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獎是什么?該獎創始人之一路•邁耶稱,奧斯卡獎是“電影的諾貝爾獎”;該獎入圍者莉莉•湯姆林稱,它是“美國庸俗之經典”;知名影評人理查德•科里斯則稱,它是“除總統競選外美國最為激烈的德比賽馬”。
按照好萊塢的解讀,電影是娛樂。但實際上,不論好萊塢巨頭抑或奧斯卡獎的投票人,都視電影為最強有力的媒介,電影可以傳遞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信息。
任何電影的獎項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的語境下進行評選的,奧斯卡獎也不例外。奧斯卡獎首先考量的是政治方面而非藝術方面,獲獎影片“在政治上正確”,指影片必須是安全的和應時的、鼓舞人心而不可引發非議。
獲獎影片的主題、內容和故事必須符合美國的政治理念和主流思想,配合宣傳當局一定時期的一定政策,傳遞的信息必須被廣泛認可和接受,不可違反傳統的價值觀。
小金人因此在政治上十分敏感,隨機應變。縱觀奧斯卡獎的80年歷史,它一直是直接或間接地為政治服務的。
例如上世紀50年代的幾屆奧斯卡獎,由于議員約•麥卡錫發動了對好萊塢“非美”活動的調查,小金人把最佳影片等大獎都頒給了回避當時政治情勢的輕松題材影片。
1951年,宣揚美國生活方式的娛樂片《花都舞影》奪魁,而反映社會問題的《郎心似鐵》、《欲望號街車》等落選。次年,馬戲片《戲中之王》擠掉了影射朝鮮戰爭的社會西部片《正午》。
上世紀60年代,由于麥卡錫主義陰魂未散,獲最佳影片的大都是逃避現實的音樂片、喜劇片或古裝片,如《窈窕淑女》、《四季之人》等。上世紀70、80、90年代,奧斯卡獎仍沿襲政治考量為主。如1976年,《洛基》擠掉了揭露美國媒體內幕的《廣播電視網》和揭露政壇丑聞的《總統班底》;1981年,《火的戰車》擠掉了同情俄國十月革命的《赤色分子》;1994年,《阿甘正傳》擠掉了描寫黑社會的《低俗小說》。
麥卡錫時代偏執又狂熱的政治化在1998年陰魂重來,甚至到了21世紀,奧斯卡獎的政治考量依然如故。如2000年,《角斗士》擠掉了暴露美國販毒猖獗的《毒品交易》。
一味屈服于政治的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本身也成了犧牲品。學院理事會一致同意把第70屆榮譽獎授予1952年曾出賣同仁和朋友的艾•卡善,頒獎那天會場內外都爆發了抗議。
小金人對待非英語國家影片參賽,長期以來是“政治掛帥”的,特別青睞所謂“鐵幕”國家如東歐以及拉美國家等的“政治迫害”題材。它授予俄羅斯影片《烈日灼人》以最佳外語片,因為該片影射了“肅反”擴大化。波黑影片《無主地帶》獲獎,也是因為它批評了波黑戰爭的“慘無人道”。近期,奧斯卡獎似乎擺脫了唯政治化,但對美國不中意的國家仍懷有敵意,只是做法上隱蔽了一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