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書店的途中,路過一繁華地段的過街天橋,天橋兩沿被擺地攤者圍堵得算是水泄不通。這一幕早不希罕,據聽說那些練攤的年輕人多是在校大學生,也不乏一些中年人,他們為了生計還是貼補家用,總歸也是想多賺取點錢而已。而平時不大注意的小攤上,卻看見很多都擺有一種類似于橡皮泥做的柔軟狀物,起先不明白,后來才曉得——他們是叫賣的——買一個發泄玩具回家供發泄了……顧名思義,就是會自動收縮彈起的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玩具,當用暴力摔在地面時,這種東西就像一灘泥一樣,平浮在地面,慢慢它又會還原成原形。這種供人發泄的玩具,如不出所料,繼發泄酒吧、發泄沙龍出現之后,又一次以商品交易的形勢出現于市場。
按道理,既有供給就有需求,我想商家生產類似于專供人“發泄”( 一種合理而不侵害他人的方式)的商品必然有潛在的市場潛力或需求。那么潛在的市場需求從哪里來?如果,從它是擺在過街天橋邊而不是擺在高檔商場或專賣店里,就可以看出,它針對的消費群大抵可以這樣認為——那些普遍收入過低或一般工薪階層。它的商品特性則是——為社會生活壓力過大導致精神不振或萎靡的“患者”提供精神、心理上的發泄需求。為什么這些人需要發泄?其實想想,也并不難理解其背后所折射出來的民生維艱現實。當今社會壓力過大、生活負擔過重在平民階層中屢見不鮮。才看南方某媒體報道的新聞說,因為米、油、蔬菜、肉制品累番漲價,導致八零年后出生的一對新婚夫婦為生活擔子過重而爭吵不休。如果你明白這一層道理,也就知道那些中低收入階層所面臨的生存困境了。
事實上,中青年群體,確切一點說,應該是四十歲以下、七零年以后出生的這一群體,也包括農村的青壯年外出務工的勞動力,目前所面臨的社會各種壓力,生活壓力、生存壓力、發展壓力,是最大的、最嚴酷的。這一時期的人群,年齡靠上一點,不但要擔負著上有老人、下有子女的贍養和撫養問題,還要應對有可能的天災人禍“光臨”,譬如醫療問題,譬如利益分配不公、勞動報酬過低等等都是;年齡靠下一點,就意味著要結婚生子、養家糊口,以及即將到來的撫養老人問題。而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之后,這些人的生活生存狀況,今天不敢妄加斷言,不過,他們的未來將會道路坎坷、一路泥濘。
如果對比一下,我們足能夠從改革開放過程中看出中國貧富差距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的民生現狀。這個問題只作如是看:在改革開放前,那些占著既得利益的位子的人,已經享受到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成果,單位好、薪水高、福利好,養老、醫療保險基本完善;房改前單位分房,房改后,有完善的住房公積金體系,單位提供的住房,不費吹灰之力,輕輕松松就能獲得一套滿足條件的住房。這些,對于沒有趕上趟的中青年群體來說,有多么的可望不可及?新時代的“三座大山”“房子、醫療、教育”已經讓這些熱血青年無法應對。更別談及什么世俗中的地位、名利了?新一期的《南都周刊》根據大約社會權利分配現狀評出六大“中國強勢群體排行榜”,誠如編者所言:“很多理由其實也是老百姓的一些牢騷,但毫無疑問,這也能部分地反映一種現實。”這六大“強勢群體”依次是:官員群體、壟斷行業、房地產商、股市大鱷、大型外企、稀缺資源掌握者。而這六大群體中,除第一位的“官員群體”自身具備得天獨厚的職權優勢以外,其余五種,也或多或少的憑借著政府權力機關以及個別官員的公權私用中才得以榜上有名。如果說這些不是全部,至少也是當下影響國民權利平等、經濟平等的主要因素。他們已經從改革中獲取過多的公共財富,這難道就是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改革之路嗎?
我想很多學界人士和政界人士比誰都更清楚,為什么推行市場經濟、什么是市場經濟?計劃經濟表面人人經濟平等,實質上扼殺了人性自由競爭下的財富創造力。市場經濟的基本前提就是全力保障經濟公正、利益公正、收入分配公正。不是政府做了些什么表面的公正事兒,就代表全面公平、公正了?而是這個社會提供了一個什么樣的擇業公平、發展公平、競爭公平環境?它既不傾斜于既得利益群體,也不看似給予非既得利益群體多少“收買”、“糊口”費,就代表政府就是在為人民服務。
反觀,中青年這一群體,既沒有趕上社會主義的單位分房,也沒有行政、企事業單位的穩定收入,更沒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以教育為例,教育改革前,至少大學分配、工作收入穩定、生活基本優裕,而高等教育實行改革、擴招之后,卻是學費飆升、自謀職業(也可能失業、無業),好單位進不了,私營企業工資低、人格低、權益沒保障,什么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更甭提。不要以為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小題大做,也不要說,改革開放后,起初的富豪群體多都是“泥腿子”出身,現在搞科技的、IT的富豪們不都是高學歷、高文化的中青年群體嗎?確實如此,但我就告訴你,這只是滄海之一粟,這些人不是有賴于社會經濟公平、公正牟取的財富,即使致富正當、謀財有道,也多是交了好運,這樣的好運氣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的,它只是個別特殊現象,并非整個社會公平競爭下的普遍事實。
再以資本市場為例,這正是當前社會經濟不公正的體現。而作為資本市場的股市其本質目的是這樣的:企業盈利——上市融資——股民投資——企業再贏利——股民分紅。這應是對于企業與股民雙方之間互惠互利的事情,既解決了企業發展融資渠道難題,又提供更給股民投資的途徑,說明白點,股民不會賺錢,你可以交給你信賴的職業經理人也即股東莊家幫你賺錢。而當下,中國股市不是投資市場,而是投機市場。這不是中國股民的不理性或投機,而是中國不成熟的股市以權力為軸心、以大資本財團為掠奪性利益才存在的,其利益格局結果就是權勢集團合謀榨取股民資本。誠如前文所評出的“中國強勢群體排行榜”之一的股市大鱷就是典型的經濟不公正產物。至少我看不出,這些股市大鱷給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多少力量。
目前,這一代中青年群體,應是挑起民族的脊梁和擔當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祖國的未來掌握在這些人手里,當然也屬于那些已經斂取“安樂窩”的既得利益者。總而言之,還是根本取決于中青年這一群體的發展環境。而看看他們所面臨的生活困境、生存困境、發展困境,你就不難推測出,未來的中國將走向何方?
如果給近三十年中國經濟改革總結一下,中青年群體(四十歲以下或七零以后出生)才是改革中利益損失最大的群體。明地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改革,暗地卻因改革過程中蜂擁而起的既得利益階層、特權階層以及壟斷行業長期霸占社會資源、財富,導致一切存在的經濟形式都嚴重受到挫傷。在普羅眾生中的中青年群體被剝奪掉市場經濟公平、公正競爭的可能性之后,他們不但發展受到限制,在基本生活保障各方面也面臨危機和不安。
一路拉雜說來,從一個擺在人行天橋邊的發泄玩具說到中國經濟利益分配格局現狀,真有點“浮想聯翩”了。不過,思考現實,今天的中國市場經濟可謂喜憂參半,它整個兒就是一“四不像”,既不像驢,也不像馬,似鹿非鹿,似牛非牛,你說它像什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