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分類學”框架概述
超級評論員
一、“分類學”的意義和價值
“分類”的意義和價值就是:為了條理分明地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層次化。比如:政治經濟文化,在許多時間都是混合在一起的,但為了分塊說明各自的具體問題,才這樣“政治、經濟、文化”地有指向性地進行分類的。即通過分類研究,可以找到研究的“側重點”。
再比如:一是理論文化學,顯然是側重于“各種領域、學科和問題之思想理念和理論”的理論化研究和實踐的。
二是理論經濟學,顯然是側重于人類賴以“衣食住行用娛樂安全”之“商品或財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理論化研究和實踐的。
三是理論政治學,顯然是側重于“政府、企業、家庭等各層級組織體”對經濟、文化、社會和政治自身的“組織管理、規劃計劃、調節調控、監督約束”的管理活動的理論化研究和實踐的。
分類,才能實現相對具體化的研究。否則在學術上就只能是“一鍋攪馬勺了,并使政治經濟文化之間分不出個理表內外地在混沌中打嘴仗了。而這也是中國學術界研究理論問題時的通病。
即:一是“理論文化學,或是文化學”,是思想性學科,是專門研究各種思想理念和理論的。
二是“理論政治學,或是政治學”,是管理性學科,是專門研究政府、企業和家庭等各層級組織如何配合起來管理國家各層級組織的。
三是“理論經濟學,或是經濟學”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學科,是專門研究人類賴以“衣食住行用娛樂安全”等的“商品或財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
通過這樣的“分類研究”,就把各學科各自范疇的問題都解釋清楚并解決了。這難道不好嗎?然后再在實踐中進行綜合運用和發揮,豈不就萬事大吉了嗎。
二、整個知識體系和認知體系的“分類學”框架探討
關于人類“思想理念和理論”之“領域、學科、問題”等從大到小的三大層級的“分類學”,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讓人們能分清“整個學問體系”之層次、主次、結構、大小、序列和范疇等的問題。
這就象一個家庭一樣,家庭成員之間如果分不清楚“輩份、男女、長幼、大小”等,就會亂倫并毫無家庭倫理道德。也象一個企業和國家一樣,分不清楚“權力結構層級、上下級關系、各職位的職責權限范圍、組織管理的規章制度”等,就會出現混亂無序,政令不通、效率低下等問題。
因為客觀真理性的思想理念和理論,是對客觀世界和事物內在機理和規律性的真實反映。而“分類學”就是通過“結構和架構”反映真實客觀世界和實踐之“輩份、男女、長幼、大小、老弱和權力結構層級、上下級關系、各職位的職責權限范圍、組織管理的規章制度”等的“學術倫常”。
這就是“學術分類學,或是叫結構學、架構學”存在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否則只能是在學術研究和實踐操作中出現“胡子眉毛一把抓”地頭和腚分不清楚的狀況。并且“分類學”是學術研究和實踐的前提和基礎。否則在一片學術混沌中,你就會象面對“報團的刺猬”一樣,不知從哪個地方下嘴。結果只能是泛泛而談地無法揭示和解決任何一個“領域、學科和問題”的內在機理和疑難。
這也是整個學術界,長期以來多只停留在“就現象論現象”,并總是泛泛而談地拉大旗做虎皮,不能深入到各個具體領域探索事物內在機理和規律性的根本原因。似乎大家不談應該是習總談的問題,好象就沒什么話題可談了似的。因此,我在這里再一次把一些學術研究的“基本倫常”,也即“基本概念架構層次”概述一下,并對這些全國人民已經約定俗成的“明確分類”記住并運用于實踐,免得再鬧一些不必要的笑話。
按我國學術界已經約定俗成的分類,整個學問體系的“基本概念架構層次”大致是:“哲學”這個概念的輩份最大,屬于“一代宗師”式的宗主性概念。這從“哲學”這個概念的定義可以明確:即“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人類思維最一般規律的科學”。
即“哲學”是研究自然、社會、人類思維這三大領域“都通用”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其是屬于“普適性哲學”。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類思維科學”則是分別研究“各自領域”獨持一般規律的科學。
通常我們有這樣的說法:哲學社會科學。但也可以說:哲學自然科學、哲學思維科學。意思是:強調“哲學”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之通用且最一般規律即方法論的指導。
比如:“哲學之辯證法”這個通用并最一般規律的思想思維方法論。顯然無論在研究和實踐“社會科學之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方面有方法論的指導作用,而且在研究和實踐自然科學之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和思維科學之心理學、神經學、神經心理學、邏輯學、腦神經生理學、人工智能和辯證邏輯等方面也是有方法論的指導作用的。
但畢竟已經獨立出來,并只具有方法論指導的“哲學”,是代替不了其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等各自領域的相對具體一般規律的探索和客觀存在的。當然,這三大領域都共同具有的規律性,顯然是會上升到哲學位置,并為“哲學”添磚加瓦的。
中國學術分類結構或架構是:
最高層級的學科領域是:哲學
第二層級的學科領域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
第三層級的學科領域是:一是“社會科學”劃分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二是“自然科學”劃分為: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等。三是“思維科學”劃分為:心理學、神經學、神經心理學、邏輯學、腦神經生理學、人工智能和辯證邏輯等。
第四層級是:一是“社會科學”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互相包羅的:黨派群團(包括宗教)、教育、醫療衛生、養老、就業、外交、體育、科技、文藝等的學科領域。二是“自然科學”之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和“思維科學”之心理學、神經學、邏輯學等互相包羅的更細的分科等(省略)。
還有第五、第六、第七。。。。等的更細致的層級分類。比如:醫學的分類,往下分類就會連“鼻子、眼睛、耳朵、牙齒”等五官都會成為專門研究和實踐的學科,并在大醫院里都有專門的診室和專業大夫的。
三、“哲學”分為“普適哲學和應用哲學”兩大類
“哲學”屬于“普適性哲學,或是叫“通用哲學”。是研究自然、社會、人類思維這三大領域“都通用”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而“政治哲學、經濟哲學、文化哲學、軍事哲學”等屬于“應用性哲學,或是叫實踐性哲學”。其顯然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領域里各具本學科特殊規律性“應用性哲學”,是各學科領域里“對本學科”的研究和實踐具有獨特指導意義的本學科最高層次的真理性認知。
比如:“政治”學科領域里的“政治管理哲學”:“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等。其顯然是對整個政治管理活動具有宏觀指導意義的本學科領域最高層次的真理性認知。但其卻是不能做為“獨立學科層次”獨立于外地自立門戶。其只不過是“政治學科領域”里的具有宏觀指導意義的最高層次的真理性認知而已,并成為本學科的“應用哲學,即政治哲學”。
但你研究“自然科學”之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等和研究“思維科學”之心理學、神經學、神經心理學、形式邏輯、辯證邏輯等,用這個政治學科領域的“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哲學,就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了。即其還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陰陽五行大法”等那樣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通用哲學,或是叫普適性哲學”,只是“政治學科領域的哲學”而已。
對人類的“全部知識體系和認知體系”進行分類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腦袋里有一個宏觀的學術領域的多層次、簡單化的分類。畢竟這“分類學”是學術研究和實踐的前提和基礎。認清了,對大家以后的學術研究都非常有好處。
四、聽嬋釋禪先生的“分類學”實踐
聽嬋釋禪先生大開“分類學”之承前啟后的先河,已將許多混沌模糊“領域、學科和問題”,通過“不斷連續的分類”給明晰清楚了。聽嬋釋禪先生對“宏觀理論經濟學、宏觀理論政治學、宏觀理論文化學”的具體化連續性分類,簡直是讓人目瞪口呆。
聽嬋釋禪先生對“宏觀理論政治學”中這個政治管理活動中的“集中與民主”對立統一體之“民主”的定義和分類,那是這個世界上所有“民主理論”中絕無僅有的。比如:他把“民主”劃分為:“民主的形式和民主的內容”兩大方面。認為:“民主的形式和民主的內容”是一個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對立統一體。并把“民主的內容”劃分為:政治權益、經濟權益、文化權益、安全權益等四大內容類別。而把“民主的形式”劃分為:“參政權、選舉權、議政權、監督權”等的四大基本權力的表達表現形式。也就是說,聽嬋釋禪先生把當今世界上這個最難說清楚的復雜問題輕飄飄地給說清楚明白了。這就是“分類和完全分類”的功勞。
如果你想過“分類學”的癮,那么你就讀一下聽嬋釋禪先生的理論架構和體系,你就知道這個世界的許多問題為什么以前說不清楚了。
現在不重視學術,不重視高層次人才,并學術界完全被某些不學無術的人所壟斷,是整個“社會科學”混沌模糊的根源。比如:聽嬋釋禪先生的理論體系已經創立四、五年了,這個社會對其白送給這個世界的“宏觀政治經濟文化理論體系”至今仍然熟視無睹,你就想這個社會的總體認知能力有多么低能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