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百度百科中查“教育”這個詞匯時看到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本質(zhì)屬性,即教育是一種影響,一種積極的影響,一種對人類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及自身的積極的影響。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即教會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發(fā)展的能力。教育最終目的是以正確的習慣和態(tài)度對待客觀。
但面對我國現(xiàn)有的教育制度我還是有些話要說說。
看過《恰同學少年》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湖南第一師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批學生以及周南女中的以向警予為代表的女生們,他們的學習目的是什么,他們的教師除了課程之外還給了學生什么知識?而那個紀墨鴻其實就是現(xiàn)代我國大部分教師的一個縮影!學生們談思想、談先賢,談政治、談國家問題,件件都是關系國家的大事,以此為基礎他們也在志同道合的同學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敢于向禁錮思想的政治家們說不。他們都是真正的柯察金戰(zhàn)士。而紀墨鴻在課堂上的訓話是什么?讀書是為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僅僅是為了個所謂的“飯碗”。孔昭綬在全校舉行了一次關于簡樸教育的操場會,紀墨鴻找到楊昌濟先生關于此問題的對話中說:撿剩飯吃的是叫花子,學校應將學生教育成“上等人”,與“普通人”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事跡上就是楊昌濟先生說的“滿口的高低貴賤,恨不得把學生都教成蠅營狗茍,但求一己之富貴前程,而不思國家、民族未來的自私自利之徒”。孔昭綬們從事教育的人要做的其實是“抹平當今中國因不合理的現(xiàn)象而導致的不合理的等級,讓學生去除舊觀念,做一個民國的新人,為人人平等之大同世界而努力”,這其實也正是毛澤東、蔡和森等人報考湖南第一師范的原因。反觀我們當今教育(不管是父母對孩子還是教師對學生),其實就是紀墨鴻版的教育理念。其實是說:雖然講求教育人人平等,其實所謂的學歷問題就已將世上之人劃分的等級!所謂的政治教育在有些學校乃至高校中都被安排成了“副科”。
雖然我們嘴上講如今大學生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需要改變,但真正有幾個學校、幾個老師做到了?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如今的學生們卻是為了自己的前程,“我畢業(yè)了要到西部當失學兒童的老師”、“我學習是為了……”,甚至連“我學習(僅僅)是因為爸爸媽媽供我上學太辛苦了,我想通過多賺些錢來侍奉二老”都會被報上新聞,甚至還放在了“真情時刻”、“感動……”板塊中。
前段時間我在QQ群中看到了一段話:看我現(xiàn)今的堂堂中華,都快走入全民學英語的地步了,我不反對學習英語,甚至覺得每個人愿意的話,應該支持他學習任何民族的語言,學習非洲原始森林里部落語言都是人家的自由,我們實在不應該說東道西。中國當前的現(xiàn)實是,大學生如果漢語說得南腔北調(diào)可以無關緊要,但是英語考試不過關就不能拿畢業(yè)證。很多大學把《大學語文》當副科開設,但是英語卻像圣經(jīng)一樣開到畢業(yè),還要參加這樣那樣的等級考試。畢業(yè)之后要參加工作評職稱,職稱考試關系到每個知識分子的身家命運,不管你能不能用中文寫通順500字的文章,只要你能選對幾十個ABCD,你就成功了,否則,就算你著作等身,也只有望考興嘆,有的人的職業(yè)和英語毫無干系,除了考試,連讀英語便箋的機會都沒有,你還是要考英語,有的人的職業(yè)就是說中國話,教中國文學,可是職稱卻不會看他寫中國文字是否像蚯蚓攪團,只要會幾個ABC照樣可以混飯吃!
那我問一下,中國以什么語言為主?世界上那個國家的人口最多?是不是答對了幾十個選擇題(CET等級)就能說明你英語水平很牛逼了,是不是全體中國人民都要被英文化一下才能說明人口最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很了不起的國家?我不想去探討東亞病夫這個話題,單從這四個字上就可以看出這個國家并不是簡簡單單的肉體上的殘缺,或者說白了,不是肉體殘疾,而是智力殘疾。
中國的教育一再改革,最后形成了我敘述的如上的教育理念,當今教育理念說到底,上課學習是浪費金錢,反正都是為了自己,老子有錢的做富二代,沒錢的去修地球,反正能夠活口就行。
還有,如今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其實就是收錢機:進去上學要交很多的錢(窮人家的孩子不一定上得起),出來了不過僅僅多了一種求生手段與一張文憑而已,有幾個老師將自己對學生的教育以及學生的學習目的與國家的變革發(fā)展相聯(lián)系的?又有幾個老師真的舍得將自己的得意門生推薦給國家的?之所以留在身邊,說白了就是以后可以更好地招收學生以及作為自己賺錢的一種手段(得意高徒多了,名聲自然會增大)。所以,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講,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中國的教育體制卻在落后!
再比如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問題,按理說,在信息化的今天,學歷越高的人獲取的工作機會越多,工作報酬也越多,事實上卻是:每年都有成批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很多崗位上大學生獲得的報酬居然沒有農(nóng)民工打工賺得多!那我倒要問問,很多院校教的是職業(yè)技能,說白了就是一種求生的本能,但這似乎不與學歷有關,否則學歷低的與文盲是不是會被餓死;那么大學就相當于一所賺錢的公司,但為什么其員工(即學生)從來都是交錢,而不是得到錢;大學畢業(yè)生未就業(yè)者成批,即使就業(yè)了,日子也不一定會比農(nóng)民工好多少(不然也不會流傳這樣一首打油詩了:起得比雞早,吃的比豬差,做的比驢多,睡得狗晚。連畜生都不如?!),那么大學究竟是為什么而建設的?
當然,還有許多領域都是如此,一個國家的教育如果僅僅拼的是文憑,那是非常危險的事,一個人的學歷再高(除非他是為了在某個領域搞研究,為科技革命、社會革命而奮斗),如果他的思想并不達到某種層次的話,那也是非常危險的事(一個小小的刺激就會使其犯下滔天大罪)。事實是:現(xiàn)在有許多大學生對待自己的未來采取的都是不負責的態(tài)度,他們的學歷很高,但情商很低,心里一直處于迷茫的狀態(tài)。
教育究竟該向哪條路上發(fā)展,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都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但我還是相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作為教育者不僅要受教育者離開“魚”,學會“漁”,還應該讓其達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境界,否則我們國家始終或終會有一天還會處于落后挨打、一切處于被動的局面。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