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帛書甲本:龍辱若驚,貴大梡若身。苛胃龍辱若驚?龍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胃龍辱若驚。何胃貴大梡若身?吾所以有大梡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梡?故:貴為身于為天下,若可以托「石下加走之旁」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
【譯文】寵辱都會驚擾內心的清靜,重視寵辱之憂患象重視自身的生死一樣。什么是寵辱都會使內心驚慌呢?“得寵者”地位低下,得到恩惠感到內心不安,沒有得到恩惠內心也會不安,這就是得寵、受辱都會使內心驚慌的道理。什么是重視寵辱之患好象重視自身的生死一樣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站在自身的角度考慮問題。及至不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還有什么患得患失的呢?所以貴在(超然寵辱之外)以身作則為天下人的表率,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給他;大愛無親公正無私以身作則為天下人的榜樣,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
【釋文·附說】本章的道理很簡單:寵辱都能驚擾內心的清靜,對做事、對身心都沒有好處,而過分地在意寵辱,重視對寵辱的認識就象重視自身的生死一樣,必然導致更大的損失。人們常嗜生惡死,執著于生,不知“生來就伴著死”。我們只所以有寵辱之患,就是因為常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慮榮辱問題。如果能不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慮榮辱,那么,還有什么患得患失的呢?老子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第四十四章),不正是這個道理嗎?所以老子最后總結出了這樣的結論:“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什么意思呢?就是:象重視自身一樣重視天下人,乃可以把天下寄托給他。象愛惜自身一樣愛惜天下人,乃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這不是“愛國如愛自身”嗎?這不是站在忘記自身的高度上重視珍愛天下人嗎?這不是“以身為”嗎?不是“以身作則”嗎?一個人的行為,在別人看來就是德行。能“象重視自身愛惜自身一樣重視天下人愛惜天下人”的,同第二十七章“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的道理是一樣的,與第四十九章“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老子在第二十六章中說:“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這不是反問“萬乘之主”只注重自身而不注重天下人的嗎?這是超然寵辱之外的圣人境界,也是“無執故無失”的道理。下面就逐句解釋經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以上臨下為寵。“使寵者”為上、位尊,“得寵者”為下、位卑,是“上下尊卑” 的關系。“患”:憂也。選擇不定、猶豫不決就是憂。段氏《說文解字》中有這么一段話:“心止於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這不是“得失取舍”之憂嗎。這里的“大患”就是“寵辱”的選擇,這里的“身”就是“生死”。其實,人一旦生下來就開始了走向死亡的歷程,無非是怎么走、走多遠而已。蘇轍解釋說:“古之達人警寵如警辱,知寵之為辱先也。貴身如貴大患,知身之為患之本也。是以遺寵而患不及,忘身而患不至”(《四庫全書》本)。蘇轍的“忘身”即是“忘私”,因為天下為公。老子在第十六章曰:“知常容,容乃公”。過于執著于“自身”反而無法存身。這就是第七章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教后人超然寵辱之外不為物拘的道理。這是“反者道之動”中取回“道柄”的方法。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蘇轍解釋說:“所謂寵辱非兩物也。辱生于寵而世不悟,以寵為上,而以辱為下者皆是也。若知辱生于寵則寵固為下矣。故古之達人得寵若警失寵若警。未嘗安寵而警辱也。所謂若警者非實警也,若警而已。”解釋的不錯,是第一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所講的道理。也就是說: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敬仰不在于“寵辱”而在于“擔當”。這就是圣人能游走于寵辱之間而不被物拘的道理。第八章中不是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嗎?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只所以有大患,是因為生死存亡的取舍,及至我奮不顧身的時候,還有什么患得患失的呢?關尹子說:“聞道于朝可死于夕”。老子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道理很簡單,因為跨下之辱就去拼命嗎?那就沒有韓信日后稱王了;為了茍活就當汗奸嗎?那就沒有“重于泰山輕于鴻毛之死了”。經文說的就是個選擇,有詩為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康熙字典》:“貴,《說文》物不賤也。又《玉篇》高也,尊也。”“以身為”就是“自己的實際行動”“以身作則”,為就是行為、作為,并不是重視自身的生存。什么是愛?真正的“愛”充滿了正義,叫“大愛無親”,就是公正,就是老子所說:“天地不仁”“天道無親”,并非指愛惜自己的身體與否。當然,也不是墨子的“兼愛”。指的是:圣人依道行事所表現出的行為就是德。所以句意是:貴在超然寵辱之外以身作則為天下人的表率,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給他;大愛無親公正無私以身作則為天下人的榜樣,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并不是蘇轍解釋的“人之所以騖(騖)于權利溺于富貴犯難而不悔者,將以厚其身耳。今也實祿之以天下而重以身任之,則其忘身也至矣。”歷朝歷代祿之以天下者僅一人,然而這一人又有多少能善治國而忘身的?就說清朝吧,善治國者康乾而已。能忘身而治的,自古及今除了三皇之外,恐怕只有毛澤東主席了。
為什么這樣解釋呢?老子說:“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第二十九章)。“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所以陳鼓應先生譯為:“所以能以貴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給他;以愛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給他。”就太表面化了。王弼解釋說:“無物可以易其身,故曰貴也。”根本就沒有解釋出“貴以身為天下”的意思,難怪后人解釋混亂。其實這一章節所講,就是第三十八章中所說的上德,是圣人“無為而無不為”不易自然的德性。
寫于2008年11月17日定稿于2013年12月18日星期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