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別再哭泣
——讓我們做點什么。
玉樹,震后一片廢墟。
xx親臨,淚水再次流淌在那張熟悉的臉上。
地震奪去了眾多的生命,也摧毀了眾人賴以生存的家業。
中國的建筑物地震設防,應起自上世紀70年代的唐山大地震后。目前基本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不清楚玉樹這樣的西部高原地區的設防條件,但從以下的震后畫面看,眾多的公共建筑,新建小區,并沒有倒塌,而民居幾乎成片成片的消失。
仔細看,那些整齊劃一的建筑群,大型公共建筑沒有倒塌。
民居幾乎被夷為平地
21萬間民房損毀,面積達33萬平方米。
完好的公共建筑
重要的公共建筑群依在
由此可見,當地對建筑物的地震設防還是有要求的,地震對已設防的建筑物的損壞是很有限的,在這些建筑物內的人,生命、財產是有保障的。
問題出在自建的民居上。
今天的中國,大多數城市居民的自建房屋的權利已被剝奪,但結果是國家在規劃建設時,可以設置、執行一些強制的標準,譬如抗震,譬如節能。雖然受制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受制于建造水平,仍存在設防級別不足(如能提高到8度,則除大地震,無憂也),質量不達標,但從現實的結果看,還是有效的。
而民居,問題就大了。
發達地區做的要好些,因為經濟不是問題,但對美觀與舒適的追求遠大于對安全的追求,隱患仍然存在。
不發達地區,建房幾乎就是一生中最大的事,基本上是磚木結構,而空斗墻泥土砌筑也是平常之事,這樣的房屋看上去讓人提心吊膽,別說地震,就是大風或是長時間雨水的浸泡都可能倒塌。
但要建一座安全的房屋,真的沒有那樣的經濟能力。
汶川震后重建,政府需要花費近萬億,玉樹重建要花費多少,還沒有給出,但也不會是個小數。而中國差不多遍地都是這樣的建筑,中國也是一個地震的多發國家,災難只是遲早的事。
與其救災,與其重建,在人民負出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之后,不如現在就做些什么。
就目前的情況,國家強制執行抗震標準或百姓自覺提高建房標準都是不現實,但我們一定可以做些什么。
留意一下一個地方的民居,結構總是類似,也沒有能力做到與眾不同。
那么國家就有可能設計一些標準的民居圖紙供建房使用,同時約定按圖紙要求建房并達到相應的質量標準的建房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補償的標準不同的地區會有些差別,不會太大,一萬元也許就可能實現。
但這會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
結果是,我們不再為地震擔心,我們不再為地震傷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