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后20年,一個重要的時代特征是:意識形態淡出→民族國家凸顯→傳統文化回潮,三者之間有著明確的遞進式的因果關聯。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1993年亨廷頓發表《文明的沖突》,1997年費孝通提出“文化自覺”,都是針對時代課題的回應。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對時代任務的界定和表述也進行了根本調整,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反修防修”和“繼續革命”,變為七八十年代的“實現四個現代化”,再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報告對應于冷戰后的時代環境,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回顧歷史,自改革開放以來,以精神文明和文化為主題,執政黨共計召開過三次中央全會,三次都是六中全會,即1986年的第十二屆六中全會、1996年的第十四屆六中全會和2011年的第十七屆六中全會。
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其背景是改革開放,特別是1984年城市改革啟動后,經濟生活躁動,經濟秩序失衡,原先計劃體制和管制型社會的意識形態管理方式已不能奏效,知識界偏離正軌,挑戰體制,批判傳統,思想活躍而混雜,執政黨亟須重新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但其效果,到20世紀80年代末已見分曉。
十四屆六中全會形成《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其立意源自兩個方面,一是蘇聯社會主義陣營徹底瓦解,二是中國向市場經濟全面轉軌,由此導致國內不僅思想輿論浮動,而且社會倫理失范。全會提出15年遠景目標,即到2010年,全民族將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公民素質、社會風氣、公共秩序等顯著提高,全國范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等等。今天回看當年的設想,令人有隔世之感。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總量在全球不斷超越法、英、德、日等經濟強國,居世界第二。近年全球金融風暴、經濟衰退,美歐日發達國家均遭遇空前的金融、財政困境,中國似乎一枝獨秀。但是第一,在國際意識形態斗爭中,中國政府被戰略圍困的局面并沒有因此而發生任何改變。第二,國內社會風氣和道德水準繼續下滑,已經到了老弱倒地是否幫扶都需要全民認真討論的地步。第三,與此同時,文化領域的企事業機構總體上處于疲弱狀態,文化產業占GDP比重較低,這似乎也是文化軟實力嚴重不足在產值上的表現。
這就是十七屆六中全會所針對的問題。通讀全會文件,透過繁縟復雜的官方話語,其核心命題就是所謂“建設文化強國”。對于執政黨來說,目前,文化領域的所有政策措施、所有改革發展,都是為了“文化強國”這個核心目標。但是,“文化強國”本身仍然是一個含混不清、過于籠統的概念,例如,文化強國的內涵及層次,評估某一國家是否文化強國的標準,都完全沒有界定。
那么,什么是文化強國?可以美國為例。2010年,美國文化產業占其GDP比重為25%,僅次于軍工產業,中國則為2.75%。根本的差距在哪里?當然不在產業本身,也不在人才隊伍的優劣,而在于美國有能力向全球大規模銷售它的核心價值觀,即所謂“普世價值”,而中國不能。在這個意義上,美國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文化強國。而所謂文化強國,就是:
第一,有自己的一套既獨立、又普世的核心價值觀;
第二,能源源不斷地推出原創性的文化作品;
第三,有一個強大的文化產業來傳播和營銷其價值觀和文化作品。
也就是說,在當今世界,文化強國由這三個層次的要素組成:價值觀、作品、產業。缺一個層次,就不是文化強國;三個層次都缺,就是不折不扣的文化弱國。比如,缺少獨立的核心價值觀,就必然在意識形態上依附于其他文化強國;而缺少文化產業,就可能成為其他國家文化產品的傾銷市場。在這個意義上,不論是文化強國,還是文化弱國,都是在相互博弈和競爭中形成的,首先都是國際政治的概念。
所以,關鍵還在于核心價值觀。那么,這個核心價值觀又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社會判斷人們行為的最終的是非標準,即一個社會的終極信念。我們構建一種核心價值觀,不能總停留在嘴上、紙上,而必須付諸行動。關鍵在于,一個社會的先進分子要能夠在重大利益關系中有取舍、能擔當、敢犧牲。由這樣的先進分子組成先鋒隊,才能引導一個社會實現核心價值觀的轉變。而重大利益關系體現于上層建筑,就是政治。
因此,是政治為文化賦予內涵。文化源自實踐。總是先有政治性的實踐,然后才有文化上的提煉、升華和再現。因此,對于一個國家或執政黨來說,比“文化自覺”更根本的,是“政治自覺”。美國文化產業強大,是由于美國掌握全球的文化領導權,說到底,還不是美國的政治強大嗎?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