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輾轉各地打工的湖北朋友近日第一次來到北京,想在首都找個事做。下了火車,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前往毛主席紀念堂參觀。他后來跟我抱怨,紀念堂的工作人員竟然叫賣鮮花,賣花就賣了,干嘛要吆喝呢?作為一個在勞動力市場上浮沉的打工仔,他不是不明白,也不是不接受市場的規則,但他堅持認為,毛主席紀念堂是個嚴肅的場合,菜市場式的叫賣不應在那里存在。
這個五一假期又現景區漲票價的熱潮,有的景區表示,如果別的地方漲而自己不漲,會顯得檔次上不夠。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均屬全國人民所有,按理不應收費,即便收費也只應以滿足日常維護的需要為準。可是,景區管理者理直氣壯地學習了奢侈品的定價規則。一個新段子說,李白要是活在今天,沒辦法寫他那些歌詠大好山河的詩了,因為門票付不起啊。
這就是今天的社會現實,市場無處不在,市場思維無孔不入。市場本是一種經濟運轉的機制,只應與人的經濟生活相關,但它攻城略地,沖擊了其他一切領域,將整個社會變成了一個市場社會。
按卡爾·普蘭尼的分析,市場社會是一個“社會關系嵌入經濟之中,而非經濟嵌入社會關系中”的社會。經過數十年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狂飆猛進,如今整個社會的市場化程度早已遠超普蘭尼當年所見。
在市場社會中,一切都可以物化,都可以變成商品進行買賣,比如一個美國婦女以1萬美元的價格將額頭賣給了某公司,將該公司的網址紋在上面;市場社會中的事物首先以其作為商品的一面而被認知,然后才是其他屬性,比如對很多人來講,居所首先是某個檔次的房子,其次才是家。
市場社會培育的是“占有性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將其帶入家庭、教育、健康等市場邏輯本應止步的領域,侵蝕著人與人聯系的傳統紐帶,把社會推向瓦解和沖突的方向。
中國人的家庭歷來具備生產性和消費性雙重作用,具有經濟功能的一面,但在市場社會出現以前,家庭成員間的關系不是以利益進行中介的。AA制夫妻、婚前財產公證這種事對老一輩人來說恐怕聞所未聞,以這種方式組建的家庭恐怕難有和睦和恩愛。
教育的目的本是樹人,是傳承文明,是構建民族認同,卻被異化為一個大市場,學校不再是培育人的所在,成了勞動力加工廠,教育的神圣性就無從談起了。
市場邏輯在醫療領域造出的危害最大。醫患關系與市場思維格格不入,患者的行為方式實際是反市場的,患者不會跟醫生討價還價,為了尋求心安,患者傾向于選擇價格高的藥品和服務。相應地,醫生需要以非市場的行為邏輯去回應,秉持“醫者父母心”,這樣才能有良好的醫患關系。當醫療也產業化了,就等于醫生單方面撕毀了默契,把患者當成了榨取剩余價值的源泉。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矛盾爆發,就不只是經濟層面的矛盾,也就表現為更慘狀的烈度。
市場社會是不好的,因為它扼殺一切美德,把各類社會關系都庸俗化為金錢的邏輯。用邁克爾·桑德爾的話說,這是市場邏輯對其他社會關系的殖民。我們應該敢于想象一個更好的社會:善于利用市場經濟,從而經濟豐裕;同時為市場劃定嚴格的界限,不是什么都可以用錢買到,比如尊重和榮譽,也不是什么都能夠出賣,比如尊嚴和良知。
打破市場社會對人性的鉗制,將倫理、道義和美德重新召喚回公共話語之中,是批判的知識分子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