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冷的現實——市場經濟趨利性與和諧社會背道而馳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一些社會問題也伴隨產生,比如道德水準滑坡、環境污染加劇、貧富差距擴大,各種社會群體事件在全國各地此起彼伏。有些所謂“經濟學家”將主要原因歸結為“市場失靈”,即市場自身無法解決包括公共產品提供、外部性、產權界定、壟斷、貧富分化等方面的問題,而要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必須通過進一步深化市場經濟,通過進一步的改革來實現。
進一步的改革是什么?盡管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官員扭扭捏捏、欲說還休,但目前進一步出賣瓜分國有企業,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已經暴露了他們的目標。即將中國徹底市場化,自由化,并在此基礎上實施他們的“政治體制”改革,讓所謂的選票民主來主宰中國社會未來的命運。
“肉食者鄙”。這些社會問題本是伴隨著市場經濟而出現的,不去反思市場經濟本身存在的問題,反歸咎于改革的不徹底,不是愚蠢,就是用心卑鄙。
人類活動大體可以分為經濟、政治、社會三大領域。在市場經濟中,每個商品生產經營者的行為目的都是為了賺取利潤,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同樣,每個商品消費者的行為目的,則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要求,為了實現效用最大化,使用價值最大化。只要是市場經濟,經濟的目的總是趨于自利的。市場經濟承認追求最大利益的合理性,它的核心就是追求效率和個人財富的最大化,大家都向錢看,“一切向錢看,只有向錢看,才能向前看”,“有利就干,無利不干,大利大干,小利小干!”。可以說,市場經濟改革到現在,只有這一個動力是主要的,就是人的物欲和私欲主宰了全社會。
人們為了眼前私利可以不擇手段損害他人或者社會利益。在市場經濟影響下,假冒偽劣、坑蒙拐騙、貪污腐敗愈演愈烈,形成了“誰都可能坑害誰,誰也不敢相信誰”的難堪局面。當人們私欲膨脹,道德淪喪時,必然引發社會不公。正是出于對社會價值觀和倫理道德不斷滑坡的憂慮,國家提出了建立“和諧社會”的口號。和諧社會強調社會財富在分配上應該更趨于公平。但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與人逐利的私心背道而馳,以致“和諧社會”的口號喊了多年,建設了多年,不但沒有好轉,不和諧的現象倒是愈演愈烈。這是因為,功利主義的市場經濟與人類追求社會和諧與公平的精神是根本相悖的!
3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告訴我們,或許市場經濟可以解決一定時期內經濟增長的問題, 但它決不能解決社會長期的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發展的問題。市場經濟的趨利性決定了它根本無法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性!如果我們再將經濟領域的功利原則擴張至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那么在今天看來還是違法犯罪的錢權交易、錢色交易、選票交易,就會披上合法的外衣,將加速對社會公正、傳統、道德、習俗的破壞。這對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二、社會主義社會——平等只是夢想?
馬克思曾經說過,社會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讓人心碎的是,中國,這個當今在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似乎只是披著一件社會主義的外衣而已!
在中國,有多少人還記得社會主義社會的特征呢?馬克思恩格斯對曾經作過預測:生產資料實行全社會占有;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產品的生產和分配由國家計劃來調節;商品貨幣關系不復存在,個人勞動直接成為社會總勞動的組成部分,讓每一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個人的價值;同時保證每一個不同個體在社會上平等地享有生存權、受教育權、勞動權和休息權。在今天,我們重溫馬克思這關于社會主義的理想,內心是激動而痛苦的——難道這不正是我們這些被拆遷逼迫走上絕路的人們、被教育榨干最后一滴血的人們、被加班折磨得過勞死的人們、被權貴階級侮辱和損害的人們所渴望的世界嗎?難道這不正是過去我們所拋棄的那個社會嗎?
有人說,沒有絕對的平等。不平等其實是合理的,如個人財產、社會地位等的不平等。人世間允許個人財產、社會地位等方面不平等的依據是個人智力、EQ、體力、能力、人緣和道德品行等方面的不平等(強弱、大小、高低、好壞的不同)。絕對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公平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提倡、實行平均主義和絕對平等,就會破壞公平,就不會有真正的公平。在社會主義這種搞平均主義和所謂平等主義的社會里,壓抑、打擊了人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變相鼓勵了平庸和懶惰,優秀人才的價值得不到體現,這才是真正的、最大的不公平!這種社會是不會有進步、前途和希望的!
這種觀點在過去甚囂塵上,我們天真地相信了。所以我們任憑領導打破我們的大鍋飯,老老實實下崗,安安靜靜注視著國有資產流失。其實,我們想想啊,那時我們何曾真正搞過絕對的平均主義?工人和農民何曾平等過?清潔工和廠長的工資何曾一樣過?優秀的人才的待遇何曾和平庸者一樣過?我們強調的絕對的平等,只是政治上地位上人格上的平等而已。難道這不應該嗎?連古人都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資本主義國家的總統犯罪也會被投入大牢。難道說,這樣的絕對平等不應該嗎?
如果說社會主義壓抑、打擊了人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那么,為什么那時中國能在短短的20多年時間里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什么能從一窮二白的弱國蛻變成一世界主要的核強國、太空強國?為什么一個中專老師能成功育出雜交水稻?從1949年到1966年,當時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快一倍還多,甚至在1966年-1976年十年,我國的社會總產值仍能以年均6.8%的速度增長。這是人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被壓抑的表現嗎?
其實,那個時代,被壓抑被打擊的,只是個人的私欲和貪念而已。難道說不應該嗎?最近這些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我們驚奇地發現,獲獎者和他們的成就統統出現在那個所謂的人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壓抑的時代!
這現實,這發現,讓我們面臨一種怎樣的悲哀和無奈呢?!
三、魂兮歸來——社會主義夢想的復興
蘇聯解體以后,全世界的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在中國,不加“特色”的社會主義已無官方討論,民間則對社會主義嗤之以鼻。難道說,社會主義真的是20世紀最大“烏托邦”嗎?社會主義已經終結了嗎?
或許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吧! 1999年,英國劍橋大學發起評選“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居然位居第一。其后,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互聯網上征集全球投票,馬克思再居第一。2005年,BBC在3萬聽眾中評選“古今最偉大的哲學家”,結果是“共產主義理論奠基人卡爾·馬克思”榮登榜首,黑格爾連前20名都未進入,柏拉圖、康德、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塵莫及。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下,西方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的齊全,這使許多西北歐人表示,“我們才是社會主義國家”。
而號稱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中國,卻是貧富差距驚人。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披露的數字,2013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473,貧富差距依舊嚴重。據銀行統計數據,中國90%的財富掌握在1%的手里!改革開放之初所提倡的先富帶動后富已無人再提。盡管政府一再強調要正視貧富分化這個問題,更好更快地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但近些年來,年年呼吁年年提倡年年改進,中國的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似乎已成無解難題。有人甚至直言,目前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超過1948年。
尤其在市場全球化和國際金融高度壟斷的背景下,中國底層百姓成為國內外資本共同吸吮榨取的對象。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矛盾、老板與員工的矛盾、環境惡化與能源短缺等難題,在困擾著中國,更在不斷損害著中國底層百姓的利益。
富人愈來愈富、愈來愈少;窮人愈來愈窮、愈來愈多。這是只有在資本主義國家才會出現的現象啊,因為只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執政者才會犧牲多數人利益來維護少數人利益。
“均貧富”,這樸素的思想在中國自古有之。中國人民曾經流血犧牲,中國共產黨曾將思想斗爭和武裝斗爭相結合,幫助全民族實現了將極少數富人的多余財富分給大多數窮人的理想。反抗壓迫,是正義的偉大事業。毛主席曾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鐵一般的歷史法則在過去是真理,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會是。
如果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那么,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幫助每一個人實現公平正義發展的夢想,而不是幫助少數人實現夢想。縮小社會的兩極分化,不斷減少社會丑惡現象,使人人各得其位、各盡人才、各得其所、共享發展的成果,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這才是所有中國人的偉大的中國夢。這夢想,是社會主義理想在新的時代新的社會形勢下的體現;這夢想,期待著社會主義思想的復興,期待著社會主義的思想在中國大地上——魂兮歸來!
( 2014年3月30日于成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