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按:因為所學專業的原因,自大二以來接觸了國際經濟學等課程,雖然上課聽的不多,但畢竟要考試,也不得不去看一看,并且對那些經濟學理論還是產生了不少的看法,總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后來也曾在課堂上稍微發表過“不入流”的觀點,也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笑聲,盡管這些笑聲有各種意思。跟本專業聯系最緊密的,WTO是其中之一,而恰逢中國入世十周年,社會各界對此也都有所表示,看了不少各方的意見,對于入世的評價,持高度贊揚態度的在各大主流媒體占主導,反對的聲音雖然弱,但是也不少。今天主要是談一談筆者的看法,也算是一次期末總結把。
內容提示: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烏拉圭著名新聞記者、小說家、散文家寫了《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介紹了拉丁美洲的被掠奪史,實際上,不管是主動的外向型經濟還是被動的殖民經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像一根被切開的血管,自己身上的血不斷的往外流,中國人民的血汗就是通過WTO被源源不斷地往外輸的,而中國的勞動人民卻因流血過多而氣息奄奄。
縫合被切開的血管:適時退出WTO
十年之前,許多中國人還在為入世而歡欣鼓舞,一時間,“現代化”,“與世界接軌”,“全球化”,“機遇與挑戰”等華麗的詞澡,漫天飛舞,仿佛他們的某只腳已經踏入美國天堂。
十年之后,在“國際分工”的美名下,中國已經處于整個產業價值鏈最底端,淪為世界加工廠,千千萬萬的工人收著國內外強權和資本的雙重剝削和壓迫,當初引進的的所謂戰略投資家們卻要紛紛做空中國。盡管全國外罷工運動方興末艾,而且大有一浪高過一浪之勢,仍然有不少“精陰”、“公知”為入世十周年歌功頌德。
十年來,他們實際上忘了“挑戰”這個詞,只強調所謂的“戰略機遇”,因為他們有選擇性地失聰、失明,再也不提入世是為了什么,甚至還遺忘了歷史。
入世是為什么?不就是為了用市場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嗎?不就是互通有無嗎?而這不正是貿易的實質嗎? 可是今天,十年過去了,當初的愿望實現了嗎?答案是非常明白的:市場沒了,技術還在人家手里,外資引進來了,主要產業也被控制了,以前有的現在沒有了,以前沒有的,現在還是沒有,而且差距越來越大!
也許有人會說,才十年嘛,要有個過程嘛,還早呢!可是,面對如今這內外交困的局勢,我們還有幾個十年?對手會給你幾個十年?
再回過頭來環顧一下歷史,當年晚清政府被迫與侵略者簽訂的各種喪權辱國條約,想想那些條約上的條款,再對比今天世貿組織的諸多條款,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呢?怎么那么眼熟呢?用簡單的一句歷史的巧合能解釋嗎?
當然有人會說不同,晚晴簽的城下之盟,而我們入世是“自愿”的。而問題就出于此,入世,究其實質,根本的不同之處不就在于前者是在敵人的槍炮下被迫的,而后者是經過十幾年求爺爺告奶奶乞求而來的嗎?或者說區別在于前者叫被強奸,后者叫通奸罷了.
說得再明白一些,就是說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中期,列強用洋槍洋炮花了100多年的時間都沒得到的東西,市場原料產地和經濟控制權,中國某些精陰通過加入WTO的途徑,自己就乖乖的求著送上門了,最終還對列強感恩戴德,這是連東西方帝國主義國家他們自己做夢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啊!他們通過控制幾個中國精英竟然就辦到啦!
當然肯定會有人來反駁說,那又怎么樣?這是世界潮流,你能馬上改變規則嗎?既然不能,那就老實跟著規則繼續玩下去,等你能改變的時候再說吧!
按照這種邏輯,就是說假如要想拯救失足婦女,那就先當嫖客,等你自己當老鴇了再來救吧!還有人會說別人也是一樣的規則,為什么你就會吃虧?說到底是自己不行嘛!
同樣,順此邏輯推理,當嫖客救不了失足婦女時,是因為嫖技不成熟。很明顯,規則本身出了問題,繼續玩下去很可能只有被綁架,并且死路一條。
實際上,這些規則都是戰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第三世界國家即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量身訂做的緊咒,目的就是永遠地窂窂地套住這些國家,以保持他們的傳統 優勢和統治地位。
怎么辦? 當發現自己掉入一個陷阱并面臨生死考驗時,跳出陷阱是最迫不得已也是唯一的選擇,咱不跟著玩了。
但是,現在退出游戲肯定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因為我們現在搞的是一個對外不斷輸血的外向型經濟模式,嚴重依賴外資和國際市場,退出WTO必然會造成失業和能源緊張問題。但這對對于民族存亡來說也還是陣痛,長遠來看,這是更有利的。
面對依賴外資并被外資大規模控制問題,我們可以用外匯儲備贖買的方式,迫不得已時或采取更強硬有效的措施,像建國初那樣,強制沒收。面對能源不足問題,必須盡快完全控制東海南海,收回主權領海。
面對依賴國際市場問題,本來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全國有多少老百姓的物質生氣水平亟待提高啊!中國使勁地往外輸血,而國內老百姓卻越來越“貧血”,買辦洋奴及其走狗叫獸、磚家必須負主要責任,因為他們走的是“寧贈友邦不給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之路,賣國是逆向種族主義,甚至比法西欺更可惡!因此,解決市場問題就在于增加內需,回歸經濟發展的本來目的,先滿足本國人民的需求,而非一味地為資本家創造剩余價值即利潤,并且,這也是黨重新回歸群眾,恢復階級性的有效途徑,更是維護社會穩定團結的根本途徑。
肯定有人又會問,怎么提高老百姓的購買力或者說收入呢?提高購買力有兩種基本方法,降低物價或提高收入。雙管齊下,效果更佳。降低物價似乎是更容易的方法,但問題在于在今天私有制占主體的條件下,怎么能讓資本家們讓步。比較溫和的辦法是國家統購包銷,給一定補貼,慢慢進行合作經營,最終轉為公有制國營企業。
這時候又有人要問,這不是倒退嗎?這不是會造成壟國企斷嗎?非也。這不是倒退,是回歸,是浪子回頭。說到壟斷,首先必須明白壟斷是怎么產生的。壟斷是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自由競爭與壟斷不是對立的嗎?”但也別忘了,他們還有統一的一面。自由競爭的規則是優勝劣汰,而優劣也是經過對比才能分出來的,如果生產的東西都一樣了,那也就無所謂優劣,再在資本的逐利性驅使下, 資本家都想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使自身利益最大化,那就必然會有一部分產品在競爭總勝出,而大部分是要被淘汰的,面臨淘汰的資本就會慢慢退出該領域,從而是勝出的一方慢慢形成壟斷,而且是私人壟斷。當私人壟斷并形成一定的氣候時,他們肯定會在政治上有所訴求,借此來鞏固他們的壟斷地位,因此他們必然會要求政府放松對企業的監管和各種限制,以擴大壟斷資本家們的自由空間,他們的權利失控之后,抬高價格等各種坑人的事情就更加泛濫了,老百姓還有好日子過嗎?中國的今天就是最好的證明,日常生活用品看似是完全競爭的,可是,這些年你看到幾樣東西在降價的?更別說背后正在形成壟斷了,盡管他們還在叫囂國有企業要反壟斷,要國有企業退出競爭行業。他們無非是要自己來壟斷罷了。而且,當他們的私有權利膨脹時,他們可以通過收買炒作一些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為其服務,比如說制定法律以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物權法》不就是最好的說明嗎?這部法律看似是保護所有人的利益,實則不然,因為他們在“創業”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有不光彩的一面,他們當中有多少是靠官倒、盜竊國有資產而一夜暴富的。也就說,他們通過各種非法手段盜竊、欺騙勞動人民靠數十年積累的財富之后,現在又通過一部《物權法》來把這些非法財產合法化。“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正是對國企改制的最真實寫照嘛。他們害怕有一天人民會起來清算,所以他們不正在往國外轉移財產嗎?
教科書告訴我們,市場調節有三個缺陷,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雖然如此,但教科書還是得出神奇的結論:市場經濟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嗎?對于這種結論,我只能用三個字來回應:哈哈哈。但我們不妨來簡單地分析一下。
一、自發性導致資本家的生產并不是完全按照市場需求來生產的,資本的內在動力是利益最大化,即資本家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而是獲得利潤,生產是迫不得已的,換句說,如果能有另一種方式能使資本家賺錢,那他們肯定會放棄生產,中國房價炒的這么高,不正是資本家們換了炒房炒股等方式來獲得利潤嗎?他們哪管老百姓需要生活因此需要各種產品,他們哪里管退出生產領域會造成大規模失業呢?他們眼里只有錢。
二、盲目性最大最直接的后果是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因為在你死我話、弱肉強食的獸性法則之下,互相殘殺的企業不可能有對等的完全的市場信息,而且競爭本身會導致一大部分產品被淘汰從而浪費,因為他們缺少一個統一的信息渠道,而且他們自己也決不允許有,因為只有政府部門有能力提供更可靠更全面的市場信息,在資本家看來,企業和政府一旦合作,那不是位違背市場原則了嗎?那不是官商勾結了嗎?那不就腐敗了嗎?所以,他們不允許別人也就是不允許自己獲得更準確更全面的市場信息,盲目導致浪費那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唯一的辦法是建立國營企業統一計劃生產,而人民的政府可以提供各種服務。筆者就不明白了,有計劃地生產和調節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盲目生產、盲目調節反倒可以優化資源配置了???這個道理是從哪個星球進口的???
三、更糟糕的是,市場調節還有滯后性,而實際上市場的這種調節作用等于零。因為都是遲來的雨,而不是及時雨,不僅起不了積極作用,還會很可能會造成新的災難,好比有些地區由于雨季推遲到來而引發旱災,等雨季一到,有成旱災,而且市場這場雨永遠都是滯后的,總是趕不上趟。一個比較常用的例子是,某一水果在一段時期內賣的很好,供不應求,滿足不了人們的生活需求,于是,很多人一窩蜂都去中這種果樹,遺憾的是,等新載的果樹結果了,這種水果的市場已經供過于求了,于是砍果樹……供應又減少了,又供不應求了,再種果樹……如此循環往復——從供不應求,水果漲價,老百姓買水果難,到供過于求,果農賣水果難,雖然水果會降價,但也容易造成水果積壓浪費……這樣資源能優化配置嗎?還有他們所謂的經濟效益嗎?
既然市場有這三大天然缺陷,造成浪費,降低效益,那還談什么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呢?當然,教科書還講了一個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過程——通過長期均衡達到等價交換的目標,因此,市場調節也是是通過這種類似的過程來是實現的。它的意思是,舉個例子,一個人這個月每頓飯都幾乎要撐死了,等到下個月,幾乎一直餓著肚子,沒有一段是吃飽的,然后市場經濟學家就出來解釋,你通過這兩個月的長期均衡,你每一頓飯是吃得很舒服的。你說扯不扯???
但是,在統籌安排下,雖然也難以做到百分之百不浪費,或者百分之百剛好滿足人們需求,但至少比在自由市場條件下能更快做出反應和采取相關調整措施,而且,同樣因為有統一的規劃,力量集中,辦事效率更高,因此,即使統一規劃也不是完美無缺,但與難以有序的市場經濟相比,可以減少浪費、提高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生產不像資本家那樣單純為了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當然,以上種種理由并不能得出完全廢除市場結論,只是說,不應該像今天的主流自由主義經濟學家那樣胡亂鼓吹、極端夸大市場的作用,市場應該回歸它最初的作用——產品交換,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同樣,退出WTO并不意味著閉關鎖國,但是很多人一聽到要退出WTO的反應就是反問一句“你要像清朝和毛澤東時代那樣閉關鎖國嗎?”這頂大帽子就扣過來了。其實能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這些話的人,喜歡鸚鵡學舌,對歷史太無知了,而且不愿意獨立學習和思考。即使歷史問題很復雜,可能有多個版本,但歷史還是可以從常識和現實中找到影子的,因為今天和昨天、前天是連貫的。
打敗對手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自身出發,不斷地完善自己為主,另一種則是造謠、污蔑和妖魔化對手為主。而今天很多人的上述反應,主要是他們這幾十年來利用強權和資本勢力極端污蔑計劃經濟和極端鼓吹、夸大市場的結果,還有很多人就連思維也中毒了,老是跟著別人的思維來轉,總是跳不出那個市場的圈子,總是主觀地、不自覺地把不同意見的對方推上極端,因為那些磚家們唯有如此妖魔化對方,才能掩蓋自己的缺點,才能勉強站得住腳,給人一種“市場經濟再多缺點也比計劃經濟強”的印象。因此,許多人根本忘記了另一個世界是更好的而且是可能的。
退出WTO不是要與其他國家斷絕貿易關系,只是廢除這種對外輸血型的、自殺式的、坑子孫后代的經濟貿易關系,恢復正常的貿易,即互通有無、滿足人們生活需求,從而提高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而且這也是對于國際貿易本身來講,從政治角度上是要擺脫外資控制,把握獨立自主的經濟權利,恢復“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經濟發展方針,同時保證民族和國家的獨立。
主流磚家們一直在吹捧入世十周年以來,中國取得了如何如何的巨大成就,從感情上來說,筆者也實在不愿意站在地面上踮起腳尖去拉一拉他們放出去的那些衛星,拖一拖那些衛星的“后腿”,但是,筆者還是認為長痛不如短痛,或許現在醒過來還能做一些亡羊補牢事情。入世之后,中國發生的群體性事件越來越多,領土領海主權上也遭到越來越多的挑釁,如美帝對中國的重重包圍、日菲越對我東海、南海主權非法侵占;中國人民的生命安全越來越沒有保障:香港8名同胞在菲律賓早劫殺,13名中國船員在國際河流遭泰國軍方人員無故殺害,日韓不斷扣我漁船、抓我船長,難道這就是我們換來的“強大”嗎?如果是,筆者寧愿不要!
“凡是封鎖的領域我們都發展得很好。比如說我們的航天技術,比如說我們的衛星技術,這都是西方國家從我們一起步就實行了非常嚴密的封鎖”。
或許解放軍空軍裝備部部長魏剛同志的這段話話能引起我們更多更深的思考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