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條件下就不會發生通貨膨脹嗎?
張 開
當前國內房地產價格急劇上漲,帶動了其它商品價格的聯動上漲。國際上以美國為主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匯率要挾中國,要逼迫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內外交困的局勢,使我們不得不認真分析中國的經濟形勢。
兩會之前,調控房價的手段過于溫和,只是在兩會政策不明朗的一段時間內,價格僵持了一段時間。兩會過后,房價報復性上漲。難怪央視主持人說道,房價是聽總理的,還是聽開發商的。而且,國土部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相矛盾,也引發了討論的熱潮。銀行的緊縮政策即將到來,盡管銀行作為企業追求自身的利潤最大化,但政府是不會允許風險日漸放大而失控的。因為中國的銀行是以國家信用為支撐的,這種“父子關系”并沒有因為席卷全國的股份制改造而消失,只不過此關系更加隱蔽化,而且國有企業的二重職能——社會職能與企業職能——沒有根本改變。所以,各大城市的銀行根本沒有取消7折利率。
國內流行的對通貨膨脹的解釋,多數人認為產能過剩,也就意味著供給大于需求,按照基本的經濟學常識,是不應該發生通貨膨脹的。所以,他們應用的確切術語是“管理通脹預期”。可是這種解釋過于機械。他們沒有注意到,或者根本沒有把信用制度的杠桿作用放到分析的框架之中。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用制度產生以來,尤其是金本位廢除以后,商品的買和賣在空間上與時間上的分離,這也就意味著原本社會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條件發生了逆轉,結果是總需求大于總供給了。供不應求難道不是中國房地產商品市場的真實寫照嗎?大家不都是在搶“大白菜”嗎?
買和賣可以在時間上分離,這就意味著商品的生產和真實的最終消費可以剝離,商品最終是否被消費掉,對于生產者來說是無關緊要的,因為信用制度已經對他們給予了償付。例如,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在大量的商品房沒有被真正消費掉的時候,銀行以及其它各種金融機構可以幫助“虛擬的消費者”償付給生產者。大量無法實現的商品房過剩與堆積就成為不可避免。可是在真正的危機來臨之前,生產者與金融機構卻在為自己手中分割的巨額利潤而沾沾自喜。
然而,最終的真實消費如果不存在,實際的使用價值——商品的有用性——無法實現,資本回流就會斷裂,那么豎立在這整個過程之上的利潤鏈條——風險鏈條,就會最終爆裂。
而且,金融危機原本發生在金融創新高度泛濫的美國。金融創新尚未真正開始的中國擔心出口貿易受阻,天量信貸投放到國內市場上,以尋求刺激內需。最后,水漲船高。這些流動性肯定會流向高利潤的行業,而高利潤行業唯有房地產,股市在2008年的暴漲暴跌之后已被投資者所放棄。高抬的房價,推動了其他行業產品的價格跟隨上漲。
更何況,普通購房者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人的說教了,他們已經徹底絕望了。高企的房價,已經把所有做秀的言論徹底粉碎。90年代中后期,福利分房被取消,可是社會保障缺位,政府職能沒有跟進。這與目前的醫院改革是遙相呼應的,完全吻合的。住房、醫療、養老、教育全面推向市場的同時,卻沒有政府職能的配套改革,是目前社會矛盾累積的總根源。
目前,房地產的調控主要針對需求方面,通過銀行貸款利率、首付比例、營業稅等手段。對于打擊炒房者的力度不大。根本的著手點卻應該在供給方面,打擊囤地、捂盤、惜售、偷改土地用途性質等,這些方面卻沒有進展。為什么?這里是“尋租”的高發地段,特權可以變成資本,資本可以稀釋政策執行力。這群熱鍋上的螞蟻百姓才是最可憐的,提前預支自身的養老之錢,我為魚肉又能如何?
所以,判斷當前中國是否存在通貨膨脹,僅僅從供給大于需求就結論說——不存在、不可能。這樣的結論根本站不住腳。在中國,已經演變為“虛擬化、泡沫化”的總需求大于總供給,供求條件已經徹底逆轉。
http://blog.sina.com.cn/hbuzhangkai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