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互信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和善意的戰略平衡
田忠國
我們常看到某些軍事專家高談闊論軍事互信,但到某些人嘴里,軍事互信簡直成了賣國的代名詞。因為,在他們眼里,軍事互信的前提就是滿足對方所有要求,反之,就對軍事互信不利,應該堅決反對。持此觀點的先生們如果是一般百姓,說著玩也就罷了,但他們偏偏是國家決策依重的重器,這就不能不說幾句了。
我們首先思考的問題是:軍事互信的基礎是什么?
顯然,在某些先生眼里,滿足對方所有要求是互信的基礎,但我們認為那不僅不是互信,而是賣國。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才是軍事互信真正的基礎呢?我們以為有三:
其一,相互尊重?! ?/p>
其二,互不干涉內政?! ?/p>
其三,在空間戰略制衡上,給對方留下拓展生存空間。
與此相反的,則是對軍事互信的破壞,如,一、不尊重對方的文化傳統和政治選擇。二、以各種理由干涉別國內政,達到文化、政治、經濟侵略的目的。三、在空間軍事戰略上,擠壓別國的生存空間,最終達到使對方失去戰爭反擊能力的目的。如果按以上標準審視中美關系的話,我們不難發現,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控制,早就達到一個主權國家無法容忍的地步。
但是,中國按照“滿足對方所有要求”的標準,忍了?! ?/p>
“滿足對方所有要求”,就是所謂“韜光養晦”的全部謎底?! ?/p>
所以,美國要求中國搞有利于美國利益的改革,中國就改革,美國叫中國怎么改,中國就怎么改,叫中國怎么革,中國就怎么革,結果呢,中國就形成了向美國輸出資源與財富的機制。到了2009年底,有人抱著美國的粗腿,大叫著擁抱科學,把可能導致亡國滅種的轉基因主糧請到中國來。
所以,中國如果真想搞軍事互信,就得培育國內對稱式立體應對能力,也就是說,你怎么對待我,我怎么對待你,絕不手軟、絕不含糊。因為,強者并非力量的對等,而是精神與智慧的強。毛澤東時代,中美力量對等嗎?不對等,不僅不對等,而且力量懸殊巨大,但誰是強國?不是力量巨大的美國,而是力量弱小的中國。由此可知,強的具體表現是精神、智慧合一,使軍事力量發揮到極致?! ?/p>
其中,全民的共同意志,發揮了極為重大的作用?! ?/p>
過去,我們曾撰文認為,全民共同意志的形成,其一需要形成共同意志的經濟制度基礎,其二需要大眾民主的價值機制,也就是意識形態以民為國的全面思想文化革命。而毛主席晚年思想,恰恰是對這方面全方位立體探索?! ?/p>
主席在世,對內對外都有明確的概念、明確的方向,但主席逝世后,什么都摸著石頭過河,結果摸來敵人的戰略當自己的戰略,河沒過去,中國就成了“中美國”了。有的先生為中國成為“中美國”歡欣鼓舞,大叫中國終于加入到世界文明體系。其實,如果政治、經濟、文化、戰略殖民化也叫文明的話,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時代,中國就加入了世界文明體系,即不需要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也不需要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由此可知,明確立場,分清概念和方向,對于一個國家制定戰略是非常重要的?! ?/p>
因為,任何國家的國家戰略,一是為了發展,二是為了拓展生存空間,三是為了與世界平等融合,共同發展,而不是為了成為別國的打工仔或看家護院者。但是,平等融合不是去掉主體文化或自己的意識形態,而是以自己為主體,吸收與我有用的優秀文化,更不是以別國戰略為自己的戰略,自己摧毀自己?! ?/p>
黃衛東先生認為,某些人的賣國行為,不是故意賣國,而是思維出了問題。中國可怕就可怕在,主流精英陷入賣國的思維模式中而不自知。
而思維模式的問題,主要還是個中國失去價值判斷體系和價值判斷標準的問題,也就是說,問題出在意識形態上。
所以,以毛澤東晚年思想為主體,重構中國的意識形態,也即價值判斷體系和價值判斷標準,就成了中國的當務之急。因為,一個國家只有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價值判斷體系和價值判斷標準,才能靈活而又輕松的應對各種復雜的國際問題?! ?/p>
2010-2-1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