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與意識形態安全
——美國之音“擬停對華廣播”背后的西方對華傳播戰略轉型
劉瑞生 周世祿 甄宇鵬*
摘 要:
本文解析了美國之音“擬停止對華廣播”的真相,深度解讀了西方對華傳播戰略的新媒體轉型,闡述了當前新媒體格局下的中國意識形態安全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意識形態安全 美國之音
大眾傳媒和意識形態的關系極為密切,美國著名學者J·希利斯·米勒甚至認為“媒介就是意識形態”。[①]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走勢日趨復雜。全球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發展的新媒體,空前拓展了意識形態存在的時間與空間,不同意識形態的沖突與交鋒更為復雜、激烈和多樣化。新媒體對于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構建提出了極大挑戰,意識形態安全成為了中國當前最重要的安全問題。
圖1 美國之音標志
2011年2月,一則關于“美國之音將停止對華廣播”的新聞引起了中外廣泛熱議,各種解讀充斥媒體:既有人認為此乃美國政府為向華示好而放松意識形態攻勢的表現,也有人提出這不過是美國之音結束廣播而轉戰互聯網的標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對外媒體,美國之音1942年由美國政府出巨資建立,以社會主義國家為主要傳播滲透對象。近70年來,美國之音“忠心耿耿”于“意識形態冷戰”,因在蘇東解體、中國北京“八九風波”等重大政治事件中“功勛卓著”,成為了“反共”、“反華”媒體和“敵臺”的代名詞。
美國之音此舉究竟為何?本文參考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近年來所公布的財年報告和年度報告,基于數據和事實,從新媒體與意識形態的角度,深度解析了“美國之音停播”的真相和美國對華傳播戰略的轉型。
一 “美國之音停止對華廣播”的真相
1.美國之音擬取消普通話和粵語廣播,但會強化藏語等語種,并非全面停止對華廣播。
所謂“美國之音停止對華廣播”出于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提交國會審批的《2012財年預算報告》(Fiscal Year 2012 Budget Request)。[②]
美國之音是不折不扣的美國官方媒體,隸屬于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根據1994年克林頓簽署的《國際廣播法案》(公共法第103-236條款),美國聯邦政府建立了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負責掌管所有美國海外非軍事的國際廣播服務。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下設國際廣播局(IBB,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Bureau)等若干機構,管理美國之音、自由亞洲廣播電臺等媒體。
圖2 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機構
作為聯邦政府機構,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每年要提交國會審批下一財年的預算。根據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2011年2月上報國會的《2012年財政預算方案》,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計劃自2011年10月起全面停止美國之音普通話短波、中波及衛星電視廣播節目和粵語廣播,同時美國之音中文部將裁員55%,普通話廣播現有的69名員工中的38人和粵語廣播的7人共計45人屆時被裁掉。同時被取消的還有克羅地亞語廣播。
據此方案,美國之音只是擬取消普通話和粵語語種廣播和衛星電視,而非全面取消對華廣播。根據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的規劃,由于美國之音 廣播近幾年在西藏和新疆等地區的“騷亂”活動中“功勛卓著”,其在藏語等語種方面的廣播不僅不會減弱,還會進一步加強。
美國之音藏語廣播的信號在西藏地區比較強,主要因為發射功率大,而且藏語廣播的發射衛星專門針對西藏地區,比在其它地方容易接收,美國之音的空中電波滲透對西藏普通民眾的影響是比較大。所以美國廣播委員會近年來高度肯定美國之音的藏語廣播。美國之音的藏語廣播時間在2008年至2010年間增長了125%。[③] 美國之音現在每周提供42小時的原創藏語廣播和電視節目。調查顯示,8.6%的西藏旅游者在西藏收聽收看美國之音藏語廣播公司電視節目。美國之音藏語服務部制作廣播和電視對西藏播放。常規節目主題多為青年、健康、民主、自由和海外流亡者,煽動性很強。
2.美國國內對“停播”方案的反對之聲甚重,“停播”未必成真。
由于美國政府2012財經年度從2011年10月1日算起。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2012財年預算報告》即使能獲得國會批準,2011年10月1日,美國之音方能啟動停播計劃,而一旦此方案不能獲批,就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
值得關注的是,擬取消美國之音普通話和粵語廣播的方案在美國引起了強烈反響。美國的一些學者、資深議員和不少民眾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對中國“示弱”的表現,這些人仍充分肯定短波等傳統媒體在特定環境對特定人群的作用,表示會通過舉行聽證會、媒體呼吁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反對停播方案。[④]
實際上,近年來,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此前已曾試圖多次停止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臺粵語廣播,均因為遭到強烈反對而作罷。而本次擬取消美國中文部對華廣播,反對聲勢更重。此外,廣播管理委員會2011財年度的預算都還獲得國會批準,2012年預算何時通過仍是未知。所以,“停播”方案實際上前途未卜,“停播”也未必成真。
3.美國之音預算不減反增,“停播”并非因為經費不足。
一些媒體報道,美國之音對華“停播”是因為經費不足。[⑤]其實不然。美國歷來是一個很重視宣傳和輿論戰的國家,艾森豪威爾早就說過“在宣傳上花一個美元要勝于軍事上花5美元”。美國絕不會因經費不足而在宣傳上示弱。
事實上,2012財年美國之音的預算不僅沒有減少反而略有增加。目前盡管尚未走出金融危機的泥潭,美國政府的宣傳經費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2012財年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的總預算仍然高達7.67億美元,比2011財年微增2.5%。而 美國之音 2012財年的經費則比2011財年增加近100萬美元,達到2.069億美元。
由此可見,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BBG)擬取消美國之音對華普通話和粵語廣播,經費不足不是原因。
4.新媒體傳播戰:美國之音對華傳播出現重大戰略轉型
在2012財年預算中,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擬刪減800萬美元美國之音中文廣播經費,這部分經費將主要挪用到媒介和內容的整合方面,特別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全球新聞分享網絡,大力發展新媒體傳播方式,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把此稱為是對華傳播的重大調整。如果美國之音對華中文廣播停止,相關波段和節目將會通過自由亞洲電臺繼續對中國播放。也就是說,即使美國之音停止對華普通話和粵語廣播,其廣播業務將會轉移到亞洲自由廣播電臺。統計顯示,自由亞洲電臺的中國語言廣播時間自1996年開臺到2010年呈現出超過22.5倍的急速增長。目前,所有針對中國聽眾的普通話、廣東話以及藏語廣播節目加起來一天超過65小時,占到自由亞洲電臺每日向整個亞洲地區廣播總時間的75%。[⑥]
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調整了對華傳播策略,即對華傳播將主要依靠多樣的新媒體傳播方式,包括流行的社交網站,手機網站,以及視頻音頻播客以及博客等形式,美國之音中文部將專注于開發互聯網和手機對華傳播。
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委員溫布什(S. Enders Wimbush)表示,美國之音的削減計劃并不是要給中國當局提供方便,事實上,他們是要給北京制造更多困難。他說:“我們將重點放在數字領域,是因為互聯網才是我們真正想要接觸的受眾活躍的地方。”[⑦]
足以表明,此次美國之音對華“停播”無論是否能成真,美國對華傳播戰略已出現重大調整,即由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完全轉向新媒體。這種調整決不是對華表示善意和友好,“停播” 廣播而轉向新媒體傳播,決不意味著美國會“弱化”對華傳播,只是在“宣告”:
新媒體將成為美國對華意識形態戰的主要平臺。這是美國針對新媒體崛起的傳播格局變化,基于自身利益和傳播效果考量下的對華傳播戰略轉型。
二 對華傳播戰略轉型:美國之音開發新媒體的三大新動向
1.轉戰對華意識形態戰新空間:全方位發展網絡對華傳播
近年來,在新媒體勃興的大勢下,美國之音在融合運用多種新媒體方式方面進展迅猛,特別重視互聯網和手機對華傳播。
自2000年后,美國之音非常重視網站建設,美國之音中文網站設立了中文、粵語和藏語三個頻道,除了把傳統廣播節目上網供網民收聽和下載外,還對華“量身訂制”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意識形態滲透性強的新聞與評論,特別針對中國的一些負面事件和政治敏感內容適時推出專題,經常約請一些海外的中國“持不同政見者”、“民族分裂分子”制作訪談節目,開設了博客、播客等新的自主互動傳播方式。
圖3 美國之音中文網
美國之音2012財年預算中將在數字媒體轉換和新媒體開發方面再增380萬美元,美國之音中文部縮小編制后的人力將全部投入互聯網和手機傳播。
此外,由于用戶在中國大陸無法直接訪問美國之音, 美國之音還開發了很多其他上網方式,出資設立了一些中國大陸網民可以直接訪問的網站。為避免中國大陸的網絡審查,這些網站傳播的政治敏感內容要相對少于美國之音。例如,2010年美國之音中文網站設立了www.goEnglish.me網站,提供互動應用和社交網絡應用,以讓用戶通過學習美國英語的方式獲得美國之音的新聞。
美國極其重視對西藏的意識形態滲透。除了美國之音藏語臺不斷尋求突破中國短波干擾的辦法。美國之音西藏廣播電視服務還把視頻上傳至Facebook 和 YouTube,或者是一些藏人博客中。美國之音的藏文頻道的訪問用戶從2007年每月1.45萬增至2010年的每月7.6萬,增加四倍多。2010年美國之音的藏語頻道制作并播放了《網上西藏》的視頻節目,向受眾展示了西藏的一些活躍博客、西藏相關的網站和社交媒體的網絡內容。
2.重視意識形態的“移動化”滲透:大力拓展手機傳播
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專門在其下屬的國際廣播局(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Bureau ,IBB)設立了專門的新媒體辦公室(Office of New Media),為美國之音建立了新的內容管理系統,提供了更穩定的和互動平臺,通過互聯網和手機傳播多媒體內容。針對中國等國家手機用戶的激增和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美國政府極為重視意識形態的“移動化”滲透,例如美國之音建立了20個手機多媒體網站,專門針對中國和伊朗創建了移動裝置接受的音視頻網絡內容系統。
圖4 美國之音中文手機網
圖5 美國之音手機伊朗新聞網
此外,為進一步擴大中國手機用戶,加強意識形態“移動化”滲透的有效性,美國之音專門制定了指標,2012年要在新媒體和手機方面在中國每月增加50萬用戶,2013年每月100萬,2014年則達到每月200萬。
3.擴張意識形態霸權:猛力開發突破中國網絡審查技術
針對中國等國家的網絡審查,為了強推“網絡自由”以擴張意識形態霸權,美國政府非常重視開發突破這些國家網絡審查的新媒體技術。近年來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一直在手機設備和突破封網和審查技術方面增加投資,美國之音不斷與實力強的公司合作,研發能夠突破網絡審查和封鎖的軟件,2012財年將增加專項經費40萬美元。
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聲稱:對于中國、伊朗這些限制互聯網的國家,要不斷改進和更新突破其網絡審查的途徑和技巧,靈活地調整傳播媒體以適應媒體環境的變化。2010年,技術服務與創新辦公室(The Office of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Innovation ,TSI)已經開發了專門針對美國之音伊朗新聞網受眾的反審查網絡工具,用戶下載該工具后就能避開審查打開網頁,而不需要輸入特定網址,也不會留下用戶的訪問記錄。”
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于2010年成功開發了一套對抗網絡審查技術系統,并利用新技術將數據信息輸送到香港和中國。所采用的新技術包括名為“從電郵訂閱”(feed over email,簡稱FOE)的技術系統,據報道,該技術已可以成功突破中國的互聯網審查。
在FOE 等技術的“幫助下”,美國之音網站仍有大量的中國用戶。據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調查統計,從2009年10月1日到2010年9月30日美國之音中文網站的總訪問人數超過6百萬,總瀏覽網頁達到2176萬個,人均每次訪問時長近10分鐘。美國之音網站藏文頻道總訪問人數超過36萬,總瀏覽網頁達到88.6萬頁,人均每次訪問時長超過5分鐘。
采用FOE技術并不是美國政府突破外國網絡審查的唯一方式。例如,美國政府發起“青年運動聯盟”(Alliance of Youth Movements),該聯盟教授社會組織如何利用社會媒體來組織和規避政府對網絡的干預。在埃及動亂開始不久后,谷歌就設立了一項熱線,埃及民眾能夠發送聲音郵件,信息可被傳送到Twitter上。此外,美國還資助諸多海外反華勢力開發多種突破網絡審查軟件,不少網民能用各種西方提供的技術和軟件瀏覽美國之音等網站。
三 深度解析
1.美國對華傳播戰略轉型:順應新媒體發展大勢之必然
根據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的規劃,美國之音將對華傳播的重點方式由廣播轉為網絡平臺基礎上的新媒體,主要有兩個考慮:
一是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廣播影響日漸式微,聽眾大幅下降。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所進行的多項調查顯示,除特定區域外,美國之音普通話廣播在中國的短波收聽率已大幅下降。
二是新媒體在中國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影響日盛的強勢媒體。中國互聯網民人數4億多,手機用戶已經超過8億,針對這些新媒體用戶,傳統廣播優勢不再,調整戰略,轉向新媒體,不僅能夠適應受眾的媒介使用習慣的變化,而且還能充分發揮美國在新媒體方面的技術優勢。
2.美國的實用主義意識形態戰:提高傳播效益、重視傳播效果
一切以美國國家利益為核心,一切以實用為標準,投入最小化而受益最大化,講求策略、重視傳播效果,這是美國對外傳播和意識形態攻略的基本原則。此次擬削減美國之音對華廣播而加強新媒體傳播,就是這一原則的最好注腳。
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強調:在公共外交方面,美國國際廣播要用最少的經濟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美國之音對華調整戰略: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而不是傳統短波,從而使資金的使用和傳播效果達到最優化。基于此,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在2012財年的預算報告中明確提出,經費支出主要用于關鍵性的設施建設,要加強傳播效果。而關鍵性的設施技術建設與開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要適應受眾和市場需要進一步開展新媒體對外傳播,在發展前沿移動媒體技術方面增加投資;
二是在世界上的不發達地區要繼續發展短波,并不斷更新設備。
由此可見,美國的新媒體傳播戰略并不是絕對的,而是要針對具體的目標,什么效果好就發展什么。對于中國這樣經濟發展快、新媒體發展迅速的國家,自然要大大加強運用新媒體;而對于非洲等不發達國家地區,甚至對于中國西藏等互聯網普及程度不高而廣播相對有效的地區,仍會繼續大力發展短波,這很符合美國的“行事風格”。
四 新媒體與意識形態安全問題
1.意識形態安全是中國當前最重要的問題
2008年底,美國《外交政策》刊登了兩位美國教授的文章,宣稱世界進入到一個“意識形態新時代”。文中提出兩個觀點很值得重視:一指出從20世紀后半葉至今,美國人都普遍認同“霸權比力量均衡好”、“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好”、“西方文化比其他一切文化都好”等幾種政治理念;二則提出,在國際政治和環境發生變化的形勢下,“意識形態現在是國家實力最重要,然而又最不確定、變化最快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媒體(視頻)大發展環境下,“意識形態的變化速度要快得多,因為進入的門檻更低。建立一支海軍需要昂貴的代價,而散播一套有關世界秩序的新思想卻幾乎不需要花多大力氣。”“新思想觀念的交流現在要靠技術來推動。”[⑧]
這兩個觀點其實都和意識形態安全緊密相關。
第一,表明數十年來,美國唯我獨尊的霸權主義、反共的意識形態性始終如一。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意識形態和講求控制意識形態的國家。美國學者對此有深刻認識:“決定美國資本主義命運和前途的是意識形態,而不是武裝力量。”[⑨] “美國的意識形態霸權和精英統治階層的出現都不是一個巨大的陰謀,而是美國社會建立方式和長期歷史演變的結果。”[⑩] 因此只要還存在著國家,存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中國和美國意識形態的沖突就在所難免。而媒體,則是構建美國意識形態霸權的主要載體,所以分析美國媒體多年來不斷“妖魔化”中國的深層原因,就是其反共的意識形態“指揮棒”在作祟。
第二,在新媒體環境下,意識形態雖然仍然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力量,但新媒體技術對于意識形態的構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意識形態的門檻在降低,實際上就是指意識形態安全的風險在加大。尤其是對于中國而言,全球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發展的新媒體,空前拓展了意識形態存在的時間與空間,使得意識形態無所不在、無時不有,不同意識形態的沖突與交鋒更為直接、激烈和多樣化,新媒體對于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構建提出了極大挑戰。
也許正是基于這兩個方面,國內有學者提出,未來十年,中國有四大安全問題非常重要,即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周邊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而意識形態安全問題最重要。[11]意識形態安全已成為了中國當前最重要的問題。
2.高度重視西方對華傳播戰略轉型背后的新媒體意識形態戰
在西方一系列所謂“終結”理論的影響下,意識形態終結論在中國一度甚囂塵上。在這方面,美國學者加迪斯的認識比很多中國學者更深刻和客觀:“有意識形態要比沒有意識形態使人們更容易地對待現實。意識形態為理解復雜的現實提供簡單的模式。意識形態指示著歷史運動的方向。意識形態靠言辭賦予行動以正當性。因為意識形態履行著這些功能,所以形形色色的意識形態吸引著各國領導者,以它們來指導行動。”[12]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筑,本身是客觀存在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上你死我活的斗爭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長期存在的。這也就非常易于理解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一上臺就在2009年1月就職宣言上把共產主義和法西斯列為美國多年的大敵,“旗幟鮮明”地“亮出”其反共的態度。[13]
隨著中國對西方的開放程度的提高,互聯網和手機等新媒體的發展,中國和西方、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沖突日趨激烈和復雜化。談到新媒體對意識形態與文化安全的影響,可以借用約翰·B·湯普森的一個觀點,即“現代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分析,必須把大眾傳播的性質與影響放在核心位置,雖然大眾傳播不是意識形態運作的惟一場所。”[14]新媒體傳播擴大了意識形態在現代社會中的運作范圍。而擁有新媒體技術、資本絕對優勢的美國等西方國家是絕不會放松新媒體領域的意識形態戰的。按照美國政治學者安德魯·查德威克的說法,互聯網已成為“西方價值觀出口到全世界的終端工具”。 [15]
無獨有偶,今年1月,由于英國大幅削減預算,英國外交部2010年10月宣布不再對BBC撥款,BBC也宣布停止中文廣播。滑稽的是,BBC居然申請美國國務院資助,以打擊中國和伊朗等國的網絡審查,這項協議將于2011年5月初簽署,預計得到數十萬英鎊資金支持。盡管此協議引起美國公眾的強烈不滿遭到,但基于BBC的全球影響力及覆蓋面,美國政府還是認為該投資很值得。[16]
由此可見,美英等國即使關閉各自的對華廣播絕不是放棄在意識形態上與中國的競爭,而是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影響更大的新媒體領域,這是“大勢”所趨。
3.中國是美國的全球第一意識形態滲透對象
相對于對前蘇聯以及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廣播時間及節目的減少,美國之音在后冷戰時期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將亞洲,特別是將中國和朝鮮當成了主要的宣傳目標和文化滲透對象。據統計,從1984年至2010年,美國之音對亞洲的廣播時間增長了211%。也就是說自蘇東解體以來,美國就把中國設定為頭號政治和意識形態對手,而擔任其官方宣傳工具的美國之音,也在后冷戰戰時期始終將目標瞄準中國。[17]
作為統籌美國對外宣傳的政府機構,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一直把中國作為近年來最重要的對象,不斷深化對華傳播。在其2012年的工作規劃中,美國廣播管理委員會把中國和伊朗列為美國對外傳播的重點國家,這完全符合其國家戰略利益。為了進一步遏制中國的發展態勢,美國在新媒體領域對中國的意識形態戰一定會無所不用其極。隨著新媒體的勃興,網絡“公共空間”漸成世界爭奪的“新戰場”。美國政府在國家軍事戰略報告中多次強調了爭奪公共空間與網絡空間主導權和優勢的戰略方向與重點。削減甚至關閉美國之音廣播而加強新媒體攻勢,則與這個戰略恰恰遙相呼應。所以,在國家利益面前,我們根本不要對美國抱有幻想,要從深層面和有效性方面加強意識形態的應對。
4.加強運用新媒體,積極、主動、有效地應對美國的“普世價值”意識形態戰
近年來,為了提升對華意識形態戰的有效性,美國媒體不僅僅是赤裸裸的反共、反華,而是非常重視把美國的“民主、自由、人權”等理念包裝成為“普世價值”,并把所謂的“普世價值”滲透到具體的事件、議題和新聞、影視、電子游戲等文化產品中,這種意識形態攻略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欺騙性,但是在理論和實踐中也存在極明顯的漏洞。
所謂“普世價值”本身在理論上禁不起推敲和分析。例如,美國著名學者亨廷頓全球影響甚大的《文明的沖突》一書就對西方推行的普世文明進行了精彩而深刻的批判,他本人指出全書的中心主題是分析西方普世價值論的錯誤,認為推行這種錯誤的觀念是不道德的,對世界和西方都有危險的后果。他批判了“西方文化的普世性面臨三個問題:錯誤,不道德,危險。(The universality of Western culture suffers three problems,it is false, it is immoral, it is dangerous.)”并進而指出“普世主義是西方對抗非西方文化的意識形態。(Universalism is the ideology of the West for confrontations with non-Western cultures)”[18]
在實踐上,美國等西方國家極其虛偽的雙重標準,更是令其在推行“普世價值”方面難以自圓其說,落得“以子之矛攻己之盾”的尷尬。就連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蘭特·斯考克羅夫特就認為小布什政府之所以遭到“世界的拒絕”原因之一就在于對“自由”之類詞匯的濫用:“我們到處在講自由之類的詞,但自由對于不同的人意味著不同的事情。自由從何而來呢?擁有自由去做什么呢?自由的限制又是什么呢?這都令人費解。”[19]
無論在傳統媒體時代還是在新媒體時代,盡管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對華意識形態戰聲勢很大,大有用普世價值“席卷天下”之意,但是由于其自身在理論和實踐中錯誤百出,無法立足,實際上“普世價值”不過僅是一只“紙老虎”而已。
新媒體大大顛覆了意識形態的傳統構建方式,雖然帶來了挑戰,但也提供了機遇。
首先,新媒體打破西方在意識形態的壟斷格局。新媒體的全球化和社會化極大拓展了意識形態的空間,盡管西方在新媒體格局中依然占有極大優勢,但新媒體也為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了一定的話語權。新媒體時代之前,跨國媒體完全為西方所壟斷,國際傳媒中的意識形態戰基本上是西方獨霸的格局,中國以及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基本處于守勢,難有還手的余地,而新媒體時代到來之后,中國近年來在國際輿論空間已經逐步擴大話語權,主流媒體運用新媒體對外傳播的能力日強,民間自發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在網絡輿論空間的表達日盛。尤其是金融危機令資本主義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新自由主義破產,資本主義制度及其意識形態再次受到深度質疑,而成功抵御金融風險的中國道路使得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社會輿論認同度大大提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全球壟斷格局一去不復返了。
第二,新媒體為中國積極、主動、有效地應對美國的“普世價值”意識形態戰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意識形態可以通過無所不在的新媒體滲透到各個領域,極大豐富了意識形態的存在方式,個性化、互動性的新媒體讓個人可以“強有力”地對意識形態施加影響,大大降低了意識形態的進入門檻,使得構建意識形態成為一件低成本的事情。降低傳播成本,而提高應對西方意識形態的有效傳播,則成為當前很值得探索的大戰略。
2011年初,一場背景極為復雜的政治動蕩在中亞和北非蔓延,被西方稱之為 “茉莉花”革命,于是也有受到“鼓動”的少數人于2011年2月20日到北京王府井搞了一場的所謂“茉莉花”鬧劇。幾個人的“行為”藝術,卻被西方媒體連篇載牘刻意“制造”成中國的“茉莉花革命”,其中在2008年3·14用過的各種新聞造假手段卷土重來。
圖6 美國之音報道中國“茉莉花”鬧劇的新聞
最搞笑的是,當時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居然出現在2.20事件現場,并被中國網民抓了“現行”,用手機等新媒體錄下了視頻。事后,一個叫做“四月青年”的網站及時披露了美國駐華洪博培大使在現場的視頻和照片,諷刺洪博培“打醬油”, 這些照片被海內外媒體廣泛轉載,搞得洪博培和美國政府不斷解釋和“掩飾”。
針對西方媒體對2.20事件報道,“四月青年”網站則制作了《揭露外媒造假:2.20王府井究竟發生了什么?》的視頻,生動而客觀地展示了2.20事件的真相和部分西方記者“生謠”、“造假”的證據,極巧妙而有力地批駁了西方媒體“唯恐中國不亂”的險惡用心。一個投入不高的網站,幾張圖片和幾個視頻,打敗了諸多西方“媒體”,這充分顯示了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20]
圖7 四月網的漫畫
5.加強運用新媒體構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
應對美國的意識形態戰,還要研究新媒體形勢下如何構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蘇東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其主流意識形態的構建和國內現實的脫節。“大多數歷史學家現在已認識到,蘇聯的崩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意識形態的宣傳鼓動和它所面對的現實之間存在著鴻溝。”[21]
這非常值得我們深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轉軌,社會結構日趨多元,反映到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領域,是各種思潮并起和交鋒,甚至挑戰主流意識形態。如何通過探索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規律,讓我們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不背離實踐,能為主要社會群體高度認同和接受,是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一個最為重要、亟待深入研究的課題。
英文參考文獻:
BBG: Fiscal Year Budget Request. 2008—2012
BBG: ANNUAL REPORT ,2002—2009.
BBG:Fiscal year 2010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Report.
BBG::Annual Language Service Review Briefing Book
(本文載于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1》,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尹韻公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劉瑞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新聞與傳播研究》副主編;周世祿,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絡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網絡與網絡安全;甄宇鵬,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絡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信息管理與應用。
[①]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文學評論》2001年第1期。
[②]財年,是指財經年度,英文表述為:Fiscal Year。在中國一個財年是從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國際上也有國家是從每年的6月1日到第2年的5月31日,以及從每年的9月1日到第2年的8月31日。美國政府的財年是從十月一日到此年的九月三十日,因此2012財年是從2011年10月1日開始至2012年9月30日。
[③]洪浚浩:《解讀美國政府媒體在后冷戰時期的新趨勢》,《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年第2期。
[④]美國之音:《美國之音中文部削減計劃國會引爭斗》,2011年2月17日。
[⑤] 《缺錢 美國之音中文廣播要停》,《美國僑報》,2011年2月17日,http://epaper.usqiaobao.com:81/qiaobao/html/2011-02/17/content_414478.htm。
[⑥]洪浚浩:《解讀美國政府媒體在后冷戰時期的新趨勢》,《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年第2期。
[⑦]德國之聲:《美國之音:網絡是接觸中國受眾主要途徑》,2011年4月7日。
[⑧]布魯斯·詹特森、史蒂文·韋伯:《美國的強行推銷》,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11—12月號,轉引自(2008年11月27日第3版。
[⑨] [美]理查德•加德勒:《在意識形態領域推銷美國》,載《紐約時報雜志》,1983年3月20日。轉引自李曦珍,王曉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滲透與沖突》,《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年第2期。
[⑩] “Ideological Hegemony: Thought Control in American Society” Posted by Morpheus on Saturday April 03, 2004 http://www.question-everything.mahost.org/Socio-Politics/thoughtcontrol.html
[11] 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國際戰略》,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一版,第263頁。
[12]約翰·劉易斯·加迪斯為《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社會科學與第三世界政策》作的序,見[美]雷迅馬(Michael E.Latnam)著、牛可譯的該書序言部分第7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13]李肅:《中國媒體掩蓋奧巴馬反共反專制》,美國之音網站,2009年1月22日,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a-21-w2009-01-22-voa13-61285682.html
[14] [英國]約翰·B·湯普森:《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高铦等譯,譯林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第286頁。
[15] [美]安德魯·查德威克:《互聯網政治學:國家、·公民與新傳播技術》·,華夏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第34頁。
[16]多維新聞網:《美國務院資助BBC激怒美國人》,2011年3月22日。
[17]洪浚浩:《解讀美國政府媒體在后?戰時期的新趨勢》,《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年第2期。
[18]戈平:《亨廷頓談普世價值》,香港《縱橫》(雙月刊),2010年第6期。
[19] [美]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布蘭特·斯考克羅夫特:《大博弈——全球政治覺醒對美國的挑戰》,新華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第185頁。
[20] 相關圖片和視頻及報道見四月網,www.m4.cn.
[21] [美] 約翰·劉易斯·加迪斯:《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序言,見雷迅馬《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社會科學與美國對第三世界政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