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胡錦濤深圳講話還沒有在媒體正式用文字發表時(有視頻),某些媒體如南方系就高速發出評論文章。也許是太急促審查不嚴,也許是有意歪曲擅自引領輿論方向。請看在強壇深水區的一個帖子,它是該壇就有關胡總講話的第一帖:
| ||
胡錦濤說,興辦經濟特區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進行的一個偉大創舉。 胡錦濤肯定了3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堅持銳意改革,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進取精神和創新理念,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的奇跡,為中國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胡錦濤表示,要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 胡錦濤強調,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中央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經濟特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發揮作用?!磥碓矗褐袊侣劸W〉 人 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胡總書記為深圳之未來指出了方向。 人民網強國社區(http 而如何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發揮作用?亦就是完成由經濟特區向政治體制改革特區的轉變。 為什么要進行政改?溫總說過:只有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全面持久地推進改革,才能建成完善、成熟、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 溫總更進一步指出:要繼續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停滯和倒退不僅會葬送30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和寶貴的發展機遇,窒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勃勃生機,而且違背人民的意志,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在這個關乎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大事上,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動搖。 而正如南方日報所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是未來特區新使命。 而如何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正如鐘堅所云:第一,繼續堅持經濟市場化改革,實現發展模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市場追求效率,政府保證公平。 第二,堅持政治民主化改革,實現政治權力運作的民主化、程序化和法制化。要建立起權力的制衡機制。政治體制改革,不闖選舉關,將難以推進。 第三,積極推進社會改革,大力培育社會中間力量,建立起公民社會。 第四,加強法制建設,維護法制的尊嚴,建設起一個法制社會。 人民網強國社區(http:// |
文中綠色字部分,為作者根據南方系的評論文章引述的。
現在,請大家把胡主席的講話,與南方系文章對比一下,便可知道:
胡主席只講了“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而南方系發揮成“由經濟特區向政治體制改革特區的轉變”“政治體制改革是未來特區新使命”;
胡主席只講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而南方系篡改為“繼續堅持經濟市場化改革”;
胡主席只講了“依法實行民主選舉”,而南方系發揮成“政治體制改革,不闖選舉關,將難以推進”;
胡主席要求“繼續促進社會和諧,努力為推動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要按照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加快構建覆蓋全體居民的終身教育體系、就業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保障體系、住房保障體系,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在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藥衛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而南方系歸納為“積極推進社會改革,大力培育社會中間力量,建立起公民社會”。
附文:
政治體制改革:未來特區新使命
2010年09月06日 南方日報
話題緣起上月,在中國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考察了深圳,他在講話中強調:“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他還指出,我們站在一個新的偉大的歷史起點上,要繼續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停滯和倒退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在特區建立30年的歷史節點上,作為各項改革的先鋒和試驗田,特區也應該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先行者。那么,當前特區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著力點在哪里?本專欄特約專家建言。
深化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市場化和民主化方向
中國的改革只能走經濟市場化與政治民主化兼容的道路。只有通過政治民主化才能最終實現經濟市場化,才能使社會和文化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和發展
鐘堅
牢固樹立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的觀念,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鄧小平曾反復講過,“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也明確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對于民主的認識,將民主視為社會主義的生命線,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更不是社會主義。我們更不能把民主的諸多內涵和形式與資本主義劃等號。如果要與資本主義作比較的話,社會主義應該比資本主義更民主,在民主政治建設上比資本主義做得更好。同樣,深圳要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先進城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范市,沒有民主政治作基礎,最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隨著深圳經濟體制的變革和經濟的發展,政治發展的任務顯得越來越迫切,也越來越重要。今天改革中出現的“放權”與“收權”的周期反復,行政體制紊亂造成的政策實施扭曲變形,以及壟斷者的壟斷和既得利益者的討價還價,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步履蹣跚,都是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的副產品。一般來說,政治利益剛性強于經濟利益剛性,在傳統的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并存的情況下,只有突破政治利益的剛性,才能實現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鄧小平曾經反復強調:“現在經濟體制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爸桓憬洕w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所以,中國的改革只能走經濟市場化與政治民主化兼容的道路。只有通過政治民主化才能最終實現經濟市場化,才能使社會和文化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和發展。
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
如果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更具有優越性的話,那就是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比資本主義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和正義。正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實現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鄧小平反復強調: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第二是共同致富?!薄吧鐣髁x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我們必須繼續促進發展的同時,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為突出的位置,要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而要真正做到社會公平正義,就必須有現代民主政治來保障。所以,我們必須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使政府在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平方面真正負起主要責任。
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必須解放思想,突破所謂姓“資”姓“社”的新束縛
我們深化改革的任務就在于,打破過去的舊體制,建立和完善以效率和公平兩大目標相適應的新的經濟社會運行機制,走出一條公平與效率兼得、穩定與激勵并舉的現實之路。
第一,繼續堅持經濟市場化改革,實現發展模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市場追求效率,政府保證公平。如何進一步培植和維護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揮好社會、私人和市場的作用,是深圳下一階段體制改革的著眼點和重點。深圳未來必須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實現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更多地通過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以及技術進步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沒有實現發展模式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就不可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
第二,堅持政治民主化改革,實現政治權力運作的民主化、程序化和法制化。民主是一個重要的合作機制,強調求同存異,而革命是你死我活。民主是一個重要的法制機制。民主必須事先通過法制而明確各自的游戲規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和牛鼻子,就是選舉,就是看你的長官是不是由全體選民選舉產生。同時,要建立起權力的制衡機制。政治體制改革,不闖選舉關,將難以推進。民主不是天生就會,需要一個學習過程,如果什么事情都要等到條件都成熟后才搞,其實什么也干不成,也永遠不會有成熟的一天。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必須解放思想,突破所謂姓“資”姓“社”的新束縛,借鑒人類政治發展和民主建設的有益成果。
第三,積極推進社會改革,大力培育社會中間力量,建立起市民社會。市民社會是一個國家或政治共同體內的一種介于“國家”和“個人”之間的廣闊領域,它由相對獨立的各種組織和團體構成,它是國家權力體制外自發形成的一種自治社會,是衡量一個社會組織化、制度化的基本標志,具有獨立性、制度性的特點。沒有一個完善和強大的市民社會的存在,所謂民主政治也是不穩定的。
第四,加強法制建設,維護法制的尊嚴,建設起一個法制社會。
作者系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以政治體制改革為核心帶動其他各項改革
在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方面先行先試:一是民主選舉、“差額公推直選”擴大到鎮、街黨委會一級。二是依法治黨、健全黨的集體領導。三是推行包括黨員在內的政府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四是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實行垂直領導并獨立運作
王利文
廣東經濟特區已走過30年的歷程,特區人敢為人先,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上創造出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遭遇到來自政治體制的束縛,政治體制改革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已經刻不容緩。黨的十七大強調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我們應當從國際社會及自身的改革中吸收營養,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執政方式轉變。
在全國全方位開放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課題誰都可能做和可以做好的當下,特區的使命和任務應作戰略性調整,未來特區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應開始大膽試點,切實推進。應賦予特區新的歷史使命:以政治體制改革為核心,帶動其他各項改革———包括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等等。
黨內民主建設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民主選舉機制、權力監督制衡機制
過去的政治體制改革經驗表明,在推行黨內民主制度建設中,關鍵在于建立真正的民主選舉制度、集體領導制度和有效的監督制衡機制。如果干部的選拔采取黨內一級級民主選舉產生,或通過黨代會集體討論、差額選舉產生,最后由上級依據規定任命,那么德才兼備、不唯上只唯實的領導干部才能脫穎而出,才能杜絕官場陋習。在對黨的領導干部的監督上,目前各地建立了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是在同級黨委領導下工作,但是嚴重缺乏對一把手的監督。因此,在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方面,建議特區先行先試:一是民主選舉、“差額公推直選”從目前的黨支部一級擴大到鎮、街黨委會一級,并逐漸推進到區一級和市一級,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二是依法治黨、健全黨的集體領導。通過引入重大事項集體討論與票決制度和代表質詢制度,切實實施引咎辭職等制度,加強黨的集體領導和集體監督,防止權力過度集中,主要領導“一言堂”、“一錘定音”的現象發生;三是推行包括黨員在內的政府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并且在一定范圍內公開,輔之以輿論監督,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進行。四是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學習香港廉政公署運作方法,獨立開展工作,不受同級黨委領導,或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垂直領導并獨立運作。
改革人大代表的選舉辦法,提高人大代表的議政能力,建立健全人大的權力監督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中國的人大制度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距離法定的民意機關、權力監督機關仍然有相當距離。主要表現在:首先,人大代表選舉依然實行間接選舉制度,而間接選舉、等額當選制度也使得人大代表候選人與民眾之間缺乏溝通,人大代表高高在上,不了解民間疾苦,其民意代表的功能在打折扣。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間接選舉制度產生的人大代表無形中具有“三多”現象———官員代表多,照顧性質多,榮譽性質多。其次,代表參政議政能力嚴重不足,人大對政府的監督手段缺乏。在人大的監督制度上,盡管目前也出現了政府領導干部向人大述職制度,但是總體而言,人大代表對政府的監督手段和監督效果依然有限。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改變人大代表的產生制度,推行人大代表直接選舉、差額當選辦法;要改變人大“橡皮圖章”形象,就必須賦予人大相應的權力,豐富人大的監督手段,強化人大的權威。
建議:一是在特區試行“差額公推直選”制。從改革人大代表提名方式和代表數量入手,進一步優化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和職業結構。基層代表產生可以嘗試調整為多渠道民主提名;增加基層代表,減少領導干部代表比例;進一步優化代表職業結構,適當增加非本市戶籍人口的人大代表比例;選區逐步實行社區、行業協會、功能團體、事業單位混合劃分;在候選人提名上允許行業協會、多功能團體依照法律規定自我推薦,通過選民聯名或者組織推薦的方式進行選舉;允許候選人在指定區域、時間,按照規定方式進行自我宣傳。二是進一步強化人大代表的功能,適當擴大人大的實權,特別是選舉權和重大事項決定權要落到實處。
深圳完全有條件創新體制機制,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先行先試
今后的特區要負起綜合改革、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樣板地區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負起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的重任。因為特區有“試錯權”,有地方立法權,有市場機制比較完善、經濟發展基礎扎實、新興城市包袱較輕等一般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深圳特區還有計劃單列、可直通中央、又毗鄰香港等優勢,完全有條件創新體制機制,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先行先試,創出更大輝煌,為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業再立新功!
作者系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巡視員、研究員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特區未來改革發展開局的突破口
行政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特區應當在政治體制上大膽改革,率先突破,為全國探索經驗。深化行政、、社會管理改革,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綜合配套,是當前改革的主要著力點之一
黃挺
在特區建立30年的歷史節點上,當前改革與發展的著力點在哪里?我認為,當前特區改革與發展的著力點,是要認真總結反思特區建立30年的成功經驗及教訓,研究當前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做好經濟特區發展模式轉變的研究和戰略謀劃,科學制定未來30年特區改革發展的總體規劃并付諸實施。其中首要的是,著力推進“二次改革”,在繼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加大行政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力度。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作為特區未來30年改革發展開局的突破口和起步點。
深化行政、社會管理改革,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綜合配套,是當前改革的主要著力點之一。
行政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特區應當在政治體制上大膽改革,率先突破,為全國探索經驗。
一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進一步完善大部制改革,真正把政府的管理職能從微觀管理轉向以間接管理手段為主的宏觀經濟決策,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更多地通過產業政策、行業政策引導企業、服務企業,推動本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要逐步研究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實施區以下的大部制改革,盡快研究解決區一級是否保留一級政府、獨立財政及四套班子的問題。提升社區的服務功能,財政設立專款,大力扶持社會組織,有計劃、分步驟地安排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的轉移,并定出承接的時間表。同時,加強管理,為社會組織承接職能后的運轉提供服務、指導和監督,建設服務型政府。
二是加快政府管理經濟方式的改變,轉變依靠行政審批進行管理的模式,進一步大幅度裁減行政審批事項。在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條件下,探索建立特區地方性的宏觀調控體系,提高特區地方性宏觀調控政策的可持續性。完善財稅、金融、土地、投融資和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三是以提高行政機關效率為核心進一步深化公務員改革,提高行政機關的效率,適當進行行政業務外包,讓市場主體在法律的引導下提供公共產品。
四是把推進黨內民主制度的改革作為推動社會民主制度改革的先導,大膽探索。首先,探索加快建立健全特區社會主義基層民主制度,以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推動基層有序的政治參與,通過有序的基層民主參與,培育特區共同發展、和諧發展的城市發展理念。推進建立社會民主監督體系和機制,進一步創新特區財政監督、社會監督的基層民主監督模式。以創新的精神率先試行推進黨內民主制度的改革,加快建立制度化的黨內民主參與機制,探索完善的黨代會代表任期制、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進一步發揮黨的代表大會的決策和監督作用。
五是推行“差額公推直選”制。直選制要從選村官逐步到鎮(街)以至區(縣)進行試點,穩步推進。從改革人大代表提名方式和黨員代表數量入手,進一步優化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和職業結構?;鶎哟懋a生可以嘗試調整為多渠道民主提名;適當減少領導干部代表比例,增加基層干部代表比例;基層黨委分步實行“差額公推直選”。進一步優化代表職業結構,適當增加非本市戶籍人口的人大代表比例;縮減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的交叉任職;選區逐步實行社區、行業協會、功能團體、事業單位混合劃分;在候選人提名上,允許行業協會、各功能團體依照法律規定進行自我推薦,通過選民聯名或者組織推薦的方式進行選舉;允許候選人在指定區域、指定時間,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自我宣傳。
六是進一步探索加強黨委統一領導,充分發揮人大、政府和政協應有的作用。要按憲法規定的人大的權利和責任,進一步強化人大的功能,適當擴大人大的實權,特別是選舉權和重大事項決定權要落到實處。要把黨管干部的原則與依法辦事結合起來,凡屬人大任命的政府組成人員,人大應有話事權。要強化人大的監督功能,特別是要加強對公共財政的監管,率先建立起一整套對政府官員的監督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和健全的運行機制,特區應當帶頭建立官員家庭財產報告制度。
作者系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要在實現公平正義上走在前列
高尚全
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已經走過了30年的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窗口、排頭兵和示范區的作用,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特區30年來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思想上大解放,經濟上大發展,面貌上大變化。在特區成立30周年的歷史背景下再出發,總結特區30年來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確未來特區的發展方向,對再創特區新輝煌具有重要意義。廣東經濟特區要繼續當好排頭兵,除了要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走在前列,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低碳經濟方面走在前列,在鼓勵創業創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繼續走在前列外,更應當在實現公平正義上走在前列,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溫總理在今年的“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說,“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我們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根本目的是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要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笨偫淼闹v話引起國內外的強烈反響。我們在推進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中,多次提出社會的公平正義。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構建民主政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全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錦濤同志強調指出,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地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地處理,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切實地維護和實現。
我們考察一下歷史,古希臘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得,把公平正義分成分配的公平正義和校正的公平正義。分配的公平正義涉及到財產、榮譽、權力等有價值的東西,對相同的人給予相同的對待,就是公平正義。校正的公平正義涉及到被侵害者的財產、榮譽和權力的多少,不管誰是傷害者,誰是受害者,使受害者從傷害者那里得到補償,這就是公平正義?,F在我們為什么要強調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們出現了收入差距過大,分配不公,影響社會的穩定。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已經超過了警戒線,2009年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是3.33倍,最富裕的地區和最窮的地區之間的差距是2.68倍,行業之間最高和最低的收入相差11倍;在不同群體之間,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體相差23倍,而且這種差距擴大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抑制。收入差距擴大不僅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需求的萎縮。
怎么樣實現公平正義,關鍵還是要靠改革。一是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中國要實現公平正義的發展,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的決策。逐步縮小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使全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二是要搞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這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環節。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調整初次分配的結構,規范初次分配的秩序,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央已經重視這個問題,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實現。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正義,再分配要重點關注困難群體,著力解決困難群體的困難,為困難群體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再分配要處理好公平效率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調動兩個積極性,一個是市場的積極性,以效率為基礎;一個是政府的積極性,以公平為基礎。市場要講究效率,也要強調公平競爭;政府要強調公平,也要提高效率。一個有效地更好地創造財富,一個更好地實現公平,使兩者互相促進,使公平和效率有機地結合起來。三是要加快建立公平正義的體制基礎,包括經濟體制、社會體制和政治體制等這些方面的基礎。
作者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