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生楊元元的自殺,引起了網友們的紛紛議論,同情者有之,剖析者有之,憤慨者有之……當然,其中也有特別的,最突出者,便是強壇上的(222.212.96)網友,也就是人稱“王保長”者也。
昨天,他在強壇上每一個有關楊元元的帖子后面,差不多都有跟帖,向著死者嘮叨不已,且又義形于色,一副振振有詞的樣子。這里,就先來看看他的這些驚人之語吧:
·楊元元案件,應該讓國人反思,為什么現在的一些青年人那么崇拜高學位,他(她)們幾乎淪落為了讀書專業戶了!家庭如此窮困,應該先考慮就業掙錢! ( 222.212.96 09-12-12 10:53:23 )
·此案,你等不要盲目煽情!應該檢討這些青年人為什么成為了“現代范進”,過分看重高學位的扭曲社會價值觀造成的抑郁病,應被社會重視了! ( 222.212.96 09-12-12 10:58:02 )
·這個當媽的也是莫名其妙,怎么會選擇跟隨子女一起去上學呢?查一下,這個母親可能精神也不會太正常! ( 222.212.96 09-12-12 16:55:46 )
·要警惕,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國社會中,就已經出現了一批莫名其妙的讀書專業戶了!這是一種時代病態現象! ( 222.212.96 09-12-12 16:52:36 )
·這事,楊元元自身當然應負主要責任!她和他弟弟,應該協商下,一方讀書,一方打工,前后讀研究生!哪有他們這樣雙雙讀書逼得母親沒法活的子女! ( 222.212.96 09-12-12 16:50:28 )
·什么叫做“好學生”?好學生,會因為這樣一點小問題去自殺嗎?身心健康的人,才有資格稱作“好學生”的! ( 222.212.96 09-12-12 16:46:51 )
·有些問題,不要動輒就以社會倫理參照系去評論,應該考慮這個楊元元可能患有很嚴重的抑郁癥!這是個精神病和心理衛生的社會學問題! ( 222.212.96 09-12-12 16:45:25 )
請看,對楊元元之死,這個“王保長”的態度何等鮮明:又是“讀書專業戶”,又是“現代范進”,又是“很嚴重的抑郁癥”,又是“家庭如此窮困,應該先考慮就業掙錢!”如此等等——總之一句話:“楊元元自身當然應負主要責任!”
這真是俗話所說的,“吃的燈草芯,放的輕巧 P !”那這個“王保長”為什么竟然落井下石,必欲置已逝之魂于又一個死地呢?
這不禁使人想起了七十五年前魯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文章——《論秦理齋夫人事》。文中說的也是當時有人自殺之事,篇幅雖不長,卻讀來令人振聾發聵。更讓人震驚的是,其中還對“王保長”之類的人物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
《論秦理齋夫人事》
這幾年來,報章上常見有因經濟的壓迫,禮教的制裁而自殺的記事,但為了這些,便來開口或動筆的人是很少的。只有新近秦理齋夫人〔2〕及其子女一家四口的自殺,卻起過不少的回聲,后來還出了一個懷著這一段新聞記事的自殺者〔3〕,更可見其影響之大了。我想,這是因為人數多。單獨的自殺,蓋已不足以招大家的青睞了。
一切回聲中,對于這自殺的主謀者——秦夫人,雖然也加以恕辭;但歸結卻無非是誅伐。因為——評論家說——社會雖然黑暗,但人生的第一責任是生存,倘自殺,便是失職,第二責任是受苦,倘自殺,便是偷安。進步的評論家則說人生是戰斗,自殺者就是逃兵,雖死也不足以蔽其罪。這自然也說得下去的,然而未免太籠統。
人間有犯罪學者,一派說,由于環境;一派說,由于個人。現在盛行的是后一說,因為倘信前一派,則消滅罪犯,便得改造環境,事情就麻煩,可怕了。而秦夫人自殺的批判者,則是大抵屬于后一派。
誠然,既然自殺了,這就證明了她是一個弱者。但是,怎么會弱的呢?要緊的是我們須看看她的尊翁的信札〔4〕,為了要她回去,既聳之以兩家的名聲,又動之以亡人的乩語。我們還得看看她的令弟的挽聯:“妻殉夫,子殉母……”不是大有視為千古美談之意嗎?以生長及陶冶在這樣的家庭中的人,又怎么能不成為弱者?我們固然未始不可責以奮斗,但黑暗的吞噬之力,往往勝于孤軍,況且自殺的批判者未必就是戰斗的應援者,當他人奮斗時,掙扎時,敗績時,也許倒是鴉雀無聲了。窮鄉僻壤或都會中,孤兒寡婦,貧女勞人之順命而死,或雖然抗命,而終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經上誰的口,動誰的心呢?真是“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5〕!
人固然應該生存,但為的是進化;也不妨受苦,但為的是解除將來的一切苦;更應該戰斗,但為的是改革。責別人的自殺者,一面責人,一面正也應該向驅人于自殺之途的環境挑戰,進攻。倘使對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辭,不發一矢,而但向“弱者”嘮叨不已,則縱使他如何義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說——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實乃是殺人者的幫兇而已。
五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一日《申報·自由談》。
〔2〕秦理齋夫人姓龔名尹霞,《申報》館英文譯員秦理齋之妻。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秦理齋在上海病逝后,住在無錫的秦的父親要她回鄉,她為了子女在滬讀書等原因不能回去,在受到秦父多次嚴厲催迫后,五月五日她和女兒希蓀、兒子端、玨四人一同服毒自殺。
〔3〕據《申報》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二日載:上海福華藥房店員陳同福于五月二十日因經濟困難自殺,在他身邊發現有從報紙上剪下的關于秦理齋夫人自殺的新聞一紙。
〔4〕秦理齋的父親秦平甫,在四月十一日寫給龔尹霞的信上說:“汝叔翁在申扶乩,理齋降臨,要金錢要棉衣;并云眷屬不必居滬,當立時回錫。”又說:“尊府家法之美,同里稱頌……即令堂太夫人之德冠女宗,亦無非以含弘為宗旨: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汝望善體此意,為賢婦為佳女;滬事及早收束,遵理齋之冥示,早日回錫。”
〔5〕“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語見《論語·憲問》。自經,即自縊。
---------------------
魯迅先生真是目光如炬啊!他所歸納的當時某些“評論家”的言論,如今但凡有“弱者”自殺后,不是照樣可以聽到,而且更為沸沸揚揚嗎?他所揭示的究竟應該由誰對自殺的“弱者”負責的道理,不是至今仍然還是適用,而且越發顯示其正確嗎?
這些道理主要是:1,許多“弱者”的自殺,是因經濟的壓迫,禮教的制裁;2,人間有犯罪學者,一派說,由于環境;一派說,由于個人。現在盛行的是后一說;3,責別人的自殺者,一面責人,一面正也應該向驅人于自殺之途的環境挑戰,進攻。
尤其是先生在文末所說的——4,“倘使對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辭,不發一矢,而但向‘弱者’嘮叨不已,則縱使他如何義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說——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實乃是殺人者的幫兇而已。”——這不是完全擊中了“王保長”之流的要害,扒下了他們偽君子的丑惡畫皮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