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普京時代的能源變局
普京出任總理后,將更加依賴于能源領域為政府的各種計劃買單。梅德韋杰夫積極推進的能源壟斷和擴張政策將獲得更加廣闊的實施空間。這將對中俄能源合作造成某種微妙的影響
文/梁強
分析家曾普遍預料,普京會通過當年的葉利欽—普京模式,將總統候選人正式任命為總理后再行權力交接。
但剛剛結束的議會大選顯然大大鼓舞了普京,俄羅斯統一黨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絕對優勢地位,這使普京決定趁熱打鐵,正式推出接班人。
量才盡用
梅德韋杰夫能夠獲得普京的信任,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是他曾經幫助普京贏得過一場至關重要的官司。1990年兩人同在圣彼得堡從政,普京領導的圣彼得堡對外經濟交往委員會被指控揮霍公款和貪污腐敗,普京雖然未被直接點名,但如果這一指控成立,作為該委員會的負責人,他當然難辭其咎。法律系科班出身的梅德韋杰弗成功幫助普京免除了這一指控。很快,兩人就一同成為當時圣彼得堡市市長索布恰克的左右手。
作為普京的長期法律顧問,梅德韋杰夫一直保持低調,他上調莫斯科替普京管理俄國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后,也很少在大政治的舞臺露面,因此在普京執政的前六年里他一直不為人知。直到2005年11月,普京將當時還是總統辦公廳主任的梅德韋杰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這位被普遍看作是普京最有可能的接班人才浮出水面。
這次任命在當時顯得出人意料,畢竟在三年后才結束自己任期的時候就推出接班人顯得早了一點,但俄國分析家普遍認為這順理成章。因為到2005年底,尤科斯案已近結束,在梅德韋杰夫的領導下,普京如愿看到了能源領域的國有化。在這場普京執政以來所進行的第一個重大的權力保衛戰中,梅德韋杰夫的表現讓他深感滿意。
普京的用人風格一向是量才盡用。他曾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對于已經任命的人一定要愛護,最大程度的開發他的潛能,如果要真的將一個人免職,那一定是他的潛能已經被開發貽盡或者他在這個職位上已影響到了工作的展開。從他7年來的執政實踐來看,普京很好的汲取了葉利欽和前蘇聯時期干部更換引發政局動蕩的教訓。他看人一直都很準,在一些重要崗位上的任命現在看來都是非常正確的,其核心班底變化一直不大。
普京任內僅有的幾次人事變動都是處在權力過渡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在必需變動的時期才變動。比如在第一任其末換掉卡西亞諾夫,就是為第二任期布局謀篇。2005年提拔梅德韋杰夫和伊萬諾夫這兩位新的副總理,則是為了2008年選舉所作的長遠考慮。可以說,通過普京7年的精心打磨,俄羅斯的政治現在已經秩序化。
新隊長、老教練
梅德韋杰弗今年42歲,比普京小13歲。據克里姆林宮的工作人員透露,兩人的關系雖然非常融洽,但更像是老大哥和小兄弟的關系,而不像是政治合作伙伴。梅德韋杰夫對普京的稱呼一直都使用敬詞“您”,普京則用的是普通的“你”。
在確定了梅德韋杰夫出任總統,普京出任總理的新權力模式后,兩人之間的關系就比較微妙。根據俄羅斯憲法,總統是國家實至名歸的元首,是當仁不讓的頭號人物。梅德韋杰夫除了成為武裝力量總司令,獲得核手提箱外,還有權解散議會和撤換政府總理。因此,從理論上講,這會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種權力競爭。
但普京在各種被廣泛討論的權力交接模式中,最終選擇了這一種,肯定有他自己的考慮。
普京繼續統治這個國家的工具,首先是對行政權的掌握。現任政府的主要成員都是他在第二任期內提名的,在擔任總理后他更是實至名歸地獲得了政府的人事權和行政權。其次,普京毫無疑問是統一俄羅斯黨的真正領導人,通過在杜馬占壓倒性優勢,他也擁有絕對性的立法權。最后,盡管西方沒有人認為這是真正民主的權力交接,但卻很難這指責其不民主,因為普京并沒有通過修憲這樣的激進手段確保自己的繼續統治,至少在形式上完全是按照民主程序進行的。
當然,如果以上還不能確保他的統治,普京還有殺手锏,即梅德韋杰夫宣布辭職提前舉行大選,這樣普京就可以合法地競選第三任總統。另一種方案是,憑借對議會的絕對控制權修改憲法,將俄羅斯變成一個類似德國的議會制國家,由總理而非總統掌握行政大權。最后,實在不行還可以推動建立俄白國家聯盟,相信兩國的人民絕對會擁戴普京出任這一國家聯盟的元首。
根據俄羅斯著名政治學家克雷什塔洛夫斯卡婭的分析,擔任何種職務并不會影響普京的核心地位。新總統不是他的繼承者,而只是他在接下來的四年之內的一位助手。也就是說,克宮的普京團隊雖然換了隊長,但教練依舊。
她還預測,在普京執政時期形成的統治集團將會全力維護他們領袖人物的政治領導地位,尤其是普京所出身的強力部門和在普京任內得到加強的稅務等機構。在普京任內,通過對石油、銀行等原來由寡頭們把持的經濟領域的進攻,這些職能部門不僅社會地位大幅提高,而且撈得了和商業金融系統官員一樣的實利。
能源沙文主義?
2005年普京任命梅德韋杰夫時曾經表示,“工作的首選目標——教育、住房、衛生和農業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非常尖銳。為此我們組建了國家優先發展項目委員會,而總統辦公廳主任已任命為這一委員會的第一副主任——這項工作應該集中在聯邦政府職權范圍內,因此我決定任命梅德韋杰夫為第一副總理”。在俄羅斯統一黨推舉梅德韋杰夫為正式候選人的大會上,普京指出,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有很多重大的問題沒有解決,我們的任務還遠未完成”。梅德韋杰夫也表示,當選新總統后,將繼續普京的大政方針,并特別提到要更加積極地推進教育、住房、公共福利等領域的建設。因此,大致可以判斷,梅德韋杰夫在經濟政策上不會對現有路線予以大的調整。
西方分析家因為梅德韋杰夫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認為它是普京集團內的自由主義代表。這樣的判斷理由并不充足。當初普京將梅德韋杰夫提拔為第一副總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讓他的左右手幫助他更直接的掌管政權,尤其是加強對政府中以財政部長庫德林、衛生部長祖拉波夫、經濟和貿易部長格列夫等職業經濟人為代表的卡西亞諾夫時代經濟領域強勢集團的監管。
普京-梅德韋杰夫的新政治模式建立后,俄羅斯大政方針最有可能發生變化的是在能源領域。普京使用能源武器為俄國的政治目標服務已是眾所周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普京能源沙皇背后的推動力量就是梅德韋杰夫,作為俄氣董事會主席,他更像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能源沙文主義者。
在2006年6月初的世界天然氣大會上,梅德韋杰夫堅決否定了歐洲提出的國際能源憲章,該憲章要求俄國開放里海的油氣開采及獨聯體境內的管道市場。他說:“六年前我們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施展,但今天我們有了。我們要施展。”當歐洲人要求和俄氣分享其在前蘇聯國家的天然氣運輸網時,梅德韋杰夫也再次予以堅決拒絕。對于歐洲提出的俄氣若不合作,將繞開俄國建立獨立的管道運輸網的計劃,梅德韋杰夫不屑一顧,認為“沒有俄羅斯的天然氣,沒有哪個投資商會大膽去建設一條新線路。”他還舉例說,匈牙利在1990年曾經和別的天然氣出口國簽訂進口合同以替代俄羅斯,但最后的結果是布達佩斯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從俄國進口天然氣。這也讓普京接班人第一次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由于普京出任總理后,將更直接的面對通脹、醫療保險、教育和就業等民生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得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他的支持率。因此,普京對擔任總統時期的經濟改革計劃將更加慎重,并且將更加依賴于能源領域為政府的各種計劃買單。梅德韋杰夫積極推進的俄國能源壟斷和擴張政策也將獲得更加廣闊的實施空間。
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對中俄能源合作造成某種微妙的影響。眾所周知,中俄能源協議的簽署都是普京直接介入后完成的,但對于到協議的具體落實,也就是在和俄氣的具體談判中,雙方卻往往因為價格、環保等細節問題長期談不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