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麥金德提出了著名的三句名言后,地緣戰略就引起了各國的重視,而且其思想被地緣戰略學家所傳承。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麥金德的地緣戰略理論引致了兩次世界大戰。
一、麥金德的地緣戰略理論
英國近代地理學的鼻祖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生于1861年2月15日,1904年1月25日,麥金德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宣讀了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這篇論文影響到世界政治,麥金德在文章中提出了“心臟地帶”的論點,他是第一個以全球戰略觀念來分析世界政治的人。
麥金德認為,歐亞大陸是一塊連續的陸地,北部為冰塊圍繞,其他三面為水域包圍,面積為二千一百萬平方英里,或者說等于北美洲面積的三倍以上。這塊陸地的中部和北部,估計約有九百萬平方英里,或者為歐洲面積的二倍以上,沒有可以利用的通到海洋的水道,但是另一方面,除掉亞極地森林以外,一般說來十分適合騎馬和騎駱駝民族的機動性。這個心臟地帶的東面、南面和西面是呈巨大新月形的邊緣地區,由海路可以到達。根據自然形態,它們可分為四個區域,一般地說分別與四大宗教(佛教、婆羅門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領域相一致。前兩個區在季風地帶,一個面向太平洋,另一個面向印度洋。第四個區是歐洲,得到從西面來的大西洋雨水的滋潤。這三個區加在一起,面積不足七百萬平方英里,擁有十億以上或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第三個區與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和波斯海)地帶、或者更常說的近東地區一致,它在很大程度上因靠近非洲而缺少水分,因而除綠洲外,居民稀少。在某種程度上說,它兼有歐亞大陸邊緣帶和中心區的一部分特征。
圖1麥金德力量的自然位置示意圖(略)
樞紐地區(或叫心臟地帶):全部是大陸的;外新月地區:全部是海洋的;內新月地區:部分是大陸的,部分是海洋的。
麥金德認為,海洋上的機動性,是大陸心臟地帶的馬和駱駝的機動性的天然敵手。但橫貫大陸的鐵路改變了陸上強國的狀況。鐵路在閉塞的歐亞心臟地帶創造了更加偉大的奇跡,因為它直接代替了馬和駱駝的機動性。麥金德認為,歐亞大陸上那一片廣大的、船舶不能到達、但在古代卻任憑騎馬牧民縱橫馳騁,而今天又即將布滿鐵路的地區,是世界政治的一個樞紐區域(地區);樞紐以外地區,在一個巨大的內新月形地區中,有德國、奧地利、土耳其、印度和中國;在外新月形地區中,有英國、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如圖1所示。
麥金德認為,樞紐國家向歐亞大陸邊緣地區的擴張,使力量對比轉過來對它有利,這將使它能夠利用巨大的大陸資源來建立艦隊,那時這個世界帝國也就在望了。如果德國與俄國結盟,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于是,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意識到,歐亞大陸是世界的中心而誰控制了歐亞大陸也就控制了世界這一假定。有意思的是,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德國相信自己的生存空間是在東方的遼闊土地,為了獨霸世界,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發布第21號指令,正式下達了代號為“巴巴羅薩”的侵蘇計劃。1941年6月22日拂曉,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動用190個師、3500輛坦克、5000多架飛機,在從波羅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長的戰線上,向蘇聯大舉進攻。最后導致在二戰中的失敗。
在1919年巴黎和會之時,麥金德把他最初的論文擴展成一本叫做《民主的理想與實現》的書。在文中他用“心臟地帶”代替“樞紐地區”,并且看到東歐的地緣政治上的重要作用,把他的世界地緣政治上“陸心說”歸納為三句名言:誰統治東歐,誰就能主宰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主宰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全世界。世界島是歐、亞、非三大陸,由于其相連成一體,故稱為世界島。
但是,就在麥金德宣讀了他的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后,后來成為英國海軍大臣和主管印度事物大臣的L.S.艾默里(Amery)先生在討論中作了發言,他認為“擁有廣大草原地區的俄羅斯帝國,已經不在古老的草原人民的手中,而是成為真正的農業世界的一部分,經濟上它已經征服了草原,并且正在把它變成一個偉大的農業工業強國”。他指出:麥金德描寫的馬和駝駝的機動性,大部分已經過時了,現在是鐵路的機動性和海上的機動性的問題。他還預言,這兩方面的機動性都將“由航空作為動力的一種手段來加以補充”,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地理分布必然喪失它的重要性,而成功的列強將是掌握最大工業基礎的那些國家”。他最后作結論說:“在大陸中心還是在島嶼上這個問題并不重要,哪個民族擁有工業的力量,發明的力量,科學的力量,它就能打敗其他所有的民族”。麥金德最后明確指出:某一新的力量代替俄國對這片內陸地區的控制,將不會降低這一樞紐位置的意義。例如,假如中國被日本組織起來去推翻俄羅斯帝國,并征服它的領土的話,那時就會因為他們將面臨海洋的優越地位和把巨大的大陸資源加到一起——這是占有樞紐地區的俄羅斯人現在還沒有到手的有利條件,構成對西方世界自由的威脅。
確實,工業化的力量是美國和日本崛起的根本原因。工業化也叫產業化,是指從農業等第一次產業的比重很大的階段向第二次產業特別是工業的比重提高的過程。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結構轉變的主要動力。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決策部門在推進工業化時,不僅要利用靜態比較利益原則,更要重視利用動態比較利益原則,來指導制定工業化政策。從產業發展方面,關鍵是選擇戰略產業和制定對外貿易政策。從區域角度來觀察,主要是選擇優勢區位,培養經濟增長極和重點區域,并將戰略產業放在這些區域。
很早從理論上闡述了工業的重要性的是美國建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漢密爾頓(1755—1804年)。1789年,漢密爾頓被華盛頓總統任命為第一任財政部長。1790—1791年,漢密爾頓向國會提出了著名的四大報告,系統地提出了美國的經濟建國大綱,其中心內容是,發展民族市場,進而發展美國制造業,以實現美國工業化。他說,不僅一個國家的財富,而且它的獨立與安全都與工業的發達息息相關,要使美國強大,首先必須發展工業。美國應該通過政府的巨大贊助,努力加速工業的發展。1791年12月,漢密爾頓向國會提交了《關于制造業的報告》,鼓勵在美國發展制造業。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早期的工業化,建立了近代工業體系。漢密爾頓的思想對后來德國的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生產力理論創立歷史學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841年,李斯特出版了《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這被譽為十九世紀歐洲工業化的圣經。李斯特認為,財富的原因與財富本身完全不同,財富的生產力比財富本身要重要許多倍。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生產力的增長比眼前物質財富的獲得要重要得多。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取決于它的生產力的發展程度。
二、斯皮克曼的地緣戰略理論
斯皮克曼是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耶魯大學國際研究所主持人。著有《和平地理學》(實質上是“戰爭地理學”。)斯皮克曼認為,從地理位置上研究國際關系中的安全問題十分重要。麥金德在1904年發表的《歷史的地理樞紐》這篇論文從研究地理位置中得出一些一般性結論,為人們充分認識地理因素對國際關系中安全問題的影響做出了重要貢獻。斯皮克曼認為,在美國的安全形勢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誰控制歐洲和亞洲的邊緣地區問題。要是這些地區落到與美國為敵的一個強國或幾個聯合起來的強國手里,那么由此造成的包圍形勢就會使美國處于嚴重的危險的局面中,不管美國的陸軍和海軍力量如何強大。因此,用武力阻止歐洲或亞洲為一個強國所統一,對美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是美國參與世界事務,保衛和平與自身安全的手段。
實力是國際關系中的根本要素,沒有實力支持的政治理想和遠見很少有存在的價值。二戰時,挪威、丹麥、荷蘭等小國沒有實力,只能任人宰割;即使象英國和法國那樣的中等國家,由于不知道發展實力,也被德國蹂躪。因此,國家的安全同實力有密切關系。國家擁有明確規定的領土基地并綿延成一定的幅員,實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理條件和自然資源。如果一國的安全終究要憑自己所能支配的力量來保護,那么以保證安全為目標的政治戰略就必須在和平時期保持國家的實力。由于領土的大小影響一國的相對實力,自然資源影響人口的密度和經濟結構,這些東西本身又是制定政策的要素,因此,負責制定外交政策的政治家們要從全球的地理的觀點上來考慮一國的安全問題,考慮國家的領土在世界上(整個地球表面)的位置、領土的大小和資源以及其他國家的領土和實力分布等等情況。世界陸塊地理因素是一切戰略和安全問題中極端重要的因素。
斯皮克曼認為,美國現在是一個大陸國家,有鐵路和巴拿馬運河相連,因而它的東西海岸有跨過大西洋和太平洋達到歐亞大陸東西兩側的便利通道。由于飛機完全改變了大國之間的關系和實力的運用,除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美國同歐亞大陸的最重要接觸線外,在北方有一條將要由飛機控制的第三條前線,將北美洲和歐亞兩洲大致地連接起來,這條由空中勢力使美國和歐亞實力中心最為接近的線,使得美國處在歐亞實力中心之間,雖然和它們遠隔重洋。
斯皮克曼認為,要衡量一國的外交政策,首先必須根據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位置,一國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對決定它的安全問題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但是同位置相比較,疆土的大小、地形和自然資源是決定一國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個球體上,每一個點都是被所有其他的點包圍著的。如果某一個國家受到其他一些國家的包圍,而這些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總的潛在實力都比它優越,這個國家又沒有地形上的特點可以掩護,那么,包圍就成了真正的威脅。為了設法獲得安全,政治家必須考慮這種形勢并采取行動,只要存在著減少或阻止完成包圍的可能性,任何這種可能性都要加以利用。小國與強國合并或加入同盟是提高國際地位的途徑之一,還有工業化的力量和技術進步以及用于增強實力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改變在地理上的不利。此外,人民也是一國實力的根本要素。人口數量可以用來說明一個區域維持生活的能力,因而它也就是潛在實力的標志。
斯皮克曼認為,美國在地理上是被歐亞大陸以及非洲和澳洲包圍著的。歐洲是一個有許多獨立國家的政治分布區,但是在這個區域的歷史上的各個不同時期里,它都曾受到強迫統一的威脅。二戰時期納粹德國企圖從北角直到好望角建設一個新秩序;與此同時,在遠東地區也進行著同樣的努力,以達到由一個強國統治的目的。在那里,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和俄國的勢力在大陸上保持著一種均勢。日本帝國從它在大陸海岸以外的島嶼基地向外進行擴張,是以達到從白令海峽到塔斯馬尼亞的全部統治為目的的。二戰盟國的勝利遏制了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的欲望,避免了美國完全被包圍的可能。因此,將來美國在和平時期就一定要經常注意不讓任何國家或幾個聯盟國家以優勢的力量出現在歐亞大陸這兩個區域的任何地方以免美國的安全受到威脅。在環繞著歐亞大陸而處在大洋中的一些濱外島群中,對于美國最有重要意義的是英國和日本,因為它們代表政治的和軍事的勢力中心。環繞歐亞大陸的一系列邊緣海,大大地幫助了這些國家的發展。但是,歐亞大陸上的陸地交通卻遇到了嚴重的困難,以致整個歐亞大陸的陸塊從來就未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整體。但是,鐵路的發展有可能使歐亞大陸成為一個具有真正勢力的統一整體(國家或國家聯盟)。
斯皮克曼承認麥金德《歷史的地理樞紐》中大陸心臟地帶的提法。他認為某些地區由于它的特殊氣候條件不能作為實力地帶,如極北地區,由于土地連續不斷地凍結著,農業生產的可能性很小;在極熱地區,土壤的淋洗作用限制了當地糧食生產維持大量人口的可能性。因此,南北兩半球只剩下兩條十分有限的地帶環繞著地球,其中的區域一般適宜于大量人口的發展和強國的成長。斯皮克曼把麥金德稱為新月形地區的沿海地帶叫作邊緣地區。海之外的英國、日本、非洲和澳洲這些濱外島嶼和大洲,叫外新月區。
麥金德認為大陸心臟地帶具有核心地位的價值,它處在歐亞大陸的中央,使它與內新月區的一些地方有內部交通的便利。在麥金德的概念中,圍繞著大陸心臟地帶由水路兩便的國家所形成的內新月地區,是由三部分組成的:歐洲的沿海地區、阿拉伯中東沙漠地區和亞洲季風地區(包括印度和印度洋沿岸和中國兩個不同的地理單元)。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區處在大陸心臟地帶和邊緣海之間,必須看作是一個中間區域,在海上勢力和路上勢力的沖突中,起著一個廣大緩沖地帶的作用。邊緣地區的水陸兩面的性質是它的安全問題的基礎。
斯皮克曼認為麥金德的名言:“誰統治了東歐,誰便控制了心臟地帶;誰統治了心臟地帶,誰便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便控制了全世界。”是錯誤的。他提出,如果舊世界的強權政治需要一個口號的話,就必須是:“誰支配著邊緣地區,誰就控制歐亞大陸;誰支配著歐亞大陸,誰就掌握世界的命運。”
實際上,斯皮克曼的觀點是牽強的。因為邊緣地區是通向心臟地帶的必由之路,由海上來的強國要進入歐亞大陸,首先當然是進攻邊緣地區,而且即使控制了邊緣地區,也不一定能夠控制心臟地帶。日本是一個島國,由于地狹物貧,雖然依靠工業化取得了強國的地位,但是始終有“登陸”歐亞大陸的夢想。日本在1927年寫成的《田中奏折》中說:“先征服臺灣,后吞并朝鮮,然后征服滿蒙和中國,之后是南洋和印度,中亞和歐洲,……為此要打倒美國,與蘇聯作戰。”日本在二戰初期占領了從沿海地區向內陸縱深的大半個中國和東南亞,最后在退卻到位于心臟地帶的中國反擊和俄羅斯支持下,終究失敗。其實,兩次世界大戰日本都是希望登上歐亞大陸這個世界島,都失敗了。隨著現代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的發展聯網,歐亞大陸尤其是心臟地帶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提高。
斯皮克曼認為,美國在30年內兩次卷入世界大戰,每次都是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區眼看要被一個單獨的強國所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企圖在大西洋沿岸建立霸權,日本企圖完全控制遠東亞洲的邊緣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又是德國和日本企圖控制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區及其廣大實力資源。
斯皮克曼認為,在沒有成立一個世界政府,廢除各個國家的獨立主權之前,每個國家仍將主要依靠自己國家力量來保證各自國家的生活、財富和幸福。任何一個大國不講究實力就意味著它終究要被征服和滅亡,古往今來凡是沉溺于安逸無備狀態的國家無不崩潰。從地緣政治分析的觀點看,歐亞聯合起來的潛力擁有十倍于美洲的人口和兩倍半的土地。美國的主要政治目標,不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必須防止歐亞大陸幾個實力中心聯合起來反對美國的利益。二戰后為確保美國的安全與獨立,美國必須采取一種外交政策使歐亞大陸不可能潛伏一個有壓倒優勢的統治勢力。
三、布熱津斯基的地緣戰略理論
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是美國當代著名戰略理論家,地緣政治學家。1928年3月28日出生于波蘭并在華沙生活了10年。1938年隨父母移居加拿大。1958年加入美國國籍。1977—1981年出任卡特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一戰之后波蘭重新獨立,企圖利用蘇俄內戰的時機奪取白俄羅斯、烏克蘭和立陶宛,恢復古代波蘭的疆界,得到了反蘇俄的協約國支持。1919年波蘭趁蘇俄忙于內戰占領了白俄羅斯和立陶宛,1920年4月波蘭對烏克蘭發動進攻,戰爭爆發。1921年3月雙方簽定和約,波蘭得到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蘇俄雖然喪失大片土地,但政權得到鞏固,后蘇聯成立,開始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并建立了強大的國防,為后來打垮法西斯創造了條件。1939年9月28日蘇聯與與德國簽訂了《蘇德邊界友好協定》。蘇聯與德國合伙第四次瓜分了波蘭。1940年3月5日,蘇聯政治局決定處決在蘇聯監獄和戰俘營中受盡苦難的大約15000名被俘虜的波蘭軍官及11000名波蘭平民。波蘭軍官、知識分子和有產階級平民。共約22000人在斯棱斯克卡庭和哈爾克森林公園地區的第6區被處決就地掩埋,這成了波蘇關系中永遠的傷疤。
也許是俄羅斯與波蘭歷史上的結怨,布熱津斯基為美國政府設計了一系列針對蘇聯的“和平演變”政策,如20世紀80年代,布熱津斯基等人為布什政府提出“超越遏制戰略”,其長遠目標就是“戰勝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聯合的歐洲,使資本主義最終在全世界戰勝共產主義,建立美國主導下的世界秩序”。“這個戰略是一個規模極其龐大的系統工程,其中就包括了以意識形態為核心的外交、經濟、軍事、秘密活動等大規模心理戰內容。”毫無疑問蘇聯的解體有布熱津斯基的智慧所起的作用。
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以下簡稱《大棋局》)是布熱津斯基研究地緣外交思想的代表作。
1997年4月,布熱津斯基在其出版的《大棋局》引言中說,500年來歐亞大陸一直是世界力量的中心,在20世紀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務發生了結構性變化,隨著蘇聯的失敗和崩潰,美國作為一個非歐亞大陸國家,破天荒第一次不僅作為歐亞大陸大國關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國出現了。鑒于歐亞大陸依然保持著它地緣政治的重要性,美國是否阻止一個占主導地位和敵對的歐亞大陸大國的出現——對美國在全球發揮首要作用的能力依然是極為重要的。美國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真正合作的全球大家庭。但與此同時,在歐亞大陸上不出現能夠統治歐亞大陸從而也能夠對美國進行挑戰的挑戰者,也是絕對必要的。因此,本書的目的是制定一項全面和完整的歐亞大陸地緣戰略(即對地緣政治利益做戰略上的掌管)。
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是新型的霸權。美國在全球力量四個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方面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在軍事方面,它有無可匹敵的在全球發揮作用的能力;在經濟方面,它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火車頭;在技術方面,美國在開創性的尖端領域保持著全面領先地位;在文化方面,美國文化有無比的吸引力,特別對世界各地的青年而言。這四個方面加在一起,使美國成為一個唯一的全面的全球性的超級大國。
布熱津斯基認為,對美國來說,歐亞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目標。其實這也是沿襲了麥金德的思想。歐亞大陸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大陸和地緣政治中軸。控制了歐亞大陸就幾乎自然而然地控制了非洲,并使西半球和大洋洲在地緣政治上成為這個世界中心大陸的周邊地帶。歐亞大陸擁有世界人口的約75%,它的企業和地下礦藏占全世界物質財富的大部分份額,歐亞大陸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總額的約60%,世界已知能源資源的四分之三左右也在歐亞大陸。
布熱津斯基認為,地緣戰略即對地緣政治利益的戰略管理可以被比作棋局。歐亞是個棋盤,對世界領導權的爭奪在此從未停止過。在歐亞這個棋盤上一爭高下的是數個實力不等的棋手。最重要的棋手在這個棋盤的西部、東部、中部和南部。棋盤的最西端和最東端都有人口稠密的地區分屬幾個強國。美國的力量直接部署在歐亞大陸狹窄的西部邊緣。在遠東大陸有一個越來越強大、獨立,并擁有眾多人口的大國。這個大國的精力充沛的對手局限在幾個鄰近的島嶼上。這些島嶼和一個遠東小半島的一半給美國的力量提供了立腳點。
布熱津斯基認為,在東、西兩端之間有一個遼闊的中間地帶。這里人口密度低,目前在政治上不穩定,組織上四分五裂。在這一帶有一個曾對美國的主導地位提出挑戰的強大對手,把美國逐出歐亞大陸是它一度追求的目標。在廣闊的歐亞中部高原以南有一個政治上混亂但能源豐富的地區,它對于歐亞大陸西部和東部的國家,以及最南部地區那個人口眾多、有意謀求地區霸權的國家來說,都有潛在的重大意義。
布熱津斯基認為,這個巨大的、形狀不規則的歐亞棋盤從里斯本一直延伸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為“棋賽”提供了舞臺。美國可能成為贏家,條件是:棋盤的中間地帶能逐步并入擴大中的由美國主導的西方勢力范圍;南部地區不被某一個國家單獨主宰;東部國家不聯合起來將美國逐出近海的基地。但是,如果中間地帶拒絕向西方靠攏,而成為非常自信的單一的實體,并控制了南部,或同東部的主要棋手結盟,那么美國在歐亞大陸的首要地位就將嚴重受損。如果東部兩個主要棋手實現某種聯合,美國地位也同樣會受損。最后,如果美國的西部伙伴把美國從其西部周邊地帶的立足點逐出,美國自然而然被迫終止其在歐亞大陸棋局的角逐。盡管這可能也意味著歐亞大陸西端最終會被重新崛起的、占據中間地帶的那個棋手所控制。如圖2所示。
圖2布熱津斯基歐亞大棋局示意圖(略)
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的霸權與過去的帝國不同的是它不進行直接的控制,而是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在歐亞棋局中成功地運用地緣戰略力量和更高超的地緣戰略手段。主要做法是隨即應變、施展外交手段,建立盟友關系、有選擇地吸收新成員加入聯盟,并十分巧妙地配置自己的政治資本和更深思熟慮地部署美國的力量。
布熱津斯基認為,政治地理仍然是影響國際事務的關鍵因素。民族國家是世界體系的基本單位,地理位置是民族國家對外政策優先目標的出發點。經濟才能及其向技術發明的轉換也可以是一種判斷實力大小的重要標準,在這方面日本是個極好的例子。一個國家的軍事、經濟和政治力量越強,它在重要地緣政治利益、影響和參與方面超越其近鄰的覆蓋面也就越大。
布熱津斯基談到了地緣政治分析先驅麥金德的著名格言:誰統治了東歐誰就可以控制中心地帶;誰統治了中心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能控制世界。但他認為,目前的情況是,來自歐亞大陸之外的美國占據世界首要地位,美國的力量直接部署在歐亞大陸的三個周邊地區,并從那里對處于歐亞大陸內陸地區的國家施加強有力的影響。因此,美國為了長期掌管在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利益在制定地緣戰略時,出發點必須是特別注意最重要的賽手并恰當地評估這一地區的情勢。美國的歐亞地緣戰略是:有目的地管理在地緣戰略方面有活力的國家,并審慎地對待能引起地緣政治變化的國家,以維護美國的利益。
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為了長期掌管在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利益在制定地緣戰略時,出發點必須是特別注意最重要的賽手并恰當地評估這一地區的情勢。首先認明在地緣戰略方面有活力和有能力引起國際力量分配發生在重要變化的歐亞國家,并弄清它們各自的政治精英的基本對外政策目標,以及謀求這些目標可能造成的后果;確定具有地緣政治重要性的歐亞國家是哪些,這類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或存在的本身,對更活躍的地緣戰略國家或對地區的狀況起著催化劑的作用。第二,制定美國的具體政策,抗衡上述國家的影響,有選擇地吸收它們加入聯盟和/或控制它們,以便維護和促進美國的重要利益,同時形成更全面的地緣戰略概念,在全球范圍內把較為具體的美國政策相互聯結起來。
布熱津斯基認為,對于美國來說,歐亞地緣戰略涉及有目的地管理在地緣戰略方面有活力的國家,并審慎地對待能引起地緣政治變化的國家,以維護美國的兩種利益:在近期保持美國獨特的全球力量,將來逐步把這種力量轉化為機制化的全球合作。通俗地說,美國地緣戰略的三大任務是:防止附庸國家相互勾結并保持它們在安全方面對美國的依賴性;保持稱臣的國家的順從并維持向它們提供的保護;防止野蠻民族聯合起來。
布熱津斯基對歐亞大陸的國家進行了細分,提出了地緣戰略棋手和地緣政治支軸國家的概念。地緣戰略棋手國家:是指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國境之外運用力量或影響去改變現有地緣政治狀況,以致影響美國利益的國家。這些國家仔細地估量美國的力量,確定它們的利益同美國一致或矛盾的程度,并制定自己較為有限的歐亞大陸目標。這些目標有時同美國的政策相符,有時同美國的政策沖突。美國對有這種動機的歐亞國家必須特別注意。目前,地緣戰略棋手國家包括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地緣政治支軸國家:是指它們所處的敏感地理位置以及它們潛在的脆弱狀態對地緣戰略棋手行為造成的影響。地緣政治支軸國家的地理位置有時在決定某個重要棋手是否能進入重要地區、或在阻止它得到某種資源方面能起特殊的作用。一個地緣政治支軸國家有時能成為一個重要國家甚至一個地區的防衛屏障。有時其存在本身就可能對一個更活躍和相鄰的地緣戰略棋手產生十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響。因此,辯明冷戰后歐亞大陸關鍵的地緣政治支軸國家,并為它們提供保護,也是美國全球地緣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地緣政治支軸國家包括烏克蘭、阿塞拜疆、韓國、土爾其和伊朗。而英國、日本和印度尼西亞雖然是十分重要的國家,但無資格被視為地緣政治支軸國家。英國是已退休的地緣戰略棋手,是美國的重要支持者、一個十分忠實的盟國、一個不可或缺的軍事基地和極為重要的情報活動中的一個親密伙伴。日本有短期內成為地緣戰略棋手的潛力,日本的這種潛力要求美國必須特別精心地培育美日關系,美日聯盟通常被視為美國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布熱津斯基認為,地緣戰略棋手和地緣政治支軸國家的名單并不是永久不變或固定的,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增減。中國能成功地不顧美國的反對而大規模使用武力統一臺灣的話,將更廣泛地威脅美國在遠東的政治信譽。
布熱津斯基認為,法國和德國都致力于歐洲一體化,法國不僅謀求在統一歐洲中起主要的政治作用,在歐洲地緣戰略觀念某些重要方面與美國不同,還把自己視為有著共同關心問題的地中海—北非國家群體的核心。德國越來越意識到它作為歐洲最重要的國家——地區經濟火車頭和新的歐盟領導人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并可與俄羅斯發展某種特殊的雙邊協調的關系。烏克蘭是歐亞棋盤上一個新的重要地帶。它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存在有助于改變俄羅斯。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再是一個歐亞大國。如果俄羅斯重新控制了擁有5200萬人口、重要資源及黑海出海口的烏克蘭,俄羅斯將重獲建立一個跨歐亞強大帝國主義的資本。
布熱津斯基認為,歐洲一體化如果追求與美國“平等的伙伴關系”而不是服從美國的領導,美國的立場還比較含糊。可以接受一個民主的認同美國和歐洲共有的價值觀的俄羅斯成為一個歐亞大陸中的小伙伴,但要防止新獨立的原蘇聯各國重新歸順莫斯科。最大的潛在危險是中國與俄羅斯或許還有伊朗結成大的聯盟,也要預防中國與日本結盟。也不能排除大歐洲聯盟——德俄聯盟和法俄聯盟的出現。由于歐亞大陸的任何地區聯盟都威脅到美國全球性大國的地位,美國必須研究如何對付謀求將美國趕出歐亞大陸的地區聯盟。
日本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提出的國家戰略是:謀求與美國建立類似跨大西洋的美英關系那種跨太平洋的美日關系,逐步追求與美國對等的國際地位;加強與臺灣地區、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友好合作,建立連接臺灣、菲律賓、婆羅洲、印尼、澳大利亞的西部壁壘。盡量離間中俄兩國,促進中俄的戰略對立,阻止中俄結盟。
四、地緣戰略理論的啟示
地緣戰略理論啟示每個國家:國家強盛有一些公共的規律可以遵循!
第一是國民義務教育,加強義務教育能夠從小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統一國家理念。世界上的國家國民義務教育有9年、10年、11年、12年的。最好是完全由國家來辦。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文化異常落后,城市居民中的40%、農村居民中的80%以上是文盲。列寧在1913年寫道:“人民群眾被剝奪了受教育、獲得光明、求取知識的權利的野蠻的國家,在歐洲除了俄國以外,再沒有第二個。”正因為這樣,十月革命后的俄國無論是在經濟建設還是在民主政治建設上,都遇到了由于文化的落后所帶來的一系列困難。所以,列寧強調,不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文化異常落后的狀況,俄國就不能建成社會主義。所以,列寧提出把“文化革命”作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的綱領。包括掃除文盲,提高全體人民的文化水平;培養和造就各方面的專門人才;進行共產主義的思想道德教育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發展國民教育,一切都取決于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加快教育事業,列寧強調,一要大力增加教育經費;二要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改善教師的物質生活條件。列寧對文化建設和文化革命給以高度評價。他說:“只要實現了這個文化革命,我們的國家就能成為完全社會主義的國家了。”現在,俄羅斯普通教育為11年義務教育,少數地區試行12年制。即使是北朝鮮經濟那么落后的國家,也早就在全國實現了10年一慣制的義務教育。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克斯說過,讓少數民族青少年與其他各民族青少年接受同等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那么,他們就會形成相同的價值觀,這有利于國家的統一。
第二是工業化,工業化是富國強兵的基礎。在18世紀30年代,英國首先爆發了產業革命。當時,英國各主要工業部門先后出現了從手工業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的趨勢。這一工業化過程首先從紡織工業部門開始。蒸汽機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蒸汽機時代。它改變了人類以人力、畜力、水力作為主要動力的歷史,使各種機器有了強大的動力,導致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技術革命。在棉紡織業的帶動和刺激下,其他輕工業部門也從工場手工業逐步向機器大工業過渡。輕工業部門的機器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了重工業的技術革新,18世紀末,蒸汽壓力鼓風機開始應用于冶鐵業,使英國的冶金工業迅速發展。在冶金、采煤、機器制造等工業部門的強大推動下,交通運輸業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到19世紀30-40年代,英國基本上實現了早期的工業化。
美國1790年,仿制出英國的水力紡紗機,建立起第一座棉紡廠。隨著棉紡織業的發展,毛紡織、制鐵、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業部門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廠。到19世紀中葉,機器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在1828年,美國開始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865年,鐵路線全長已達35000英里。大規模的鐵路建筑,不僅帶動了東部重工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西部農業生產的發展。到南北戰爭(1861-1865年)前,美國基本上完成了早期的工業化,建立起近代工業體系。美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廣泛地利用了英國工業的技術,以及歐洲的資金和國外移民所帶來的生產經驗。
法國經過1789-1794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封建障礙,開始了早期工業化過程。法國的工業化也是從紡織工業部門采用機器開始,進而逐漸擴展到冶金、采礦和機器制造業。在19世紀60年代,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取得統治地位,完成了工業化。
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比英國晚半個多世紀,直到19世紀30-40年代,德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產業工人只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98%。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后,機器大工業才逐步確立起來。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后,實現了大工業的迅速發展,在19世紀70年代末,工業化程度達到了足以與英、法匹敵的地位。
日本早期工業化進程起步最晚。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以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封建國家,國民收入85%來自農業,15%來自商業和手工業。經過明治維新,日本的工業逐漸發展起來,但與世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工業化水平很低。1880年,輸入了新式紡織機后,紡織工業才得以迅速發展。同時,在國家的推動、引導和扶持下,出現了開辦企業的高潮,到1885年,產業革命迅速展開。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近代產業發展的轉折點,依靠在中國開設工廠、企業及其他商業的特權和戰爭賠款,使其大工業、交通運輸、銀行、貿易等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大大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到20世紀初,日本近代工業的主要部門都已建立起來,完成了早期工業化。
前蘇聯在20世紀20-30年代采取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建立了集中計劃經濟體制。這一切都是對在落后的農業國家中如何發展工業化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嘗試。
前蘇聯在列寧的領導下,從1921年3月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到1928年結束。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采取特殊的間接的和迂回的過渡形式;第二,在農業中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政策;第三,利用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來恢復工業、振興國民經濟;第四,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利用商品貨幣形式和市場來發展經濟。列寧倡導的新經濟政策實質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和改善工人和農民的生活狀況,利用私人資本主義并把它納入國家資本主義軌道。
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的目標要求通過農業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向國家工業部門大規模轉移,來加快工業化的進程。實際上,斯大林接受了這種思想,并沿用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許多作法,從1928年開始,率先采用了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這種體制的特征是:犧牲農業的發展,來迅速實現重工業化的目標;抑制國內市場交易,很少進行對外貿易;國家對生產手段嚴格控制。這種工業化模式忽視了農業發展是工業化的基礎,忽視了國內市場交易自由化從而失去了效率性。當然,當時迫于外界的軍事壓力不得不這樣做,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績效。后來,斯大林利用一戰和二戰的間歇,重點發展了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并進行了“生產力東移”。前蘇聯從1930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到二次大戰爆發這一時期,國民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是發展重工業,正式開始了“生產力東移”,開辟新的原料和動力基地。到戰爭爆發前夕,在東部地區建起了具有全國意義的專業化生產基地,如烏拉爾—西西伯利亞的全蘇第二煤炭冶金基地、哈薩克斯坦的全蘇第三煤炭基地、烏拉爾—伏爾加河流域的全蘇第二石油基地、烏拉爾—哈薩克斯坦—北高加索的有色冶金基地、烏拉爾—伏爾加河的機械工業中心。同時,還在東部地區建立了化學工業、森林工業、木材工業中心。在后期,隨著戰爭威脅的逐漸臨近,加速了“生產力東移”的進程,按照國防利益原則,調整了整個工業布局,在烏拉爾地區、伏爾加河地區分別建立了機械工業、石油工業、化學工業等戰略工業的分部或分廠,并加強了工業的分散布局,建立起一批中小企業,加強了軍事工業的建設與生產。二戰爆發后,德國法西斯進攻前蘇聯不久,就占領了全蘇工業重要基地——烏克蘭及前蘇聯的歐洲中部地區,而且長期封鎖了機械工業中心的列寧格勒(現稱圣彼得堡),其他一些西部的工業基地也時刻受到威脅。鑒于此,前蘇聯加速了“生產力東移”的進程,一方面將西部前線和接近前線的工廠撤退到東部地區,迅速安裝并恢復生產;另一方面,加大對東部地區基本建設投資,東部初步形成了獨立的工業體系。這些為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當希特勒進攻前蘇聯時,前蘇聯最終在二戰中獲勝。
第三是分裂的小國難以生存,加強國家間聯盟,形成多極世界。2011年3月19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針對利比亞的打擊“已經開始”。巴黎時間當天17點45分,法國的戰機在利比亞上空對政府軍車輛開火,并摧毀了目標。法國成為第一個向利比亞政府軍發動空襲的西方國家。位于地中海的美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巴里號也向利比亞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多國軍事干預利比亞已經揭幕。
在世界上打得贏就是老大。在國際事務中似乎遵循著叢林法則,強則生存。我們回想一下伊拉克戰爭、南聯盟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到今天的西方國家聯盟空襲利比亞,無不是類似“群狼圍捕小羊”的游戲。隨著冷戰結束后國際形勢的變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明顯上升,各種民族主義思潮和活動趨于活躍,一些大國或國家聯盟干預別國的內政總是從民族和宗教問題入手,引發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沖突和內亂,然后又以所謂“維護穩定、保護該國平民和平民居住區免受武裝襲擊的威脅”等為借口,對一個主權國家開展侵略。
那么,中小國家今后如何生存呢?一是強力發展工業化,堅決振興軍備;二是積極尋求加入大國或強國聯盟,或與之建立聯邦制國家。堅決不要企圖自己當一個小國王。象當年南聯盟被西方多國空襲侵略時想加入俄羅斯都不可能了。三是在國內政治上關注民生,提高國民素質和愛國熱情;四是將一切分裂主義分子和思潮消滅在萌芽狀態。
對于歐亞大陸來說,歐盟形成一極是必要的和可能的。俄羅斯在歐洲可以與歐盟結盟,在亞洲可以和中國結盟。俄羅斯沒有必要也絕對不會放棄自己在歐亞大陸處于樞紐地區(或叫心臟地帶)的地位。如果是這樣,原來離開前蘇聯的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或許今后會回歸。至少不能破壞俄羅斯成為歐亞大國的狀況。俄羅斯在穩固了中南部局勢后,在遠東地區有必要從中國和日本引進學習俄語并在俄羅斯留學后的年輕人口,因為人口也是保持大國地位的重要資源要素。無論如何,俄羅斯與中國的聯盟應該是平等的戰略伙伴關系。今后,日本和韓國及北朝鮮是否加入,要看亞洲一體化進程。
第四是陸地的作用最大,任何國家都要重視陸地下面的空間利用。世界是一個整體,如果把陸地叫第一維空間,把海洋(包括海水下面)叫第二維空間,把天空和外太空叫第三維空間,陸地的作用無疑是最重要的。陸地還有地表下面可以為人類所利用,我們把它叫做第四維空間。
關于地下空間的利用,即充分開發第四維空間,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地道戰是一個經典的案例。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發展起了網絡地道,即各家相通、各街相通、各洞相通、各村相通。在戰斗中,這種被改進的地道很快發揮了它的威力。從1943年開始,地道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的地道網,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的陣地。這樣,地道便成了進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壘。地道戰是中國人民對敵斗爭的偉大創舉!
坑道作戰也是充分利用第四維空間的經典。在20世紀50年代初發生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依托坑道工事,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進行了堅守防御及反擊作戰。抗美援朝戰爭從1951年6月進入第二階段后,志愿軍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實行“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防御作戰逐步由運動性質轉為堅守性質。為增強防御陣地的穩定性,各部隊重視工事的構筑。1952年4月,志愿軍司令部發出指示,提出坑道工事必須達到“七防”的要求,即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統一了施工標準,規定坑道頂部的厚度一般在30米以上,坑道口的防護厚度10~15米,坑道幅寬1.2米,每條坑道至少有2個以上出口。僅第一梯隊7個軍的6個軍共構筑坑道190多公里,塹壕、交通壕650公里,各種火器掩體1.2萬多個。至此,在橫貫朝鮮半島250公里長的正面戰線,形成具有20~30公里縱深,以坑道為骨干、支撐點式的防御體系。隨著坑道工事的基本完成,志愿軍的陣地日益鞏固,為實施堅守防御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志愿軍大規模構筑坑道工事及所進行的坑道作戰,使防御的穩定性大為增強。坑道工事有利于保存有生力量,有利于在一點或數點上與敵反復爭奪,從而大量消耗敵人有生力量;不僅解決了防御作戰中守住陣地的問題,而且有利于實施陣地進攻作戰,對取得戰爭的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目前全世界的地下防御設施的數目在大量增加,據國外有關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70多個國家擁有深層地下掩體,總數目高達1萬多個。而且人們運用高科技大力提高了地下防御設施的挖掘深度和抗毀強度。未來的地下防御設施將不僅僅具有單純的防護性能,還將構成具備綜合作戰能力的大系統。當然,先進國家也開發出了威力巨大的鉆地彈。可以預見,在未來戰爭中,必將推動信息化戰爭向地下深層空間擴展、延伸。第四維空間的重要性越來越大。
總之,從歐亞大陸來看,麥金德的三句名言:誰統治東歐,誰就能主宰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主宰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全世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引致了兩次世界大戰。是否會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呢?現在,爭奪仍然在繼續,如北約東擴,多國聯合打擊伊拉克、阿富汗、南聯盟、利比亞等。呈現出一群強國聯合起來打一個弱小國家的常態。負責制定外交政策的政治家要了解地緣戰略的理論,要從全球的地理的角度考慮國家的安全問題。
善良的人們,警惕戰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