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中、美、日戰略地位分析

重金屬裝備 · 2013-02-26 · 來源:王中宇博客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美對抗已經成為了在中美雙方國內和全世界國際事務觀察圈子里一個放在臺面上的現實議題。

  轉載者按: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深入分析的文章了。國之大事最忌人云亦云、意氣用事、盲目沖動。結果看不到自己的主要敵手、掉進人家設計的陷阱而不自知。網友“重金屬裝備”的這篇文章,值得所有關心國運的朋友一閱,不論你最終認同與否,它都會令你思考一些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注:文中小標題為轉載者所加)

  我基本認同此文的觀點,但有些問題此文未涉及,而我看來不應忽視。

  其一:文中描述了德、日在二次大戰中的選擇極其戰略后果。暗示如果當時德、日僅追求有限戰略目標,而徐圖發展,當今世界可能是另一番格局。在資本主義工商文明中,德日是后來者。資本主義工商文明必然導致無法解決的內部矛盾,所有國家都是靠向外擴張來轉移矛盾的。這就是殖民主義和“全球化”的原動力。而當時的世界已基本被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瓜分殆盡。上個世紀初,日、俄都將其向外擴張的目標瞄準我東北,日、俄戰爭的結果,俄國占敗,結果俄國爆發了革命。其實當時日本的國內狀況也相當危急,“野麥嶺”“望鄉”等電影就表現了當時社會下層極其悲慘的處境。這時的日本學者河上肇從“對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基督教的關心”開始,逐漸發展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哲學家。他的著作,不僅在日本,對中國的革命者也曾產生巨大影響。如果日、俄戰爭是日本戰敗,沒準爆發革命的就是日本。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其社會背景與之無質的差別。別忘了當初中國的共產主義文獻,很多譯自日文。由此,只要在國內搞資本主義,必然會被內外矛盾逼到這一步。

  此文作者認為:

  “‘大’和民族的近代現代表現,明顯刻畫出一個小事精明大事糊涂缺乏戰略深度和睿智的短視形象,似乎明治維新是一個意外的運氣多過遠大的戰略設計。”

  對此,我不敢茍同。日本的戰略選擇決不是“糊涂”、“魯莽”的結果,它有其必然性。設想我們是當時日本統治集團的決策者,其心態很可能是拼命一搏,不成功,就成仁。所以“日本人似乎內心還不服,總覺得運氣有一點點不好”,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中美對抗邏輯上有兩個框架。一則在資本主義工商文明的框架內,這里決定性的因素是利益和實力。目前中、美、日、歐、俄都有在現行制度下無解的內部矛盾,如果不能向外轉移矛盾,勢將引發內部的動蕩乃至革命。因而從戰略上看都沒有妥協的余地(戰術層面的妥協不可能解決根本問題)。由此,我對世界大局的看法是悲觀的,資本主義工商文明恐難逃脫一劫,而人類則將因此陷入災難。另一個則是在文明對抗的框架內。西方學者早就注意到“中國是一個文明,卻冒充一個國家”。在文明層面上,中華文明面對的最現實問題始終是:在封閉的環境下,如何解決有限的資源與無限的欲望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曾無數次讓東亞大陸陷于血雨腥風,無數次造成人口的規模死亡。正是這血的教訓,使中華文明視兼并為亂源,視物欲為罪孽,所有厲精圖治的帝王都大力限制精英集團的物欲,而代之以“修、齊、治、平”的精神追求。一旦精英集團將“修、齊、治、平”當作幌子,而實際上大肆兼并,一個王朝的壽命就開始倒計時了。

  由此,可得出第三:我們的戰略對策何在?在于修內政。古人治國追求“近者悅,遠者徠”,這就是修內政的核心目標。資本主義工商文明已經將人類引入死路,在文明層面上,有可能為人類另辟蹊徑的,只有中華文明,這不是因為中國人聰明,也不是上帝偏愛中國人,而是因為我們的先人早就面對過類似的難題,并為此付出過血淋淋的代價。當代中國人如果不能為人類找出一條生路,我們就對不起無數付出生命的先祖。毛澤東說:“中國人應該對全人類作出較大貢獻”,在我看來,應從這個層面理解。

  王中宇

  目錄

 

  中、美國對抗不可避免

  中國:歷史與現實

  德日的歷史教訓

  美國:唯利是圖商人+冷漠無情律師

  美國的軟肋

  第一個問題是人口素質水平的降低而且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和可能性。

  第二個問題是:社會好吃懶做之風氣已經腐蝕了美國根基

  日本:美國手中的雙刃劍

 

  中、美國對抗不可避免

  今天的中國和美國是分別排列世界第二和第一的經濟大國。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讓世界普遍認為中國即將在不遠的未來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在蘇聯崩潰之后,一直就有鷹派觀點認為需要拿中國代替蘇聯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加以打擊和圍堵,以保證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和國家的絕對安全。然而在過去三十多年當中,因為種種中美兩國各自外部的環境和內部的發展,令到美國尋求以中國作為敵人的觀點一直沒能成為美國的主流國策。

  過去三十多年雖然中美關系一路撞撞跌跌發展不平順,但大致上還算平穩沒鬧翻決裂,合作當中有對抗,但以合作為主,和平共處,生意來往熱絡。用中國當局的話說,中美關系好不到哪里也壞不到哪里。因此,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2009年7月21日在曼谷國際記者發布會上宣稱“美國(現在)重返亞洲”,中國幾乎完全忽略了這個宣言的意義。事實上美國的勢力特別是軍事力量從來沒有離開國亞洲,因此也說不上返回亞洲。

  希拉里的說法近似一句空話廢話。當奧巴馬的第一任任期接近尾聲的時候,希拉里宣言的內容已經明顯地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美國已經十分明顯地將中國擺在了一個對抗的位置上,除了高調宣布美軍將六成的軍力由歐洲、中東等地轉往亞洲,并公然地挑動和鼓動中國的鄰國甚至遠到非洲國家疏離甚至挑戰中國利益、權威和影響,激化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爭議,中日、中菲、中越的領土紛爭紛紛在這種背景下被激化。在中日釣魚島爭議當中,美國首次公開宣布釣魚島屬于美日安保條約覆蓋范圍,明確站在日本一邊,使日本有底氣擴大爭議勢態,并公開明確不惜在釣魚島爭議上動用武力。客觀上,算不上是鷹派的奧巴馬政府如此這樣對待中國,對中美兩國都是一個極有指標性意義的轉變。

  中美對抗已經成為了在中美雙方國內和全世界國際事務觀察圈子里一個放在臺面上的現實議題。

  中國和美國是一對非常不同的大國。中國號稱有五千年歷史,是世界大國(甚至是所有國家)當中持續文明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地球上唯一一個民族和文明能活怎么久而沒有滅亡,總有它非常優秀的地方和原因。而相比之下,美國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大國之中最年青的。一個民族和文明僅僅有短短的近代史現代史,而短短的歷史當中其中最后四分之一的時間到今天是作為地球最強大和超強大的國家,當然也有它非常優秀的地方和原因。

  美國在它兩百多年的歷史當中基本上是看著中國從衰敗走向崩潰邊緣。中國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時代當中再多走一兩步就不復存在。這種危亡狀態一直維持直至到共產黨革命勝利為止。中國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幾乎就面臨在失去外蒙古后,再失去東北、新疆和西藏等地區危機。即使漢族主要集聚地也面臨軍閥武裝割據,所謂中央政府的政令,往往只能在三幾個省內可以得到貫徹,有時甚至出不了京城城門。清末到民初三四十年當中,中國再往崩潰的方向前進一步就很可能土崩瓦解。

  在經濟上,當時的中國也走到了谷底,人均產值僅有當時印度的六七成,同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處于同一個水平。今天中國國歌,抗日戰爭時期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歌詞當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形容中國當時的狀態完全沒有藝術上的夸張成分。固然,大一統的中國歷史上并非沒有分裂的記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都各有百年上下的大分裂狀態。但中國古代周邊沒有強大外力,中華民族可以靠自己內部力量重新恢復統一。而近代中國強敵環繞,一旦進入大分裂格局,重新統一恐怕無望,就算不是絕望,希望也極低,因為統一的中國不符合除了中華民族自己之外世界其他各個強弱民族的利益。

  跨度長于中國任何一個朝代壽命的奧斯曼帝國才崩潰幾十年的今天已經消蹤匿跡,世人難以看到多少這個超過六百二十年歷史地域龐大人口眾多帝國的痕跡就是極佳的例證。樂觀者或者能指出奧斯曼帝國多民族結構同中國人口主要由漢族組成非常不同,但僅僅的民族向心力是不足以克服強大的外力阻撓分裂民族重新統一。今天分裂的民族在世界上比比皆是,我們的鄰居高麗民族、地理距離稍遠點的庫爾德民族、阿拉伯民族、日爾曼民族等等。而且即使是同一個民族也未必一定追求統一,人們可以從臺灣獨立活動推進模式當中看到即使是“純種”漢人,要求分裂的態度的決絕不下于異族的民族離心心態。近代中國一但分裂必然不再容易恢復原狀。

  今天同屬正宗日爾曼民族的奧地利人、德裔瑞士人、盧森堡人、列支頓士登人以及日爾曼民族支流丹麥人、挪威人、瑞典人、冰島人、法羅人、英格蘭人(即美利堅民族主要主流部分的所謂昂格魯撒遜人也屬于日爾曼民族的支流),在日爾曼神圣羅馬帝國分裂后,就再沒有意思和德國的族人重新統一在一起。要知道,廣東人同陜西人的差異可能比奧地利人和丹麥人的差異更大。如果整個日爾曼民族無望再統一成為一個單一的民族國家,那么近代或現代中國如不幸分裂的話,漢族(更不用說中華民族其組成部分的少數民族)無法再統一是一個可料的結局。

  然而中國畢竟沒有分裂而最終生存下來,沒有變成一組燦爛古代文化歷史的活化石供世人憑吊哀嘆。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要歸功于美國。而美國要在中華民族最面臨危亡的時刻出手協助保存中國的統一完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制衡在明治維新后表露出高度豺狼兇惡侵略性格并對美國造成威脅的工業化日本,并且同時還可以平衡當時蘇聯、英國和法國在亞洲和世界的影響力。美國更因此在戰后強力推動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美國看來,一個龐大體弱而對外溫和無力的中國同強大的美國聯手制衡短小精干惡毒的日本是一個再合理不過的安排。

  不過世事往往人算不如天算。

  有說物極必反。當中華民族走到最霉運的同時,民族渴望生存下去的民心民意也推動千年古老的中國走進歷史長河中對本身文化傳統和社會結構最徹底革命的一個磐涅。“新中國”浴火重生。新中國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成了美國的對手,并在朝鮮戰爭中擊敗美軍,讓美國簽訂了立國以后第一沒獲得勝利的停戰協定。在毛逝世兩年后,中國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告別革命,一心一意走向經濟發展,一個以奇跡般速度走向工業化的中國開始屹立在世界東方。新中國以短短六十年時間從一個大致同世界最貧窮的非洲國家人均產值持平的最落后級別的農業國,一舉超躍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其中號稱工業血液的鋼鐵產量相當于全世界包括工業大國美俄日等其余國家的總和!(工業革命發生兩百多年里面,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鋼鐵產量方面領先世界如此懸殊。)

  不管中國是否準備好,美國已經視中國為美國利益的最大挑戰者,當年美國的戰略安排當中,中日位置基本完全對調。

  其實中國并沒有要挑戰美國的心思。一方面固然是中國目前根本沒有這樣的實力。但最主要的是中國這幾屆政權仍然遵循鄧小平的“發展是硬道理”的指示,將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全力提升自己仍只是處于世界中等偏下的人均收入,或所謂初步“小康社會”的國民經濟水平。中國離開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目標還太早。中國不愿意在國際上招惹是非,破壞自己和平發展的環境,尤其是同美國對著干。中美這些年來各種糾紛,大部分是美國逼上門來的叫板,中國只是被動的反應,往往最后結局都是中國本著斗而不破的原則,作某種退讓而息事寧人,吃小虧賺大便宜。

  韜光養晦并不是一個權宜之計,而是確實中國發現實際符合自己發展需要的一個正確面對世界的態度。中國曾經為了主義奮斗幻想自己能解放和造福全人類,狂熱過后發現自己才是最需要被解放被造福那部分人類,在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剝削壓榨下的歐美無產階級的日子很多都比自己過得好。中國已經深刻明白光喊口號不發展經濟什么都解決不了,連吃飯都成問題,中國的國力已經到了無光多晦的局面,根本沒什么值得張牙舞爪的理由和本錢。

  但美國不愿意放過中國。用習近平的話說,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西方。美國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干。其實不然。

  就算中國拿定主意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低調只求悶聲財,中國向發達國家目標邁進的本身就已經無可避免地侵犯美國利益。按照某些計算,如果中國要達到美國的生活水平,在未開發出新科技去利用目前還未能利用的資源之前,人類需要另外五到六個地球來滿足中國的的資源需求和容納中國所產生的污染排放。這意味著美國要不就享受不到目前規模水平的地球資源,要不就要付出更加昂貴的代價。這個結構性的的矛盾只會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嚴重。美國人民不會高興,而美國政客不會不利用美國人民的這種不高興。因此我們看到這次美國大選奧巴馬同羅姆尼異口同聲地拿中國來說事,互相競爭誰才是能對中國更強硬的領袖。

  中國同美國,甚至從某種角度說來中國同全世界,都有一個結構上的矛盾。說得淺白一點,就是中國的規模太大,發展的“太”快。地球就這么大,眼下能利用的資源就這么多,從石油煤炭到大米小麥,不管是拿錢買還是動刀槍搶,中國占多了,留給別人的就少了,窮人富人都不喜歡。其實當年日本在崛起的時候就遇到類似的問題。那時日本人不服氣,二戰給打服氣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二戰之后,三千萬人口的韓國、一千六百萬的臺灣、五百萬的香港、二百萬的新加坡算是“崛起”發了財,有五十多億人口的地球基本感覺良好,那點人口比例太小,沒人感到有沖擊。毆美富人們還多了幾個度假旅游購物的目的地。當今天地球人五分之一,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人崛起,全世界窮富國家都感覺到震憾。拿破侖曾經說過,當中國這只沉睡的雄師覺醒的時候,全世界都為之震動,說得一點沒錯。中國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單位,實在太、太巨大了。

  對于美國來說,中國的崛起還有更加多一層更難接受的壞處,就是它必然將美國從世界霸權的寶座上擠下來,讓美國失去許多世界霸主才能獨享的好處。在這之上,讓美國政客能拿上臺面和拿不上臺面去扇動對中國敵意的的話題還更數不清,共產黨獨裁專制、不民主自由、反宗教、踐踏人權、侵略西藏新疆、黃禍....,美國看著中國就總覺得哪兒都不順眼。

  中美對抗已經完全不可避免。

  改革開放三十五年,中國沒早已經成為美國的頭號眼中敵是一系列意外事件影響的結果,其中最關鍵的兩個事件是一九八九年發生在中國的*事件和二00一年發生在美國的九一一事件。前者讓美國和世界認為中國會再次沉睡過去發自己的春秋大夢而讓世界恢復平靜,后者讓美國感到這個地球上對美國最有惡意的還是另有其人,因而讓美國扔下所有事情去尋賓拉登大叔的晦氣。當然中國在這些時候刻意的低調(至少比俄國要低調)不能說沒有影響。不過,中國的韜光養晦在實踐上越來越難奏效,用某專家學者的話說,一頭大象想躲在螞蟻后頭能藏得住嗎?!中國除非睡覺,醒來不管愿意不愿意,只能是這個地球村里的頭,至少也是最大的塊頭,一頓飯就吃了聯合國大部分成員國一年的口糧。現在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撤軍已成定局,美國回頭看到中國的存在和威脅就是必然的。美國不會不來找中國的麻煩的,對抗不再可避免。

  既然對抗不可避免,我們不妨看看對抗雙方的情況來推測對抗的形式和結果。

  中國:歷史與現實

  先說中國

  新中國的出發點,用共產黨的習慣用語,是“一窮二白”,這句好像是傳統中國成語的說法,實際上是來自毛澤東自創的對共產黨接管中國時現狀的描述。如果用點現在比較“IN”的話解釋就是當時的中國硬件軟件全都沒。不同意的人能指出日本人在東北的工業架構尤其是重工業廠礦戰后還留下了多少(當然蘇聯人也拉走了不少)。國民黨方面中央和地方派系在內戰抗戰時期所建立的兵工業,人員和設備也留下了不少。最重要的是中共建政后蘇聯大規模援助中共建立一百五十多個集中在重工業方面的項目。另外中共建政初期回歸一批特別是來自于歐美的世界級高精尖科技人才。因此,中共要學崔建唱“一無所有”,反對的人認為有夸張的成分。不過,用一組比較中印發展數據或者能比較客觀地說明當時中國的狀況:

  1949-----------------------------------中國-----印度-----中/印

  人口-----億(1953/1951 )---------6.302----3.57----1.6863

  鋼產量---萬噸-----------------------15.8----137.4---0.1150

  發電量---億度-----------------------43.08---49.09---0.8776

  鐵路-----公里-----------------------21800--54754---0。3981

  當然,中國當時剛剛經歷了一場緊接著抗戰后的全面內戰,經過長期戰爭蹂躪的工業各類數據偏低應該不出奇。不過就算是因為抗日戰爭和接下來的內戰摧毀了中國的經濟,共產黨接手的中國比當時另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業大國印度情況更糟是一個客觀事實。譬如當時上面中國鐵路通車里程理論上數據超過兩萬公里,但事實上由于戰亂的破壞和缺乏維護,實際能用通車的里程低于一萬公里,內戰結束數年后才恢復全部里程的通車能力。因此,同世界各國狀況比較,中國在經濟層面的貧困和科技能力層面上的空白是一個符合客觀情況的描述。中共當時唱“一無所有”并非造作夸張。

  一九五0年六月朝鮮戰爭(韓國戰爭)在三八線暴發,北方的朝鮮金日成的人民軍先勝后敗,先將南方李承晚的韓國國軍打到朝鮮半島最南端的一個小角落,然后又讓美國韓國為主的聯合國軍戲劇性地反功到朝鮮半島的最北端鴨綠江邊,中共派出部隊以志愿軍名義參戰,迅速將美韓等十六國部隊打回到三八線以南,三年后在三八線同美國簽訂停戰協議,成為中國近代史以來第一次同外國強敵,甚至是世界第一軍事強權作戰以勝利者的姿態班師回朝,讓中國人贏回喪失了百年的民族自信心。

  但事實上,中國仍遠遠未改變一窮二白的實際國力地位。或者正是因為朝鮮戰爭的勝利,誤導了毛澤東和中共,認為在國力上“趕英超美”也是指日可待,甚至是舉手之勞。中共贏得朝鮮戰爭的勝利是一個奇跡,某種意義上中共以一小撮左翼知識分子和熱血青年創立之后二十八年就能以百萬雄師揮軍席卷全中國也是一個奇跡。用毛澤東的話是當時的中共從勝利走向勝利,沒有什么事中共是辦不成的,沒有什么目標中共是達不到的,這或者能為后來中共進入經濟上瘋狂的大躍進以至到政治上瘋狂的文革等一系列大動蕩大混亂埋下了引子。

  但信心所帶來精神力量的提升顯然并不相等于物質力量的發展。中共或者真的可以做到某種程度的移山倒海,但發展經濟和科技實力不是單憑一個領袖的想象和動員起全國億萬百姓狂熱就能成事。雖然毛澤東時代的確取得了以歷史角度來說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比方說建立了中國有史以來中央有效統一政令貫徹到最邊遠的屬地(像西藏或云南土司領地等)的政治結構和大陸全境內無土匪和武裝割據的治安環境;有效的全國性基礎教育;有效穩定統一的貨幣系統;初步但全面和系統化的重工業國防工業等等為后來經濟高速發展所奠定的軟硬件基礎。但也經歷了六十年代初的全國性大饑荒和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的全國性政治動亂。以中國歷史縱向比較,毛時代的中國國力應該說客觀上有不小的進步,從世界尺度橫向比較,毛時代的中國點綴著矚目的成功和失敗,整體上在發展中國家當中基本屬于中等進步水平,或中等偏上一點的水平。比方說同印度相比,中國明顯發展的比較快,我們可以從同樣的一組1970的數據,從中可以對比1949年數據看到中印差異變化。

  1970-------------中國-----印度---- 中/印

  人口-----億-------8。3------5。34----1。5543

  鋼產量---萬噸-----1223----641----1。9080

  發電量---億度-----1159----599----1。9349

  鐵路-----公里-----41000--59800--0。6856

  不過,印度在發展中國家當中的發展勢頭,至少說在1990年代之前實在不能算是突出的。用一些中國網民的話說,拿印度比有點自降身價。的確,如果拿中國同其他發展比較快的發展中國家比較的話,國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是比較緩慢的,不僅僅是同發展速度的佼佼者東亞四小龍相比較差很多,即使同南美和東南亞甚至一些非洲的中等發展速度的國家相比也明顯低。中國人民的生活顯得日益有點寒酸,以至當時訪華的海外來客看在中國人的眼里全是富得流油的闊爺們。

  更突出的是中國在這段時間里,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比重中是降低而不是提升,意味著中國的發展速度比全世界平均速度低,換句話說,中國距離發達國家的整體實力差距并沒有改善,甚至可以說還有所惡化。或者這個現象不能全算是中國的錯,科技的發展讓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財富積累加速,而中國當時仍然只能算作是世界科技水平中的小學生,還在搞清楚一些說來還相當基礎的概念。比方說,1970年代美蘇已經先后開始研制并陸續裝備第三代(蘇聯標準第四代)戰斗機,中國還在生產山寨版的蘇聯標準第二代戰斗機米格十九,并同時琢磨怎么山寨人家蘇聯已經停產的(1960~62版)早期型米格二十一。

  七十年代后期開始的鄧小平時代,中國告別激情回歸理性并走向改革開放,毛時代所建立的工農業和教育基礎以及數量巨大成本低廉但質量還不錯的勞動人口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提供了非常合適的條件,十二億中國人開始奔小康。三十多年下來,中國制造的低端產品,從服裝衣帽到玩具家具在最開頭那十來年橫掃世界,中端產品,從家用電氣到消費者電子消費品在后來那十來年橫掃世界,最近這幾年,中國制造的高端產品,從智能網絡路由器和通訊衛星到先進戰斗機、軍艦和全球導航系統,開始同西方傳統工業大國直接競爭,是否也能橫掃世界,是中國人期待而歐美俄日都在恐懼的事情。

  我們再次用中國和印度同一組數據來說明1970年代后中國的發展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中國改革開放十年后的1990年代也開始了經濟改革,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長,各種經濟發展指數都呈現跳躍性增長,世界經濟界將其同中國、俄國、巴西列在一起作為經濟發展的明日新星的“金磚四國”。但即便如此,中國的發展更為驚人,除了人口增長率,中國在其他三個工業化程度的關鍵指標的發展速度都遠遠拋離了印度。鋼產量從1949年印度是中國的近十倍,變化夸張到2010中國成為印度的近十倍。

  2010----------------中國-----印度-----中/印

  人口-----億----------13.43---12.05—1.1145

  鋼產量---萬噸-----68330--7220---9.4640

  發電量---億度-----46040--8800---5.2318

  鐵路-----公里-----91000--65000—1.4000

  中國是世界上在工業革命后唯一一個全方位在經濟和工業科技領域同時發展的發展中國家,而且是最大的那一個。西方以至到世界的歷史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相同的經歷。日本的崛起時的規模有限,而且由于對于當時的科技來說的地理局限,對歐美的影響也有限。蘇俄的崛起對歐美的影響主要在政治意識形態和科技重工業,經濟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在某種程度上韓國甚至臺灣的崛起也有點經濟和科技雙崛起的意味,不過,相對于西方和世界,它們的規模還是太小,比日本還要小了太多。

  另外它們的工業和科技雖然對世界消費市場形成了一些影響,特別是韓國更為突出,但對高精尖關鍵科技的掌握如果不算沒有,也極有限和局面,說不上全面。比方說韓臺的自制軍用飛機,美國如果不提供關鍵部件就沒可能完工。比方說韓國的太空火箭,即使大部分部件購買俄國和其他國家現成產品,也頻頻失敗,甚至比不上世人印象中的科技不怎么樣的大國印度和北方的窮兄弟朝鮮,讓科技強國的光鮮外表露了餡。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的經濟規模翻了七翻,是原來的三十多近四十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科技上,中國也明顯在部門齊全方面超越俄國法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科技全面手。從原來科技落后的局面,達到已經基本上沒有什么不造,或沒有什么造不了,并開始向著只有中國可以造的層次進發。中國的科技發展速度遠超乎世界的預料。以軍用的戰斗機發展最為典型。七十年代中國還在專注如何山寨蘇聯五十年代末推出的米格二十一的生產技術。八十年代還依賴美國人協助改進米格二十一,并在八十年代末胎死腹中。九十年代末中國才初步掌握美國六十年代末所開創三代機技術的殲十,而且還缺關鍵的發動機技術。

  2010年美國國防部長在正式報告中宣稱在十年內不會看到中國的四代機(俄國標準五代機)面世,幾個月后就在該國防部長訪華抵達北京時,中國四代機殲二十高調首飛亮相。再過一年多,中國第二款四代機殲三十一也首飛成功,而美國的第二款四代機F-35仍然未全部完成所有開發科目。中國在短短三十多年當中,從同美國在先進作戰飛機技術處于四五十年差距的局面追趕到只有幾年的差距,在世界科技發展史當中絕無僅有。美國的震驚和不解是自然合理的反應。美國民間和政客普遍認為中國的科技進步是來自于對其他科技強國,尤其是對美國科技的盜竊。無論這個說法有多少事實根據,依賴盜竊去發展科技實力尤其是一個龐大國家的科技實力是脫離人類任何知識獲取、吸收和積累最有效方法的客觀認知的。就好比靠抄作業永遠無法造就出一個好學生,更無法成就出一個好學者。

  印度一直可以光明正大地從東西方集團各國購買技術,讓西方和蘇俄手把手地去教印度人掌握某些科技手段,但仍沒有讓印度成為一個科技大國。靠零星獲取西方科技情報就能造就中國的科技進步完全是西方一些人腦子里脫離實際的天方夜譚式的臆想。世界上各國之間當然完全免不了有各種各樣的情報刺探,包括科技情報刺探,這種刺探必然是雙向的,也是無法預測的。依賴一種無法預測、更重要的是無法充分交流的知識來源去學習知識是一種完全不可行的途徑。中國的科技發展只能立足于自我的研究和開發。

  作為科技發展的后進國,中國當然有明顯的后發優勢,也就是有前人發展經驗的樣板可以借鑒,避免了走彎道錯道,節省了時間和資源。比方說六七十年代美國花費了大量的資源試圖將原子能動力裝置縮小到可以放進汽車,至少能放進火車坦克,但后來證實構想脫離實際可行范圍。當時蘇聯和現在的中國看到美國的結果,當然不會再貿然展開這類研究項目。(不過美國的研究也產生了少量實用的結果,比方說美七十年代發射,目前已經脫離太陽系、人類第一個飛入星際空間的無人太空飛船“航行者”,就是靠核能提供電源。)借鑒遠不等于偷竊,西方自己也有諺語說“何必要重新發明輪子?”。但西方特別是美國心里憤憤不平中國的發展可以省工省料省時間是可以理解的。中國其實只是有能力利用,也實際利用了后發優勢的便利而已。

  中國目前仍然在享受后發優勢的便利。這種便利可以讓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利用已經成形的新科技,跨越發達國家所經歷的新舊科技更新換代的步驟而直接采用新科技快速提升生產力,同時也可以讓中國的科技發展節省嘗試和摸索的時間,直接借鑒世界各國成功的案例作為追趕目標進行鎖定開發。許多學者,包括了前世界銀行總經濟師林毅夫就認為中國仍有約二十年的高速發展機遇。

  不管怎么說,中國目前的情況是明顯處于一種似富未富,似強未強的,似熟未熟的一種如名符其實的“發展中”狀態。中國是否能真的最終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中國是否真的擠入科技強國行列,目前所有正面或反面的觀點都是一種猜測和估計。在經濟上,中國還面臨眾多的發展瓶頸要突破,并且還有政治結構的改革改良使中國社會去能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局面以及進一步解放和推動生產力的問題。在科技上,中國逐漸追近世界尖端水平,意味著中國也逐漸失去可以參照的發展目標,也意味著中國的發展將會逐漸加重依靠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如果在這之前歐洲、美國、日本能夠各自通過不同的道路走向富裕發達,走向科技前沿,沒有任何理由中國不能找到和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的。在人類歷史數千年(其實也不算很長)的長河中,中國一直都在占據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前沿,直至到最后那三五百年才出現了變化,而在最后那一百三五十年才陷入衰敗落后的窘境。中國現在已經將那失落的時代追回了百余年,沒有理由還有就最后那二三十年坎中國人邁過不去。

  中國人是否能邁過去成為發達的世界強國最后那二三十年(如果真得只有二三十年)的坎主要還是取決于中國人自己。套用中共一句對未來永不變的預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句近似八股的老套說辭其實滿有哲理。路是人走出來的,它曲折不是因為路天生就曲折,而是人走得曲折,所以路就變成了曲折。這說明了一個現象,就是人雖然可以看到目標,也有意愿甚至非常強烈的意愿要達到目標,但在向目標前進的道路上,往往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偏離了目標,甚至最后不得不放棄目標。

  德日的歷史教訓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簡單點說就是德日兩國對抗世界其他分布在歐亞美三大洲的強國弱國。軸心國的其他成員,包括意大利基本上是跑龍套的角色,事實上也因此被免除了受懲罰和盟軍占領的伺候。德國和日本的崛起,同今天中國的崛起不同的地方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程度處于不同的階段,當年的德日兩國同世界其他強權比較都已經成為那時公認的一流工業強國,而今天的中國是處于一個似強不強的青澀初級或最多中級工業大國模式當中。當年德國的軍用飛機坦克潛艇到后來的導彈火箭噴射式飛機、日本的世界最大噸位戰列艦和零式戰斗機等,都是同一時期超過任何對手的領先工業科技結晶。今天的中國基本沒有任何重要科技產品,尤其是重要軍事裝備產品毫無爭議地處于世界獨一無二的領先水平。

  中國比它們強的地方是規模比他們明顯大,卻大而不強。德日當年同中國今天相同的地方是它們的崛起是世界上其他的強國弱國富國窮國大都不喜歡。至少中國人當年對東洋人討厭程度高于西洋人。那時的日本常拿日本僑民在中國遭到暴力對待來說事,大概感到沒西洋人在中國那么風光(當然中國人看到在自己國土上耀武揚威的小日本就氣不打一處來)。德國人和日本人都對世界投向他們的異樣眼光感到憤怒。特別是德國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屈辱仍然歷歷在目,作為戰敗國讓戰勝國強加在頭上的各種懲罰措置德國人仍然在承受。

  日本明顯感受到其他列強投向自己非白人面孔歧視的神態。另外作為一個相對新興的工業大國基本沒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自然資源,甚至包括了種糧食的土地。日本所依賴發展的戰略資源從石油到鋼鐵基本都控制在其他列強手上。德日民意都最后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德國人清醒地選擇了說能帶領他們雪恥解恨,恢復雅利安人輝煌的納粹狂人希特勒,日本人則是半明白半糊涂地讓一幫瘋狂無腦少壯軍人顛三倒四地推入了對華對俄對英對美的全面戰爭。有所相似地,中國人今天也發現自己周邊的人都不懷好意,越南人、菲律賓人、朝鮮人、韓國人、印度人、緬甸人、蒙古人,俄國人,西歐人、美國人,還有更不用說的世仇日本人和中華民族不肖子孫臺灣人,有一個算一個。

  撇開戰后對納粹的意識形態的批判和中國人對日本的民族仇恨去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德國和日本,他們人民心中的目標無非就是希望能在老牌帝國主義英國法國荷蘭和新興強權美國和蘇聯的擠壓下謀求發展的空間,即使看在中國人眼里它是屬于的“帝國主義”的發展空間。德日兩國在走向這個目標所選擇的道路顯然沒能走通。結局是德國從一個科技工業領先全世界的一等強國,變成國土上有外國駐軍的非正常國家,失去了原來處于世界頂端的航空工業和航天工業。

  日本更差,除了也成為非正常國家之外,還成為了全世界唯一挨原子彈、而且還是兩顆原子彈的國家。戰敗后兩國人民和戰俘遭受盟軍的百般折磨侮辱更是罊竹難書(除了中國的蔣委員長以德報冤是個例外,蔣對同胞共產黨人沒少殺,但對日本人卻出奇的仁慈)。德日在可見的未來當中(大概總有一百幾十年吧),是不可能有機會恢復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相對于世界其他國家的國際地位的,它們甚至永遠也失去這種機會。

  這讓人不免好奇,如果德日當年沒有發動那場對世界是場浩劫,對本國人民是場幾乎滅頂災難的世界大戰的話,今天的世界將會是怎么樣?

  再如果當年德日得寸進尺但到一個適可而止的界限就停下來,從而避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今天的世界會是怎么樣?當然首先對中國就不利。中國很可能就失去東北,也很可能永久失去臺灣。朝鮮恐怕也接近永久性地被日本吞并。中國在一個比沒經歷二次大戰戰敗后經濟政治軍事都強大得多的日本擠壓下,崛起的希望將必然會比現在渺茫。不僅僅外蒙古,新疆、西藏和東北脫離中國獨立的可能性必然極高,至于漢族地區是否會進一步分裂,則要看一些突發事件,比方說蔣介石或哪個關鍵人物突然身亡之類,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李登輝臆想中中國大御八塊會成為現實。歐洲方面日爾曼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恐怕都歸屬德國。

  在相對強大的德日以及蘇聯的牽制下,美國的二戰后崛起將不容易發生,成為一個相對自我孤立的西半球經濟強權。二戰后出現的民族解放和獨立潮流是否仍出現將難說,沒有二戰對參戰雙方的沉重打擊,各個強權恐怕都會多出許多精力來料理“內部”問題。民族獨立運動即使終將出現,也會推遲很多。但對德日民族最重要的是這個“如果”的結局絕對比今天現實的局面要接近它們民族的理想目標,更不用說在二戰中喪失了大量的民族精英和高效率的勞動人口。德日今天必然都是“正常”國家。

  搞不好今天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載人航天和人類登上月球和領先對火星探測的是德國人而非蘇聯人或美國人。率先擁有核武器的是德國人而非美國人。今天西太平洋、中國東海南海的霸主幾乎肯定是日本人。今天狀態的聯合國不會出現,如果出現某種變體版本,常任理事國當中幾乎必然會有德國日本而無中國。如果德日,尤其是日本選擇避開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中國會是個非常不利但也無可奈何的結局。

  除了中國外,對美國、南北高麗、俄國的遠東地理結構、北歐的許多小國也都不利。今天北從俄國堪察加半島以南的千島群島以及薩哈林島南部一直南到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和第二島鏈南部的除關島之外的北馬利安那群島等都會是日本領土(或托管地)范圍。這樣的格局基本上檔住了中國出大洋的所有通道,制約了中國崛起的條件,而且在領土上,沒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如能保留北到山海關,南到鎮南關,西到四川甘肅這樣的范圍已經不算最糟的格局。日本之不幸,是中國之幸,也是美國和朝韓之幸。

  德日今天的局面是德國人和日本人自己的選擇的結果,怨不得任何人。它們選擇通向強國目標的道路曲折到了完全脫離目標徹底失敗的地步。德國人服了。日本人似乎內心還不服,總覺得運氣有一點點不好,一有機會就蠢蠢欲動,但已經于事無補。一個在國家心臟地帶有完全不受本國節制的外國軍隊駐扎,必然是一個無法完全自己的命運自己說了算的國家。

  中國有過這個經歷,稱之為“半殖民地”。“大”和民族的近代現代表現,明顯刻畫出一個小事精明大事糊涂缺乏戰略深度和睿智的短視形象,似乎明治維新是一個意外的運氣多過遠大的戰略設計。當然,今天德日民族的狀況也不能說差,除了對國際事務沒什么決定性的發言權之外,人民安居樂業富足和平。整體來講,德日的運氣還不是晦到貼地,歷史時鐘早個百來年的話,德國日本的愚蠢選擇恐怕早就令自己煙消云散,亡國亡族。

  今天中國開始同當年的德國日本的遭遇孕育著類似的外部環境,國力在不斷增強的情況下,民眾對國家不能解氣地應對外部日益明顯的敵意越來越不能忍受。不過,對中國而言比較幸運的地方是中國相對于二戰前的德國日本的國際相對國力地位比較還明顯不是一個世界強國,中國人基本都有這個自知之明,畢竟才三十年前要買個腳踏車(自行車、單車)手表電風扇什么的已經到了那時頂級豪華消費的層次。中國人才從赤貧環境走出來沒多久,最多也就多了些暴發戶,沒人幻想可以打遍世界無敵手,事實上也手上沒掌握打遍世界無敵手的家伙。但問題是打遍周邊無敵手的誘惑開始出現了,而且越來越強烈。

  德日的災難是由一種螺旋式的自我促進極端選擇引起的大禍。民眾對內對外不滿,推動政權走向極端,而政權再選擇更加極端去鞏固民眾的支持。如果國家具備選擇極端的國力條件,悲劇最后就無可避免的上演。近年來日本的右翼化又有似曾相識的政治環境形成,對日本而言幸運的是已經沒了相應的國力條件。對中國而言,幸運的是中國的政權結構并不提供螺旋式自我回路的“民主政治”自然通道。中國當局并不需要特別擔心要采取比其他權力競爭者更鷹派的姿態才能保住政權的壓力。雖然中國在南海對越南和菲律賓、在釣魚島對日本各自的動作比以前有更積極的反應,但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北京動搖發展經濟的基本國策。

  道路曲折最主要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走路的人走歪了,而是遇到了阻礙要繞道。中國發展經濟的目標前進的道路上擺明了有別人有意設置的障礙。這個別人就是美國。美國有點逼中國走岔道的意思。但中國不為所動,中國不會成為當年的德國第二、日本第二,中國仍然目標清晰。

  中國仍在堅持爭取發展的機遇。

  相對于全世界其他民族,中華民族的勤奮還是相當突出的。中國人窮怕了是一個原因,中國人的文化是另外一個原因。積谷防饑、為子孫后代幸福奮斗是一種熔化在中國人血液中的遺傳基因。這個特點并不適合形容世界許多其他民族。非洲人對今天在非洲各國尋活計的中國人的統一評價是不休息、不放假、不找女人、像苦行僧一樣沒日沒夜地干活掙錢。俄國人的評價何嘗不是如此?以至到看到少量移居到俄國像螞蟻一樣干活的中國人就產生恐懼俄羅斯遠東總有一天會回到中國人手中。中國人的聰明智慧也是世界公認的,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亞人一直占據了全球智商測驗分數的頂端,超越統治了地球兩百年的歐洲白種人。

  勤奮和智力是創造財富和科技最基本的兩項因素。具備這兩項因素的中國人還有什么原因不能創造出領先世界的財富和科技?

  中國人知道自己需要環境的機遇。許中國人一個機遇,中國人能給人類創造出一個富強的中國。

  美國:唯利是圖商人+冷漠無情律師

  再說美國

  從中國角度看美國

  新中國誕生之后第一場的對外軍事對抗敵人就是美國,在朝鮮戰場上雙方兵戎相見。在此之前,美國因為在國共內戰時支持蔣介石的國民黨已經同共產黨結下梁子。最重要的是對于共產黨世界來說,美國代表了西方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勢力,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意識形態上不共戴天的階級敵人,無產階級要解放全人類,最終必須要打敗美帝國主義。連中共的死敵蔣介石國民黨,也只獲得做美國的走狗的稱號,可想在中共眼中美國的邪惡。美國是一切罪惡的源泉。

  十九世紀一位英國首相說了一句對國際政治最經典的描述:一個國家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個描述用在中美(蘇)俄關系上再適合不過。曾幾何時,中蘇盟友變敵人,中美敵人變朋友,雙方為了對方共同的敵人蘇聯而走到一起。中國人民一下子發現原來被形容成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如此美好,被壓迫的美國勞動人民工人階級日子過的比中國那時的中央首長還滋潤。美國的形象一下子從惡魔變成天使。實際上,美國既不是惡魔,也不是天使。或者反過來說也沒錯,美國既有惡魔的成分,也不能說完全沒天使的成分。

  目前來說最重要的是中美雖然現在似乎已經再度進入對抗狀態,但這種對抗還不到不了一種敵國之間你死我活的對抗,而是一種非敵非友,亦敵亦友國家之間的利益競爭型的對抗,或者可以說比競爭嚴重一點,但比敵對輕微一點。雙方開始要高度提防算計著對方。這種程度的對抗對雙方來說還可以管控,但也可以失控進入敵對類型的對抗,比方升級進入冷戰,甚至軍事沖突乃至全面戰爭。

  中美之間曾經經歷過熱戰,也經歷過冷戰,目前這種對抗對雙方還都算不上一種很嚴重的事情,大概只能算作是鬧別扭。不過對于美國而言,在過去的敵對歷史當中的中國對美國威脅一直有限,雖然可以算是個狠角色,但也僅僅是比較抗打而已。美國那時看中國用中國不雅的形容詞叫做又臭又硬。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只遇到過一個,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個可以同它對打的對手,前蘇聯。所謂對打,就是你打我一個耳光,我可以回敬你一個耳光。你用常規武力轟炸我的國土,我也能用常規武力轟炸你的國土。你軍艦在我領海外耀武揚威,我也可以派軍艦去你領海外耀武揚威。你能用核武器將我炸回石器時代,我也可以用核武器將你炸回石器時代。雖說當年蘇聯海軍即使最頂峰時期仍然比美軍明顯弱,但即使是相對最弱環節的蘇聯海軍對美國做到某種對等反擊能力還是有的。

  中國呢?中國在六十年代中核武器試驗成功之前基本上處于一個只能挨打的局面。裝備了核武器之后只是心理上有作用,在常規軍事沖突或戰爭里,中國最多也只是試圖盡量能“保家衛國”。說具體點就是當美國陸軍大兵的軍靴踏上中國國土、空中力量的飛機飛進中國領空,海軍兵艦進入中國領海,中國首先抗議警告,這個抗議警告當年排號頭也排到上百成千了,美國人一晃走了,中國也就沒事了。如果美國進來真的不走,中國也真會想辦法將他們消滅、擊落或擊沉,說法叫作“筑起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至于能否心想事成那不一定。如果打著打著美軍不打走了(朝鮮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美軍都這德性),中國的軍事行動也就勝利結束了,不勝利或不想結束也得要勝利結束,比今天的塔利班好不了太多。說直白點就是美軍如果打了中國一耳光就走,長久以來中國是沒辦法追出去也打美國一耳光,更不要說沖到美國家里去也打他一耳光大家扯平。在核武器方面,中國只是維持最低威懾能力,你美國能炸我中國回去石器時代,中國所追求的是我能炸你美國回去鐵器時代,如果不行,那么至少爭取將美國社會炸回去上世紀三十年代,不讓你美國完全不用擔心付本土核安全代價的問題。總的來說,中美力量不在一個相同的水平上。這點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有說高手過招,稍微一比劃就明白。美國人說我們尊重中國的陸軍,但你中國要尊重我們美國的海軍和空軍。就是你中國海空軍不是我美國的對手一種很客氣的說法。

  當然許多中國網民們未必服氣,能指出從朝鮮戰爭到越南戰爭二十多年在中美最敵對年代里,中美戰機(在中國領空)相遇中方并不吃虧,往往還能將美國軍機給打下來,給“美國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豪邁宣言提供具體事實的注腳。但朝鮮戰爭中,中(蘇)方的空軍基地完全設在美國自我限制不作打擊的中國境內,而不設在能覆蓋前線范圍甚至敵占區上空提供己方空中支援的朝鮮機場,說明中國清楚知道自己的空軍即使有蘇聯人幫忙,也無法在同美國空中力量較量下有把握保護基地的安全,更不用說利用這些基地去打擊敵方的地面力量。

  毛澤東在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下令共軍對國軍在金門島和海上的陸海軍力量進行大規模炮擊,也明確“只打蔣軍不打美軍”,避免美國海空軍反擊報復顯然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小規模的沖突的結果往往并不能說明沖突雙方的實際實力對比。長期習慣在精神上藐視美軍的解放軍幾乎完全錯誤預料一九九二年第一次伊拉克戰爭走勢,成為朝鮮戰爭親身體驗美國海空打擊威力后,再一次感受到美國強大軍事實力的震憾。美國的軍事實力不是吹的,不是一只紙老虎,而是真老虎。

  美國的性格

  但真老虎的美國是否就因此仗勢欺人?是也不是。美國雖然基本上打遍天下無敵手,但仍然并不是看不順眼就隨意反手一耳光。當然對這個觀點要看站在誰的立場看,諾利艾加、薩達姆和卡扎菲上校就肯定不同意。

  第一,美國要打別人,總要找點象樣的道理,不愿意讓人說看別人不順眼就掄起拳頭打人個鼻青眼腫。朝鮮戰爭是金日成將美國小弟大韓民國給滅了(雖然李承晚也想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給滅了,但出手慢了點讓金日成先出招兒占了先機)。越南戰爭是胡志明想學金日成要將美國另一個小弟越南共和國給滅了。第一次打伊拉克是因為伊拉克把科威特給滅了(一個國家不能隨便就將另一個獨立國家占領吞并);打南斯拉夫是因為內戰中蓄意屠殺平民(違反二戰后美國主導建立國際次序中的戰爭法);打阿富汗是因為阿富汗窩藏發動九一一攻擊美國本土的極端伊斯蘭恐怖基地組織和頭目本拉登(窩藏國際恐怕犯罪分子---軍事行動不能蓄意針對平民);第二次打伊拉克是因為伊拉克拒絕接受聯合國安理會要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查決議案,而伊拉克政權之前已經證明了有侵略性并有同基地組織合作的可能性(第一次伊拉克戰爭后聯合國已經將伊拉克列入監守行為的查看地位而伊明顯抵制拒絕服從---有點像囚犯保釋出外不聽警察指示);打利比亞是因為平民受到政府大規模的傷害(牽涉違反戰爭法—雖然有點模糊),等等等等。反美勢力當然可以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但美國畢竟沒有對有同樣激烈反美態度的委內瑞拉表示過任何使用武力的傾向,也沒指控查維斯包庇恐怖分子甚至直接牽涉恐怖活動或違反核擴散條約之類。要知道委內瑞拉并沒有強大的軍力或有強大的靠山,美國要找個理由占領委國,推翻反美的查維斯政權并不太困難。不過全世界沒人會相信美國打委內瑞拉的理由有任何“合法”的成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了聯合國和新的世界次序和規則,規定了可以合法發動戰爭的一系列理由和規矩。美國作為這個世界次序規則的建立者和維護者,自己明顯破壞踐踏這些是對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是肯定弊大于利。客觀地說,美國的行為大致上符合它主導創立的國際行為規則。比方說,打了伊拉克,美國也沒順手就搶了伊拉克的油田賣錢填補自己的軍費,也沒安個殖民地總督將伊拉克變成自己的屬地。現在落得個眼睜睜地看著伊拉克民選的什葉派政府同自己死敵伊朗眉來眼去在郁悶。

  用最近美國在東海南海上的表現也可以看到美國在遵守(它自己建立的)規矩方面的一些細節。美國宣稱釣魚島適用于美日安保條約。該條約的確說明美國會協助日本保衛所有在日本管理下的地區(不限于日本擁有主權的地區---美國沒承認日本對沖繩擁有主權,但認為日本有管理權)。因此美國暗示有可能軍事介入中日在釣魚島地區發生的軍事沖突。但對同樣有中國海島爭議的另一個盟友,而且還有美國前殖民地地位的菲律賓,美國就完全沒有表達過任何軍事介入中菲在南海島礁發生的軍事沖突的可能性。當然不代表美國會找到什么籍口在中菲南海沖突時出兵幫菲律賓,但至少目前美國并沒有宣稱過它有任何法理依據去幫菲律賓奪取南沙島礁,因為它的確沒有。

  第二,美國要打人看風險和代價。雖然美國今天武功蓋世,有能力三下五除二就滅了大部分聯合國的成員國當中的任意一個,但一來自己立了規矩不能將別的獨立國家隨便給滅了,二來也要當心在打人耳光時要當心別人不要有能力用指甲抓破自己手背。第二次打伊拉克美國死了幾千傷了幾萬美國兵,小布什落得讓美國國內輿論惡評如潮。讓原來僅僅以六十六條美國大兵的命就摧毀薩達姆百萬大軍而得意洋洋、特地以副駕駛姿態駕駛艦載運輸機降落在核動力航母上向全世界高調宣布伊拉克戰爭“任務完成!”的小布什最后郁悶地離開白宮---美國接受不了的美軍生命代價大頭原來在后面。伊拉克戰爭開銷更是一個無底洞,讓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國也吃不消。

  伊拉克之外還有個阿富汗,那窮地方更是國不成國,那里的毛賊塔利班也是軍不成軍,美國伙同一幫婁羅們代表了世界最強大的軍事集團折騰了十年,戰術上能做到看到一個塔利班殺一個,看到倆滅一雙,看到一群全鍋端,絕對所向無敵,但就是無法干脆利落戰勝人家,最慘是還根本看不到戰勝的希望。當初譏笑蘇聯陷入阿富汗泥沼的美國心想老子沒那么窩囊,現實變成花了時間付了代價后才知道老子就那么窩囊,收場不比蘇聯好看。也真邪,超級大國都栽在那個不毛之地。在這之后三大邪惡軸心剩下那兩個死活就不再說我打。搞到還同一直嚷嚷喊打伊朗的鐵小哥們兒以色列不開心。

  說到底,單挑獨斗放開來打,基本沒對手能打得過美國,但事實上全世界也都能看到,美國要真得打得敵人趴下俯首稱臣,如果單單干掉對手的頭兒那種斬首活兒不算的話,在二戰后好像真的還沒有一個實例。比如說就連塔利班也收拾不了。當然話要有點說回來,今天的戰爭比起人類歷史上的戰爭,規矩和限制還是多了太多,許多以前蠻好用的有效措施,現在是屬于反人類罪行,用不得也,否則的話,用今天的手段照以前的規矩打的話,美國恐怕還沒多少打不贏的仗。不要說學蒙古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屠國屠城,就只學滿清女真人那手留發不留頭的狠招今天去對付穆斯林,恐怕也真的能滅宗毀教,讓西方的耶穌教一統天下。美國人不是沒用過類似的狠招兒,扔原子彈炸日本人其實就是屠國屠城的現代翻版。當時負責的美軍將領自己也說幸虧是戰勝國,否則絕對逃不過戰爭罪的審判。屠殺數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沒有戰斗力的平民,包括兒童婦女,無論以什么理由去干,都是不符合美國和西方自己的道德行為準則的。這個話題我們先按下,后面再拿出來說事。

  總結來說,就是美國雖然有戰勝任何對手的條件,但美國挑選對手進入軍事沖突還是相對小心,至少在大部分情況下說不上是莽撞。美國的行為模式,取決于美國的“非魔鬼非天使”的民族性格,說準確一點,是一種不太虔誠基督徒加唯利是圖商人加冷漠無情律師的混合體性格。美國政客,包括總統,大部分是律師出身。因此美國的行為模式有很濃重的律師性格,冷漠無情、邏輯思維、實用主義、不放過任何能吃定對手的機會,但也會審視時度,作必要的妥協。從中國的角度看,美國陰謀詭計的事情會干,損人利己的事情會干,強詞奪理的事情會干,言行不一的事情會干,違反道德的事情會干,出賣盟友的事情會干,違反美國和國際法律的事情(只要你拿它沒辦法時)會干。但美國不會有意去干損人也不利己的事情,美國不會干擺明要吃虧的事情,美國不會干同別人同歸于盡的事情(除非別人要同它同歸于盡)。冷漠無情可以是美國的性格,但冷血殘暴不是美國(國家的)的性格。

  不管怎么說,目前的世界是美國當家,美國人沒有當年德國人日本人那種被壓制的怨氣和憤怒,要失去人性地找人出氣。美國的行為模式更接近二戰一戰前的世界霸主英國,它可以傲慢陰森但相對理性。中國在同美國博弈當中也應該保持理性和冷靜,勝不驕敗不餒,中國應該明白自己同美國的對抗與二戰時同日本的對抗有本質上的差異。中美對抗不是一個救亡運動,而是一個爭“霸”過程(雖然中國官方立場是堅決“反霸”),憤怒和狂熱是沒有幫助的。中國的信心的根本依據應該是建立在國力同美國對比的增強上面。美國在國家戰略層面有它的軟肋。

  美國的軟肋

  中美對抗格局中美國的前景

  同中國相比,美國被兩個戰略問題拖累。一個是打不開的死結,另一個是極難打開的,接近死結的半死結。

  第一個問題是人口素質水平的降低而且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和可能性。

  這是個打不開的死結。而這個問題因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包括印度)崛起所造成的世界各國勞動力更加直接競爭而更加惡化。

  人口素質下降的趨勢是因為人口比例當中的黑人(今天的政治正確說法是非洲裔---然而北非洲的“非洲裔”是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種)和拉丁裔的人口比例明顯不可逆轉地穩步上升。

  黑人和拉丁裔嚴格說并不是兩個各自單一的“民族”,比方說拉丁裔來自于中南美洲二十個大小不一的國家,語言有西班牙、葡萄牙、法、英和各種當地土著語系(某些“拉丁裔”的定義排除非西班牙葡萄牙語系的中南美人)。比方說拉丁裔里面也有黑膚色人種,而黑膚色人中里祖先也不是都來自非洲,南太平洋島國和澳洲新西蘭以及南美土著也有黑膚色人種。不過作為族裔劃分,黑人群族和拉丁裔群族各自還是有許多群族內的共同點,這種情況同分別來自歐洲或亞洲或其他地理位置的族裔在族群內部有明顯有異于其他族群的共同點一樣。

  比方說巴基斯坦人或孟加拉人或斯里蘭卡人或尼泊爾人就不愿意被人稱為印度人,但不熟悉他們的外界人士難將他們分辨開,何況所謂的“印度人”本身也由眾多民族和文化所組成。對美國而言問題是這兩個大族群的人口增長率明顯比其他大族群高而平均素質比美國其他大族群要低。低素質表現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平均智商(以及受教育程度---理論上智商同教育程度是無關的,但事實顯示出來似乎有關)比較低。根據不同的學術研究統計,黑人平均智商約85,拉丁裔約90。美國白人的平均智商為100。

  東亞人(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等)平均智商為105。這兩個族群的文化都不注重或比較不注重教育。美國競爭激烈的著名高等教育院校幾乎全部都需要降低這兩個族裔的錄取分數才能保持一定比例的族裔生。二是這兩個族群不是以勤奮創造財富著稱。比方說只要勞動報酬可以被接受或對工作性質滿意,在中國比較容易找到愿意一天工作十小時、十二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一星期工作六天甚至七天的人。在黑人和拉丁裔里面如果不是完全沒有這種勤奮的人也比例極少。另外工作態度和工作質量也有明顯分別。在同樣的工作時間里,中國工人的效率和質量在世界范圍內明顯高于許多低效率國家很多。比方說以技術簡單的裝配線工人比較,出口加工業一般認為一個中國工人效率能頂一個半越南工人。非常粗略的說,勤奮的程度排列應該是東亞人、白人(北歐人比南歐人勤奮)、拉丁裔、南亞人、黑人。

  美國皮優研究中心預測,到了2050年,拉丁裔將占美國人口29%,黑人將占13%。兩者相加超過40%。這個比重預料將繼續下去,必然最終占美國人口的主流。而僅僅在2000年,兩種人口相加還只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下面附上美國人口調查局的八十年來的官方統計數據。

  年份-------人口總數-----------黑人---------黑人占------拉丁裔-----拉丁裔占----合占

  2010--308,745,538--38,929,319—12.61%---50,477,594—16.35%--28.96%

  2000--281,421,906--34,658,190—12.32%---35,305,818—12.55%--24.86%

  1990--248,709,873--29,986,060—12.06%---22,354,059---8.99%--21.04%

  1980--226,545,805--26,495,025—11.70%---14,608,673---6.45%--18.14%

  1970--203,210,158--22,539,362—11.09%----9,589,216----4.72%--15.81%

  1960--178,464,236--18,860,117—10.57%-----(無數據)-------------(無數據)

  1950--150,697,361--15,042,286---9.98%-----(無數據)-------------(無數據)

  1940--131,669,275--12,865,518---9.77%----1,858,024----1.41%--11.18%

  1930--122,775,046--11,891,143---9.69%-----(無數據)-------------(無數據)

  種族問題在西方尤其是美國是一個極端敏感的問題,甚至公開討論也會惹麻煩,以至到除了只有黑人可以談黑人的劣勢、拉丁裔可以批評拉丁裔的文化,其他族裔在公開場合基本要回避,當然除了少數被排除在主流之外的極右派種族主義分子是例外。歧視是根據一個人所屬的族群的類別判定該人的特性,毫無疑問對具體個人的粗糙判斷因此是一種偏見。歧視嚴重的話可以引起對人類社會整體有害無益的血腥沖突。但對族群特性的統計歸納并非是一種脫離理性的行為。比方說美國就不是一個完全排除歸類歧視的社會。

  美國的保險業就公開實行年齡和性別歧視,青少年尤其是男性青少年駕駛人就被統計斷定為最危險司機群體而因此被征收最高額的汽車保險費。幾乎可以肯定會有一部分男性青少年司機的駕駛安全性超越他們的同齡同性,甚至好過其他年齡和性別類別的司機,但他們肯定不可以以年齡性別歧視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而勝訴。反過來譬如說雖然黑人和拉丁裔在統計上的確比其他族裔犯罪率高,一個有房出租的公寓經理絕對不能以類似保險公司歧視小男生駕駛人的做法拒絕出租公寓給黑人或拉丁裔,或要求比較高的租金抵消額外的公寓保險金或保安支出。

  在政治上種族問題不能碰。而且讓美國絕望的是即使有人敢碰,也毫無可行的解決辦法。對美國而言最關鍵的是美利堅民族由于組成的成分的變化而導致整體素質的持續下降不可逆轉,美國必然成為拉丁裔和黑人占人口主流的國家。美國勞動人口的整體素質將越來越不是中國勞動人口的對手是一個合理的估計。

  毋庸置疑,美國將在可見的未來一段很長時間內如同今天一樣持續擁有全世界最頂尖人材群體。美國的民族和文化的多樣化也將為這些頂尖人材的創造能力提供原動力和激發出其他國家和民族難以匹配的靈感。但美國素質極高的少數群體是否能推動數量龐大日益惡化的低素質勞動人口維持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奠定的超級國力是一個很大的疑問。尤其是如此龐大的人口的就業和福利如何維持更是一個挑戰。

  第二個問題是:社會好吃懶做之風氣已經腐蝕了美國根基

  人口素質惡化問題僅僅是美國所面臨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雖然無解,但要達到嚴重威脅美國國力的那一天還早。美國面臨更嚴重的問題是社會好吃懶做的風氣已經達到了腐蝕美國根基的地步,而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對這種風氣推波助瀾,加大和加速它的惡化。美國的金融危機、產業空洞化、經濟泡沫的根源都來自于這種風氣的。這是拖累美國戰略發展的第二個問題,一個半死結。

  我們看看另一組來自美國官方的權威數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一九七一年到二0一二年的聯邦政府收支數據 (單位:百萬美元)

  年份------------收入--------支出--------盈余(赤字)

  1971---------187,139---210,172------(23,033)

  1972---------207,309---230,681------(23,373)

  1973---------230,799---245,707------(14,908)

  1974---------263,224---269,359-------(6,135)

  1975---------279,090---332,332------(53,242)

  1976---------298,060---371,792------(73,732)

  1977---------436,791---505,193------(68,403)

  1978---------399,561---458,746------(59,185)

  1979---------463,302---504,028------(40,726)

  1980---------517,112---590,941------(73,830)

  1981---------599,272---678,241------(78,968)

  1982---------617,766---745,743-----(127,977)

  1983---------600,562---808,364-----(207,802)

  1984---------666,438---851,805-----(185,367)

  1985---------734,037---946,344-----(212,308)

  1986---------769,155---990,382-----(221,227)

  1987---------854,288--1,004,017----(149,730)

  1988---------909,238--1,064,416----(155,178)

  1989---------991,105--1,143,744----(152,639)

  1990-------1,031,958--1,252,994----(221,036)

  1991-------1,054,988--1,324,226----(269,238)

  1992-------1,091,208--1,381,529----(290,321)

  1993-------1,154,335--1,409,386----(255,051)

  1994-------1,258,566--1,461,753----(203,186)

  1995-------1,351,790--1,515,742----(163,952)

  1996-------1,453,053--1,560,484----(107,431)

  1997-------1,579,232--1,601,116-----(21,884)

  1998-------1,721,728--1,652,458------69,270

  1999-------1,827,452--1,701,842-----125,610

  2000-------2,025,191--1,788,950-----236,241

  2001-------1,991,082--1,862,846-----128,236

  2002-------1,853,136--2,010,894----(157,758)

  2003-------1,782,314--2,159,899----(377,585)

  2004-------1,880,114--2,292,841----(412,727)

  2005-------2,153,611--2,471,957----(318,346)

  2006-------2,406,869--2,655,050----(248,181)

  2007-------2,567,985--2,728,686----(160,701)

  2008-------2,523,991--2,982,544----(458,553)

  2009-------2,104,989--3,517,677--(1,412,688)

  2010-------2,162,724--3,456,213--(1,293,489)

  2011-------2,303,466--3,603,061--(1,299,595)

  2012 預計--2,468,599--3,795,547--(1,326,948)

  --------------------------------小計--(10,367,076)

  這組美國官方數據顯示了兩個問題。

  第一、除了克林頓的第二任期四年,美國四十一年來的收支年年赤字。

  第二、美國的赤字基本上愈演愈烈。赤字簡單的說就是掙得少花得多,或者說美國長期保持著享受超過了自己所能創造的財富。

  對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其他人民,只能享受自己力所能及創造的財富或天賜的自然資源,除了美國。

  原則上美國同世界其他國家沒有不同,也屬于要自食其力的“正常”經濟體。不過,在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元成為了事實上的世界貨幣。一九七一年,美元同黃金脫鉤,美國政府成為事實上的世界貨幣印鈔廠。美國的世界最大經濟體地位和美國超級軍事力量給予美元世界貨幣資格雙保證。從那時起,美國就具備了少干活多享受的能力。理論上美國只需要開動印鈔機印些綠紙頭,中國人就會拿服裝玩具、沙地人拿石油、南美人拿香蕉來換。美國人的紙財富比阿拉伯人的石油還簡單方便。當然美國人并不傻,知道紙財富不是真財富,完全明白靠印鈔創造財富有必然的不可持續性。因此幾十年來還基本小心翼翼,留著這個寶貝招救命時才用。但美國不幸還有另外的寶貝招數能招財,這個寶貝招就是靠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身份吸引投資,換種說法就是全世界人都愿意借錢給它或拿錢給它花。美國不單是世界的印鈔廠,美國同時還是世界的招存款給利息的銀行。事實上“世界銀行”還真在美國(當然此“銀行”同彼“銀行”意義不一樣)。不用靠印鈔,美國到頭來還是拿了世界人民的財富來享受。里根執政時期就開了這個頭,后面越演越烈,美國人民日子越來越舒坦。到后來美國夢從“干活-掙錢-買房子”轉化成了貨真價實的“買房子-掙錢-不用干活”。但拿了人家的財富來享受也不是有一件可持續性的游戲,美國人最終只有幾個選擇來善后;(一)也是最正確選擇,多干活少享受,有點日子下來后總能積累多點財富還人家;(二)賴帳不還,靠軍力頂著討債的。美國完全有能力干這個,但一旦干了,美國這個銀行也毀了,就象銀行雇了保安把存款人都趕出去,以后甭想再拿到別人錢;(三)借更多的錢,部分還舊債,部分繼續花。這招對美國來說不可持續,但對美國政客特別是總統的任期內可持續;(四)印鈔還債。

  我們看到美國已經出臺或正在考慮的選擇,上面的二賴帳、三借錢、四印鈔都在干,就是不考慮第一項。因為哪個政客選第一項必然是選擇自殺。民主制度里什么人都能選上,包括希特勒或脫衣舞女郎,但叫人民多干活少享受的就絕對選不上。

  有點要特別說明的是其實美國人高端素質的部分創造財富的能力很不差,或者應該說非常杰出,而且還創造力層出不窮。從微軟視窗電腦操作系統到波音787夢幻客機,從蘋果手機到好萊塢出品,都是世界無敵的吸金商品,這些美國人掙大錢的能力一點也不含糊。問題只是出在這些買賣能讓精英成為或保持成為億萬富翁,但養不了全美國三億人口,剩下來的人要同全世界包括第三世界的人民一起搶飯吃。這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無解的人口麻煩,美國越來越多的人口并不比世界其他人民更有本事掙錢。但美國人要政客們承諾想辦法讓他們干同樣的活,要比別人掙五倍甚至十倍的錢。這個要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務”。但就象好萊塢同名電影最后的結局一樣,不可能的任務到了最后,還是可能的。美國政客可以做的選擇就是賴帳、借錢和印鈔。全世界都知道這些是不可持續的選擇,但美國的政府施政并沒有必須要有持續性的規矩,只需要短則四年,長則八年這么一個跨度的時間能混得過去就行。

  先說借錢。美國人一直在借錢沒停過。近年越借越多。美雖然問題多,但別人問題更多。歐洲不用說,日本更是已經失落了二十年,中國金融市場沒開放,其他市場不是沒開放就是更小,國際上巨額的流動資產不借給美國還真的沒太多地方可以去。但借錢有難處,就是別人得要有錢借,它有局限。比借錢痛快的方案是印錢。誰都不用求。美國政府已經在干這事兒了。痛快是痛快,但有點像喝毒藥水解渴,喝多了會要命。明知要命,美國也豁出去了。不過還是知道事關重大,堅決不直截了當地說印鈔票,給安個像高等物理學上的名堂,叫“量化寬松”。

  借錢印錢都不是好招兒,但讓逼急了也只好用了。剩下來有一招不容易,也十分冒險,但對美國政客而言,如果能走通,絕對是好招。這招說穿了就是損人利己,將世界局勢搞混到恰到好處,讓資金和工作自然而然地流向地理上相對隔離和安全的美國。美國的問題糟不要緊,只要別人的問題比美國更糟美國就不是問題。美國過去就曾經撈到過這樣的好處。一戰二戰都是美國崛起的契機。最近的一次北約打擊南斯拉夫,就讓世界資金離開歐洲,流向美國,讓原來氣勢如虹有對美元取而代之的新生歐元開始像泄了氣的氣球,一蹶不振。如果對中國使這招能恰到好處的話,將更會一石多鳥;中斷中國經濟發展勢頭、為美國軍火在亞洲打開銷路、逼使更多的資金流向美國、甚至可以找到借口對中國全面制裁,封殺中國的進出口,將工作逼回美國、以至到凍結甚至沒收中國在美國的巨額資產,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賴了最大債主的帳。

  中美對撞

  我們看到美國已經在出這危險的一招了。前些天美國參眾議院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明確指出中日爭議的釣魚島適用于美日安保條約。明白無誤地支持日本加強對釣魚島的爭奪。

  奧巴馬政府已經在執行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策略,就是最大限度的策動中國周邊國家同中國的疏離、爭議甚至是敵對。奧巴馬和希拉里近年風塵仆仆,密集圍著中國轉,甚至一再次當選,奧第一時間以首個美國在任總統姿態的歷史性訪問緬甸。一時間,蒙古、日本、菲律賓、越南、緬甸、印度等圍繞中國大半圈的中國鄰國同中國的關系都產生負面的變化或甚至惡化,特別是日本、菲律賓、越南和印度幾個同中國保持有領土爭議的國家,以及緬甸,這個對中國有巨大戰略地理意義,之前幾乎完全依賴中國的被西方孤立國家,都同中國的關系轉僵轉冷。在同一個時候,美國同俄羅斯的關系則被刻意地保持穩定,一改多屆美國政府對俄羅斯咄咄逼人的姿態,以至到奧巴馬被競選對手羅姆尼批對俄軟弱。

  從美國的行為看,似乎美國正在挖掘一個讓中國會陷入的陷井,最好中國能在一個美國可控的范圍內同有實力的對手打場輸贏都對美國有利的有限戰爭。美國的鼓動點在四個方面;日本(釣魚島)、越南(南海爭議)、菲律賓(南海爭議)、印度(邊界爭議)。這些戰爭輕則美國可以發動西方世界對中國制裁,重則美國在某種程度上軍事介入。前者要看制裁的程度,對中國經濟的打擊一定是嚴重的,差別只是極嚴重或不太嚴重。后者或者能導致中國的軍事行動失利,對中國當局統治權威造成沖擊甚至嚴重打擊,甚至觸動統治根基。

  不過,玩火不一定能控制住火勢的蔓延,惹火燒身的道理美國不會不明白,如何才玩得恰到好處,美國看來也在琢磨。

  日本:美國手中的雙刃劍

  自一九八五年廣場協議后,日本就陷入了失落的年代,至今已經第二十七個年頭,中間經濟只是在極差和不算極差的范圍波動。政治上走馬燈式地換了十五位首相,平均一位做不到二十二個月(如果不算做了五年的小泉純一郎,平均每人干十八個多月),什么也做不成。日本人民的郁悶不難想象,日本二戰后所落得的非正常國家地位也越來越難以被忍受。日本人幻想能找到一個政治超人,帶領他們走出這種政治經濟陰霾狀態可以想象。

  對中國來說,日本的政治“右傾”化難以逆轉。右傾化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對美國來說,日本的右傾化絕對是把雙刃劍(雖然日本武士刀都是單刃的)。對美國有利的地方是,中國的崛起最好是能找到一個能與之抗衡的對抗力量,世界上能有點份量抗衡中國的角色不多,就歐俄日印幾個和美國自己。歐洲對亞洲事務鞭長莫及事不關己,俄羅斯不是美國能指得動的角色,印度另說,數剩下來,日本是最理想的選擇。當初二戰結束后美國拉中國進五常最主要就是為了制衡日本,現在倒過來,日本也自然能扮演制衡中國的力量。

  不過日本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一個正常國家,而不僅僅是一個“棋子”地位的平衡砝碼。所謂正常國家,最看得到的是軍事力量正常化,恢復國家的交戰權,這是中國韓國朝鮮等掛起來口誅筆伐的題目。但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提正常國家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所決定的獨立自主國際交往能力,包括同他國的軍事交往決定權和國家軍事力量發展權。日本是美國二戰后唯二最忠實的追隨者,另一個是英國。英日自然有太多不同之處,找一個英國人和一個日本站在一起一看就明白,但比較關鍵的一個不同之處是英國沒挨過美國的原子彈。

  如果日本最終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是否還能愿意保持作為美國的唯二最忠實追隨者是包括了美國人日本人自己也在內全世界所有人一個有意思的猜測,但日本人要在二次大戰后就一直駐在日本的美國軍隊離開是必然的后果。對于美國,日本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惡夢,就是歷史上唯一軍事攻擊美國領土的日本成為正常國家后會再次同美國作對,而這個惡夢更恐怖的地方是這一次日本或者會核武化,更有可能同核武的中國聯手,最后實現亨亭頓教授預測基督、伊斯蘭和儒家三大文明鼎立的局面。自然,日本將成為一個反美國家的惡夢還是個遠慮。鼓動日本同中國斗還有近憂。如果萬一中日真的打起來,美國要不要真的幫日本?一但幫日本打,怎么脫身?美國已經出現反對的聲音,認為幫日本去搶幾塊大海中的石頭不符合美國利益。

  筆者認為中日不會為了釣魚島打起來。原因一是因為釣魚島的控制權主要在日本手上。原來不只是“主要”,而是完全在日本手上,經日本購島鬧劇鬧一鬧,中方反而突破了原來日本單方面巡邏控制局面,變成了中日雙方都進行巡邏的重疊控制。不過日方仍然稍占控制上風還是客觀局面。如果要打,是占下風的中國搶上風才合理,占上風的日本除非瘋了(這個情況不能排除),否則占著上風搶上風有點無厘頭,除非日本的陰謀是要測試美國,拖美國下水,但這樣美國更有道理拒絕下水,到時美國不下水,日本將進退兩難。原因二是釣魚島是在臺灣的東北方,離臺灣近離大陸遠。

  大陸對釣魚島的主權訴求是建立在對臺灣的主權訴求之上,本身就認定是臺灣的轄區。在地理戰略上和在政治結構上中國在沒解決臺灣問題之前解決釣魚島有點本末倒置。原因三是因為中國還沒準備好要同日美開戰。這些觀察筆者看得到得,日本美國當然也看得到。最近鬧得兇就是都看得出打不起來,日本和美國兩家都拿來鬧釣魚島去爭取別的利益。

  日本鬧是因為國內向右轉的政治需要,總要有個全體國民都感興趣的題目。日本走向正常國家,釣魚島是起步點。

  如果日本的“右傾”化不可逆轉,日本的國家“正常化”也同樣不可逆轉。世界將看到日本將一步步走向終于改自衛隊為國防軍,充分利用美國想利用日本牽制中國意圖,將計就計,逐步掙脫和平憲法的縛束,逐漸擴軍,重新建立同第三大經濟體國力相適應的軍事實力,即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甚至最終掙脫美國的控制發展核武器和戰略進攻性武器,同時,肯定會不斷要求美軍離開日本并最終達到目的。美國必然將面對是否放松對日本的束縛的兩難決策。當初美國在二戰末設計以中國作為美國在亞洲外交利益的基石來制衡日本蘇聯英國法國完全脫靶,為什么反過來用日本作為亞洲外交利益的基石來制衡中國就一定成功?

  美國鬧是為了挑撥中日關系。有學者指出美國鬧的時機正是中日韓決定開始互換貨幣,并共通推進中日韓加東盟的十加三共同市場的時候。美國鬧是要給中日韓拆臺,恢復或保障美國在亞洲的關鍵影響力。

  日本國家正常化短期必然加劇中日、韓日和朝日的摩擦和沖突。不過,從長遠看,對中國未必完全是件壞事情,但對美國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對中國傷害深重,中國人民至今不能忘懷,特別是日本至今仍拒絕為侵華罪行誠懇向中國道歉,中國人更是難以咽下這口氣。中國官方,加上韓國朝鮮都一致對日本右傾化嚴厲批判,認為日本有重新走向軍國主義的老路,必將再次亞洲造成災難。真的嗎?

  一八九四年的中國用拿破倫的話形容是正在深度沉睡夢游之中,朦朧之中感到撞上了千年未遇之大變局而無從應對,結果撞得頭破血流。今天的中國是否完全覺醒見仁見智,但已經在大致清醒地走向全面工業化道路是沒有爭議事實。如果說一九三七年日本國力相對于中國國力達到最顛峰時日本還無法滅了中國,今天中國國力已經全面超越日本的條件下如果還認為日本有能耐給中國造成實質上的災難而可以逃避毀滅性的懲罰代價是完全喪失自信心的說法。當然這種強調日本威脅也可以是中國別有用心的說辭。無論如何,日本不再可能欺負中國了。甚至連韓國朝鮮也不再可能。日本重返軍國主義,對日本改變自身對中國的實力對比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日本選擇再同中國敵對,日本將面對的是離上帝太遠,離中國太近的悲劇。

  “大”和民族(在中國詞匯當中,“大”同任何其他民族連起來用都是可笑甚至貶意的形容詞,比方用于韓民族更是如此)是一個崇敬實力的民族。日本不愿意為歷史侵華罪行道歉說明中國還未到那個實力,鞭策中國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到了那個實力,日本必然會誠心道歉。只要中國繼續發展,日本再度臣服中國將是必然的。日本的脫亞入歐是一個短暫的歷史歧途。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如果真的能再度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只能意味著美國終將徹底被踢出亞洲。

  對于美國拿得出手最重得這張牌,中國其實已經不在乎。日本同中國友好,美國要倒霉,日本要同中國敵對,美國仍然有很大機會最后還是要倒霉,美國不放松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繩,日本咬不到中國,放松之后,日本除了能咬中國外,還能咬誰?日本沒大智慧,小聰明不缺。

  美國人看不到這樣的后果嗎?未必。但美國的政治結構讓美國必須短視,必須只看四年到八年,或者認為自己一定能不出意外地牢牢控制日本。美國想放日本出來咬中國后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蘇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6.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9.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10.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朝鮮領導落淚
  7.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8.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9.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0.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3.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