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所謂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且表示將不斷作與時俱進的“特別是”,但其實際運作與話語表達卻每每流于難脫舊臼的、東施效顰般繼承與模仿。三十多年過去,三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蹉跎,本應成為歷史跨越的豪邁征程不想卻變為特別是“摸論”“貓”“撲”,雞行鴨步。相形之下,當年的“土共”不過用了二十八年時間,便成功顛覆了一個依仗世界最強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勢力對內欺壓、盤剝,對外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的腐朽政權;而“土共”一旦掌握了這個“東方睡獅”的國家資源,喚醒人民億萬萬,頓使寰球改顏看。從解放之日計起,至1976偉人別離、天下之變,也不過二十七年。非但是破壞顛覆了一個舊世界,更還將一個日新月異、舊貌改新顏的嶄新華夏呈現世界面前。
但至今三十五年過去,面對不改革就是一條死路的一盤殘局,據知又將要再次邁出繼續深化的新步了。
2013年11月20日 “新華網”:
“人民日報評論員:牢記改革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20/c_118225683.htm
說是溫習改革初衷也罷,是借此凝聚共識、聚攏人氣也好,黨報評論員文章發出了此一呼吁。
“哲人說,不管走多遠,都不能忘了為什么而出發。改革開放35年的不平凡歷程證明,只有讓發展成果公平共享,改革大業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讓人民幸福安康,中國才能在現代化道路上穩健前行。”
我們且來淺析此一開篇破題之語。改革開放是35年了,也確實是不平凡的歷程。但下列“只有……才能……;只有……才能……”的句式不知是形容過去時,還是再作一番告誡之語?所謂“發展成果公平共享”的“只有”前提可否達到?人民是否真的“幸福安康”了?這兩個“只有”的假設如果沒有得以實現,那么,所謂后面的“才能……”就難免要成為一句空話。
我們且不忙早于下定論。還是看該評論員下面的戲又是怎樣唱的。
“……再次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此類口號式表述多年來早已屢見不鮮,實質取效究竟如何?倘使不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那么,這個社會所謂的“公平正義”是否得到“促進”了?“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否得以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的目的?而如果上述問題還是沒有肯定答復,那么,接下來諸如“這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順應了全國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等大話、空話要得以真正實現此時看來還實乃未知數。
為什么要下這樣結論?且看:
“在現有發展水平上,社會上還存在不少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如此的句式設定顯然是有問題的。一個社會是否公平正義,它的根本原因并不取決于什么發展水平,它只取決于社會制度的制約與客觀作用。我們很難想象是,一個私有化競爭發展、奉行叢林法則的社會,社會整體形成的經濟秩序只能使人與人之間呈現那樣一種弱肉強食、大魚吃小魚的獸性化競爭狀態。如果客觀承認了此言不虛,那么,所謂公平正義又靠什么來得以實現?
“鄧小平同志曾經告誡我們‘兩極分化’之害,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社會和諧穩定也難以保持。”必須承認,改革與總設計是不能作分割的,但總設計當初作出改革決策之時,有過人們熟知的多個“如果……那么”的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前提定義。我們更還知道,共產黨人最怕講認真二字。但若以認真的實事求是態度,逐條以總設計的原話來對照框定,且看今日的改革是屬于成功還是失敗?而如果連這個都達不到,那么,又何談什么“公平正義”與“人民福祉”?而如果上述成空,無論怎樣的意淫認為即如“最大共識”、“深厚根基”等等的,還難免是所謂的大言不慚。
所謂公平正義的的決定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這句話即是誤導,更是別有用心的借口。難道說一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下,就不會有什么公平正義?那么,能否說人窮家貧就不會有正義存在的前提?因為沒有起決定性作用的發展水平,所以,一切還是免談。且待拋棄一切公平正義原則先行作發展,待得有了一定水平再來談不遲。難道說所謂公平正義也是有選擇的,只有富足發展的社會才能有?而此也與時俱進成為了富人們的專利?還是蠱惑著做大“蛋糕”,即使暫且的喪失了公平正義也不打緊,因為此乃發展中的問題,此即“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奠定堅實物質基礎”的必須過程。“特別是”所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早已不可謂不怵目驚心,大量的財富外流,大批的“先富者”紛紛移民,這早已是掩飾不了的嚴重問題。難道說“特別是”尚且處于發展中,所以才問題多多,所以才不能客觀擁有公平正義。而“先富者”一旦有條件了,便都立刻去更善于、更利于自己追求的具“堅實物質基礎”的西方做追求公平正義了?這難道不正是為賣國與叛逃尋找更利于的托辭?
別再用什么“逐步建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等等為自己尋求辯護了。這一套早屢見不鮮了。而要把“蛋糕”分好,依靠什么?做“蛋糕”必須舉全民之力,但分“蛋糕”了,全民利益又將怎樣得以體現?
“制度安排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此言不虛。但怎么樣的制度安排,就大有區別了。“從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到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所謂市場規則講求是按資分配原則,而以此來決定的“司法制度”又將會對誰體現“高效權威”?大抵是傻子也會明白。所以,再以下的“致力于”、“著眼于”還有所謂“目的”都難免成為搶劫動手與騙子招式出手前的系列蠱惑之辭罷了。
“哪里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里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問題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點。”我們承認,一個社會總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包括制度安排、實施過程等等,但承認問題就意味著必須作改革。此一點必須形成全社會共識。只是,改革的決定權不能僅由極少數人獨霸話語權與行駛權。而此才是決定改革方向與利益歸屬的關鍵問題。
本來是剛開過會的,也由此出臺決議了,必然象征達到改革共識了。但僅是權力行駛方面達成共識還遠遠不夠,改革是涉及十幾億人民的大事,是決定國家與民族興衰盛亡的大事,所以,必須有全民的廣泛、熱情參與才能做好。也本來是不應對此潑冷水的,畢竟不能掃人興致。但今看“人民日報”這篇文章,不禁想說,該評論員的水平也實在有限之極。能不能找點有新意的東西出來,別總是炒陳飯,拿些連自己也說服不了的東西出來,盡用了一些不能作肯定的“成果”立論,再輔之以口號式鼓動,缺乏確切根基的空泛展望,可能有時連他自己都覺不好意思了,所以也夾雜有些許的示警、告誡之語,呵呵,僅此而已了,難如人意的。
且說與時俱進的“特別是”幾十年了,所謂理論水平不能總是停留在這樣的層面上吧?作為黨報,該文(據說還是系列)也可視為是繼續深化改革的動員令,實在有些不好意思了:能不能出點新意?
僅此,據此,呵呵,可謂勉強了。那么,暫且是如此,再往后呢?只能且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