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失去戰爭資格
近十年來,我國看似在經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國防軍事裝備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進展,然而,這一切好像并沒有使得我國對國家主權和尊嚴維護更加堅定和全面,相反,我們反而屢屢遭受奇恥大辱,卻屢屢隱忍不發。
很多人為此疑惑,并為此憤怒,而主流聲音對此的解釋是韜光養晦的需要,雖然有點道理,卻難以令人信服。
回首60年代的對印戰爭和70年代的中蘇摩擦,我們不難發現那個時代國家對自身主權利益的維護是前所未有的,是不容質疑的,有人將此歸結于國家領導人的性格。然而,我們不能否認國家層面的軍事行動是靠實力說話的。從根本上說,60年的對印戰爭,70年代的中蘇摩擦完全決定于我們的實力,是當時中國完全有實力維護自己的國家尊嚴。
有人肯定會反駁說,那個時侯連肚子都吃不飽,有什么實力啊。但據我們的父輩講述,當時的中國軍民一致,簡直觀念統一,政治思想過硬,舉國士氣高昂。戰爭的主題在任何時代都是人,所以人和是國家戰爭能力的第一指標,而這個指標在毛澤東時期達到了中國歷史的最高峰!
其次,在毛澤東時期我國對外貿易幾乎中斷,也就是說,我們在經濟領域沒有對外的依賴性,我們的工業農業完全是自力更生的,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毛澤東同志帶領全國人民完成了前兩個五年計劃,工業實力從無到有,國防工業基本自給。這決定了我們不怕西方所謂的封鎖,完全可以自己掌握行動的規模和大小,取決于我們自身利益的后續實力的考量。
也就是說,在毛澤東時期,我們達到了戰爭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即人和和物質自主性。
再看看現在,我們經濟領域對外依賴嚴重,達到了62%的超高水平,,也就是說,西方只要對我們進行經濟封鎖,我們有近60%的產品無處銷售,則進而致使60%人員失業,這是多么嚴重的事件,在我們喪失了六七十年代的公正分配體制后,60%的失業率那完全是一場滅絕式的災難。
另外,由于改革使得既得利益集團的勢力和外部利益大增,從而導致了思想上和行動上與人民的不一致性,盤根錯節的外貿關系產生了復雜的利益體系,軍民對外人和的條件已經基本喪失殆盡!
兩個最基本的決定的戰爭因素依然不在我手,我們還有什么資格探討主權利益,國家尊嚴呢?無怪乎近些年來中國即使喪失尊嚴,也要搞和平和諧外交了,哈哈
經濟重創的俄羅斯會成為下一個納粹嗎?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上周末將2009年經濟增長預期由此前的負2.2%下調至負6%,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2日發表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對俄經濟增長預測值相同。
經濟發展部預計,今年俄工業產值將下降9.1%,而此前預測為下降7.4%;今年投資額將下降21.1%,此前預測則為下降13.8%。
與此同時,經濟發展部還將2010年和2011年的俄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6.6%和6.2%分別下調至3.8%和4%。
經濟發展部上周公布,今年第一季度俄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5%。俄經濟整體跌幅尤其是工業生產和零售貿易的下降幅度超出官方預料,俄政府由此改變了對宏觀經濟形勢的預期。
拉動俄羅斯經濟的兩個火車頭,軍火出口和石油出口,如今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下,都出現了嚴重的下滑,而俄羅斯蘇35戰機的撞毀事件更給俄羅斯軍工出口一計嚴重打擊。
俄羅斯的出口在哪里?我想這是俄羅斯政治當局領導人現在都很難回答的問題,在過去近八年的時間里,俄羅斯跟中國一樣,嚴重依賴外貿創匯,獲得了巨大的GDP增長,但這種刷盤子致富的道路在危機面前顯得不堪一擊,沒有了外匯來源,俄羅斯經濟立馬陷入了凋零,因為跟中國一樣,刷盤子的經濟刷不來內需狂漲,相反,越刷內需反而越小,對外依賴性反而越強。
世界經濟的復蘇短期明顯是沒有任何希望的,這注定了俄羅斯依靠石油出口拉動經濟這條路已經在短期被堵死了,剩下的只有軍工出口這條路,然而軍工外貿需求畢竟是有限度的,何況現在俄羅斯軍工在各國中的信譽已經大不如前,能保持以前的水平都已經算很不錯了。
世界留給俄羅斯的空間很小很小,而俄羅斯自己擴大內需的空間也是有限的,雖然俄羅斯地域廣闊,但人口才1個多億,就是再擴,也擴不到外貿下降損失的部分。
由此,俄羅斯經濟危機幾乎是死亡性的,留給俄羅斯的出路只有兩個,一個就是俄羅斯全面放棄經濟獨立性,徹底的淪為西方經濟圈的原材料工業地,以求獲得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援助。但俄羅斯民族的性格決定了,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因為普京鄧強硬派早已經否決了這條路。
剩下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俄羅斯自己消化外部不足的損失,前面說過,依靠俄羅斯民間是難以全部消化的,剩下的部分,或者說很大一部分,只能充實給軍隊。
這樣會帶來一個問題,充實進軍隊的同時必然要通過發行貨幣去實現,因為俄羅斯軍隊自己是沒有錢的,只能讓國家發行貨幣頂入軍費中流入軍工,進而流入大眾市場。于是一系列的問題就會出現,最顯著的就是貨幣量大增帶來貨幣大幅度貶值,引發全國的高通貨膨脹,這個通貨膨脹俄羅斯內部沒有辦法解決,只能像外部轉移,同時,軍隊充入的軍工裝備也需要一個恰當的利用方式,白白生銹了可不是俄羅斯人愿意的。
答案出來了,這種轉嫁已無法利用和平方式轉嫁了,因為全球都在鬧危機,誰也不會接受單個國家貨幣的大幅度貶值,俄羅斯又必須轉嫁,因為不轉嫁俄羅斯只有死路一條。
答案很明確,戰爭是俄羅斯唯一的選擇,而格魯吉亞曾經發生的,和正在緊張發生的,給了這一切最好的解釋。
俄羅斯兩面三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最近獲悉,俄羅斯將向越南出售號稱“大洋黑洞"的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六艘。俄越此項交易無疑將中國南海爭端推向了新的高潮,大大加強了越南侵略我南海的狼子野心。
此舉再次印證了中俄關系的脆弱性,也印證了大國獨立外交的重要性,國防工業獨立自主的無可非議性。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說,為了擺脫如今的經濟困境,俄羅斯加強其經濟火車頭之一軍工的發展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俄羅斯無視中俄近鄰的重要性,更無視中越南海爭端的嚴重性,對越南出售戰略進攻性的重武器,此舉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更讓中國人民對俄羅斯一貫的兩面三刀做派看的一清二楚。俄羅斯不希望西方插手自己的近鄰格魯吉亞事宜,卻頻繁的將雙手深入中國的大門前,在印度,在越南大搞小國智慧的平衡游戲,一而再,再而三的玩弄中國人民的感情,玩弄中國人民的切身戰略利益,實屬不可忍耐。己所不欲,又何施于人呢。
回首中俄兩百年來的恩恩怨怨,我們再次發現俄羅斯民族頑固不化的侵略性,不守信譽的欺詐性,至今,俄羅斯仍然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沙俄在歷史上侵占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這之后還有繼續侵占中國領土的事情發生,比如1929年蘇聯就占領了黑瞎子島,這是歷史。
蘇聯為了實現地跨亞歐大陸的國家夢想,在長達二個世紀的時間內,一次又一次發動戰爭。海參崴一帶(包括納霍德卡)是中國北部海岸唯一不凍港區域,1860年夏,俄國人卻強行侵占,并把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統治東方」。這一年,在英法聯軍攻到北京時,俄國又用武力威脅,迫使清政府簽訂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簽訂后,當時清政府并未批準,到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確認了《璦琿條約》,同時,把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在劃分邊界時,俄國把中國的圖們江和圖們江以北的數千公里海岸線全部劃歸俄國,完全封死了中國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
《中俄北京條約》還涉及中俄西段疆界。1864年,沙俄又迫使中國清政府簽訂條約,割去中國西北4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國與中國簽訂的多個邊界條約,都是不平等條約,俄國割去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相當于今天兩個法國與一個波蘭面積的總和。
如今,中國容讓了百年的屈辱,和俄羅斯確定了一個旨在結束過去、開辟未來的邊界條約。中國似乎忘記了歷史的屈辱,然而俄羅斯依然沒有改變侵略的本性,在中俄北方邊界無事可做的時候,積極的插手中國南海,再次暴露沙皇時代不改的丑惡嘴臉。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我們感謝列寧時期俄羅斯對中國的理解和幫助,也感謝斯大林同志出兵關東打擊日寇,當然也不會忘記蘇聯人民在我建國之初的最大幫助。中國人民不是忘恩負義的,但是中國人民不能容讓感情的玩弄,更不能容讓戰略利益的損害,在此正告俄羅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時,正告越南,別忘了中越海戰的教訓,中國政府也許可以和你握手言和,大談兄弟關系,但是我們的漁民,千百年來在北部灣以及南海海域打漁為生的人民,絕對不能容忍貴國對我生存利益的侵略!
中國在南海立場必將默認或軟化處理
面對沸沸揚揚的南海局面,國人時而憤怒,時而自我安慰,美其名曰韜光養晦。憤怒者一片赤誠自可理解,然對當今中國所面臨的困頓局面不慎了解,難以體會當局的左右為難是也。自說自話者有可能真的以為中國志達力富,不肖與東南中小小者爭持一時之長短。但在本人看來,此二種理解皆乃大謬矣。
在前文中,我曾簡單論述中國已經喪失戰爭資格(見中國已經失去戰爭資格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1b0be00100cs67.html)引來眾多非議,今天,借著著南海這個熱點,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中國的內憂外患的嚴重性。
戰爭,無論大小,是一個國家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的整體行動,因此,國家層面的戰爭行動尤其是對外戰爭,其規模和時間都不是自己單方面可以決定的,因此,在戰爭的開始,就要有打大戰,打長期戰爭的國家實力和軍事保障能力。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那么,國家實力和軍事保障能力都有那些重要因素呢?是GDP嗎?是吃好穿暖的金錢嗎?不是!因為GDP的構成要素太多,水分太多,吃喝玩樂也是GDP,就拉倒垃圾運輸過程也產生GDP,這些GDP有用嗎,能當成戰爭時期的硬件使用嗎?顯然不能,甚至是拖累戰爭能力的禍害,歷史上紙醉金迷而亡國的不是少數,就其GDP總量來說南宋更達世界70%,還不是照樣亡國。因為這種GDP沒法轉化成軍事力量!
嘮叨半天,國家戰爭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
1、獨立自主的重工業基礎。還記得我國剛建國的時候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建設的都是車輛制造,石油等大型重工業,而不是提供吃喝玩樂的夢工廠。毛主席高瞻遠矚,正是有了這些傾全國之力打造的重工業,中國才在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兩彈一星以及核潛艇下水的驕人成績,時至今日,這些依然是我們的鎮國之寶。然而,今天,我們依然在吃著當年靠老三線建設時期打下的老本,尤其是軍事工業,三十年幾乎毫無長進,甚至在軍方需求減少的情況下轉入民用。需要提醒的是,工業用品軍轉民用容易,當要民轉軍用的時候卻有很大的跨度要走,因為軍品要求的質量和耐用性,抗惡劣環境能力是民品無法具備的,在技術層面上有著非常苛刻的轉化條件!這也就是說,在如今的條件下,一旦戰事緊張,我們的國防工業的保障能力存在著巨大的隱患!如殲十戰機至今年產能力不過四十架,遠遠跟不上戰爭所需要的消耗量。
2、經濟發展能力的獨立性。這點和前者重工業獨立自主是一脈相承的,之所以將重工業放在第一位,是因為重工業是一切工業的基石,是戰爭打到殘磚爛瓦之后最后的一道后勤防線。根據一般的條件。經濟能力獨立性必須超過60%才能夠保證戰時在外資撤離,資源外路斷絕的情況下國家經濟整體的正常運轉能力。因為戰時外資撤離,全面或者部分貿易封鎖是在所難免的,如果經濟對外依存度超過40%,就意味著,一旦開戰,戰爭所需的石油,鋼鐵等資源無法充足保證,國家財力在外資封鎖和撤退下無法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轉就會下入癱瘓狀態,大量失業瞬時就會涌現。這一切都是戰爭時期最可怕的災難,尤其對于一個人口大國。而且,在現代戰爭中,軍事消耗量更加巨大,沒有充分的后勤保障就意味著已經喪失戰爭資格。而我國在90年代以后外資比重占國民生產總比近30%,外貿依存度更是達到了60%以上的危險水平,高出40%界限20多個點,是否還有戰爭資格,是否還敢談戰爭,不言自明。
3、工業及民生基礎設施的抗打擊能力。這個能力具體到細節說白了就是戰時供水供電,運輸保障,防空等方面。從08年春節的雪災中我們看到,供水供電,運輸保障在當時幾乎為零分,這是什么概念,和平時期的一次雪災上千讓這一切中斷,戰爭時候用什么保證呢?我國99%的電力供應是在地面,99%供水設施距離地面不到3米,80%的鐵路運輸依靠電力,60%的運輸能力依靠鐵路,(大飛基本沒有)我們的大城市,像上海,深圳等地,地下設施不到15%。這些數據一起看,我們用什么保證戰時經濟運轉?用什么保證軍事供給?
4、官方,軍方,高層與外界利益的聯系程度。這所以說這個,是因為中國自鴉片戰爭后,一直是一個習慣出漢奸賣國賊的地方。出賣國家利益,必然和個人利益密切相關,因為作為一個個體,只有別人捏住了你的軟肋,你才可能和別人低三下四的合作,環看歷史,軟蛋多是處于被別人捏了睪丸才軟的。
粗略估計(沒有詳盡資料)我國現在縣級以上領導30%以上子女在國外,35%以上在國外有個各種存款和利益交換,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縣級以上領導30%以上被外國人捏住了睪丸,后果是什么,我不說了都知道。
另外,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內需不足,慣性使得嚴重的外貿依賴癥難以短時期治愈。今年失業率更是達到9.5%(官方數據,實際可能兩位數)。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有近國民總值30%的外資撤退中國大陸,35%的資源無法保證供給,經濟基本會陷入癱瘓,如此,還能戰爭嗎?敢說戰爭這個詞語嗎。
綜合以上,以后還是理解理解現政,因為今天的一切從改革之初就造成了,怎么能讓這屆政府獨自承擔歷史責任呢,呵呵。南海以后免談,因為,不得不軟!哈哈。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