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究竟干了什么?
2008年12月30日 來源:新華網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后,華爾街沒像2008年這樣慘過。
作為一條街,華爾街還在,但作為華爾街金融文化代表的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卻賣的賣、倒的倒、變的變,作為一個行業已成歷史。
華爾街因為把美國以至世界拖入衰退而陷入“人人喊打”境地。
華爾街到底干了什么?美國當選
“影子銀行”成害
數十年來,投資銀行模式涉及發行、打包出售和自行購買復雜信貸產品。憑借大膽“賭錢”和舉債經營,投行在一段時期內利潤豐厚,屢屢成為財經新聞焦點,同時為全世界企業和政府機構的并購、招股、重組等經濟活動提供咨詢,所受政府監管相對寬松。
正因為這樣,投行員工的工作方式、獎勵機制和生活方式都與普羅大眾大為不同,他們為之工作的機構也與小企業、小銀行、甚至其他名列美國“《財富》雜志500強”的大企業有所不同。
但2008年是這一切的終結。美國排名第五的投行貝爾斯登公司3月在美國財政部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撮合”下,“賤賣”給摩根大通公司,拉開投行時代終結序幕。9月15日,有158年歷史的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同一天,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賣給美國銀行。數天后,僅存的兩家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獲批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納入美聯儲監管體系。
轉瞬間,投行業務或許還將繼續存在,而投行作為一個金融行業成為歷史名詞。
投行體系整體垮塌意味著所謂“影子銀行”系統受到重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建立的現代金融體系幾乎全線崩塌。“影子銀行”一詞2007年進入大眾語匯,與傳統、正規、接受中央銀行監管的商業銀行系統相對應,概括投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SIV)等非銀行金融機構。華爾街正是這個“小宇宙”的中心。
“影子銀行”原本不為業外人士所知。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號稱債券之王的比爾·格羅斯2007年11月發表專欄文章《小心“影子銀行”系統》,稱這一說法由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經理人保羅·麥卡利杜撰,意指借助杠桿操作持有大量證券、債券和復雜信貸產品的金融中間機構。市場原先以為,利用財務杠桿撬動的“紙面財富”與商業銀行吸收的儲蓄在折現能力上幾乎相同。
格羅斯說,“影子銀行”就是現代金融體系,就是華爾街,因為它囊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商業銀行以外幾乎所有金融創新。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多年來躲在沒有監管的暗處,憑空把次級住房貸款打包成一大堆用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縮寫命名、只有華爾街巫師們才解釋得清楚的投資工具”。
杠桿撬動災難
既然“影子銀行”系統躲在暗處占據現代金融體系的半壁江山,那它究竟干了什么,短短半年,中堅力量投行就如此草草收場?
要了解原因,先要知道它們捅的“婁子”有多大。
由于沒有商業銀行那樣豐厚的資本金,投行、基金等金融機構大量利用財務杠桿舉債經營。在華爾街最“瘋狂”的那幾年,一些投行的財務杠桿可達30倍,即憑借1美元資本金可為投資項目舉借30美元。
高杠桿投資方式將利潤急劇放大,讓幾乎所有商業銀行加入其中。原先把發放的貸款列入自己資產負債表的銀行逐漸開始把房貸、車貸打包成債券,賣到市場上,以回籠資金,然后繼續發放貸款。
這種做法的誘惑顯而易見。商業銀行貸款證券化后不用留存對應的存款準備金,只要債券能賣出去,就可以幾乎無限制地發放貸款。早在2001年,美國打包發行的債券價值就已超過全美銀行貸款總值。
隨后,投資銀行把以住房抵押貸款為主的債券多次再打包,組合成投資工具,按風險等級劃分后再出售到世界各地。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衍生產品市值為681萬億美元,其中半數在美國,其余主要在歐洲。這一數字相當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11倍。
這其中,過去10年間增長最為迅猛的是信貸違約掉期(CDS)。2008年多個金融機構巨虧與這種衍生品相關。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估計,金融危機中,信貸關聯金融工具對全球金融機構和投資者造成的損失達2.8萬億美元。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信貸違約掉期的來歷與風險管理相關。為轉移信貸違約風險,摩根大通一個金融團隊1997年首先提出信貸違約掉期,購買者可在其對應的債券等信貸產品違約或價值下跌情況下從發行者那里獲得相應賠償。十年后,這一產品成為交易最廣泛的信貸衍生品。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2007年底,信貸違約掉期的全球市值最少為45萬億美元,最多可能為62.2萬億美元。
2007年夏季由房價下跌引爆的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導致與次貸相聯的債券或金融衍生品價值降低,諸多發行信貸違約掉期的金融機構意識到,除了自己持有的債券和衍生品價值下跌外,還須償付大筆信貸違約掉期“保險費”。以瑞士再保險公司為例,它先前為兩個品種、總市值15億美元的擔保債務權證(CDO)發行了信貸違約掉期,由于這兩支擔保債務權證的標的資產中含有次級住房抵押貸款,瑞士再保險公司2007年10月減記11億美元資產價值,2008年4月再次減記2.4億美元。這其中,既有因擔保債務權證價值下跌所致損失,也有因償付信貸違約掉期所致損失。
這是一家的情況。當市場上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必須出于相同原因減記大筆資產價值、同時償付大筆真金白銀時,它們面臨同一個大問題:市場上流動資金短缺,同時,它們自己的資本金嚴重不足。
這種情形即使商業銀行也難以支撐。借出去的貸款許多年后才能收回,但立刻要償付的掉期卻一刻不能等。同時,連雷曼兄弟公司等大牌投行都會破產,還有哪家金融機構能夠信任?手頭還有錢的金融機構開始囤積現金,拒絕拆借,信貸危機來臨,華爾街原先不可一世的經理人開始討要美聯儲救濟。
對高杠桿撬動的大災難,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2008年早些時候概括道:“閃閃發光的新金融系統盡管有才華橫溢的參與者和豐厚的回報,但仍然在市場考驗中敗下陣來。”
錯在華爾街?
細看金融危機成因,不難得出結論,推動災難來臨的不僅有銀行家和投機者貪婪,也有監管者缺位。被批為虛擬經濟過渡膨脹標志的衍生品不過是工具,用得好能降低信貸成本,推動經濟發展;用得不當就是華爾街自掘墳墓的鐵锨。
美國是現代自由市場經濟的代表。過去幾十年間,世界經濟高速發展、信貸充裕,一系列放松監管的措施、法律相繼出臺,如1999年美國國會通過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取代規定投行和商業銀行分業監管和分業經營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金融監管,結束了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的格局。
繼《金融服務現代化法》之后,隨之而來的是2000年《商品期貨交易現代化法》,規定場外交易不受商品交易委員會監管。這兩項法律承認華爾街新格局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了投行發展,為衍生品泛濫、投機猖獗創造了條件。
以信貸違約掉期為例,這種完全在場外交易、不受任何監管的衍生品可用于對沖投資者持有債券價值下跌或相關信貸違約風險,因此不少人把它與保險作類比。但根本不持有相關債券的投機者也可購入這種衍生品。另外,信貸違約掉期還有二級市場,不少投資者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卷入其中。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這種投機已占信貸違約掉期市值40%以上。
金融危機中,與衍生品泛濫一樣遭到口誅筆伐的還有貸款機構亂發次級貸款。次級貸款之所以出現,一方面是因為各種衍生品就理論而言分散了風險,讓信貸價格降低,貸款機構敢于把錢借給缺乏償還能力的人,賭的是房價繼續上漲;另一方面則與政府鼓勵相關。
從1977年通過《全國社區再投資法》開始,美國推出一系列措施,鼓勵銀行滿足“全社會的信貸需求”。在實際操作層面,受政府支持的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為越來越多種類的貸款提供擔保。這些措施讓更多窮人得以獲得貸款,美國的房主越來越多,促使房價飛漲,窮人要取得貸款就需要更為寬松的貸款條件。次貸的種子由此種下。
一向堅持自由經濟主張的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因而發問,誰都能看到危機帶來的痛苦,但是不是可以由此否認與自由市場經濟相伴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以及民眾生活水平在這期間實實在在的提高?
這份雜志說,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以衍生品為代表的金融創新能快速分配資本,因而推動經濟發展。一些研究結論對這一說法起了支持作用。
同樣以信貸違約掉期為例,1987年至2006年執掌美聯儲的艾倫·格林斯潘2007年出版著作《動蕩時代:新世界中的冒險》,對這種衍生品的發展持贊賞態度。他說:“對銀行和金融中間機構而言,能在從貸款中獲利的同時轉移信貸風險是個好消息。要利用資產獲利,這些機構原本必須留存足夠存款準備金或大量借債。一個能把貸款發放者風險大量轉移的工具對經濟穩定有極大好處,尤其是在全球化的環境中。”
格林斯潘的話從道理上挑不出毛病,卻促發了與他預言相反的情形。
面對眼下危機,美國當選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承諾,上臺后將加強金融監管。至于政府監管到底該多緊,也許現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的三點建議能提供參考:確保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以及維護市場完整。(王豐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