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憤怒暴露了它們的虛偽
劉伯松
聯合國安理會2月4日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中國投了否決票,決議未獲通過。
因為俄羅斯與中國否決了安理會制裁敘利亞的決議案,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賴斯發怒了,真的發怒了。她說,她對這個雙層否決“極其反感”,“……安理會兩個常任理事國仍然堅持愿意出賣敘利亞人民和掩護一個怯懦的暴君”。她還補充說,它們現在要“在敘利亞地面上發生的恐怖承擔責任”。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說,它們的行為是“不能理解和不可原諒的”。他的外長威廉·黑格更指責俄中“手上沾滿鮮血”,并說“需要多少(敘利亞人)死之后,俄羅斯和中國才允許聯合國安理會采取行動?”
同樣地,法國外長阿里安·朱佩說,它們要承擔在敘利亞流血“嚴重的歷史責任”。
外交官在國際場所公開譴責他國的不是已經是罕見的,安理會3個常任理事國同時高調抨擊另兩個常任理事國更是破天荒了。安理會這一次表決制裁敘利亞決議案就出現了這種場面。難道所有道理都在贊成制裁敘利亞的一邊嗎?難道否決的一邊真的那么“不可理解不可原諒”?
聽他們的講話,看媒體的報道,讓人感到好像俄羅斯和中國侵占了敘利亞并與敘利亞政府轟炸城市似的!
大使也好,外長也罷,他們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目前在敘利亞各方正在進行的屠殺無論以任何標準來衡量,都是不可接受并應該嚴厲譴責的;他們的憤怒也是值得注意的,因為美英法是主要西方國家,而且又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他們近年來在中東與北非的確使用過武力,其實他們手上真的“沾滿了鮮血”呢!
安理會動用否決權的評估
然而,我糊涂了,因為我不知道應該如何評價這個問題:賴斯大使在安理會對俄中否決的發怒、俄中兩國的國家利益、敘利亞的惡劣情況、聯合國安理會的運作、美國外交政策的一貫作風?
也許每一方面都是重要的。但有一點我們必須要弄清楚:美國是全球使用否決權最多的國家,自1972年以來,共動用了42次,平均每年一次,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唯一的否決者,這可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了!
同時,我們也更需進一步了解,幾乎每一項否決都與以色列有關的:土地征用、擴建定居點、定點謀殺和暗殺、攻擊周邊國家平民、違反《日內瓦第四公約》、封鎖加沙地帶、攔截民用飛機、殺死聯合國雇員,等等。換句話說,美國在安理會否決的決議,一方面是在肯定國際法,另一方面是在停止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的領土上的行為。難道國際社會不“極其反感”、“不能理解和不可原諒”嗎?
如果賴斯大使對俄中否決那么憤怒、那么厭惡,她有沒有也去想一想巴勒斯坦人民在她的政府40年來42次否決的感受?不僅僅會是憤怒與厭惡那么簡單吧?
反過來看,俄羅斯和中國這樣做是根據它們的地緣政治利益考慮的。從這個角度看,它們的否決是理性的、符合邏輯的。反而西方的“不理解”暴露了它們脫離了邏輯、理性和地緣政治。它們的憤怒和厭惡是顯得多么虛偽呀!
西方的虛偽
首先,讓我們看看俄中為什么投否決權。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譴責阿薩德政府對示威者使用極端武力,并呼吁“敘利亞主導的政治過渡到一個民主的、多元的政治制度”。同時,它呼吁敘利亞政府武力單方面停戰并退出所有城鎮,但并沒有對反政府組織提出同樣的要求。再者,俄中兩國在敘利亞都有經濟及政治利益關系,敘利亞代理戰的目標是伊朗。最后,利比亞決議案后,它們不想再上當了。
讓我們再再看看另一段歷史事實吧!近年來,美國、英國和法國進行拉攏阿薩德政府,正如希拉里所說,阿薩德是一個“改革者”。但在布什總統期間,敘利亞被描述為“邪惡”的,當然,隨著奧巴馬2008年當選美國總統后,美國對阿薩德的態度變得溫和了。前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被派往訪問阿薩德,滿腔熱情地描述他是個“要與西方接觸的人”。2009年,美國5年以來任命駐敘利亞大使。同時,在2008年,法國總統薩科齊邀請阿薩德為歐盟的地中海聯盟成員并在巴黎宴請他的妻子??梢赃@么說,當時阿薩德受到西方的熱烈歡迎,正如利比亞的卡扎菲一樣——也許將會遭遇同樣的下場?
然而今天,西方國家領導人形容他“邪惡”,并把任何拒絕積極譴責他的人看成阿薩德“反人類罪行”的同謀!西方國家對阿薩德的突變,不可能很簡單地被解釋為阿薩德鎮壓敘利亞起義的反應。畢竟,他們曾經對他紅地毯地歡迎過,同時,阿薩德對政治對手的無情和殘酷是眾所皆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西方的轉變,從拉攏到譴責到下臺,倒反映出西方外交政策的貧乏、失去中心和方向,幾乎沒有認真考慮長期國家利益所在。這種迅速的反應,也許可能暫時滿足西方各國領導人的道德感,但對事務的發展不但沒有改進,反而把它們搞壞。近年來,西方各國在中東和北非的作為,到底給了當地人民帶來了什么?!
西方描寫阿薩德“邪惡”,可能把他推至一個死角,進一步被孤立,在這種情況下,他可能更不留情地打擊對手。他不是已把他們當做西方的“親信”嗎?它還可能加劇西方與敘利亞支持者伊朗的緊張關系,導致與敘利亞密切關系的黎巴嫩動蕩,并可能增加西方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外交摩擦。這些情況都是現代外交政策決策者必須仔細考慮的,可惜,當前西方各國似乎失去了這方面的能力,幾乎完全不考慮地緣政治因素。這種無錨的外交政策不正是世界不穩定的原因嗎?
小結
西方在安理會失敗后,正在忙著一面制造輿論要建立一個什么“人道走廊”,所謂利比亞模式,一面拉弄“志同道合”的國家,越過聯合國,向敘利亞進一步施加壓力與制裁,包括武力,所謂伊拉克模式。其實,不管是哪一個模式,吃虧的肯定是敘利亞人民和區域安全與穩定。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還不夠嗎?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