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杰(江蘇石油學校 江蘇洪澤 223126) 文革期間口誅筆伐,我有幸見到瞿秋白的《自白書》。那是他寫給反動派看的。魯迅轉述過瞿秋白的一句話:“我們不騙人,難道連狗也不騙么?”瞿秋白從容坐地就義,證明了他人格的高尚。《自白書》是斗爭的形式,連反動派都是不相信的,卻給瞿秋白身后帶來災禍。我仔細看《自白書》,其中關于兩重人格的話,令人深思良久。那時對瞿秋白大興撻伐,兩重人格是什么,誰也說不清楚,就給他冠以“兩面派”,當成批判的靶子。 此后經過苦苦思索,發現人的身上確實有兩種東西同時存在,交替出現,那時叫“兩種思想打架”,似乎與“一分為二”的觀點差不多。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社會時興“全盤否定” 和“全盤肯定”的風潮,上述觀點無人敢于問津。是天才,可以從小時候擦屁股開始歌頌;是“壞蛋”,應該從他爺爺開始調查。美玉無瑕疵,榜樣人物永遠是榜樣;反面人物,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真實形而上學猖獗!在這種絕對化的思潮中,就連“一分為二” 的哲學思想也行不通了。伊犁軍區某教導員作總結報告,要求干部戰士運用“一分為二”的哲學思想,搞好年終總評。在回答戰士提問時,他脫口說出對偉人也要一分為二的話。這便出現了“階級斗爭新動向”,立即內查外調,革除了他的軍職。 然而思想是無法禁錮的?!熬?一三”事件動搖了個人迷信,這才敢于進一步了解人的本性。對人的本性的探討,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老問題?!度纸洝飞暇陀袃煞N對立的觀點,一種是“人之初,性本善”, 一種是“人之初,性本惡”。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千百年來,善惡之爭不休?!靶员旧啤敝f者,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由于后天環境經歷和習慣的影響,逐步兩極分化。這種觀點得到黨當時社會的認可,因為這觀點有利于道貌岸然的權勢者,且能解釋復雜的社會現象?!靶员緪骸敝撜叱鲅圆贿d,直接損及達官貴人的形象,提出“自私與生俱來”的觀點,盡管也有解釋社會現象的辦法,卻為封建社會所不容。 這兩種觀點都不科學,但前者反映了教育的重要性,后者涉及到人類本身固有的品質----生物性。無論古人所說的“偽君子”,或者是今人所講的“兩面派”,都指出了古往今來許多人身上存在的兩重性,瞿秋白把這叫做“兩重人格”。譬如說,北京在1950年代末試辦“無人書店”沒有成功,1980年代開始自選售書,報載屢有竊書之現象,其中甚至有局長和學者。局長作報告,學者發論文,不是慷慨陳詞,令人肅然起敬么,怎么背后也干起見不得人的勾當?特別是當此改革開放的年代,爾虞我詐、招搖撞騙,報端常見揭露和批判社會腐敗現象。于是有人驚呼“道德淪喪”,人們的信仰發生了危機,甚至出現了憤世嫉俗的年輕的殉道者。在這種情況下,奇怪的是各地政治思想工作反而放松了,或者處于束手無策的狀態。甚至有人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為根據,任各種現象自由發展,認為政治思想教育無用。但是,頭腦清醒的人不能不正視,黃色書畫泛濫與青少年犯罪增長,是成正比例的。既然反面教員在發生壞作用,我們搞正面教育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又怎能視而不見無動于衷呢?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虛偽這種現象怎樣產生,研究人的基本屬性的禁區應該打破了。毋庸諱言,人的軀體屬于高級動物,凡是高級動物生存所需要的,人類同樣地也需要?!帮嬍衬信?,古人認為是“人之所大欲焉”,直率地認為是人類的最基本需要,不會因自然的進化而改變,人的動物性永遠不會消失。社會在滿足人們最基本需要的條件下才能活動,經濟基礎是決定上層建筑的。盡管狼孩和豬孩現象的報道證明,人一出生就離開社會進入生物界,肯定只能是一個高級動物。然而,誰也不愿意說自己是“動物”,認為那是奇恥大辱。可見人類和高級動物畢竟是有區別的,這區別是進入人類社會之后才產生的,來自社會生產協作和交往活動之中。如果把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先天本能的需要,叫做人的自然屬性。那么,人類社會交往中產生的“真善美” 和“假惡丑”,則是人類生存方式決定的社會屬性。 人類社會正是以自然屬性為基礎,以社會屬性為發展動力的。人類的自然屬性是不能缺少的,而社會屬性是可以改變的;自然屬性是社會屬性賴以存在的基礎,自然屬性的病態發展可以決定或改變社會屬性,社會屬性又可以作用于自然屬性。自然屬性是人類個體存在的條件,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條件下,這種自然屬性的需求應予承認和保護。自然屬性的惡性膨脹,人就成為赤裸裸的動物,殘忍而貪婪,無禮義廉恥可言。社會屬性中的“真善美”,有利于社會的幸福和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向心力,是正作用。而“假丑惡”的存在,則有害于社會的幸福和發展,是人類社會的離心力,是副作用。這種副作用,是人們自然屬性病態發展,采用動物生存方式,在社會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所以,也可以把“假丑惡”稱做動物性,是有別于社會屬性的正作用的?!罢嫔泼馈笔巧鐣f作生產的需要,是勞動生存方式所產生的,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勞動生存斗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協作、友愛、互助”的關系,于是人類倡導“真善美”。動物生存斗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掠奪、殘殺、寄生”的關系,是為人類社會所不齒的,因而“假惡丑”經常在隱蔽中存在,這就是虛偽。沒有“真善美”就沒有人類社會,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真善美” 是一定會戰勝“假丑惡” 的,雖然要經歷曲折的道路。 沒有了自然屬性也就沒有了人類,因而自然屬性永遠不會消失。動物性是自然屬性在社會屬性中的病態反映,必然隨著人類社會的逐步發展而趨向消亡。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在個人的身上同時存在,在非理想境界時期,自然屬性隨時因環境誘發而惡變為動物性,于是產生各種“假丑惡”的行為。社會屬性的主要方面同時也會起來與動物性搏斗,如果取勝,則會制止“假惡丑”行為的出現。這就是所謂“思想打架”,這種心理體驗是無人不有的。動物性的核心是“個人主義”,目的是損人利己,甚至也有損人不利己的怪現象。動物性有些成為習慣,有些則是偶發,與經歷和環境關系密切。因此,減少“假丑惡”現象,要從青少年抓起,消除誘發環境和條件,諸如黃色書畫和教唆犯等等。社會屬性中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是個人主義的尅星,學校要堅定不移地長期教育,是青少年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社會屬性不是先天的,,完全是社會實踐產生的,市教育的結果,并隨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由此可見政治思想工作的長期性、必要性和普遍性。社會屬性的“集體主義” 多一些,動物性的“個人主義” 就少一些。偶發的動物性一抬頭,集體主義的社會屬性就能戰而勝之??梢姟靶员旧啤?,強調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是頗有道理的。自然屬性永遠不會消失,這就為動物性的弱肉強食提供了內在條件,肯定在沒有消滅階級之前是這樣。那么,“性本惡” 論者動物性的普遍可能性,也是值得注意的。只是二者都沒有找到“善惡”的來源,認為“善惡”是先天就有的,則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綜上所述,我認為瞿秋白在《自白書》中說的“兩重人格”,反映了人類本性的兩重性。不過,“兩重人格”似有表里不一的含義,而我說的“人之兩重性”,是講人既有先天的自然屬性,又有后天的社會屬性。兩種屬性同時存在,本來是相得益彰的,能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但自然屬性在特定環境中,可以惡性膨脹,甚至形成痼疾,產生了動物性。這種動物性與人類的“真善美”激烈沖突決一雌雄,于是產生人的各種行為。兩重性所揭示的虛偽,只是動物性要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而已。附人之兩重性示意圖:
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生產力水平低,物質生產供不應求,于是兩種生存方式同時存在,動物生存方式必然不斷干擾和破壞勞動生產方式。因此加強思想教育,不斷同人的動物性作斗爭是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條件。所以中央再三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因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要一起抓,這是一項不可偏廢的長期的工作。特別是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體制改革之際,在民主和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社會為動物性的萌發提供了許多失控的空間和條件,商品激烈競爭中許多人“不擇手段、惟利是圖”,泛濫成災的動物性自然會在法制失控的空間普遍發生,人的自然屬性在內外環境誘發中經常及編程動物性,于是黨內黨外不正之風甚囂塵上。尤其是中小學生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后進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青少年對動物性的侵蝕毒害缺少免疫力;各行各業大談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政治思想工作,聲色犬馬、紙醉金迷,違法亂紀行為屢禁不止。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以悠久歷史文明著稱的中華民族將面目皆非,相互掠奪、爾虞我詐,豈不有退化為經濟動物的危險? 我們是人,我們不愿去做動物,我們不能退化。但我們的遠祖是動物,動物的遺傳基因仍然維持著人的生命,對此,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也就是說,無論是局長、學者,或者工人、農民,自己身上不僅有“仁義道德”的社會屬性,也有可能轉化為動物性的自然屬性,二者同時存在。如果放縱個人貪欲,不惜損人利己、損公肥私,不擇手段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你的動物性的暴露。這時候趕快想一想人格,用做人的標準來量一量自己,也許能幫助你戰勝動物性,不致繼續墮落下去,被人罵做是“衣冠禽獸”。用劉少奇的話來說,這就叫做“慎獨”,在具有犯錯誤客觀條件,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我思想交鋒,消滅錯誤于萌動之中。這個道理連曾子也知道,他在2500年前就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則行無過矣。但是,僅僅深度,要求大家講良心,那是遠遠不夠的。主要的還是要建設民主和法制,要動員全黨來抓政治思想教育,要從黨員做起從青年少年開始,要建立必要的群眾監督和民主批評制度。搞任何承包都要承包政治思想工作,全國都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經濟效益的前面。各種改革方案都要考慮,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鏟除人們自然屬性可能惡性膨脹的土壤。 對于已經犯了錯誤的人來說,重要的是要找到錯誤的根源。就人類錯誤而言,大致可劃分為三類:其一是事故,其二是認識性錯誤,其三是非認識性錯誤。事故的特點是,具有偶然突發性,如車禍、冰雹傷人,當事人并不愿意發生,卻又無法避免。認識性錯誤的特點是,具有客觀必然性,如誤診、數學演算、青少年幼稚、政治偏激;出乎當事人預料,可以通過民主、實踐檢驗和提高認識水平,來避免發生和中止錯誤。非認識性錯誤的特點,則具有目的性和主觀必然性,如作弊、誹謗、謀殺,這類錯誤結果當事人可以預料,產生于思想品質,這就是本文所舉的動物性。這種動物性的形成,一定有個人社會經歷和環境的原因,也有偶然的觸發,還有認識性錯誤的轉化。犯錯誤的人,只有找到錯誤根源,才能對癥下藥,嚴格要求自己從而改正錯誤。處理錯誤的部門,也必須找到錯誤根源,才能正確選擇處理方法,并找到減少和杜絕類似錯誤發生的社會性措施。人類的起點,都是從自然屬性開始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由于每個人社會經歷和所處環境不同,便出現了功過是非和地位差別。我們應該憎恨犯罪的惡劣手段和社會危害,但罪犯本人也是客觀的社會經歷和所處環境制造出來的可悲產物。主管部門和周圍群眾,既要打擊和懲處犯罪,也有責任幫助這些人,擺脫罪惡深淵、恢復人的本性,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即使處以極刑的罪犯,槍斃只是杜絕犯罪的必要社會措施,不應對其肉體進行侮辱和折磨。我們大家對罪犯和犯罪,能明確區分和正確對待,也是改造罪犯和防止犯罪的重要措施。
(說明:本文是參加評定職稱上報論文,期末倉促撰寫,無任何資料可供參考,故引文均未注明出處。) 一九八八年七月十四日撰寫于洪澤湖畔 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