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繁體字”蹩腳的回頭路(原創)
忠言 文
中國漢語文字的繁體與簡體之爭,再次成為全國兩會期間的熱點。繼去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宋祖英等提出《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提案后,今年又有政協委員潘慶林提出,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
潘慶林委員對這個提案,闡述了三個原因和理由:一是上世紀50年代簡化漢字時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比如愛字,繁體字里有個“心”,簡化后,造成“無心之愛”。 二是以前說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于傳播,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用電腦輸入,再繁瑣的字打起來也一樣,所以這個問題已經漸漸不存在。 三是恢復使用繁體字有利于兩岸統一。現在臺灣依然用繁體字,并稱其為“正體字”,深有意味,還要為“正體字”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給祖國大陸方面造成了壓力。
潘慶林委員關于恢復繁體字的三大理由成立嗎?無論如何,我也看不出他三大理由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在那里。
第一,潘委員說簡化字“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性和科學性”,并舉例說“比如愛字,繁體字里有個“心”,簡化后,造成“無心之愛”。 ”這簡直是雞蛋里挑骨頭。我們知道,中華漢字的形成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是逐步被人們熟悉、接受、運用和普及的一個過程。從象形文字到抽象思維,從甲骨文到繁體字,再到簡化字,一步步的發展變化,都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上世紀50年代,為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的需要,對繁體字進行的簡化改革,并不是閉門造車,許多字是根據民間自行流行的簡化而來,是將民間的文化創造統一化,怎么能說是違背了漢字的藝術性和科學性呢?拿“無心之愛”說事,就更顯得淺薄,每一字難道都要體現出它的內在含義嗎?如果那樣的話,恐怕恢復到象形文字和甲骨文時代也無法完全的表達。
第二,潘慶林委員說,“以前說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于傳播,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用電腦輸入,再繁瑣的字打起來也一樣,所以這個問題已經漸漸不存在。 ”這樣的理由,更讓我們感到迷惑。電腦輸入,只不過是文字處理的一種方式,人們對漢字的認識是需要從小學起的。孩子們不是一出生就會玩電腦的,他們要從發音、筆畫,一個字一個字的認識、記憶,然后才有可能使用電腦輸入和打印漢字。如果一天學也不上,根本不認識漢字,怎么能在電腦中打出來?而要學,就正如潘委員所說:“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于傳播”,倒是確實無疑的。此外,還有漢字的其他書寫和表現形式,如書信、書法、牌匾、街頭招牌廣告等等,如果沒有漢語文字基礎,恐怕是難于使用的。
第三,潘慶林委員關于“恢復使用繁體字有利于兩岸統一”的說法,更是牽強附會。不錯,臺灣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由于兩岸分離的原因,至今那里依然使用繁體字,但這與實現中華民族的統一沒有必然的聯系。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包括不同的語言和文字,但這些并不構成中華民族團結和統一的障礙。此外,在臺灣也不僅僅是只漢族居住,還有高山族、平埔族、阿美族等少數民族,即使統一也不會把其他民族的語言文字做為統一的前提和條件。此外,在臺灣的漢民族對比大陸的漢民族人數而言,是少數與多數的關系。按照常理,也應該是少數服從多數。其實,在語言和文化方面,同出一淵的繁體字和簡體字,也不應該存在誰吃掉誰的問題。由于歷史原因,大陸使用人民已經習慣了的簡體字,臺灣仍保留習慣使用的繁體字有什么不可以?我們國家還實行“一國兩制”呢。社會制度都可以“兩制”,語言文字為什么非要強求統一呢?豈不是在人為地制造統一的障礙?
綜上所述,潘慶林委員的提案,只見皮毛不見內涵,是在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實不可取。而且,怎么看怎么象是在走“回頭路”。改革不能走“回頭路”,同樣語言文字的改革也不能走“回頭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