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于在這個帖里想創造一個論壇新用語——“三無人員”。哪“三無”?無知,無骨,無德。無知,指的是不知真相,又喜歡鸚鵡學舌一類;無骨,指的是沒有中國人的骨氣,只想做資本附庸一類;無德,指的則是自甘墮落,充當帶路黨的那一類。
某些“三無人員”對共產黨和新中國非難得最多的就是三年困難時期。他們不僅鸚鵡學舌不厭其煩地重復餓死多少多少人的謠言, 還罔顧事實,蓄意詆毀中國人民戰勝困難取得的輝煌成果,不能不讓人鄙視。
其實,無論哪個民族,哪個國家,在創業階段都經歷過艱難困苦時期。新中國建立后,真正艱苦一點的也就是那三年。大于是過來人,那三年雖說艱苦,也就是物質供應緊張了一陣,自由市場東西的價格高了不少。但是,社會必需的計劃糧食和物質還是保證供應,工廠照常生產,學生照常上學,農民照常種地,社會秩序井然。特別是,社會主義建設前進的步伐沒有停歇。大于在《“講故事的人”(莫言)的故事 (三十一)再說說“可以打死狗的窩窩頭”》中引用了一點資料,從這些資料中,我們看到,新中國的幾項決定性的工程(大慶油田、兩彈一星、農田水利和良種)全都是從大躍進開始的,在困難時期艱苦歲月中熬出來的。
在那艱苦歲月中,“中共中央緊急號召全體共產黨員帶頭,國家干部帶頭。領袖們首先帶頭勒緊褲腰帶,渡過難關。中南海里,機關干部們開始重新定量,先由個人報數再由群眾公議評定。身高體闊的毛澤東,自報的糧食定量是每月26斤。劉少奇報得最低,只有18斤。周恩來報了24斤。朱德和毛澤東一樣,也是26斤。”“在領袖們的帶動下,整個中南海的工作人員都勒緊了褲帶,每位工作人員都把自己的糧食定量降了下來。”朱德元帥的外孫劉建回憶說,“三年困難時期,吃糧要糧票,爺爺每月定量才26斤,奶奶更少20斤,每個孩子定量也才20斤。……當時中央有關機關要給爺爺家里的超支糧食進行補貼。爺爺考慮國家的困難,決定自己動手,想辦法把虧空的糧食補回來。于是,爺爺帶領我們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在中南海住所空地上開出一片菜園,茄子、白菜、辣椒這些都種過。奶奶在工作之余不但幫助爺爺管理菜地,還帶領我們采摘野菜,如薺菜、苦菜、馬齒菜、榆錢葉和糧食拌在一起做成菜窩窩吃。就這樣,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硬是把虧空的50多斤糧食給補了回來。”
領袖們以身作則,人民群眾也同心同德。王進喜在北京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因為沒有油,車頂上背個大氣包,心想:“我們這么大的國家沒有汽油怎么行呢?我是一個石油工人,眼看讓國家作這么大的難,還有臉問?”回去后他向戰友們說:“一個人沒有血液,心臟就停止跳動。工業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癱瘓。沒有石油,國家有壓力,我們要自覺地替國家承擔這個壓力,這是我們石油工人的責任啊!” 參加“兩彈一星”的科技人員,在飯都吃不飽的條件下,知道肩負著的是國防尖端的絕密任務,所以都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工作情緒,再苦再累也要為氫彈事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在饑餓作家莫言的家鄉,幾乎所有大型水庫工程,都是在這段時間完成的。在山西省平陸縣,六十一名修路民工食物中毒,情況危急,急需大量特種藥品,消息傳到首都北京,從衛生部、特種藥品商店,到民航局、人民空軍,都緊急動員起來,由人民空軍及時將藥品投到平陸……唱出了“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億萬人民是一個整體,同甘苦,共呼吸,顆顆紅心連在一起”的時代精神。
艱苦歲月見丹心,在大于看來,新中國之所以能在艱苦中熬出一系列偉大成果,是共產黨把人民組織成一個整體,全黨全國同心同德共度難關的結果。那段艱苦歲月,理應當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探索的寶貴財富和經驗。新中國能夠挺過來并且熬出一系列世人矚目利在千秋的偉大成果,是那一代奮斗者的驕傲和自豪。對某些“三無人員”喋喋不休的攻擊,輕蔑地笑它一笑就是了。艱難玉成,有了三年困難這杯老酒打底,以后什么酒中國人民也都能對付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