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改革30年前后的經濟生活?
常聽人說尤其是雙職工家庭的人說,“現在的生活很艱難”,好久前曾看到一份報紙說,根據調查,“有多數人認為實際生活水平下降”(后來再想找回那張報紙,但沒能找到),我有同感,于是就有人反駁我說:“你以前拿多少工資,現在拿多少工資;過去只有九寸黑白電視機,甚至還沒有,現在家家有電視機,還不止一只;過去買輛自行車要積攢一年的工資,現在……”我還真的沒法回答。比以前工資加了、吃得好了、住得好了等等,這樣的經濟發展說生活不好讓人不服。但又想,說慈禧太后奢侈,可她也沒有看過電視、用過電燈空調,坐的皇家大轎再奢侈也沒有現在的汽車快捷舒適,五百里加急快遞再快也沒有手機電話來得快而方便,平常百姓的生活豈不都勝過老佛爺?所以僅憑電視機、自行車也讓我不能接受,于是我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應該有條“河”作參照物來對比,想來想去只有糧食了,因為糧食是生活必須品,它不僅是經濟物資,也是戰略物資,還是一些發達國家用來征服別人的武器。
過去能保持長期不變的米價是每斤0.14元,現在每斤普遍平均價約是1.6左右,這還是認為糧價比較低的價格,約是過去的11倍多,其中還不包括國家對種糧者的補貼、對農業生產如農機化肥的補貼、及取消的農業稅,所以我們今天實際吃的還是“計劃經濟”的糧。再看過去盡管農民一年到頭,天天月落干到月出,但糧食產量很低,記得當時每畝水稻超600斤能在全縣通報了。如今隨著提倡科學種田,雜交稻的推廣,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僅大大節省了勞動力,還讓產量翻了一番,根據效率與成本成反比計算,糧價大約相差23倍左右,也就是說,過去的1元錢相當于現在的23元。
再來看看工資,過去普遍工資約34元左右,約是今天的782元,接近于現在職工的最低工資標準。我母親是紡織工人,工資是66元,相當于今天的1518元,與現在工人普遍的工資收入也差不多,在我們小巷里有一位是鐵路工人,工資是一百多,算是高工資了。因我父親是農民,我母親的工資卻養活了一家四口人,還造了房子,而如今,我們兩個人養一個孩子還有點累。雖然經濟增長比以翻了許多,國家統計數字說平均工資長了多少多少,但工資增長對于大多數工薪族來講基本持平,而國家公務人員的工資至少是普通職工的六七倍,而企業高管、老總就更是無法相比,只能說明,今天是少數人占有了多數的財富。
不可否認,我們今天吃的東西比過去多,用的東西比過去好,不僅有電視電腦,許多人家住了高樓還有小車,這些都應該歸功于科技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讓社會產品變得如此豐富。但再看看今天日子好過的背后,我們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沉重的:第一是醫療改革讓我們失去了免費就醫的權利,看病難、看病貴是當今反映強烈的社會矛盾。第二是教育產業化讓許多家庭不堪承受,過去我們一年的學雜費是10元錢(每學期3元學費,2元雜費),上大學、中專、技校不僅免費,還有生活補貼,如今雖然國家開始免收學雜費,但有孩子上學的家庭算一算,一年的教育開支是多少。第三是就業過去由國家統分統配,如今是就業難,職工下崗,企業轉制讓工人成了雇員,不僅使他們失去了當家作主的權利,還造成了幾代人奮斗積累的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第四是住房商品化,許多職工失去了分配住房、房屋補貼的權利,高額房價讓許多職工對房屋望塵莫及。第五是失去了社會生活安全感,過去至少在農村能做到日不關門,夜不閉戶,如今是防盜門、防盜窗,還是不能保障生活的安全感。第六是失去了人文關懷和相互的信任,過去是有什么困難找單位、找組織,而如今我岳父中風六年單位都沒上一次門,組織關系還是打電話讓子女自己去拿、自己去辦;住在三樓不認識四樓,老太太倒在地上過路人不敢下車去攙;就是一家人為了房產,親人反目,明爭暗奪,甚至把老人逐出家門。第七是我們失去了藍天碧水,大量的工業污染讓我們看不清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走在路上一臉風塵;廢水排放讓原本清澈的河道變得惡臭如墨,魚蝦絕種;使用的農藥、化肥讓我們吃得菜總覺得沒有以前的肥、魚沒有以前的鮮,癌癥病人的增加,有些病種是以前從未聽見過的,人們不得不為食品安全而擔憂,為自己所住的環境安全而擔心。
說到這里,我還是相信馬克思的觀點,衡量社會進步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而今出現的許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實質就是反映了生產關系有問題,我們沒有理由過分吹噓生產力發展了多少多少,因為一旦因生產關系的矛盾再導致生產力發展的停滯,甚至是倒退,那我們真是腐朽到該被打倒的地步了!所以我在研究中共“十七大”報告時覺得,有幾個看點值得關注:第一是“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傳遞了一個審視過去發展道路的信號,至少不會在今后再出現“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況,甚至再是對貓黑白不分了,是否會重新反思改革前30年的經驗還很難說,也許顏面上還難放下架子。第二是“讓人民群眾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這實際就是要解決生產關系中的產品分配問題。第三是城鄉統籌,“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解決當前最突出、最關注、涉及人口最多的社會問題,應該說目前正在實施中。第四是在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提出了“政治文明”與“生態文明”,第一個信號是在加強中共自身建設的同時提高執政能力的建設,在抓經濟基礎建設的同時抓上層建筑的建設,其執政理念的變化將影響到今后百姓的切身利益;第二個信號是將改變其原有的生產方式,用其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來審視以GDP為中心的發展模式。第五是“建設和諧社會”實質就是要解決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的矛盾問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