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四川餓死1000萬人
說“大饑荒四川餓死1000萬人”這話的人是改革開放后擔任四川省政協主席的廖伯康。看看這數據是怎么來的。以下引用《四川省原政協主席廖伯康:大饑荒四川餓死1000萬人》一文(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02/0227_2664_415017.shtml)。
“1962年6月,共青團三屆七中全會在北京召開。身為團中央委員的廖伯康同團中央候補委員于克書一道赴京參會。……通過在團中央工作的老朋友遞信,耀邦同志決定單獨找廖伯康談一談。……只身來到廖伯康住的前門飯店。……令廖伯康沒想到的是……楊尚昆決定找廖伯康和于克書談話。……入座后,尚昆同志首先打消廖的顧慮,要他講真話。”
“楊尚昆同志說:‘又不是要你們來解決問題,只是要你們來反映情況,你們怕什么?國務院辦公廳收到一位逃荒到陜西的四川人寫的一封信,題目是《一字一淚訴川情》,這封信把四川的悲慘狀況寫得非常具體,國務院辦公廳轉給了中央辦公廳。唉,我們看了也很震驚啊,還送給中央有關領導同志看了。’尚昆同志提到中央辦公廳還收到一封信,這封信寫得很好,簡明扼要,只有兩頁半,明確提出四川的問題是沒有認真執行中央政策,是政策出了偏差造成的嚴重后果。廖伯康一聽,知道于克書寫的那封匿名信中央也收到了。”
“尚昆同志繼續說:‘我們知道四川死人的情況嚴重,但詳情如何,得不到證實。我們要四川報,四川始終未報。我們找民政部問,四川情況如此嚴重,你們是管救濟的,那里究竟死了多少人?民政部說是400萬,實際上他們是通過四川省民政廳報的,中央不相信。然后又找公安部,公安部是管戶口的,現在的糧票、布票、油票、肥皂、火柴等一切生活用品都同戶口掛鉤,死一個人就抹掉一個人,這個數字應該準確啊!公安部查的結果,當然也是通過四川省公安廳,說是800萬。中央依然不相信。但究竟死了多少人,中央不清楚。你說說,四川究竟死了多少人?’”
“廖伯康舉起一個指頭,說:‘死了1000萬。’”“1000萬?你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是從省委正式文件上來的。”
所以,這《四川省原政協主席廖伯康:大饑荒四川餓死1000萬人》也就傳開了。專家(曹樹基)的數據為:四川非正常死亡人口940.2萬(其他專家推算四川餓死1000萬),全國非正常死亡人口3245.8萬。
那么,四川人口總數是多少呢?7215.7萬(1957年),按照1949年中國人平均壽命,一般說是36歲,如果按照災年(四川確實是災年,從其三年糧食減產來看,確定災年是沒有問題的)這個人均壽命還要降低。為什么不能按照1976年時人均壽命65歲來記呢?那個時候沒多少人挨餓。挨餓未必就餓死,但壽命肯定要短。按照平均壽命36歲來記,那么自然死亡人口三年累計就是601萬。如果按照平均壽命40歲記,這個數應該是541萬。如果按照30歲的平均壽命,這個數應該是722萬。按照公安廳死一個就抹掉一個人的計劃供應來看,800萬是有可靠出處的,就說廖伯康的1000萬成立,將其說成是這一千萬都是餓死的,那就居心叵測了。實際就是如此(此后此人被打成“三反分子”,82年平反)。
朱德那個時期回過老家四川,一人一天八兩米還是有保證的(親友給他說),不滿意的就是吃食堂,他鼓勵要多搞副業。如果1000-800=200(萬)是瞞報的,那么200萬的口糧也就平均給別人吃了,餓的程度也就降低了,是不是這個道理呢?更簡單道理,7200多萬人,餓死1000萬(或者專家說的餓死人數字940萬),也就說7、8個人中餓死一個,四川的百姓會這樣認為嗎?那個時期是吃食堂的,吃不飽這一點是肯定的,每天挨餓但每天還有的吃,就是這個狀態。由于挨餓人的平均壽命就要縮短,自然死亡率就提高。剩下的就算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也不等于餓死,還包括疫病死亡、事故死亡、沒有食物來源的餓死等等。
再說,在七千人大會的四川分組會議,不是鄧小平參加的嗎?說什么了?其實,我們為何不問問:四川(或全國)這三年的自然死亡人又有多少呢?
附文:
關于對那本“顛覆性書”的看法
作者:唐堯
關于那本“顛覆性書”(辛子陵《紅太陽的隕落》——千秋功罪毛澤東由書作坊出版社出版,李銳 謝韜作序)的爭論,引出了“顛覆謊言”之說。其實,這世界是有各種謊言,有各種違心的話,還有疑點重重的文章。在下看來,毛澤東選集、文集透明度與一致性是最高的,爭論了30多年,沒有多大變化,觀點(如以糧為綱、以鋼為綱、以階級斗爭為綱等)的不同可以說是另一個問題,我們也都是看著他的書長大的,社會的各類運動許多也是親身經歷在其中的,社會的變化也感受著的。所以,人不無全生活在言語和文字這種狀態下,更多的是活生生的實際生活。
毛澤東時代沒有進步嗎?回答是否定的,不僅有進步,而且在世界大國中屬于進步快的行列里面的。咱們的國際環境不如人家,經歷幾場相關的戰爭和戰役,也經歷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與蘇聯好了幾年,后來也不好了。也就說中國出了一窮二白和不好的國際環境下,支撐著、發展著,這不是謊言不謊言能夠取而代之的。
四屆人大周總理滿懷信心地說,到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這說明在新中國的二十多年里,我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具備走向現代化時代的基礎。比如,軍事裝備部依賴國外,也不再是那個“漢陽造”,兩彈一星、核潛艇、各類戰機、艦艇、軍車、武器裝備等。鋼產量快速上升(盡管有曲折),石油、煤炭等能源快速提升,化工、化纖工業幾乎從無到有,緩解了糧棉相互爭地的局面(關系到百姓的吃和穿大問題),機械工業也得到大發展,不再是老江南造船廠的初級水平了,輕工業星羅棋布。農業總體上也基本完成了翻番。既無內債也無外債,到1976年外匯儲備也有5.8億美元,黃金600噸(其中400噸是73年與74年在國際黃金市場購進)。
誠然,發展過程中也不少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三年自然災害”這樣的大問題。爭論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還是“七分天災、三分人禍”,那就不好說,因為全國情況不一樣的。以河南、四川、安徽等省份最為嚴重。就是同一省份情況區別也非常大。無論如何問題的指向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毛澤東,問題歸結毛的“大躍進”和“反右傾”。其實浮夸風59年上半年度已經提出遏制,不信可以看看毛澤東先后六封黨內通訊的文章和毛澤東當時的指示,這些信生產隊長和支部書記都可以看到的(有些省看不到是另有企圖的)。尤其是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中提到的“六條”說得很清楚。在下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為何毛要這樣做?
從1956年開始黨內分一線二線領導開始清晰起來,到1959年就比較分明了。一線以劉鄧為主線,劉主抓農業,鄧主抓書記處(書記處書記譚震林就是協助劉分管農業);周不屬于一線,主抓工業、財政、科技。自然還都須向毛匯報工作。日常工作分為兩大方面。但在后來的他們各自的文選中,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文選明顯缺少,上面所說的透明度,對他們來說就遜色許多。對這三年的爭論和問題,都推到毛的頭上,在下以為不公允。62年毛作了自我批評,是作為最高領導所承擔的責任。其他領導不該承擔責任?各有各的賬,歸于毛一人身上,這僅是毛去世后所發生的。這三年出這么大的事,沒有人敢擔責任,也許唯有毛可以功過相抵才能緩急的,還是一些人的掩蓋錯誤的法寶呢?反正毛的肩寬,一推了事。事實也是這樣的,就連河南、四川等主要領導也輕松許多,甚至似乎沒發生什么大事一樣。吳芝圃、李井泉就是一例,在下以為是極其不正常的。這一口惡氣都沖著毛。欺上瞞下毛并不知情,所以毛當時要各級領導開展調查風。
當時全國的糧食政策基本是一致的。況且劉是主抓農業也是賑災的領導,他的足跡在哪兒呢?李井泉的問題是七千人大會上一個四川干部用匿名信揭示的,李當初就在四川不讓省委宣傳貫徹執行毛在五九年的那個六條。在七千人大會的分組會上,劉在安徽組(曾希圣),鄧在四川組(李井泉),河南由于信陽事件,七千人大會前對吳芝圃作了些處理。事實上“各有各的賬”并沒有算,文革中算了一下,文革后都徹底平反了,接著就是全部傾倒在毛的頭上,一線的領導算了什么賬了?所以在文革后對毛各種評價(包括現在精英們流行的),一般都低于毛在國際上各類評價。尤其是對于各國政要和多數學者是這樣的,偏差主要是對“三年自然災害”中各有各個賬的不同理解。
比如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兩次(1960年5月和1961年9月)時間較長的訪問中國,走了許多地方。“鬧大饑荒”就是一個他所考察的內容之一。英國在香港是睜著大眼睛的,西方的情報機構那個也不是白給的。蒙哥馬利是軍人出身善于偵查,所以在西北考察時途徑一個公共浴室,他便問熊向暉說:“我可以進去嗎?”熊向暉回答說:“男部可以,女部不行。”說完,蒙哥馬利徑直走進了男浴室,從裸體的人看人的營養健康狀態。答案是兩個字“正常”!還有1960年,美國的著名作家、記者斯諾也進行長達兩個多月的中國考察,給周總理提出了40多個問題,回國后也撰寫了《大河彼岸——今日紅色中國》。
從某些領導和精英的主導思想是對毛的徹底清算為先導,所以“餓死人”的數字也一路上升。關于數字問題的來龍去脈,大致是這樣的。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公布三年自然災害時人口數據。中國在1953年有過人口普查,直到1964年。單項上報統計數字應該是有。由于統計口徑(內涵、范圍、時間)不同,故統計數據有偏差。關于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眾說紛紜。八十年代初我國進入聯合國人口委員會,并擔任領導職位,從1983年開始有國內外學者、專家開始介入。增加了幾分“科學”的色彩,加上政治氣候也越來越推動這一潮流地發展……
國外的有彭尼· 凱恩、杰斯帕·貝克、安斯利·科爾等,有用專著、回憶錄、自傳性小說等流傳,最有代表性的有安斯利·科爾開始用數學模型,他推斷非正常死亡人口結果是2700萬,他的用得是“線性模型”。說白了這個模型小學生也會算,都是四則運算。關鍵這:“出生人口”、“正常死亡人口”、“總人口減少值”怎么得來的?
國內李成瑞認為科爾使用了多次線性相乘,稱其為超線性模型,加以修正后得1700萬這個數。1987年蔣正華發表論文,采用的模型叫“動態參數估計模型”,結論還是1700萬這個數據。1993年金輝按“動態參數估計模型”計算,得出2791萬這個數,為何會多出1000多萬呢?出生率不是采用53年至57年的平均數,而是用了56年57年的平均數,前者低后者高,更不是那三年的真實統計數;同時他發現了此時城市人口還有增長的數據(統計的口徑不同數據也不同),而且增長了680萬(事實上工業建設需要,招工及征地工仍在延續)。所以最終的非正常死亡人數為3471萬。
關鍵是“出生人口”、“正常死亡人口”、“總人口減少值”這些數字怎么得來的?比如“總人口減少值”,金輝發現城市人口增加的,那么農村的人口減少值必須還要增加!比如“出生人口”,是總人口數乘以出生率。有用1‰ ,有用53~57年的出生率的均值,有用56年、57年的出生率。怎么用要看這些學者的心態。比如“正常死亡人口”也是根據時間段來獲取自然災害這三年“正常死亡人口”數的,排除由于營養不好引起的各類疾病而死,也就說這樣原因引起的死亡自然也納入餓死。
怎么用?要看這些學者的心態。其實這就是立場與觀點。比如金輝1960~1961年的情形較為嚴重,這兩年是:2568-1395+1348=2521(萬)。 那么不少專家堅信1959年也必須是這個平均數,那么這三年總和為3781.5 萬,再加上城市人口的增長680萬,就是4461.5萬。為什么不能更多呢?那么,反過來想一想不行嗎?在所有的模型中,第一項“出生人口”,是至關重要的。這三年為何不能是零增長呢?為何不能是負增長呢?大饑荒為何還有正常的結婚率呢?大饑荒為什么還要多生孩子呢?而生出孩子為何又不加以統計和采用呢?
這種帶有數字偏好的現象比比皆是,近年來倒是發現這三年相關人口數字不斷增加,也就說或者人數在增長,比如這三年出生人數,只會在日后會減少,但實際數字卻在奇怪地增長,而且是百萬之眾。那么一進一出都是翻了番的。再說了只要是“非正常死亡人口”就是“餓死人口”,甚至連死亡數也當作“餓死人口數”。數據引用無疑是走極端的,拿著這幾個重災區說事。
從八十年代中期的全國數學模型研討會(第一、第二屆),在下都是參加的。私下聽人說起過(當時是不能張揚的),我們這些人是持不贊成的態度,起碼動機不純。而相關的人士有興趣,而且非常高漲,所謂的調研也都是往重災區跑。河南史來賀的劉莊就沒有餓死一個人,所以是各有各的賬。雖然中央關于城鄉的糧食政策只有一個,但結果是不同的。這樣的數學模型和這樣的清算毛的思維,這個數據還能有多少真實呢?但有人喜歡它,在這些人看來它比“原子彈”還厲害百倍千倍。請問:如此走下去,是不是要掉進馬爾薩斯的陷阱?重現拉普拉斯之魔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