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袁隆平,就必然要肯定毛澤東時代
作者:俺就要法治
可以說,“主流精英”們根本就不愿意看到袁隆平當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因為:
第一。袁隆平走的是不折不扣“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道路,是從實踐中一步一步干出來的,而不是靠“外文加論文”的“兩論”混出來的。讓他當中國科學院院士,就認可了“實踐第一”的原則,就否定了“理論脫離實際”才是“科學”的迷信,就沖擊了靠“純理論”吃飯、只會紙上談兵的“學者”的權威,就壓縮了只會拽外文糊弄人的“騙子院士”以及“政治院士、關系院士、平庸院士”的“自由空間”。
第二。承認袁隆平,就必定要肯定毛澤東。袁隆平的研究在毛澤東時代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大規(guī)模動員和大力推廣應用,實際是傾全國之力配合完成的項目。且看以下事實: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首次發(fā)現(xiàn)一株奇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1966年2月袁隆平發(fā)表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國科學院主編的《科學通報》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吹響了水稻雄性不孕研究的號角,引起了學術界的興趣和國家科委的重視。
——袁隆平的論文發(fā)表后,原國家科委九局的趙石英局長,立即發(fā)現(xiàn)了其中蘊藏的價值。立即上報科委黨組,黨組書記聶榮臻立即表示全力支持。
——1967年6月,湖南省科委將“水稻雄性不孕”正式列入科研項目,省農業(yè)廳給袁隆平安排了兩名助手,成立了科研小組。
——1969年袁隆平被調往湖南省農科院,擔任雜交水稻研究的業(yè)務主持。
——1970年6月,袁隆平出席在常德市召開的湖南省農業(yè)科學技術經驗交流會。省委領導的重視和鼓勵,更加堅定了他攻克難關的信念。
——1971年,袁隆平調到湖南省農科院雜交稻研究協(xié)作組工作。
——1971年11月23日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花敗育的天然野生稻。袁隆平,李必湖,馮克珊三個人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袁隆平當即把它命名為“野敗”。“野敗”的發(fā)現(xiàn)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鋪平了道路。
——1971年,袁隆平把“野敗”材料無私的貢獻出來組織進行全國性的攻關,奏響了南繁凱歌。
——1972年3月,雜交稻被國家科委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組織全國大協(xié)作攻關。1973年,廣大科技人員選用長江流域、華南、東南亞、非洲、美洲、歐洲等地約1000多個品種進行測交篩選,找到了100多個具有恢復能力的品種。袁隆平等率先在東南亞品種中,找到了一批優(yōu)勢強、花藥發(fā)達、花粉量大、恢復度在90%以上的恢復系。這年10月,袁隆平在蘇州召開的水稻科研會議上,發(fā)表了《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我國秈型雜交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雜交水稻,將水稻產量從每畝300公斤提高到每畝500公斤以上。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國第一個強優(yōu)勢組合“南優(yōu)2號”,經試種畝產超過500公斤,比常規(guī)稻每畝增產75-100公斤。
——從1976年開始,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使糧食單產在60年代初矮化育種成功實現(xiàn)第一次突破的基礎上,又增產了20%左右
——1977年,袁隆平又發(fā)表了一篇重要論文《雜交水稻培育的實踐和理論》(載于《中國農業(yè)科學》1977年第1期)。這篇重要論文認真總結了10多年來雜交水稻育種的經驗,深刻闡述了雜交水稻育種中幾個重大的實踐和理論問題。同時,再一次預見雜交水稻“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途,蘊藏著巨大的增產潛力”。
——1988年,秈型交水稻作為我國農業(yè)第一項專利轉讓給美國,先后有20多個國家引種我國雜交水稻種子。
——從1976年至1993年,我國累計推廣雜交水稻24億畝,增產稻谷2400億公斤。目前全國每年推廣雜交水稻在2.3億畝以上,約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其產量占水稻總產量的60%以上。
——1981年6月27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六中全會的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將秈型雜交水稻與氫彈和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回收,并列為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成就:“工業(yè)交通、基本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鐵路和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一些技術先進的大型企業(yè)的投產,氫彈試驗和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回收的成功,秈型雜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廣,等等”
有人評價說:“若袁隆平在今天的科研體制下,以黔陽農校教師的資格,幾乎不可能得到任何有價值的資源幫助,但是他當時一個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迅速導致了一個全國性的科際力量總動員。作為雜交育種事業(yè)技術帶頭人的,不僅有袁隆平這樣的農校教師,甚至還有土里吧嘰的正宗‘農民’――山西太谷縣農民技術員高忠麗,真正是土八路和游擊隊統(tǒng)統(tǒng)上陣的全民動員架勢。毛澤東時代的農業(yè)科技研究體制,回想起來很讓人吃驚,除非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否則,在那樣的體制下,各種突破機會肯定會被迅速把握到。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生物資源,無論是中國的外國的,都被全國性的科研人員和農民合作,象‘篦子’一樣進行密集梳理發(fā)掘,這樣的研究過程不僅能夠在短期內迅速完成大量的樣本試驗,而且由于廣收并蓄各種種子資源進行雜交,幾乎不可能遺漏任何成功機會,雜交水稻就是這樣才被發(fā)明出來的。如果放在今天‘畫地為牢、各自單干’的科研個體戶體制中間,雜交水稻育種過程中間數(shù)量如此巨大的試驗樣本,擱在任何一個研究機構身上恐怕幾百年都不一定能夠完成,至于跨省區(qū)乃至跨國尋找成千上萬種水稻品種進行遠緣雜交和樣本培植,則幾近天方夜譚。今天回想,雜交水稻的育種突破,有且只有當時的中國才具備成功條件,美國的科研機構的錢再多,也一樣對付不了此種‘高度勞動密集型’的研究項目?!?/p>
肯定袁隆平,實際就是肯定毛澤東,肯定毛澤東時代:不是整天說毛澤東時代“迫害知識分子”、“只講階級斗爭、不顧人民死活”、“不講科學”、“破壞科學研究”、“只抓兩彈一星不抓民生”、“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嗎?偏偏那樣一個時代卻出了袁隆平和他的“雜交水稻”這樣轟轟烈烈震驚世界的“先進生產力”,這讓“主流精英”們怎么咽得下這口氣?怎么不千方百計打壓袁隆平?難怪袁隆平直到1995年才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迄今還不能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無非借此暗示:袁隆平只能算個“應用工程技術”方面的“工匠”,而沒資格當科學領域里的“大師”(用這種下三濫的小動作暗中搗鬼,倒也挺符合“主流精英”心理陰暗的小肚雞腸本性)。
然而很可惜,“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袁隆平和他的研究成果不是“主流精英”和中國科學院里的某些奸商院士們想封殺就封得了的。玩弄鬼蜮伎倆阻礙袁隆平當科學院院士,現(xiàn)在尷尬的是誰?
憑袁隆平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之無愧。海內外華人皆應為此搖旗吶喊,大力宣傳。
如果有朝一日袁隆平真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那肯定世界上最高興和最難受的都會是中國人:高興的是中國老百姓,難受的是中國的“主流精英”和中國科學院里排斥袁隆平的那幫“鳥院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