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飯后,談了一些看法,朋友們要我寫下來。不是論,不是談,閑聊幾句。
一、 教養(yǎng)。
要懂得感激和贊美。
父母應該時常問孩子,誰又幫助了你?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感激,心里總是充滿感激而不是抱怨。感激的眼神是溫暖的,抱怨的眼神是冷酷的。溫暖的眼神融化冰雪,冷酷的眼神溝壑縱橫。懂得感激的孩子會有無盡的善緣。
父母要啟發(fā)孩子發(fā)現身邊的美,要學會發(fā)自內心的去贊美。再丑的人也有美的地方,再糟糕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價值。發(fā)現美和價值,并大聲地說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的美和價值,讓更多的人坦然面對他們的缺陷與苦難。
感激是慈,慈的眼里充滿了善;贊美是悲,悲的心中充滿了仁。懂得感激和贊美,所有人都會喜歡你、善待你、幫助你、成全你。天地都能接收到你的慈悲,會慷慨地賜福與你。時來天地皆同力,什么也難不倒,一直到老。
二、 學養(yǎng)。
要懂得質疑和辯證。
疑問是學問的起點。越是貌似真理的東西,越應該提出深刻的質疑。儒家的思想正確嗎?為什么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為什么五四先賢要打倒孔家店?懂得質疑的孩子,就學會了獨立思考。能夠獨立思考的孩子,才能獨立地面對人生。
辯證是學問的深化。沒有絕對真理,要允許激烈辯論,要鼓勵詳實論證。不能輕易地肯定或否定,類似于評價文革或改革,讓孩子自己去研究。我們唯一可以奉獻的,是全部的資料,是不同的方法。在辨證中,學養(yǎng)會一天天地豐厚。
疑問是尋路,辯證是探路。孩子們的路必須自己走。父母為孩子鋪路,那是父母最大的無明。沒有了質疑精神,孩子就容易迷信;沒有了辯證思維,孩子就變得教條。迷信和教條了,就容易被控制甚至被奴役。精神的自由,才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最慷慨饋贈。
三、 成就。
要懂得包容與創(chuàng)新。
包容是入世的前提。首先要融入社會,其次要連接群眾,最后要形成力量。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包容。魯迅和毛澤東最懂農民,魯迅辛辣地批判了阿Q、小D、吳媽,毛澤東卻帶領阿Q、小D、吳媽建立了新中國。包容才有力量,包容才能成功。
創(chuàng)新是成就的保障。所有的成功均來源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就是革命,革一切舊事物的命;新,就是嘗試,試前人未曾發(fā)現的可能。玻璃不能導電,玻璃卻可以導光,電訊于是就變成了光訊。賢人立法,小人遍天下;小人立法,天下皆賢人。為什么不去試一試呢?
包容是舍得,創(chuàng)新是精進。不脫下厚厚的包裝,如何能如魚得水;不打破僵化的模式,如何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父母的愛,不是親自對危險進行屏蔽,而是提供應對危險的智慧和勇氣。不破不立,成就說到底是艱險的再平衡。
四、 出世。
要懂得依止和歸慈。
依止是最大的智慧。知足確實很難做到,知止就更難做到了,依止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依行而止,就是在運動中平穩(wěn)地停下來。難道,一切的努力不是為了成功嗎?錯了,最大的成就就是終結成功!身體休止,是為了靈魂的出行。幸而得止,所余皆福,是為幸福。
歸慈是對自己的悲憫。歸慈涉及修行,不太容易解說了。舉例說,你的身體榮華富貴,你的靈魂卻污泥濁水;你自己在光明中享樂,你的靈魂卻在黑暗中漂泊。是時候,讓身體寧靜下來,讓靈魂得到頤養(yǎng)和升華。若有未來,這就是安頓未來;若有來生,這便是籌備新生了。
依止是幸,歸慈是福。為人父母,誰不愿意孩子幸福。你愿意為孩子預備一所豪華的別墅,你為什么不給孩子的靈魂安一個家。流浪的靈魂在激流中沉浮,無止且無歸啊!善護念,才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化!何必非要等到孩子變成蒼蠅或老虎呢?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示教,是以情化育。真正的教育,是教育自己,而不是教育孩子。對了,你心中能存一方凈土,你的孩子就會有一個真正的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