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帛書甲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梗(原字上艸下恒)仞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恒。強大居下,柔弱微細居上。)
【譯文】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身體就會僵硬。草木生長的時候是形體柔脆的,死了就干枯了。所以僵硬不靈活的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靈活的屬于生存的一類。所以用兵不靈活就會失敗,高大的樹木僵硬干枯就會被風力所折斷。強大是柔弱的根本,柔弱是才能茁壯成長天天向上。
【釋文·附說】這一章從“人之一生,草木之一秋”,總結出了“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總結出了“物壯則老”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應用這種規律的辦法,就是老子說的“知其雄守其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老子語言簡練言簡意賅,“柔弱”是指具有“柔弱性質”的一類事物,如“柔弱”就“靈活”,也就是“雌”的一面;“堅強”既有“強大”又有“僵硬不靈活”的意思,是指具有“堅強性質”的一類事物,也就是“雄”的一面;如同《周易》里的“萬物類象”一樣,只是在不同的場合要用不同的詞語表達才會更合適。這樣對“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這句話才能更好的理解其真意;《孫子兵法》說“十則圍之,倍則分之”,十倍于敵人,尚不強攻,而是圍而不打;兩倍于敵人,還要用計策使敵人分散兵力,以利殲滅;兵力強大還要用柔,而不用強,這是多么靈活的用兵思想啊;這里的“強”應是“強大而不靈活”,“兵者詭道也”,不靈活不足以用兵,比如圍魏救趙故事中,孫賓就是逆兵法而行,采用增兵減灶之法騙過了龐娟;還有韓信的背水一戰,在當時也是逆兵法而行;抗日戰爭中,劉伯承在同一地點伏擊日軍兩次皆大勝,也是逆兵法而行的,足見靈活、柔弱才能長久。
“是以兵強則滅”。老道范應元本為:“是以兵強則不勝”并解釋說:“主兵者以慈則勝,若持強而不義,則不勝也”。范老道還引用了蘇轍的解釋:“兵以義勝者非強也。強而不義,其敗必速”。兩人都沒有解釋出這句話的本意。在局部的戰爭中,義與不義并不是決定戰爭勝利的必然條件;決定戰爭勝利的直接原因,往往是用兵的靈活與否,這里的“兵強”實指用兵的僵化而不靈活。在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非常多,究其原因是用兵靈活而不是死一式。陳鼓應先生譯為:“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受滅亡”。王弼解釋說:“強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惡也,故必不得勝。”這些解釋都流于表面切不說,與前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就不是一個意思了,邏輯關系喪失殆盡。故當譯為:所以用兵不靈活就會失敗。比如趙括的紙上談兵,現代的教條主義,都會害死人的。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這是對樹木的描述,樹的根桿在枝葉的下面且比枝葉強大,而枝葉雖然柔弱卻在樹桿的上面。這個事實說明了一個道理:首先,“強大”的樹之根桿是“柔弱”之枝葉的根基。沒有這個根基“柔弱”亦將不存。老子曰:“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第三十九章)。其次,沒有“柔弱”之枝葉,“強大”的樹之根桿亦將成為枯朽之木。所以“強大”而不僵硬,“柔弱”而不失根本,才是長久之道。老子曰:“大制不割”。
寫于2009年10月8日 定稿于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