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隨筆
深圳發展銀行 康典
作為金融從業人員看金融危機﹐算是一次難得的經歷。
古人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講的是一種視角和境界﹐講的是客觀的觀察往往需要一定程度的超脫和一定程度的距離﹐以取得一個較為完整的視野。這是有道理的。然而另一方面﹐人們發現光有完整視野并不能滿足觀察的需要﹐尤其是對于現代金融運作來講﹐其操作的復雜性和變化的難以掌控已經讓它越來越帶有近乎巫術般的神秘色彩﹐這就使得人們不由自己地靠向前去﹐即想看門道又想看熱鬧(或是湊熱鬧)。依常言所講﹐看門道是內行的事兒﹐看熱鬧的則多屬閑人還不懂行 — 有點像天漢州橋上那些看楊志跟牛二PK的圍觀者。但是﹐現代金融這種東西﹐有幾個人敢說自己真正是內行呢﹖然而換個情景﹐在一眾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名人名嘴名家看來﹐又有幾個人愿意聲明自己對此缺乏研究﹐不懂﹐不敢置喙呢﹖
金融危機中的圍觀者﹐除開其它不算﹐應該還包括這么兩類人﹐一種是原本的行家﹐或稱疑似行家﹐現在突然發現胡涂了﹐原來的分析和預測失了準頭﹐現在急于搞明白點﹐多少靠點譜﹐可以繼續做行家。另一種原本就不是行內的﹐各種原因被卷了進來﹐現在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多少懂點門道的瞧熱鬧的。
筆者不是經濟理論科班出身﹐一不留神掉進了金融業。自金融危機以來﹐迫于壓力﹐不能不花時間靠近觀察﹐一邊看一邊琢磨﹐有了感想﹐還得劃拉兩筆﹐真心希望自己可以做一個多少懂點門道的﹐看熱鬧的。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 危機雜談之一
幾年前看美國經濟﹐總覺著看不大懂﹐有點眼暈。
一是房地產長盛不衰﹐房價是芝麻開花年年漲。按說這啥事兒都講究個周期﹐可美國的房市怎么就跟沒有周期似的﹖有的駐美朋友耐心地對我講解 — 就像是在北京﹐我耐心地跟扛著鋪蓋卷找公交車站的民工講解那樣 — 這舊金山市自打建市以來﹐房價就沒跌過。我不覺為自己的少見多怪有點冒汗﹐可是心里還是惴惴地想著﹐那美國其它城市﹐也都跟舊金山一樣嗎﹖見到去美國的一些老相識﹐個個依次搬進了大house﹐就跟排隊上公共汽車似的﹐包括我那個研究生畢業沒幾年的外甥女﹐看著她們新買的大house照片﹐還是忍不住要跟她們反復驗證一番﹐生怕她們一時想不開﹐跑去china town倒了兩把白面兒。
再就是美國老百姓那是真有錢。雖說是他們在銀行里其實沒存幾兩銀子﹐可是就能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每次出手都不凡。房子是越住越大﹐車也是越開越靚。這一回﹐我倒是再沒有提問那些老相識們現如今開什么車了。你想﹐房子都買到那么大了﹐那車庫還能是用來作豆腐房的嗎﹖如此類推﹐家用電器﹑飾物家具﹑戶內戶外﹑床上床下﹑廚房客廳﹑大人貝貝﹐哪一樣不得般配著來﹖不用細算﹐拿眼一瞟﹐應該也不是個小數目。常言道窮家值萬貫﹐富家的價值那還用說嗎﹖
如此﹐美國的富有還真是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其實關鍵還不在于富有﹐而是這種富有﹐不是僅僅體現在若干個別人﹐個別家庭﹐個別階層或個別群體。甭管啥人﹑啥出身﹐惟其可以向銀行借到錢這一點﹐比照著一眾背著成口袋現金來自大洋彼岸的富豪們的一擲千金來講﹐豈不是能更給人以值得信服﹑值得稱道和值得贊許的印象嗎﹖
后來﹐長期資本倒閉了﹐科技股泡沫爆裂了﹐安然破產了﹐加上“9.11”﹑伊拉克戰爭﹐美國的道指暴跌﹐納指更是從五千點一落直下到一千多點。依據咱對于經濟學中財富效應的理解﹐心想這回美國的老百姓總可以歇歇了??墒签o隨后的消費指數出來﹐才發現美國的個人消費“依舊強勁”﹐經濟基本沒受影響。
這一回﹐我是真的從心里對美聯儲的格老感到悚然了。為什么﹖一是感到這位格老的功力實在是有點高深莫側﹐那樣的一種危難局勢﹐憑著他的輕松幾招﹐就可以轉瞬間無中生有﹐化險為夷。然而﹐固守在腦子里的習慣性思維卻也在止不住地質疑著﹕這種措施真的能持續有效嗎﹖這是不是在用強心針或強補之法取代對一個機體的正常治療和必須面對的調整呢﹖
現如今﹐一切都變了﹐一切都似乎是清晰了。
人們在認真地討論著格老的過失和錯誤﹔討論著美國金融機構的貪婪﹑對沖基金的罪惡﹑監管機構的失職﹔討論著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教訓和經濟學家的弱智……人們突然間發現﹐前些年幾近瘋狂的消費狂歡﹐原來不過是提前花掉了孫子的錢﹐發現每個美國家庭都已背上了五萬美金的負債﹐甚至更有人極而言之地宣布自己的發現﹕美國已經技術性破產……
聽著這種種激烈﹑高深且玄妙的討論﹐我總感覺茫茫然進入不了情況﹐而在我腦子里忽然冒出的﹐卻是一句似乎難登大雅且顯得不大著調的﹑搞不清出自哪個電影的臺詞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曾經有份報紙如此形容美國前幾年的消費盛況﹕美國人天一亮就開始購物。
但問題是﹐錢從哪兒來呢﹖現在﹐專家們對錢的來源已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 其一﹐從房子來。它的邏輯是﹐每個人都可以(應該)有自己的住房﹐沒有咋辦﹖你可以去找金融中介或直接去找銀行。你窮﹐你付不起首期或供款﹐中介和銀行會幫你想辦法。有了房子﹐它注定很快就能增值﹐于是﹐你又可以就增值部分再向銀行借錢﹐于是﹐你的手里就有了源源不斷的錢源﹐就像是借錢買到了一個聚寶盆。據說﹐憑著這一條﹐自1997~2006年﹐美國的房主們就從銀行借出了超過九萬億美元﹐從而派生了九萬億美元消費﹐增加了九萬億美元的財富。于是﹐高房價﹐就成了高懸在美利堅天空的不能墜落的太陽﹐因為不墜落﹐意味著消費盛宴的延續﹐而墜落﹐則注定是崩潰式的災難。
— 其二﹐從信用卡來。在美國人的消費過程中﹐使用信用卡作為支付手段是最普遍和基本的支付形式。并且﹐還需要說明的是﹕信用卡賬戶里是不需要一定有錢的﹐或者說﹐是往往沒錢的。怎么辦﹖通常的辦法是多辦幾個卡﹐利用每個卡的透支額﹐倒換著花。于是﹐在我們的視野里﹐就出現了頗像是雜技演員拋瓶子的情景﹐或者說﹐當瓶子太多時﹐就更像是在玩兒刀子了。于是﹐信用卡透支﹐就成為同時出現在美國天空的不能缺損的月亮﹐惟其不缺損﹐那些個越來越多的在腦袋上飛舞的刀子才不致真的掉到自己腦袋上。
— 其三﹐人們不存款﹐銀行去哪兒找那么多錢去貸呢﹖銀行找到的辦法是﹐把這些貸款包裝成優質證券產品﹐然后再賣他個好價錢。于是﹐那些貸出去的充滿風險的錢﹐就安全地連帶著利潤回到了銀行的手里。于是﹐那些多如牛毛﹐被包裝得艷麗無比的證券化產品﹐就變成了布滿美國天空的閃爍星斗。這是一個群星薈萃的天空﹐而傾其錢囊來追捧這些明星的﹐則是來自全球的財富管理者們﹐則是來自全球的投資者們。
如今﹐當年舉行輝煌盛宴的地方﹐已經進入了杯盤狼藉的殘局﹐一片悲哀衰敗之狀。不覺讓人想起了“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的名句。人們憤怒譴責著制造這場百年難遇災難的責任人們﹐這自然有其道理。然而我又想﹐那些從銀行借走九萬億美元貸款去消費的百姓們﹐真的會算不清自己一年能掙多少錢嗎﹖
十年時間﹐歷史畫了一個圓圓的曲線﹐講述了又一個版本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它擊破了一個持續多年的“精英創造奇跡”的嘗試﹐在正告人們不要心懷僥幸﹑投機取巧的同時﹐認真地告訴人們﹐太陽是要落的﹐月亮也是會缺的﹐腳是要踩在地上的﹐欠賬總是要還的。
還﹐注定是痛苦的 — 危機雜談之二
早晨起來﹐照例是先趴到計算機前看看昨晚的美國股市收在了哪里。還行﹐還在掙扎……
就全周來看﹐下行趨勢無可置疑﹐所幸周五出了個似是而非的好消息﹐使得股市借勁兒又彈了一下﹐才使得整周行市看起來不至于太慘。
其實﹐把周期看得稍長一點﹐可以明顯感到一種步步緊逼的壓力。這種感覺對于我不算陌生﹐當年亞洲金融危機降臨時﹐就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后來回想﹐金融危機中真正恐怖的﹐其實并不是突如其來的泰山壓頂﹐頃刻間股市丟了千多點。因為這種時候一般都會有種被打傻了的感覺﹐一時間覺不到疼﹐也來不及害怕。而隨著往往會遇到幾乎同樣強勁的反彈﹐被打傻了的可以借勢出擊﹐恍惚中又能收復百分之七八十的失地﹐找到點反敗為勝的感覺。
真正可怕的﹐其實是一種類似于幽靈般的步步逼近﹐你反抗一下﹐它退一點﹐然后緊跟著又逼了過來﹐幾經周折﹐你已在不知不覺中退進了深淵……香港業內人士把這種情景命名為“陰干”﹐細思量﹐還算形象。但我在觀看這種情景時﹐腦子里更多閃出的﹐其實是“動物世界”里蟒蛇獵殺小動物的場景。相對于市場力量而言﹐市場參與者們的掙扎其實往往是徒勞而無效的。市場會耐心且固執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參與者們對抗所能產生的效果﹐充其量不過是遲緩這一過程﹐并在這一遲緩過程中耗盡自己最后的資源和能量而已。
在諸多市場參與者中﹐一般來講﹐政府官員最容易不信邪。或是感覺到職責所在﹐或則是過低估計了市場的力量﹐憑借著手中握有的行政大權和財政力量﹐他們一般都會傾向于展示自己抗擊的決心和能力。這種情景會顯得多少帶點悲壯或激昂的色彩﹐最鮮活的例子﹐就是曾經使得全球矚目并激動不已的﹐美國政府的空前救市以及同時實施的美國歐洲連手抗御金融海嘯了﹕七千億美元﹑兩院連手﹑無限額擔保﹑政府接管﹑政府注資﹑央行聯動干預……十八般兵器﹐在10月份極短的時間里﹐一并發了出來。力量不可謂不大﹐不可謂不集中﹐覆蓋也不可謂不全。然而從圖~1看﹐所有舉措的效果﹐只是勉強止住了指數在10月初由投行危機導致的急劇下滑﹐并在10月下旬換來了短暫回暖。隨后緊跟著發生的﹐卻是道指一路下挫﹐連破九千和八千兩個關卡﹐把道指一舉拉回到了五年前。
政府再強大﹐其就事論事的救市﹐效果不過如此。
圖~1﹕金融危機爆發后的道指走勢
狂歡是使人興奮的﹐然而狂歡之后的人﹐卻一般都不愿意面對疲憊?;ㄥX是使人愉悅的﹐然而花錢之后的還債卻往往使人痛苦。人們在天性上總是希望盡可能地延長歡樂﹐增加愉悅﹐同時盡可能地減輕疲憊﹐免除痛苦。因此﹐總是會對那些看起來能夠達到自己期望的救援行動寄予厚望﹐總會聽信那些“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廢話。其結果﹐也只會是一再自誤﹐一再地被失望掩埋。
可嘆﹐古今中外﹐正視錯誤﹑承認失敗﹐竟是人類永遠面對的最大困難。
讀新聞﹐最為醒目的﹐其實應該是來自花旗集團的消息。先是花旗集團宣布﹐計劃裁掉5.2萬名員工﹐削減大約一百億美元的開支。隨之又傳出消息﹕管理人士開始考慮拍賣部分業務甚至將公司全盤出售。
美國的危機﹐在經歷了政府令人眼花繚亂的救援之后﹐在七千億的救市款已用去一半之后﹐人們突然發現﹐發軔于投資銀行的危機﹐已大搖大擺地侵入了美國最為老牌的商業銀行?!?月份是恐慌﹐因為沒想到雷曼會倒﹐這一次更多的是一種絕望”﹐花旗集團的雇員做如上評價。
此一刻﹐我又想到了那條眼睛放光的﹑興奮的 — 蟒。
在香港觀察金融危機﹐最好的地方其實是飯館。亞洲金融危機時就是如此 — 原本熱鬧非凡﹐說話都要貼近耳朵的中環餐廳﹐中午時分竟然是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前幾天在香港跟朋友吃飯﹐就又重溫了當年的情景。次日回家﹐進家門就聽到阿姨在抱怨﹕家里的舊紙箱沒能賣到往常的價錢﹐因為收廢品的說了﹐現在金融危機……
崩潰……
痛苦﹐已經開始蔓延 — 危機雜談之三
出差重慶﹐照例是要找個地方喝茶聊天。
“能告訴我重慶農民工回流的準確情況嗎﹖”提問的是我﹐被提問的﹐是一位重慶的消息靈通人士。近一段時期以來﹐有關問題時時見諸報端﹐對于一個長年游走江湖的專業人士來講﹐隱隱感覺此事對自己也許會有某些關系。
“每天大約回來三萬吧”﹐朋友答道。
憑借我自小學起就被有效培訓出來的算術功夫﹐馬上感覺到問題有點嚴重了。
一天三萬﹐一月就是百萬。一個重慶﹐總共在外地打工的估計也就是六七百萬﹐這種回流速度﹐雖說還談不上滾滾洪峰﹐但也絕不是涓涓細流了。
重慶的情況無非是一個例證﹐讓關注的人們能體會到來自美國的風暴已刮到了什么程度﹑什么地方。
還是在1987年﹐一位王姓青年經濟學者提出了后來被簡稱為“兩頭在外”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受到了高度重視。這個理論的核心思想是﹕發揮中國的勞動力優勢﹐以國外市場為目標﹐通過引進技術﹑設計和原材料進行加工的方式﹐生產外國市場需要的產品﹐出口賺取外匯﹐支持國家的經濟建設。這種構想﹐后來更在一本名為《地球是平的》[1] 的著名著作里﹐被列入把地球鏟平的十大推土機之中。很快地﹐這個理論不僅成為國家上層的共識﹐更是受到廣大地方官員的推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成為我們國家經濟增長的一個最重要的推動力﹐并顯示了強大的威力。
沒過多久﹐我國的沿海一帶開始工廠林立﹐數以千萬計的打工仔打工妹們走出農村﹐涌入了這些工廠。從他們的手里﹐林林總總無法勝數的﹑過去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產品被制造了出來﹐并通過自己原有的管道﹐送到了世界的幾乎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有需求的地方。
沒過多久﹐在世界各地﹐隨便進入一家商店﹐當你想給家人和朋友買件禮品時﹐突然發現找一件非“made in china”都是滿傷神的事情了。據說﹐如今中國所形成的制造能力﹐已可以每年為全世界每個人生產四件襯衫﹑三雙鞋。中國生產著全世界83%的集裝箱﹑75%的鐘表﹑50%多的照相機﹑80%的打火機﹑50%的電風扇﹑30%的家用空調﹑29%的彩電﹑70%的家用陶瓷﹑50%的電話機﹑42%的顯示器……這是一個增加速度快得令人目眩的目錄﹐反映著神州大地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同時也映射著一個全球化的盛大場景……打工仔(妹)們每年將數百億所得匯回家鄉﹐滋潤著一個個貧瘠的山村鄉鎮﹐供養著更大數量的留居在農村的老人和孩子們。與此同時﹐外國的消費者享受著廉價優質的商品﹐跨國公司賺取著數目驚人的利潤﹐而中國則享受著空前的經濟增長﹑積累起龐大的外匯儲備……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有些學者們已開始論證著﹕按照這一速度﹐再過20年﹐將會是一幅什么樣的情景﹖
然而﹐我猜想﹐這種論證很可能對以下兩個問題有所忽視或缺乏足夠重視﹕
1﹑為數巨大的出口產能的穩定運轉和持續增長﹐是建立在來自海外市場的需求的穩定及持續增長的基礎上的﹐然而﹐這種需求的穩定性和持續度究竟如何呢﹖
2﹑這種對海外市場依賴性極強的現代化建設﹐在推動國家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在環境和生態的維護治理方面﹑在民生福利(例如國民的醫療﹑教育﹑住房安排等)方面﹐卻導致或留下了巨大的虧欠﹐這種虧欠﹐會使得這種增長變得難以持續。
觀察中國近年GDP等經濟數字的變化﹐其實滿有啟發。
中國GDP的增長﹐在2003年前﹐大致還算平穩﹐基本保持在7~8%之間。然而從2003年起﹐經濟增長突然提速﹐當年超過了9%﹔隨后﹐增長如脫韁之馬﹐一路上揚﹐到2007年﹐已達11.4%。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么高的增長呢﹖
中國同時期出口數字的演變是值得格外留意的。自2002年起﹐中國的出口開始了一輪速度極高的增長﹕2002年﹐出口增長22%﹐此后一直到2007年﹐相應增長數字分別是34.6%﹑35.4%﹑28.4%﹑27.2%﹑25.7%。
不難看出﹐出口增長﹐為中國GDP的增長提供著其它因素難以替代的推動力。然而今天﹐當出口發動機露出疲態時﹔當訂單驟降﹐面向出口的工廠一批批關閉時﹔當伴隨著經濟升溫蜂擁而來的海外游資由于后院起火倉皇撤離時﹔當數千萬的民工空著錢包回鄉時﹔當……時﹐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毫無疑問會面對嚴峻的考驗。中國經濟將被迫重新面對前面提到的那兩個問題﹐并給出正確的解答。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機﹐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沒有人可以當旁觀者﹐要想生存﹐你就必須是技藝出眾的弄潮兒。
出差回到家里﹐又聽到阿姨在抱怨﹕現在賣舊報紙要多走好些路了﹐因為原來近處收廢品的改了行 — 去賣出口服裝了……
蔓延﹐何處是歸途 — 危機雜談之四
金融危機中﹐聽到人們討論最多的問題就是﹕到底了嗎﹖
人們認真地探討著﹐相互提供著各自聽到的消息﹑交換著各自的判斷和分析﹐議論中充滿著期待﹐不免讓人想起電影里﹐窮人們秘密談論著解放軍已經打到了哪里……
面對這樣的提問﹐有時竟感覺難以作答。
天黑了﹐總是會亮的﹐一般是七八成十個小時之后吧。天冷了﹐總是會重新暖和起來的﹐一般也就是四五個月之后吧。股市跌了﹐自然應該會再升起來﹐但是﹐會像白天黑夜一樣有規律地交替﹐寒冬酷夏一樣固定地輪回嗎﹖
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在某些著名專家的侃侃而談里﹐往往鼓勵﹑暗示給人們一個意念﹕暴跌之后﹐必然是暴漲﹐就像是蹦極一樣﹐觸底即彈。所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屏住呼吸﹑目不轉睛﹑緊緊地攥好鏟子﹑運足氣力﹑看準了一鏟子下去﹐抄它個盆滿缽盈﹐一舒胸中積郁多時的英雄氣……
可惜﹐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推斷卻并不是總能得到支持的。
翻到手邊一本書﹐是美國耶魯大學的著名教授希勒所著的《非理性繁榮》。在這本書里﹐希勒教授羅列歷史數據﹐指出了自1881~2004年止的美國股市市盈率情況﹐指明這段區間里美國股票市場市盈率的四個高點分別出現在1901年﹑1929年﹑1966年﹑2000年﹐所達到的市盈率值分別為25.2﹑32.6﹑24.1﹑47.2。四個高點之間的間隔分別是28年﹑37年和34年。
對于眼下這次危機﹐已有美國及各國的名嘴們對今后的走勢作了分析。認為危機后的股市無非是四種狀況﹕V型﹑U型﹑W型﹑L型。所謂V﹐也就是我所講的蹦極﹐甭管掉多深﹐一觸即返﹐千里江陵一日還。U﹐無非是起來的慢點﹐為兩岸猿聲吸引﹐加之路過昭君故里﹐心懷僥幸﹐因此多盤桓了些日子。W﹐大約就不是像U那么浪漫了﹐在底部要多遭點罪﹐有點像秦瓊賣馬﹐虎落平川。L﹐應該是從此走了背字兒﹐路漫漫兮其修長﹐我將在黑暗中等待……
專家們說﹐V型絕無可能﹐U型和W型機會較大﹐搞不好L型也會出現 — 我覺得基本都是廢話﹐幸虧英文只發明了26個字母﹐為理論家們的無限想象力設置了點限制。
沒有理論指導的人像瞎子﹐但全靠理論信條辦事則一定像傻子。
股市的走勢﹐說到底﹐還是要看經濟的基本面。
這次金融海嘯﹐源于美國經濟的基本運行規則偏離了正常的軌道﹐錯誤的預期﹑錯誤的心態﹑錯誤的政策指導﹑有意無意的漠視﹑疏忽﹑容忍和慫恿﹐導致了偏離的日積月累﹐越積越大﹐直到積重難返﹐直到無法維系﹐直到最后的總爆發。股市的反應﹐不過是經濟基本面矛盾爆發的一個外化體現罷了。
香港著名的股評人曹先生仁超﹐認為美國很有可能會進入一種日本模式的經濟狀態﹐那就是﹐日本經濟自1990年進入衰退后﹐雖經政府多次巨額資金干預﹐一直疲弱﹐直到今天。從圖~2可看到﹐日經指數在1990年從近四萬點下落﹐到1992~1993年間跌到兩萬點以下﹐此后十余年間﹐一直在1.5~2萬間徘徊。這一回﹐又陪著地球村的鄉親們一起落到了更低的七八千點的境地?!?/p>
圖~2﹕近20年的日經指數走勢
到香港出差﹐聽到有高官放話﹕誓要保住香港一兵一卒。感覺是不是被誰灌錯了藥﹖
結構出了問題﹐就必須大動干戈調結構﹐所謂調結構﹐更深層的含義其實是要調利益。下決心調整﹐有保就有舍﹐有留就有棄。怎么可能御敵于國門之外﹐寸土必爭呢﹖
其實﹐在黑暗中待多久﹐主要還是取決于我們自己的應對﹐取決于我們對自己是否有清楚的認識﹐是否肯于坦然就醫﹐是否有正確的醫治方案……
回到家﹐發現阿姨表現坦然﹐據說是因為廢品價錢“反彈”了兩分錢。太陽不錯﹐一場寒流之后﹐迎來的是一個冬天里的小陽春。
猛想起12月7日曹大師在信報〈投資者日記〉里的論證﹕這叫熊市第二期。在熊市第二期﹐市場呈反彈狀態﹐表現出向原來的牛市作疑似回歸的姿態﹐但是﹐這種姿態﹐其實不過是在向牛市作最后的“goodbye kiss”(吻別)﹐從此往后﹐新熊與老牛將漸行漸遠﹐其間或有回頭﹐但至多也就是個飛吻﹐難以有零距離接觸了……
歸途﹐也無風雨也無晴 — 危機雜談之五
許多年前﹐曾經有機會去夏威夷游覽火山。
火山并沒有完全沉寂。駛近火山口﹐公路兩旁逐漸透露出一股肅穆之氣。植物稀稀落落﹐留住所有人目光的﹐是那還覆蓋在山坡上的﹑一道道由冷卻了的溶巖匯集而成﹐直通大海的黑色的石河。望進火山口﹐可以看到最底層的中心部位﹐仍然有煙霧在升起。你可以想象那里的熱度﹐可以想象在超出人的目力所及的更深處﹐還有巖漿在蠕動﹑在翻滾……
一邊是火焰﹐一邊是大海。
火焰已經收斂了往日的驕橫﹐在作出驚天動地的一搏之后﹐正在默默地回補失去的能量﹐在此過程中﹐它會讓人們長時間地記住它的威力﹐在人們敬畏目光的注視之下﹐繼續享有著自己的尊嚴。
大海是沉寂的﹐在經歷了水與火的壯烈碰撞之后﹐它已成功地把所有的激情納入到了自己平和的懷抱里﹐以一叢叢不時激起的白色浪花﹐撫慰柔化著往日的狂傲和不羈。
站在火山口﹐我突然冒出個奇怪的問題﹕誰是勝者 — 大海﹖還是火山﹖
這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海洋是看起來的勝者﹐因為它成功地平復了流入大海的熾熱巖流。但是﹐火山并沒有被平息﹐它不過是將自己積蓄的能量釋放給了大海﹐同時借用大海的水分﹐給人們上演了一幕壯烈的悲喜劇。由此來看﹐在這幕演出中﹐大海豈不只是個配合的角色﹖
有誰可以讓火山不再爆發﹖
有誰可以阻止或熨平火山能量的積蓄和釋放﹖
但是﹐火山的爆發再劇烈﹐卻注定只能是短促的。在炫耀了自己的威力﹑宣示了自己的不可冒犯﹑實施了自己的懲罰之后﹐一般都是把教訓和狼藉留給人類﹐而它自己 — 卻沉寂了﹐就像是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
其實﹐在人類的歷程中﹐無論是壯懷激烈﹑驚神泣鬼還是悠然平和﹑恬淡逍遙﹐都是很難達到的。
人﹐總是在路上。
懷著不可抑止的躁動﹐憧憬著美好但荒唐的希望﹐行走著﹔遵循著崇高的理想﹐背負著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的困惑﹐行走著﹔苦苦追求﹐年復一年﹐一代代﹐一個世紀接著一個世紀……人類可曾變得更強﹑更聰明﹑更理智﹑更文明﹑更成熟﹖
人們行走著﹐為太陽所照射﹐為月亮所陪伴﹐為狂風所沖擊﹐為雨雪所眷顧。然而更多的﹐則是無日無月﹐無風無雨﹐磕磕絆絆﹐跌跌撞撞。看不到希望﹐也不至于絕望﹔接近成功﹐但離失敗也并不遙遠。人們設置了一個又一個目標﹐達到了﹐卻難以驚喜欲狂。勝﹐是慘勝﹔敗﹐是惜敗。
我想﹐或許我們應該接受這樣的狀態﹑這樣的處境﹑這樣的際遇﹐在仍然延續著的風暴之中﹐踏上回歸之路。接納一點風暴的吹打吧﹐也不要幻想明天就會風和日麗。
回歸之路﹐通常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后記﹕寫金融危機﹐原屬無意。不想一拿起筆﹐就沒收住﹐亂七八糟﹐竟搞了這么多篇﹐自己都有點詫異。好在有朋友提醒﹐這里就算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了。承蒙各位厚愛﹐耐著性子也一路跟了來﹐過了一段無日無月的日子﹐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能得到更多的陽光和雨露。
--------------------------------------------------------------------------------
[1] 托馬斯‧弗里德曼﹕《地球是平的》﹐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