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油價暴漲,美意在絞殺中國

高輝清 · 2008-09-02 · 來源:烏有之鄉
資源危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油價暴漲 美意在絞殺中國

來源:上海證券報

高輝清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發展戰略處處長


隨著美國地位下降和新興經濟體地位上升,國際社會開始出現“去美國化”苗頭。為重振世界霸主雄風,美國打擊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勢頭最有效方式莫過于提高糧食和石油資源價格。對此,我們切不可心存僥幸!

善良的人們總是不愿聽到“陰謀”兩字,甚至對于談論“陰謀論”的人有時心生厭惡,潛意識中認為“不是是非人,不談是非事”。然而,事實畢竟不是愿望。你感覺不到地球在運動,并不意味著地球就真是靜止的。今天,國際經貿格局正在發生異乎尋常的變化,而維護和鞏固世界霸權,永遠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最高行為準則。如果沒有警惕陰謀的目光,依然抱著西方經典經濟學的條條框框不放,可能真的會 “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今年以來,經濟學家們幾乎都快失業了:無論是在分析資本市場、商品價格,還是在分析經濟形勢和政策取向時, 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看不懂”。 到底是經濟學失靈了,還是經濟學家們水平太差?我看是經濟學失靈了,因為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說明,今天的經濟學家們水平太差,否則,為什么世界銀行會聘請林毅夫先生去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呢?


西方一些經濟學家稱經濟學為社會科學的“皇后”,而政治學和法學等只不過是經濟學的“侍女”,實在是感覺太好了。我們看到的情況往往正相反。今天的經濟現象之所以難以用經濟學理論來解釋,就是因為經濟學家回歸了其“侍女”地位,政治家們為了其國家利益在操刀經濟運行的格局。


那么,誰是當今世界經濟運行格局的“操刀人”?毫無疑問是美國。在本欄上一篇中, 筆者曾說:世界糧食危機是美國有意導演出來的一場陰謀。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表明,國際石油價格不斷暴漲同樣在很大程度上由美國在主導。


只要將美國政府近幾年來對國際油價的態度與第一次海灣戰爭前后的態度對比一下就能夠看出一些端倪。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前,老布什總統擔心因開戰引發油價暴漲,決定動用石油儲備,通過凈釋放1721萬桶儲備油,把國際油價從每桶32.2美元迅速壓低到18美元以下。可在去年1月,當油價呈現加速上漲苗頭,有經濟專家建議布什總統動用石油儲備時,他非但不同意,反而宣稱美國要在未來20年里把原有7.27億桶石油儲備再增加一倍。


受各種因素影響,今年4月下旬美元出現了企穩反彈的走勢,以美元標價的油價理當企穩下降,然而,非常奇怪,不早不晚,恰恰此時英美發生了一些蹊蹺的事 ,有意無意阻止了油價的下跌:4月21日殼牌石油公司稱在尼日利亞的輸油管道遭到襲擊,公司原油日生產能力下降16.9萬桶;4月25日美國政府和軍方發言人同時證實,美國軍方船只在海灣水域向伊朗軍艦開槍;4月29日,布什總統在白宮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繼續增加美國石油儲備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世界。從最近的情況看,美國已經同時在使用糧食和石油兩大武器。可以預見,未來有一天,美國人把貨幣武器也再次祭起之時,也就是美國人收割勝利果實之日了。


現在需要弄清的問題是:美國發動石油和糧食價格戰,對象是誰?目的何在?


也許回顧歷史,可以得到一些啟發。早在19世紀末英國就制訂了一個“權力平衡”外交原則:歐洲大陸任何一個經濟出現快速持續增長、總體實力有望突飛猛進的國家毫無疑問都成為英國的打擊對象,為此甚至不惜發動世界大戰。二戰之后,美國不僅承接了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同樣把“權力平衡”外交政策照單全收了。稍有不同的是,美國更多通過經濟危機而不是戰爭來達到目的。所以我們發現,二戰以后頻繁爆發的金融危機,總是偏愛那些當時經濟發展勢頭最好的地區和國家。不管其位置是近還是遠,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


從歷史經驗中可以還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每當美英自身陷入困境甚至危機時,總要利用其在國際上的優勢位勢給競爭對手制造更大危機,將自身危機轉嫁出去,并化危機為機遇,重新獲得和鞏固霸主地位。


在過去的5年,美國在國際政治與經濟事務中四處受挫,國內經濟實力因為軍事負擔過重、IT科技紅利減弱而逐步減弱,去年以來更因為次貸危機的爆發而陷入困境。與此同時,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所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量占全球經濟增量的三分之二(按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隨著美國地位的下降和新興經濟體地位的上升,國際社會開始出現“去美國化”的苗頭。重振世界霸主雄風,有效打擊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勢頭,此時便成為美國決策層心頭一個“不便公開的秘密”。


打擊新興經濟體的最有效方式莫過于提高糧食和石油資源價格。據《世界經濟展望》的數據,“自2002年以來,全球石油產品和金屬消費增量的90%以上、全球糧食消費增量的80%以上”來自這些經濟體。糧食和石油資源價格的上漲毫無疑問將直接增大新興經濟體的生產和生活成本。其中,油價上漲對美國實現其戰略企圖尤其重要:既為糧價上漲提供了堅實基礎,也使美國財團在生物能源領域的投資能夠獲得利潤,從而可在生物能源領域為未來發起能源戰搶占先機。


根據“權力平衡外交”的不二法則,當前對西方霸權主義構成挑戰的就是新興經濟體,在新興經濟體中發展最快的就是中國。正因為如此,前年華盛頓的一個智囊機構得出了結論:中國,而不是俄羅斯,將成為“唯一一個能夠在未來對美國構成全方面挑戰的國家”。此結論一出,中國就毫無懸念地成了美國未來“權力平衡外交”需要修理的頭號對象了。事實上,油價上漲讓俄羅斯也成了最大贏家之一,并成了世界上最大產油國,這本身就表明俄羅斯并不在這次美國的絞殺范圍。


對此,我們不應該心存僥幸!對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歐美國家可能對我國使出的各種絞殺陰謀也不應該心存僥幸!


或許有人還有些困惑:美國發起的價格戰不同樣也給自身經濟帶來了困難?對此,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解釋:一是所謂“殺敵一萬,自損八千”,任何陰謀詭計也需要付出代價,只要收益更大,這種代價就值得。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糧食出口國,糧食漲價只會給其帶來巨大收益。石油是美國需要進口的商品,但是美國制造業只占其GDP的13.6%,價格上升對生產成本壓力并不大。二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金融與石油財團的利益,在必要時,百宮會毫不猶豫地讓國內其他階層做出犧牲。


當然,誰都沒有辦法讓中國在短期內陷入經濟危機,現在所能做的只是在中國經濟成長路上設置障礙,減弱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勢頭。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持續的高通脹傷害中國經濟肌體。與此同時,不斷地施加壓力要求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實際上就是為未來的貨幣戰作準備。


面對現實,我們別無選擇,只有保持高度警惕,積極采取防范措施。首先,進一步加強資本管制,在適當時機,將“嚴進寬出”的外資管制政策改為“嚴進嚴出”的政策。這是中國應對國際投機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屏障。如果我們能夠讓投機資本知道, 未來即使在中國境內獲得的利潤,想順利匯出去并不容易, 投機資本的流入將會大大減少。其次,加速發展循環經濟,大幅度減少國民經濟的能源消耗強度,那樣,價格戰對我們的損傷也將隨之大幅度下降。

應對美國戰略圍剿的藍海方略

李國旺

2008年09月01日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發展戰略處處長高輝清先生在《上海證券報》上發表了《油價暴漲:美意在絞殺中國》的檄文(以下簡稱為高文),通過歷史分析指出美國正在對中國發動能源戰爭,意在通過能源戰爭為實現貨幣戰爭準備條件。高文引用了許多歷史資料,通過嚴密分析,直指美國石油戰在于發動糧食戰、糧食戰在于發動貨幣戰,其最終目標是將中國經濟引向金融危機,抑制中國經濟的發展勢頭,保護美國壟斷資本的既得利益格局不因中國等新興國家發展而受到挑戰。

高文說:“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前,老布什總統擔心因開戰引發油價暴漲,決定動用石油儲備,通過凈釋放1721萬桶儲備油,把國際油價從每桶32.2美元迅速壓低到18美元以下。可在去年(指2007年)1月,當油價呈現加速上漲苗頭,有經濟專家建議布什總統動用石油儲備時,他非但不同意,反而宣稱美國要在未來20年里把原有7.27億桶石油儲備再增加一倍。”我們認為,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前,美國還沒有直接控制石油資源,漲價對美國的利益不大,因此美國反對漲價甚至運用戰略儲備相威脅;2008年以后,經過兩次海灣戰爭,美國已經掌握并控制了中東石油資源,石油價格上升,對美國共和黨背后的石油寡頭(包括布什家族)有利,因此美國在國際石油價格瘋漲時宣布增加儲備,就是在油價上火上澆油,迫使國際市場增加對石油美元需求的同時,實現美國控制下石油壟斷資本的最大利益。

高文說,“受各種因素影響,2008年4月下旬美元出現了企穩反彈的走勢,以美元標價的油價理當企穩下降,然而,非常奇怪,不早不晚,恰恰此時英美發生了一些蹊蹺的事 ,有意無意阻止了油價的下跌:4月21日殼牌石油公司稱在尼日利亞的輸油管道遭到襲擊,公司原油日生產能力下降16.9萬桶;4月25日美國政府和軍方發言人同時證實,美國軍方船只在海灣水域向伊朗軍艦開槍;4月29日,布什總統在白宮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繼續增加美國石油儲備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實際上,我們認為,一邊玩弄石油供給因為地區不穩而短缺,一邊又提出要提高儲備增加需求,造成人為供求緊張,這與國內一些“莊家”在玩商品期貨的手段沒有兩樣,不過美國是以國家力量在玩弄全世界,目的是最大地獲得石油漲價的戰略利益。

高文引用基辛格說法:“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世界。從最近的情況看,美國已經同時在使用糧食和石油兩大武器。可以預見,未來有一天,美國人把貨幣武器也再次祭起之時,也就是美國人收割勝利果實之日了。”實際上,2001年911事件開始,美國已經在綜合運用石油、糧食和美元三大武器,而且在國際上已經玩出上述三大危機了,除了俄羅斯和巴西因為資源能源出口在三大危機大發災難財外,在危機中收獲最大的是美國這位世界莊家,新興市國家大多正在為美國壟斷資本玩出的棋局買單。

高文說,“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所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量占全球經濟增量的三分之二(按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重振世界霸主雄風,有效打擊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勢頭,此時便成為美國決策層心頭一個不便公開的秘密。打擊新興經濟體的最有效方式莫過于提高糧食和石油資源價格。2002年以來,全球石油產品和金屬消費增量的90%以上、全球糧食消費增量的80%以上來自這些經濟體。糧食和石油資源價格的上漲毫無疑問將直接增大新興經濟體的生產和生活成本。其中,石油價格上升對美國實現其戰略企圖尤其重要:既為糧價上漲提供了堅實基礎,也使美國財團在生物能源領域的投資能夠獲得利潤,從而可在生物能源領域為未來發起能源戰搶占先機。”如果我們放長做宏觀歷史和從世界利益瓜分的大棋局上考察美國的戰略布局,就會發現美國國家戰略的高妙之處。二戰后,世界糧食產地已經從傳統北非、東南亞等地轉移到北美、西歐等地,國際糧食的供求已經為國際壟斷資本控制。通過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高額補貼和低價出口政策已經將新興國家的農業摧殘,多數新興國家卻成為糧食進口國。通過沙特和歐佩克組織,美國已經深深將美元植入國際石油貿易體系。在國際市場,美元、糧食與石油已經成為一體三面的互不分離的怪物。美國通過傾銷美元,在國際上就能推動石油價格的上升,石油價格上升,必然不僅產生美元的強烈的需求增長并導致糧食價格的上升,美國壟斷資本就這樣玩弄世界經濟于股掌之上。

因此,通過美元這一平臺,當前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石油實際控制國家,由于同時也是最大的糧食出口國,石油和糧食漲價只會給美國帶來巨大收益。石油價格如果保持高位運行,國際壟斷資本通過持續的高通脹傷害中國經濟肌體。

如果上述分析符合美國國家戰略即稱霸全球的客觀真相,我們認為高文提出的對策可能還無法阻止美國實施的對中國發展的能源、糧食和金融三管齊下的戰略圍剿。高文的對策是,“首先,進一步加強資本管制,在適當時機,將嚴進寬出的外資管制政策改為嚴進嚴出的政策。這是中國應對國際投機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屏障。如果我們能夠讓投機資本知道, 未來即使在中國境內獲得的利潤,想順利匯出去并不容易, 投機資本的流入將會大大減少。其次,加速發展循環經濟,大幅度減少國民經濟的能源消耗強度,那樣,價格戰對我們的損傷也將隨之大幅度下降。”既然美國的國際戰略是石油、糧食和美元環環相扣的,在貿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深化的過程中,要破解國際金融、石油和糧食三大“危機”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我們揚長避短發揮并利用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優勢采取“反扣法”,即不隨著美國的戰略轉動而起舞,而是尋找并實施自己的“藍海方略”:

首先,采取積極和財政政策保障糧食生產安全。2007年夏天開始迅速上升的物價指數是宏觀政策從穩定向偏緊調整的依據。根據中國食品占CPI比重33%左右和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36.3%和43.1%看,農業生產穩定發展是穩定物價進而穩定人心的關鍵,糧食價格趨勢因此成為決定中國經濟未來幾年是否“晴天”的關鍵。

美國農業是在國際“大棋局”下進行布局的,通過對農業全面高額補貼保證美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保持,并通過低價傾銷摧毀第三世界國家的農業,從而在石油以外儲備了另外一個戰略武器。中國經濟在2007-2008年國際經濟三大“危機”中能夠實現軟著陸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政府手中有糧,即中國經濟能夠在高油價和高糧價時代創造出全球糧食價格的“洼地”,進而迅速穩定國內物價, 2008年中國政府有效突破了國際資本的全面圍攻的核心武器就是糧食,前幾年狠抓糧食生產是中國經濟能夠在世界經濟三大“危機”并發時平穩著陸的“安全保障”。

但是,目前這個安全保障機制并不完善,原因是中國經濟中“農業補貼工業”的現象并沒有徹底改觀。近年來由于石油漲價導致的農業生產資料漲價幅度遠高于農業產品漲價幅度,農業部門的剩余價值仍然通過農業生產資料高價形式被倍數轉移,農民低技術水平和高成本下的獲取的收益遠遠沒有過達到社會平均利潤水平。

提高農業生產的收益水平進而提高農民種糧和養豬的積極性已經成為未來中國經濟能夠平穩增長的關鍵。我們的建議是,在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上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是協助建立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專業化的生產合作體系,通過分工協作提高農業生產率,進而提高農業生產的利潤水平。國家引導并保護農業專業化生產合作社和農業專業供銷合作社,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和規模生產,分工協作和規模效應提高農民的談判地位,保護農業生產的穩定。當然,國家直接提高糧食收購保護價,并對種糧者加大種子、化肥、農機等實物或者現款補貼及信貸幫助、保險援助,這些措施將會在短期內迅速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如果這些措施固化成政策或者制度,將會為中國糧食安全建造安全閥。二是直接加大糧食生產資料如種子、化肥等實物補助,多少糧食可以換取多化肥和種子,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升部分由國家財政承擔,避免再次出現工農產品剪刀差。三是開發農產品遠期交易合約,保證農民在未來價格約定下,安心生產。遠期交易合約主要通過農業生產合作社為單位進行,具體的農業生產單位只用心按約定價格生產糧食并不關注其中價格變化。四是開發并補助農業生產的商業保險。防止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比如農業生產的商業保險,國家可以補貼50%費用。在氣候多變和農業“靠天吃飯”即低技術條件下,在國家扶持和農民自愿下加大農業生產保險的“營銷”,已經成為未來中國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五是國家提供農業生產的商業保險鼓勵農民走出去。凡走出國門通過國際合作實現規模化農業生產者,國家全額進行商業保險費用補助,以解農民國際創業的風險,即通過國家財政補貼將新農村建設概念擴大到全球,從而徹底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

總之,如果未來幾年中國糧食生產能夠在積極財政政策下穩定增長,我們就有機會突破三大“危機”的逼迫,在美元定價全球物價和股價的條件下的經濟穩定增長,即實現高成本下的中等物價水平和平穩增長,只有這樣的經濟條件才能為“股災”后恢復元氣打下基礎。當然,如果真的實施農業方面的積極財政政策,在物價穩定的基礎上,我們預期經過兩年左右的休養生息股市有可能重新穩定上升。

其次,走出與美國不同的能源戰略。中國能夠在能源“危機”中不倒的原因是國內能源結構中煤炭比重達70%,煤炭相對充裕供應和石油占比相對較小,成為中國可能幸運躲過能源危機的主要原因。

但是,石油作為生產生活的必需品,對中國物價的作用巨大。高油價必然告別低糧價,全球將進入高糧價時代,為此中國將結束低通脹和高增長的黃金時代,進入高成本和平穩增長時代。目前,中國石油在整體能源結構中占到20%左右,但對外儲存度近50%。因此,為了保障中國經濟的平穩增長,中國要走與眾不同的能源安全戰略,防止美元貶值與石油漲價共同阻滯中國經濟增長。

2008年石油“危機”的原因是美元“信心保衛戰”。在雙赤字情況下,美國為了保持美元的“信心價值”,在上世紀70年代金本位制破產的條件下,只能通過控制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石油資源,讓石油起到美元“內在價值”的信心作用。

為了美元“想象價值”的保存,美國不惜發動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制造伊朗核問題并挑動俄格沖突等。當證明伊朗核問題是一個美國制造的謊言時,美國就在自己的身體上割下次貸“危機”這塊爛肉,并將次貸“危機”這一金融病毒播散到全世界,從而引發貨幣傾銷。這樣在政治上通過惡化地緣政治斗爭,在經濟上通過美元傾銷,兩手同時抓,共同激化了石油供求關系,迫使國際油價的節節上揚。從目前情況看,美國已經將貨幣傾銷和制造國際動蕩局勢當作解決其國內巨額債務問題的主要策略,在新一屆總統上臺前,這一策略不會有大的改變,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上升的美國因素還會繼續,2008年下半年石油價格仍有可能在美國“理性”調控下出現非理性的上升,未來幾年在弱勢美元的作用下,石油平均每桶仍然會在100美元上下游蕩。在美國控制國際石油資源的條件下,造成現代金融的悖論即美元越貶值,國際上對美元的需要越強烈。

目前循環型新能源包括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水電、潮汐能和生物質能等。從中國能源產業發展長時角度看,確實是能源發展史上的藍海戰略,在政策的引導下,我國相關行業很可能開辟新的能源發展空間,徹底改變中國的能源結構,為國家能源戰略安全提供保障。但未來五年內,由于技術限制和我國特殊的能源結構,新能源在可預見的未來還無法成為主要能源。

為此,根據當前國內的能源結構,除了加大煤炭、石油開采力度、理順價格體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外,通過合理啟動外匯儲備的能源戰略就很有必要。

我們建議:啟動在非洲、拉丁美洲進行新能源開發戰略,比如開發熱帶生物質能源,就可以與非洲大陸合作開發利用非洲的土地,我們與非洲的能源合作戰略就會比國際資本提前一步。經濟發展離不開對各種資源的使用,中國強大的外匯儲備為中國開辟能源戰略上的藍海戰略提供了實力保證,可以圍繞產業升級相關的石油等資源投資和新的生物質能的開發,提前做好能源和資源世界性戰略儲備。

第三,外匯儲備為解決中國的“三農”服務。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過多的外匯儲備如果使用不好,就成為國內流動性泛濫原因和國際上財富被轉移的對象。實際上,在貿易全球化的條件下,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積累是建立在廣大民工低收入的基礎上的。解決高外匯儲備與低民工收入的矛盾是解決國內消費增長不足的關鍵,將外匯儲備從貨幣形態轉變成解決金融“危機”的戰略資源,是金融領域藍海戰略的方向。

中國人多,人均占有耕地不到世界平均的1/3,剩余勞動力只能向第二產業特別是外向型產業轉移。在龐大的外匯儲備建立后,解決我國“人多地少”的問題既要眼睛向內,更要放眼全球。

眼睛向外主要內容是對外進行移民和農業相關投資。一是直接向地多人少的國家租用或者收購土地進行農業生產。如果國家出面可能會遇到阻力,但國家可以“化整為零”即通過財政援助,幫助農民組織“國際農業專業合作社”等“白手套”式平臺,方便農民對外進行規模化農業開發。比如中國的農村勞動力與廣闊的非洲大地進行了有機結合,產生了國內農村無法達到的經濟效益。國家財政可以通過提供法律援助、外交及業務技能知識培訓、外語培訓和財政免費提供出國務農的“商業保險”,為出國務農的農民解決后顧之憂。二是收購占有豐富土地資源的國際上市公司股權。糧食已經成為國際戰略競爭中的戰略武器。龐大人口基數下的5%的進口需求,會被國際資本放大成糧食版的“中國概念”,使我們的進口成本成倍上升。收購或者參股具有豐富土地資源的海外上市公司,中國就有可能在糧食戰爭中處于主動地位,對沖國際糧食價格上升的負面影響。如果國際視野上處理好糧食供應與價格平衡問題,外匯的戰備作用就會發揮極致。

眼睛向內的長效果機制是在農村建立各類保障制度。農業為國家現代化提供剩余價值的歷史已經持續了五十多年,當前國家已經有巨量財政收入和外匯儲備,已經具備條件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外匯儲備高企,農村勞動者轉移出來的民工功不可沒。如果部分外匯儲備用于財政轉移支付,比如建立農村的社會保障機制和醫療教育機制,解除農民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并享受教育方面的全民待遇,則農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會大大提高,一舉扭轉改革三十年來農村消費的增長率始終低于城市的局面。果能如此,農民在解決后顧之憂后,能解放思想,敢于消費、能夠消費、方便消費,并向享受和發展消費發展。換句話說,農民養老、醫療和教育由國家財政特別是外匯轉移支出來實現了,中國就可以通過內需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實現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惠民政策將產生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起碼對中國內需的拉動有望持續三十年。當中國經濟奇跡再次創造后,A股的發展將有可靠的業績保障。

眼睛向內近期的重要對策是及時應對熱錢大規模外流造成的資金窟窿。在現有外匯管理體制下,我們認為,2007年討論的“流動性泛濫”在中國可能是一個偽命題,“流動性泛濫”是因為在過去的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對流入的國際資本被動結匯的結果。一旦熱錢撤離,流動性泛濫就有可能轉變為流動性緊缺。當前中國經濟就處于這種“似濫實緊”的狀態,即流動性停滯于金融體系,但實體經濟面臨衰退卻得不到流動性的及時滋養。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國際資本的挑戰,迅速將從緊貨幣政策轉變“靈活”的貨幣政策,防止經濟出現衰退拐點。因此,我國的金融對策不局限于對外匯儲備的“藍海戰略”式使用,而要在傳統的金融政策上實施藍海戰略,特別是面臨國際資本攪局的情景下,我們的對策應當是國際資本退走多少,我們就向市場補充多少資金,迅速彌補熱錢撤離后流動性不足的風險,讓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具備充足的資金支持,也為股市人氣的提升和業績的穩定提供穩健的貨幣政策的保障。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4.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5.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6.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7.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8.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9.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10.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7.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