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評彈2012年7月9日:美國折騰中東也為訛詐猶太銀行家
《以色列萬人游行抗議不平等兵役》,路透社耶路撒冷7月7日電。據報道,對于大多數以色列而言,年滿18歲后需要服兵役兩三年,然而,那些所謂極端正統猶太人則被免除兵役。今年2月,以色列最高法院裁定,允許這些人免除兵役的法律是不合憲法的,因此規定政府在8月1日之前提交修改過的法律,不過,內塔尼亞胡的聯盟內部對這一問題存在分歧。據稱,目前被免除兵役的宗教神學生人數有5萬人(以色列2011年人口近780萬,現役部隊17.25萬人,預備役42.5萬人)。
實際上,這個不平等兵役問題是一直存在的,因此,問題在于為什么今年以色列最高法院改變了態度,覺得需要修改這一法律了?答案實際上很簡單,就是因為以色列高層認為以色列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越來越危險了。一方面美國不斷在中東制造事端,然而伊斯蘭世界又打不到美國,所以就拿以色列來出氣,另一方面“阿拉伯之春”引發了埃及巨變,而穆斯林兄弟會的上臺直接使得以色列的生存環境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險惡地步。盡管美歐還沒有直接拿槍來洗劫猶太資本,但是,由于猶太資本本身并不掌握強大的軍隊,所以國際經濟金融危機越是嚴重,猶太資本的處境就越危險,這種危險當然不只是經濟金融上的危險(比如最近如火如荼的利率操縱事件),更多的則是政治軍事上的危險,也正是因為猶太資本得以保護自己的硬實力最弱,所以才最容易成為各方訛詐、劫掠的對象。眾所周知,一個很重要的訛詐猶太資本的手段就是威脅以色列的生存安全(這也是俄羅斯堅決維護其在敘利亞的既得利益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誰上臺,俄羅斯是不會放棄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的)。因此,我們不要以為美國在中東折騰只是為了整中國、日本、德國這些產業大國,美國(軍工既得利益集團)在中東折騰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從國際金融資本集團中的猶太資本手里訛詐更多的財富。以色列對此當然是有苦說不出,不僅需要美國軍事力量的保護,而且還要向美國購買大量軍火,這實際上就是在向美國軍工既得利益集團交保護費。
即便如此,隨著美國綜合國力的衰退,美國對中東形勢的把控能力也大幅度下降了,因此,美國現在只能在中東玩些杠桿游戲,企圖用借力打力的手法來維持其在中東的地位,但是,在中東動蕩中崛起的勢力無一不是反美的,由此,美國在中東的巧實力政策反而導致了美國在中東影響力的快速衰落。不過,美國至今仍未認識到這一點,因此,美國仍然堅持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對此,我們曾經講過,美國一點也不理解為什么英國人當初要設計這么一個統治架構,美國沒有認識到英國人設計的這個統治架構是最有利于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主義政策的。美國現在就是一根筋,以為只要搞亂了非美世界,全世界資金向美國一跑,美國危機就消失了,它就不想想美國自己為什么會引爆這個危機,在美國依然維持既有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世界資金越是向美國集中,美國國內引爆更大規模危機的可能性及速度就越高,之所以孤立主義不再適合于美國,關鍵一點就是美國不再是世界工廠了,它的金融資本已經強大到遠遠超出其產業資本所能承受的程度了,如果搞孤立主義,即不允許美國金融資本對外擴張的話,那么首先,美國國內的產業資本也會因為生產成本太高而破產倒閉,其次“虛強實弱”的格局必然加劇金融資本之間的競爭,從而必然引發新的金融危機,大量金融資本就會被消滅掉,換言之,就會有更多的雷曼兄弟事件上演。(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知道,在目前中國實體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國務院出臺的措施卻反而是集中在鼓勵金融領域競爭的方面,由此,不僅物價的高企會導致實體經濟進一步衰退,而且金融領域內的動蕩也會導致很多金融資本被消滅在接下來的這場危機中,中國的那幫民族資本家們以后就會知道目前的這個鼓勵他們進入金融領域的改革究竟是要達到一個什么目的了。)
在美國對中東的影響力日漸衰退之際,中東局勢的演變也就愈發不受美國的控制,相應的,以色列所受到的安全威脅就越來越大。因此,以色列也就愈發感覺到需要加強軍備建設,由此,以色列最高法院才認為需要盡可能地提高服兵役人員的基數。
至于美國的“大大西洋共同體”計劃,我們已經講過很多次了,近來,美國已經采取了很多實質性的措施意圖恢復其對拉美的控制,美國在巴拉圭搞的“政變”就是最新的一例,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還能挺多久的問題。至于古巴,如果古巴陷入動蕩的話,那么反而不利于美國自己。對于中拉關系,我們依然認為,中國更應該加強與拉美國家的軍事合作,只有增強拉美的軍工產業能力,才能在戰略上更有效的牽制美國,同時,對我國自己的軍工發展也是有好處的。至于那些民用產業的投資,則應謹慎從事,不僅僅要考慮到國內就業率的問題,而且還要考慮到不能讓拉美制造有取代中國制造的能力,至少在中國實現完全統一之前,不應該喪失掉世界工廠的地位。
參考消息評彈2012年7月8日:羅馬利亞是美國的一顆棋子
《出身草根階層,被指剛愎自用,羅總統伯塞斯庫遭議會彈劾》,俄塔社布加勒斯特7月6日電,法新社華盛頓7月6日電,法新社布加勒斯特7月6日電。據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說:“我們對我們的北約盟國和伙伴國——羅馬尼亞日前的事態發展表示關切,最近的事態威脅到了民主、制衡并削弱了獨立機構,比如法院。”法新社特別指出伯塞斯庫曾是一名船長,他自稱是改革斗士,但被對手貼上暴君的標簽。然而,據俄塔社報道,羅馬尼亞議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以256票贊成、114票反對通過了舉行全民公投的決議,該公投只涉及一個問題,即是否同意罷免總統。由于羅馬尼亞政府遵循IMF和歐盟委員會的指示行事,由此產生的“勒緊褲腰帶”的政策導致大規模抗議活動,致使今年年初以來兩個親總統內閣相繼辭職,由此導致社會自由聯盟在議會中形成新的執政多數。
自危機以來,資本主義世界各國政府的統治逐漸陷入不穩定的狀態之中,階級矛盾的激化使得民眾對資產階級出身的政客尤其厭惡,因此,各國統治集團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草根代理人,企圖通過強調政客的草根出身來贏得無產階級的認可和支持,即使不是草根出身的政客也時不時在媒體面前秀一秀自己的破鞋子、舊褲子,把自己打扮成一付很親民的樣子。然而,無論這些政客如何作秀,其所推行的政策卻無一不是為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至于那些具有半殖民地性質的國家的政客則在更大程度上是為帝國主義列強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因此,他們不僅是資產階級的走狗,而且還是帝國主義列強的走狗。羅馬尼亞總統伯塞斯庫固然當過船長,但那也是在羅馬尼亞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時候,自羅馬尼亞被資產階級復辟后,伯塞斯庫一直身居顯位。現實證明,伯塞斯庫早已背叛了無產階級,而且已經背叛了羅馬尼亞,正是因為此人效忠于美歐列強,所以,當他在羅馬尼亞國內干不下去的時候,美歐都出來為他說話了,搞不好還會進行更為嚴重的政治軍事干預。
我們知道,美國非常看重羅馬尼亞的戰略價值,對美國而言,羅馬尼亞不僅是美國攪亂歐盟內部事務的一枚棋子(圍繞是否部署及何時部署反導系統這個問題,美國利用羅馬尼亞離間了俄歐關系,脅迫了歐盟),而且也是美國干涉中東事務、威脅俄羅斯的一個前進基地。由于羅馬尼亞東臨黑海,南靠巴爾干半島,北接烏克蘭,且以東正教為主要宗教信仰,因此,其戰略地位并不亞于土耳其。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的地點就在羅馬尼亞,因此,如果羅馬尼亞國內政局動蕩的話,那么肯定是不利于美國的戰略利益的。然而,對于美歐而言,由于中東形勢日趨緊張,盡管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表現積極,但是,土耳其的這種表現是有很大的私心的——土耳其想在中東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再加上土耳其政權的伊斯蘭化傾向已經不可遏止,所以對于美歐而言,土耳其的強大并不符合美歐的根本利益,況且,如果敘利亞問題解決后,美歐就更有條件引爆庫爾德問題了,屆時,美歐與土耳其的關系就很難再像現在這么融洽下去。就是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土耳其的強大也是不可容忍的事情。因此,相對而言,強化羅馬尼亞的戰略支點作用對美歐而言更靠譜。然而,如果羅馬尼亞本身的政局動蕩不安的話,或者說,羅馬尼亞國內因為經濟金融危機而導致極右翼勢力上臺的話,那么美歐操縱羅馬尼亞的難度就會大幅度增加,這對美歐而言自然也是不利的,美歐需要維持其對羅馬尼亞的半殖民統治。可是,在經濟金融危機的作用下,羅馬尼亞國內反對現政府的勢力越來越大,而且已經大到了美歐可能失去控制的地步,反過來說,這個形勢倒是很有利于俄羅斯的戰略利益,而且這個形勢使得土耳其對美歐的重要性進一步上升了。當然,現在還要看羅馬尼亞公投的結果,如果公投導致伯塞斯庫被罷免的話,那么美歐的精力就會受到相當程度的牽制,因為那將意味著美歐需要在羅馬尼亞國內尋找新的代理人。
單從中歐聯手降息一事來看,中歐將經濟金融危機進一步向人民幣-歐元之外的地區轉移,對此,美國自然可以通過其霸主地位輕易消化之,而英國的那種東施效顰的舉動很可能會使得英國國內的危機進一步加重,當然,英國之所以敢像美國那樣搞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它認為歐元崩潰在即,不過,不知道英國想過沒有,如果德國政府換屆,從而同意發行歐元債券的話,那么歐元的壽命就會延長,屆時,英國自己就危險了。當然,不僅如英國這樣的大國會陷入更嚴重的危機狀態之中,其他中小國家更是難以抵擋這股由美中歐轉嫁出來的危機洪流,羅馬尼亞自然難以幸免。因此,盡管從戰略地位上來說,羅馬尼亞對美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美歐在向外轉嫁危機的時候是難以完全照顧到羅馬尼亞的情況的,由此,羅馬尼亞國內因危機加重而出現的動蕩形勢也就是美歐所不可能解決的了,最后,美歐也就不得不在新的形勢下調整自己與羅馬尼亞的關系,然而,美歐在調整關系的過程中又不可能支付出更多的代價,否則它們向外轉嫁危機的努力就失去了意義,搞不好又要讓中國增資IMF什么的,但中國未必肯單獨增資,由此,美歐與羅馬尼亞調整關系的過程也就不會短暫,進而很可能嚴重影響到美歐的中東戰略和對俄戰略。
參考消息評彈2012年7月7日:張茉楠何許人也
《全球經濟疲軟倒逼中歐減息》,法新社香港7月6日電,路透社上海7月6日電,美國之音電臺網站7月5日報道,路透社北京7月5日電,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6日報道,英國《衛報》網站7月5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6日文章,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5日報道。我們在昨天的文章中指出,中國政府目前應對危機的辦法不但不可能緩解危機,相反只會加重危機。之所以中國政府在應對危機時會陷入飲鴆止渴的惡性循環狀態,根本原因就是中國政府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來理解和處理目前這個危機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中國政府所出臺的應對危機的政策總是圍繞“私有化”來進行的,所以才有目前日益嚴重的“公退私進”的狀況。
因此,盡管《人民日報海外版》出了一篇《中國經濟“危急”說于實無據》的文章,看上去好像是為了反駁以花旗銀行為代表的海外機構及個人對中國經濟的唱空言論,但是,由于它們同樣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進行爭論,所以它們彼此的分歧不過是在資產階級私有制前提下的非此即彼的差異而已。
更可笑的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這篇文章居然主要引用的是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的觀點,如果經常關心經濟評論的話,就不難知道張茉楠此人的立場,前不久張茉楠還在以境內外敵對勢力制造的“中國養老金缺口將達18.3萬億”這個謠言為根據,在《經濟參考報》上撰文為政府開脫其在養老問題上應盡的責任。對此,我們要指出的是,現在已經退休的這批企事業職工都是在改開之前開始就業的,當時之所以拿那么低的工資,根本原因就是國家承諾完全負責退休職工的養老問題。可是,現在,有的人居然要以養老金有缺口為由,準備賴賬了!眾所周知,按理說,養老金是不可能存在缺口的,但是,現實是,有關方面一直表示養老金有缺口,只是規模大小不同罷了。但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其所反映的問題就是原本應屬于養老金的錢被人私分了,現在,根本沒有人提及、更沒有人去徹查究竟誰竊取了養老金,相反,所有的“應對措施”都是建立在“養老金缺口不可避免”的這個前提之上的,換言之,那些有話語權的人根本不想追回被私吞的養老金,因為這些養老金就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啟動“國退民進”的私有化運動中,以國有資產大量被賤賣的形式流失掉的。
更搞笑的是,就在7月5日,張茉楠還發表了一篇《銀行高風險時代可能來臨》的文章,其中不僅為高利貸等地下非法金融進行辯護,而且還毫無根據地指責“在傳統的利率管制下,銀行業利潤過高,且對管制性利差依賴性較大,不僅損害了存款人利益,也提高了企業的融資和借貸成本。”對于張茉楠的這個胡說八道,我們只略微講一下,首先,在利率管制下,從來沒有出現過銀行業利潤過高的事情,而且也不可能出現銀行利潤過高的事情,相反,當時漢奸國賊在推行國有銀行體制改革時所依據的理由恰恰是銀行利潤太低。其次,地下金融高利貸之所以存在,恰恰是因為地下金融的利率不受管制,反過來說,只有當利率不受管制的情況下,銀行才能獲得高利潤。然而,張茉楠就是這么無恥地在同一篇文章的上下文中寫出了如此自相矛盾的話來!最后,銀行利潤高低與否與存款人的利益根本沒有直接關系,從來沒有聽說過降低銀行利潤會增加存款人收益的這個事情,這種事情,即使在計劃經濟時代也未曾發生過,更不要說是在市場經濟時代了,那種儲戶能比銀行更賺錢的事情從來都是天方夜譚!然而,張茉楠這就這么敢無恥的信口開河!并且還以此為根據來為利率市場化做辯護,實際上,就是因為理屈詞窮,所以才用胡編亂造的理由來為利率市場化辯護。再則,恰恰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在利率受管制的時代,企業的融資和借貸成本才能降到最低,相反,在利率市場化的時代,企業失去了能夠制約銀行的行政力量,由此,企業必然反過來受制于銀行,其融資和借貸成本才會最高,同時,儲戶的收益才會最低,西方銀行的存款利率都降為零了,哪里出現過張茉楠之流宣稱的利率市場化能夠讓儲戶利益最大化的事情?!
更加無恥的是,張茉楠分析了利率市場化對銀行業可能導致的風險問題,但是,我們要記得,恰恰是此人在同一篇文章的上半部分極力為利率市場化歌功頌德。漢奸國賊及其走狗總是不與余力地利用人民群眾記性差這個弱點來欺負他們、強奸他們,而且甚至到了在同一篇文章中用自相矛盾的邏輯來推行其反動觀點的地步,如果人們看了下面、忘了上面的話,自然很容易落入其彀中。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像張茉楠這樣陰險的家伙寫的文章,其文章的下半部分對形勢的分析總是基本正確的(實際上搞垮中國企業就是漢奸國賊的根本目的),但其在文章前半部分所給出的判斷或觀念卻是根本錯誤的,然而,此人利用文章上下文的結構,在形式上造成一種“前因后果”的假象,由此很容易讓那些不善分析者在接受“后果”的同時也接受了“前因”,而此人的目的并不在于讓人們接受其指出的“后果”(因為僅僅指出“后果”是什么,那還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此人的目的是要人們不自覺地接受其給出的“前因”,然后,在適當的時候,此人就會根據其給出的“前因”來為解決“后果”開藥方了,然而,正因為“前因”是錯誤的,因此,其開出的藥方必然是毒藥。我們在讀當下主流媒體的文章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否則,你光看張茉楠這篇文章的題目以及文章最后的分析的話,根本不會覺得此文有什么不對的,但要害就在于文章前半部分所給出的觀點是根本錯誤的。
張茉楠剛剛在7月5日發表了嚴重看空中國銀行業的文章,然而,在7月7日,人民日報批駁海外看空中國的文章中居然大量引用了張茉楠的話,由此,可想而知,這篇批駁海外看空中國的文章究竟能是個什么貨色了!張茉楠在分析花旗看空中國的原因時指出“他們很可能是希望中國為提速而出臺更多刺激政策,從而使投機資本獲利”,然而,張茉楠在7月5日的文章中恰恰充分肯定了利率市場化,換言之,張茉楠的主張(“只有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各種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的市場利率體系,才是促進中國經濟金融轉型的根本之道。”)恰恰是有利于投機資本獲利的。因此,盡管張茉楠指出了花旗唱空中國的原因,但這并不意味著張茉楠不是與花旗站在同一個立場上的,因此,張茉楠與花旗的分歧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形式上的分歧而已。
最后,回過來接著談《參考消息》這篇報道。美國媒體稱“利率已經接近于零,這意味著常規的推動增長的舉措已經達到或接近于極限。”在此,我們首先要問,究竟是什么利率接近于零了?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很多人一聽到外國銀行利率接近于零了,就反過來指責中國的銀行靠利差吃飯。但是,這里必須指出,外國所謂的零利率是存款利率為零,換言之,儲戶存錢是沒有任何利息的,相反還要交管理費。然而,貸款利率卻很高。根據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李曉鵬今年(2012年)2月22日在北京出席第七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時的說法,“以全球最著名的三家銀行花旗、匯豐、美國銀行為例,對比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說,美國等國家很早就推行利率市場化,但2011年三家中資銀行的利差是2.59,而三家外資銀行利差是2.80。”因此,所謂全球經濟疲軟倒逼中歐減息的這個說法實際上掩蓋了這么一個事實,即真正受損失的是儲戶,而不是銀行。銀行只是通過降息將危機轉嫁給了儲戶而已。如果減少儲戶的收益就是所謂常規的推動增長的舉措的話,那么《華爾街日報》網站的確是講出了一條資本主義世界的真理,而且,我們要注腳一下的是,這個舉措是在利率市場話的名義下展開的,現在反對利率市場化的聲音是如此之少,那么將來就等著享受“零利率+向銀行交管理費+銀行不對存款安全負責”的待遇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