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的印記——請記住過去
[ 勤勞的燕子 ] 于2008-10-23 強國論壇
論壇上大家談著過去的歲月,對于曾經經歷的饑餓有著不同的看法。饑餓記憶曾經是那樣的清晰,可饑餓中的人們卻仍然讓人難以忘記。
數學網友拿出了家里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們并不缺乏營養,更可貴的是照片中所表現出的質樸與真實。燕子從家里的影集中也選取了幾張照片,重新打開哪個時代的記憶。
對于饑餓,燕子曾經寫過一篇名為《饅頭的故事》的散文,燕子的朋友小華讀后淚流滿面,沒有人能夠忘記過去的生活,也沒有人能夠褻瀆那些純潔、善良的人們。
談到饑餓,確實是發生過,人們無法從內心里抹去那個年代,可就是在那個食物缺少的年代,卻反映了人類最至善至美的一面。
燕子饑餓的記憶是在1960年后,最嚴重的1961年的春天。數學可能小燕子3歲,對那個時代的印象并不深刻。燕子提供的第一張照片是燕子的婆婆帶著燕子的老公和他的兩個哥哥一個弟弟,照片是1956年。照片中的每個人的狀況都很好,這個時候絕對不會有饑餓。婆婆是小學教師,公公是工廠的職員,他們的工資都不高,有4個子女3個老人要供養,還要照顧2個沒有成年的小叔叔、小姑姑。婆婆那個時候說錢很少,每一分錢都要省著花,要讓家里的每一個人都能生活的好。
1960年8月,一場洪水打亂了人們的平靜的生活,那些日子天天在下雨,整整下了半個月,燕子的父母上了抗洪第一線,他們是黨的干部,沒有任何理由不身先士卒地走在群眾的前面。一批又一批受災的人們從燕子家的門前走過,他們背著包袱,扶老挾幼。那一天晚上,燕子家住的大院里響起了喊聲,要大家都起來到廠里躲避洪水。廠辦公樓里空無一人,所有的干部都上了抗洪一線,人們在會議室里、走廊里打開了地鋪和衣而睡。
洪水退后,人們得到的糧食越來越少,越來越雜。糧站里常常供應玉米面、地瓜干、蠶豆和麩子成分很多的全面粉。就是在這樣的日子里,領導干部們沒有任何一點特權,他們的定量和所有的人一樣。燕子的父親是廠里的黨委書記,在小城里,他的級別僅次于小城的市委書記,可他也同樣的饑餓。工人們都傳說著他的故事,一次他餓的實在受不了,就在食堂里買了一份2分錢的蘿卜咸菜,用開水泡著吃下。這故事的轉述者并不是燕子的父親本人,而是廠里的工人師傅。
燕子家的同學英子也是燕子家的鄰居,英子的父親是小城最大糧庫的主任,也就是說全城幾十萬人的口糧都由他保管。可在英子家里最常見的食物是玉米面糊糊,因為英子的父親患有嚴重的胃病,胃已經切除了三分之二,每天只能吃面食,家里9口人的細糧都留給了英子的父親,英子的父親從未為家里謀取任何好處,他家的糧食供應與其他市民絕沒有兩樣。
燕子的母親是廠里宣傳部長,那些日子里她非常忙碌,她鼓勵大家想辦法,出主意,解決饑餓的問題。為了度過難關,大家想了很多的辦法,到山里去采集樹葉做一種代食品,用煮蘿卜的水發酵,做人造肉。培育小球菌,為孩子們加強營養,就在那樣的景況下,人們表現出依然是旺盛的革命精神和斗志。
從1961年的春天開始,人們開荒,有效地利用每一塊土地,孩子們也為家里的生活操勞,收割后的土地成了孩子們尋找食物的最好去處,記得在一塊不大的收割后的地瓜地里積聚了上百名尋找地瓜的孩子。
燕子的婆婆也常講起那個饑餓的年代,每天她只給孩子們準備午飯,而自己什么都不吃再繼續上班,為此,她很自豪,她是一個品德高尚的母親。
就是在這樣一個年代,人們相互支持,相互鼓勵走過來了。燕子的親朋好友中沒有聽說過有人餓死。那一幅拍攝于1966年9月的照片中是燕子的婆婆及她學生和孩子。那照片中最小的弟弟生于1962年,小妹生于1959年,孩子們的臉上沒有一點饑餓的痕跡。1963年后,人們的生活逐漸好轉。廠里常動員大家買愛國蘋果、豬肉、魚,價格都相當的便宜。你可以將這些照片與非洲難民的照片做一個比較,你就知道饑餓并沒有壓垮東方這個偉大的民族。這并不是當時的糧食不匱乏,而是在哪個時代,對全體人民相互尊重和平等的機制,讓大家共同戰勝了災難。
談到人民公社,燕子并不覺的像有些人說的那么糟,起碼什么大家都懶不肯干活這一點不是事實。燕子下過鄉,對農民的樸實是有印象的。燕子記得在地里干活時,有一個打頭的帶著大家干,打頭的人常常是最能干的人,在一塊地里,每個人一條壟,任務是相同的,打頭的人不但要在前面領著干,還要回過來檢查大家的工作質量。記得有一秋天的晚上,隊里要搓玉米,召集了很多青年婦女,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面搓玉米,一面唱歌,非常快樂。
應該提出的是那個年代科學技術差,生產力低下,燕子插隊的小村每畝地的玉米產量平均只有300多斤,而到了1996年燕子也曾引進良種放到農戶家進行科學實驗,每畝地的玉米產量是1500斤,黃豆的產量是300多斤,這些產量都大大超出了沒有使用良種之前。
那個時候人民公社的民主制度也是較完善的,隊里的隊長一定要經過民主選舉,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群眾的眼睛是最亮的”。
1968年——1970年,小城先后建成了兩座水庫,燕子的男同學們都參加過那里的建設,可惜現在其中的一座已被污染,而另一座仍然是小城幾十萬人口唯一的優質水源。值得一提的是水庫建成后,小城再也沒有發生過1960年那樣大的水災。
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做為現代人,不應該形而上學對過去的一切持否定的態度,也不應該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汲取過去的美好,拋棄以往的錯誤,實事求是的面對過去,認認真真地將今天的事情做好,才是應有的科學態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