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星,作為《十送紅軍》這個系列故事的最后一個主人公,在上一個故事,即賈學會全班冒死“送小滿”的路上倉促悲涼地現身,與其他的劇中人不同,當他現身的時候,就已經是將死之人,飾演高福星的羅晉因之也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再向他為數眾多的粉絲耍酷扮帥。
他已衣衫襤褸、面目憔悴,且行動困難。
其實,稍微熟悉一點兒歷史的人都該知道,所謂的紅軍長征,并不是一次百分百計劃好的旅行,否則,蔣介石的部隊也不必一路不停地圍追堵截,只須在延安城門前布設重兵,待紅軍勞師抵達后一舉殲滅即可。
所以,高福星一出場就聲稱的走過六盤山進入延安城而完成最后長征那些話語其實有更多的象征意義,比如是一個苦難階段的結束,再比如是革命勝利的終點。
從歷史的角度看,紅軍長征達到延安確實是中國革命一個重要時間結點,但從當年的狀況分析,甚至連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這樣的領導者當時也只能認定,紅軍到達延安只是獲得了暫時的安全,未來迎接他們的將是什么誰又能真正知道?
因之,其實編劇、導演如此這般地創作這個故事,是在為觀眾故布疑陣,即讓高福星高喊著“中國工農紅軍福星高照”壯烈地犧牲于“延安門前”,讓高福星與成百上千的紅軍戰士死后化身延安門神,這樣的故事性的情節,根本上是一種象征的手法,而真正的長征,從來就沒有過終點。
正如,哪里又是“延安門前”?
若將當年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與今日仍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建設聯系在一起,又可以說,高福星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那個長征的終點至今仍然沒有到達,或者說,為了那個真正的終點,現在和未來仍然需要無數的高福星為之前赴后繼、流血犧牲。
高福星在故事中的“任務”是收集許多位犧牲戰友的遺愿,連成“一個重傷員的遺愿清單”,然后一個一個地替他們還愿,我們看到劇中被羅列出來的那些偉大烈士們的個人遺愿又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給父親敬酒、看看日出、向過去的戰友道歉,還有人讓他將一株小花送給最勇敢的紅軍戰士,等等,但這每個小小遺愿的背后其實都是一個大寫的生命。
所幸,劇中的高福星終于替所有的戰友都還了愿,并也完成了自己的遺愿――勇敢地戰死在延安門前,當看至高福星犧牲時,我們這些后來人是否應該捫心自問一下,許多年前那些出生入死的烈士們留下的那些一個一個遺愿,我們是否真的給他們還清了?
曾經出演過眾多偶像題材影視作品的羅晉,這一次為我們奉獻了最不像偶像的樸實無華的顛覆表演,他為表現人物的將死狀態,在拍攝過程中以嘴唇破皮、皴裂蒼白的形象出鏡,憑借精湛的演技將一名紅軍戰士的頑強意志淋漓呈現,可以說,他的有力表演為這部史詩巨作留下一個令人難忘的結尾。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上說,“羅晉篇章”作為《十送紅軍》的大結局,更像是讓這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史詩最后卻擁有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結尾,那群每天都行走在生命邊緣的叫花子一樣的戰士的每一個遺愿,以及每一個遺愿的還贖過程都是那么的大浪漫,從鐘石發父子五人壯烈犧牲開始的這一大段長征故事,歷經無數艱難險阻,倒下了那么多的仁人志士,但他們開始這段長征時心懷的那種大浪漫卻一點兒也沒有因之減色、變節。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觀眾為之留下如下令人印象深刻評論(對不起找不到作者的名字),正可借用過來為我的“十評十送”做一個大浪漫的結尾吧:
片子是現實主義的,樸實的故事和人物,敘事的細致瑣碎,真實殘酷,又美麗哀愁,顛覆了以往的宏觀鋪陳。片子又是浪漫主義的,延續了詩詞組歌的藝術境界,詩意的描述與渲染中,革命的理想主義與人性的光輝交織閃爍,動人心弦。
那場裹挾了不同階層人們的革命,那支死了數萬人在長路上的軍隊,有一種為信仰堅持戰斗而犧牲的力量和精神,如星光一般燦爛,如詩一般美麗。突然意識到,詩意,正是革命的特質。磨難與挫敗,是詩意的催生劑。無論在哪個年代里,革命都是詩意的,充滿了魅力,召喚著那些熱血兒女奔赴她的懷抱。
或許,革命,即便是失敗的革命,是不成熟,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革命,是后人不斷質疑不斷反省的革命,但那些為了改造世界而斗爭、為了從黑暗中走出來迎接美好曙光的人們,他們的精神永遠感召人,美麗而不朽:
你可聽見人民的歌聲?
憤怒的人們不愿再沉默為奴。
當心跳與鼓聲激蕩回應,
呼喚著明天新時代的來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