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看過劉瑜的文章《禮儀之邦》,大意是抱怨中國人經常“頑固地拒絕對陌生人微笑”,她將之稱為每次回國遇到的“最大的逆向culture shock”。看到“滿城滿街那樣漠然茫然的表情”,“滿臉的漠然,滿眼的茫然,躲閃的目光,疑懼的神情”,她一身冷汗,毫無疑問,在她看來,在這樣有缺陷的“傳統”之下,中國即便在硬件上趕超了英美,也并無什么意義。
之所以又想起這一篇,是因為近日讀到與之適成對照的另一種觀點:“我國人民有一種笑對萬事的奇怪習慣。對贊揚發笑,對批評發笑。如果這很好,我們咯咯笑。如果這很糟,我們咯咯笑。我們扭曲我們的嘴巴,發出咯咯一笑,任何事于是都失去了嚴肅性。有人說我們理應笑對任何事,這是和善之人的標志……但檢視下來,我們的笑中經常有一種無意的殘忍。……對贊揚沒有一句感謝,對批評沒有一句爭辯,對提問沒有一句回答,從頭到尾我們嘴里出來的就只有發笑。誰會不來氣呢?”
這段話出自越南作家阮文榮(Nguyen Van Vinh)的一篇文章《笑對萬事》(英文見Neil L. Jamieson所著Understanding Vietnam, p.75-76,我正是從該書上看到的)。在1913-15年間,他在《印度支那日報》(Indochina Journal)上寫了數百篇文章和專欄,持續不斷地呼吁越南人改變他們的信仰、態度、價值觀和行為習慣。他對越南人什么事都愛笑的習慣深惡痛絕,認為這不是一種恰當的習慣,一如Neil L. Jamieson所言,他在批評時實際上是“試圖教導他的越南讀者像法國人看待他們那樣來看待自己,當他們無意中侵犯了‘恰當’行為的法國標準時感到羞恥”(tried to teach his Vietnamese readers to see themselves as the French saw them, to feel embarrassed when they unwittingly violated French standards of “proper” behavior)。
這兩篇文章因而形成一種有趣的對照:兩人都宣稱發現國民身上有某些不恰當的行為,但一個是針對他們不笑,而另一個則針對他們的笑;他們也不約而同地把西方作為一個或隱或現的標準,只是在劉瑜那里,她的英國鄰居經常笑得陽光燦爛,而在阮文榮那里,法國人卻是認真嚴肅,不隨便咯咯笑的。也就是說,實際上笑或不笑,都可以是“合適”(proper)的,又可以都是不合適的。
另一個值得注意之處是:兩人都將他們眼中的不恰當行為(=不文明的)看作是某種程度上的“壞”傳統。只是劉瑜的論證更為草率一些:她一方面認為中國“頑強地拒絕微笑”是一種傳統(至少可追溯到魯迅筆下的時代),并且多年來一直沒改變過;另一方面,她又說另一部分中國人(她認識的大部分港臺人)沒有這樣的表情,結論是“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他們保存了我們更早的傳統,還是因為他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傳統”。將生活中所見的任何有待改良或變革的行為、思想歸罪于傳統,乃是近代以來知識分子慣常使用的不二法門。事實上中國人中表情冷漠的大多是在大城市,在相對傳統的社區例如小城市或鄉村,這一現象并不那么嚴重——而大城市居民之間的冷漠,乃是一種世界性的現象,就像倫敦也是如此。
劉瑜印象中英國人那么愛笑,大概也是因為她生活在劍橋這樣的小城市,而倫敦,據愷蒂所言,“倫敦人之間無論在哪里都是很少互相打招呼的”,她好友來自“熱情洋溢”的約克郡,其父母來倫敦看望她,她叮囑其父出門時“千萬不要和路上的行人說你好早上好之類的話,倫敦人只會把你的北方家常便飯的友善看成是二百五!初到倫敦的人都覺得倫敦是一個冰冷傲慢的城市”(愷蒂《從南非遙看倫敦》,載《萬象》2002年第五期)。也就是說,劉瑜在國內(想必是在石家莊?比起劍橋來確實算是大城市了)遇到的那種冷漠,很可能并非源于“傳統”,恰恰相反,倒或許是現代化的結果。她說,看到上海的城市建設,覺得5年能趕超英美;看了中國的政治運作后,則懷疑或需50年;而見識了中國人的冷漠之后,她“完全沒有了答案,唯有一身冷汗”,其實,照這樣與倫敦人不相上下的冷漠,她應該對5年內超英趕美更有信心才是。
雖然劉瑜對“冷漠表情”的抨擊看起來指向國民性,指向某種相比起“文明”而言不合格或較低下(至少是有待改變和提高)的品質,但在她的另一篇《素什么質》中,她又認為中國人“素質低”乃是一個偽問題,因為她認為這其中有一個危險的隱含前提,即“‘素質低’的民眾需要‘素質高’的官員去教化管束”,而這是她極其不以為然的,在她看來,“就算中國人的‘素質’有問題,它更多地是源于制度,雖然也惡化制度”。這就繞進了她本人最擅長的一個話題,“制度”正如“傳統”一樣,眾所周知一直是她十分鐘愛的靶子,在她筆下幾乎可以把“壞”的萬事萬物都追溯到這兩個根子。
說這些并非是要為那些“冷漠表情”辯護。如果街上有陌生人對我微笑,我就算是在上班的路上,心情也多少會好一些,只是我覺得“不微笑”與“頑固拒絕微笑”在語義上并不相同,也不認為這要歸罪于“傳統”——雖然傳統確實需要審視,但近代以來的知識精英為了提升國民的文明程度,實現進步,已經對“傳統”潑了太多臟水。他們還常常喜歡將“傳統”看作是完全靜止不變的,并由此發出一種悲哀的聲音,就像劉瑜說的,中國人的冷漠和魯迅筆下一樣(雖然在我看來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冷漠),“將近100年過去了,這一堆人還是那一堆人。也許幾千年來,從來就只有一堆人。”
如果是這樣,那是否也可以這么說:將近100年過去了,知識精英的認識也同樣并無改變。劉瑜和阮文榮、以及清末民初的改良主義或進步主義的知識精英一樣,希望用某種外在的、而非人們原有價值體系中內生的標準作為標尺來矯正他們的行為。這可真是一張“普洛克拉斯提之床”(Procrustean bed)——知識精英對民風民俗或人們某些“不文明”行為的描述大多是用“迷信”、“懶散作風”、“惰性”以及“不良社會風氣”之類帶價值判斷的詞匯,它們必須被改造和限制,否則國家就不能躋身于文明進步的國家之列。100年過去了,他們一直在悲憤地發問“越南人你為什么笑”、“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笑”或“中國人你為什么不憤怒”,但他們從來沒問過本國的國民,究竟什么才算“恰當”?——或許在越南人看來,笑才是恰當的;正如倫敦或北京的行人或許覺得冷對陌生人也并無什么不恰當。
-----------------------------------------------------------------------------------------------------------
附:Understanding Vietnam一書中所摘錄的阮文榮(Nguyen Van Vinh)之文Laughing At Everything(我又只摘譯了其中一部分):
People in our country have the strange habit of laughing at everything. Laughing at praise, laughing at criticism. If it’s good, we giggle. If it’s bad, we giggle. We twist our mouths, let out one giggle, and the seriousness is gone from everything.
There are prople who say we should laugh at everything, that it is the mark of a good-natured person...But upon examination there is often unintentional cruelty in our laughter. There is a kind of insolent contempt for other people in it, some insulting quality to it. It has a meaning of being content to disregard other people's thoughts before hearing all that they have to say.....
There is nothing so irritating as having to deal with people who listen to you and give only a laugh in reply. It wouldn't be so bad if they contradicted you. Even someone who covered his ears and wouldn't listen would not be so irritating.....No word of appreciation for praise, no argument to criticism, no answer to a question, from begining to end all that comes out of their mouth is a laugh. Who wouldn't grow angry?
We should know that when someone talks with us it is to find out 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When someone speaks to us, we must respond. According to our inclination, if we wish to reveal our thoughts to others we speak the truth; if we don't understand, we ask them to repeat their question; and if we do not wish to reveal our thoughts to others, then we cleverly find some polite words to let them understand that their question is violating our privacy....But if someone asks us a question and we have listened to then, we owe them a respose.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