米亞,以確保萬一烏克蘭起了異心時,有克里米亞這個“木馬屠城記”的木馬作內應去反制烏克蘭,也正是有此兩手準備,可見俄國這一向對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是抱持輸不起的戰略考慮,因此,俄國在此的戰斗意志是遠比美國強的。
總之,由此觀察得到的論點,只要俄美有意在烏克蘭作為一個戰略角力點的對峙,而雙方又不敢低估對方實力之馀,烏克蘭也就會成為第二回合的美俄冷戰的觸發點。乍看起來俄國今時已不比蘇聯那時,但在克里米亞與烏克蘭問題上,也有其人權的理據。美歐要發動打俄的戰爭,以歐盟內部面臨經濟與貨幣的爭議來看,此時要去打大隻佬,要發動民意有困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