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戴錦華:中國文化自覺在今天是救亡圖存的命題

戴錦華 · 2013-12-10 · 來源:騰訊思享會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數碼時代來臨,電影在死亡中

  當下時代的數碼轉型,有兩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一個是2011年《時代周刊》刊載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開篇說“如果我們要為正在經歷的10年和未來的10年、20年尋找到文化的關鍵詞,那么這個文化關鍵詞是Ipad。”另一個是在2012年1月份奧斯卡頒獎儀式上有一個不可見的變化,好萊塢和奧斯卡頒獎禮上最重要的角色——柯達膠片公司破產了。我總是列舉這兩個事件說明什么?說明一個重大的轉型發生,這個轉型我們稱之為“數碼轉型”。具體到電影來說非常直接,就是膠片死亡,電影的介質改變了,所以 film death或者film deathing,直接的翻譯是一個事實表述:膠片死亡或者膠片在死亡中。但是,這個字另外一種翻譯帶有危言聳聽的性質,可也許并不危言聳聽——電影死亡或者電影在死亡中。

  上半年在美國剛好出席一次會議,有機會當面問了兩位與會的好萊塢重量級人物: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問他們怎么看film death?當然用我蹩腳的英語加了一句“movie, not film”。兩個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不過喬治·盧卡斯認為3D電影將取而代之,而斯皮爾伯格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未來的電影是什么。”我比較傾向于后種答案,因為即使按照喬治盧卡斯的說法,3D電影將取代今天的2D,成為電影最基本的和主要的形式,但film death和film deathing的命題仍然成立。因為只要大家反思一下說當有聲片取代默片時,看似只是增加了一個藝術單元,電影從單純的視覺媒介轉化成視聽媒介,可如果大家具有一點電影史的知識或者看過電影史上的片子,我想大家會同意默片和有聲片是兩個片種,基本敘事、構成原則完全改變。

  今天作為視聽藝術、時空藝術的電影藝術,正在兩維的平面藝術上創造第三維的幻覺。如果第三維度成為真實,那么一切都會改變。到今天為止,有人稱《雨果》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電影,原因在于整個空間都是后期電腦制作出來的,在電腦上復原了30年代的巴黎。當然也有人說更早一些的《阿凡達》是一個轉折性的作品,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原因在于我們會看包括《雨果》《阿凡達》在內,所有這些電影依然依據2D電影方式在拍攝和構成,并沒有形成一個新的電影攝制觀看結構敘事的原則,更不用說美學原則。所以今天3D電影作為一個新的片種和新的藝術正在向我們走來。這講的是電影。

  我們說數碼對于電影是直接的,但是請大家要意識到這個轉型一定是斷裂的,因為介質改變了。此前所有想象電影方式的前提都是光學膠片的光學功能或者物理功能的規定,而今天介質變了,所有規定都將改變,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電影始終伴隨技術進步。所以對于電影來說始終只講可能性,不講限定性,不過這一次的技術改變我們姑且用一個最俗的說法“革命性的斷裂”。這里我不想充分展開這個話題,只是說電影數碼轉型到今天為止并沒有被電影人、電影從業人員、電影制作者所充分認識,前面之所以引證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這番對話(盡管我對好萊塢一向不感冒,但好萊塢無疑在引領著全球電影技術革命的前沿)是因為這兩個人物在老好萊塢的陣容中是前沿當中的前沿,如果他們認為電影已經在死亡,一個新的藝術正在誕生之中的話,我們可以去分享他們的問題意識。

  “1984”與“美麗新世界”的結合體

  如果大家是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的讀者、觀眾,你們會發現一切早已經被體驗過,沒有任何新鮮的事情發生,這些被什么形態預言過?《美麗新世界》,最著名的反面烏托邦之一。換句話說,《美麗新世界》的世界正在向我們走來或者已經蒞臨我們身邊了。當冷戰成為過去的世界,我們面對這樣一個事實,一種延續的專制形態正在降臨。

  但如果我們把它放大,再進入到另外一個關鍵詞“Ipad”時,數碼提供了及時、移動通訊的方式,實踐了科學夢想對于科學進步的一個最樂觀的狀態,使得人類以空前的、直接的、緊密的方式聯系在一起。我們進入到自媒體時代,不需要經過任何媒介,似乎也不需要經過任何的審查,就把我們所了解的真相在此一刻通告全世界。而且大家都知道網上的消息如同多頭不死空頭不止,我們歡呼吧,我們幸福吧。

  這里我提示一個小小的新聞,斯諾登的“棱鏡計劃”及其“棱鏡計劃”正逐漸地向全世界揭示。我們知道,至少現在為止,美國政府可以足不出戶監視全世界的全體民眾,“棱鏡計劃”覆蓋全球,美國的監聽覆蓋每一個移動通訊平臺所發出的信息,借此,美國正在獲得未來世紀最大的資源,即對全球不同國別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明狀態的民眾的心理狀態的把握,那么,它告訴我們另外一個反面烏托邦正在向我們走來,那個反面烏托邦叫做《1984》。很多人都了解《1984》,至少只鱗片爪地了解“老大哥在看著你”,我們很容易把那個直接的政治獨裁結構當中的監督系統讀作“老大哥在看著你”;我們不容易的是從人民大學走到北京大學的距離,至少被1000個以上的攝像頭所拍攝,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你所有通過電子媒介播散出去的符號被各種各樣的棱鏡所捕捉,這才是真正的“老大哥在看著你”。

  一個美夢正在成真,一個夢魘正在走來:數碼時代改變著整個人類的結構方式,當我們說數碼時代、移動平臺、即時通訊使人類以空前緊密的方式連接在一起時,我們說對了也說錯了。最近我每天很墮落地即時的和我的學生在微信上說一些沒用的話,這樣的通訊平臺正在開始,開始把我召喚為一個手機控時,我們會看到一個所謂的文化,所謂各種各樣的屏幕控,這樣的東西也正在以無形的電子囚牢把我們彼此分割開。比如Party上朋友們聚在一起,每個人都看著自己的手機,最極端的例子是我們肩并肩地坐在一起卻在手機上交流。我以前的一個學生告訴我,她總是這樣和他丈夫談話,就是她發出一個信息“吃晚飯了嗎?”對方說“吃。”“吃什么?”他們倆的距離大概是50厘米。我們把這些都放在一邊,只是說數碼轉型成為21世紀一個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變化,不僅在改變著電影、媒介,改變著人文、社會、科學的傳播,生產、學習的狀態,還整體地改變著人類的生存。

  拋開另外一些元素不談,一個新主義正在向我們走來,這個新主義叫“后人類主義”或“后人道主義”,“后人道主義”最大的一個變化是:死亡作為我們思考所有問題的最基本參數,所有知識從對死亡的絕望思考開始,但“后人類主義”虛擬生存。我在美國看到一個大家歡天喜地轉載一條新聞:整體下載人類的大腦將在可見的未來獲得實施。“缸中之腦”(Brain in a vat)的噩夢也在向我們走來,但人類穿越肉體的死亡而獲得身后的生命似乎也在成為事實。如果這個真的實現的話,是噩夢還是美夢姑且不論,今天思考的一切都將會改變。我帶一點危言聳聽的態度告訴大家:數碼轉型的全面、深刻和內在結構性,迄今為止人們對它的估計高度不足。

  中國是一條泰坦尼克,沉沒時,一定是三等艙先進水

  第二個參數是什么?大家可以見仁見智,但我要大聲地說出來--“中國崛起”!在金融資本主義時代窮的只剩下錢,只有錢,一些只能通過數據來計算的錢。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崛起”顛簸不破,因為中國成為世界上GDP持續增長、高速增長的國家,中國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數量最高的國家,中國成為世界霸主美國最大的債主,中國是全球頂尖奢華消費品量最大的國家,是全球豪華旅游人數最多的國家,但作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所有這些描述的問題在于這一切都沒有講出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即中國最大的人口基數。“中國崛起”聯系著另外一個重要的國際政治或者世界地圖的改變,將整體的改變世界。

  另外一個改變是歐盟的出現?,F代歷史400年來所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事實是建構在歐洲分裂為不同的民族國家,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是歐洲民族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引發悲劇性沖突產生的,今天歐洲彌合了,以冷戰失敗為前提,以冷戰的失敗者東歐貢獻了他們在社會主義時期所累積的實物、經濟,以此為前提,西歐內部矛盾沖突得以終結,西歐得以彌合。我要做一個悲觀主義的論述,《1984》所描述的那樣一個世界格局正在成為現實,世界正在變為三個超級大國之間的三足鼎立。所以我說這樣一個改變已經出現、正在發生之中,到目前為止,好像全世界左翼和右翼的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至少還有10-20年的黃金時代,未來10-20年的中國經濟大國位置勢必改變世界的格局。

  中國即使加入到全球資本主義不可逆的過程中,也必須尋找到一個有差異性的方式,一種差異性的生存,這是別無選擇的,這就回到中國的文化自覺問題,中國部分知識分子現在熱衷于討論中國文化自覺問題,只不過我們討論的落點不一樣,有的人是“中國稱霸主義者”,講大中華民族文化;另外一些人是我比較認同的方式,在一種緊張、焦慮、現實感中認為中國要生存、發展,如果中國希望避免崩潰的話。中國為什么會有崩潰?是因為中國這條船太大,崩潰時不知道把多少人、多少東西拉下水,這是第一條,我最關心的是第二條,即使中國是一條泰坦尼克,泰坦尼克落入冰川時,一定是三等艙先進水。我想大家都看過《泰坦尼克號》,頭等艙的人們拉著優雅的小提琴告別時,三等艙已經進水了。中國如此高的底層比例,必須思考的是這條大船如何不沉,要想維系這條大船不沉就要維系這條大船繼續航行。我認為我們需要不同的差異性知識、差異性價值、差異性的生存方式,所以對于我來說中國文化自覺本身是一種危機意識。

  現代化進程沒有解決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問題

  然后我們又回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命題,說中國泱泱大國,有輝煌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我們要獲得自己的知識、自己的文化難嗎?非常難。中國現代歷史一百年,有人說中國現代化進程從晚清開始,又有人說中國現代化進程從晚明開始,無論你把它推到哪兒去,中國現代化進程沒有解決傳統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議題。大家不要以為誰比誰笨,一百年來仁人志士一邊拋頭顱灑熱血,一邊致力于重新激活傳統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可以踐行的文化到今天為止沒能完成。我舉電影例子予以說明。

  《南京!南京!》講的是南京大屠殺,故事從哪兒講起?從一個日本軍人的故事講起。希望南京大屠殺成為一個被全世界看到的歷史悲劇,南京大屠殺要寫入人類20世紀大屠殺的體系中,怎么辦?我們只能想象有一個有良知的、有靈魂的日本軍人,透過他的眼睛看,這個故事才能被世界看到。中國的導演、中國的藝術家不相信我們的眼睛可以是世界的眼睛。大家以為我罵陸川,那么接下來我罵張藝謀,這要講到他的《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又講南京大屠殺,可是卻也是一個美國人在看,那個美國男人有主體的位置和觀看的視點。其實這個美國人的觀看視點被張藝謀限制,不能說張藝謀是美粉,張藝謀限定了他的視點。影片中有一個全知全能的視點:教堂上的玻璃圓窗,子彈從那里打來,視點從那里出去,里面的畫面通過那兒被看到,外面的事件通過這個窗看到。在宗教建筑學上,教堂圓窗的名字是“上帝之眼”。當然這是開玩笑,哪怕是“佛陀之眼”,佛陀也沒資格,一定是“上帝之眼”,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西方中心主義的問題、簡單的崇洋媚外的問題,而是一個巨大的文化自我中空的一個目光。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這部電影恐怕是中國的、世界功夫片中的之最,即如此巨大數量的腳的特寫。大家可能會說南拳北腳,功夫片里看腳有什么奇怪的,李小龍打得夠漂亮,成龍也不差。但是,此腳底非彼腳。如果大家再看這部電影,不光是為了一種炫的功夫效果去表現腳,我們看到在這部影片中所有腳是中國功夫的腳,你們看到腳的特寫,看男人的腳、女人的腳、纏足的腳,所有這些腳底是功夫的腳底。你們看到這些腳的特寫中全是腳掌落地的,這些腳是平進平出的。這不是我的觀點,是我的好朋友臺灣教授張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個小觀點: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現代、前現代可以有一個比喻,就是前腳掌和后腳跟。前腳掌的文化是現代文明,因為我們身體姿態是前傾的,我們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后腳跟的文化是前現代的,因為我們強調的是穩,強調的是人和土地的關系,強調的是整個身體結構當中的放松和下落。我借這個觀點來理解這部電影,看到這是一個有根的腳,會看到腳下的踉蹌就是失敗的開始,不光是腳,還是整個身體。這部電影中,演員的表演、演員的身體、演員的臉、演員的腳、演員的手,所有一切成為一種對不同差異性的價值揣摩。拍得非常漂亮、非常炫,而且所有炫麗形式自身附載著一種對于傳統文化的深切體認,以及對這種體認找到一種視覺呈現的方式。有人說這部電影還原民國好時光,這部電影用所有形式組織在一起時,使得民國影像是懷舊的,但懷舊是被曝露出來的,當一個懷舊是被曝露出來時,就成了夢之影或者影之夢。換句話說,就不僅僅是指稱了某一個特殊時代、某一個特殊人群,而是指稱著現實的行為方式:觸摸歷史和觸摸傳統文化的一種努力、一種嘗試。

  中國文化自覺是一個危機性的急迫命題

  新的民族主義者越來越多,張嘴就是“五千年輝煌文明”,你沒有反駁進一步追問我們五千年的輝煌文明,中國文化所形成的一系列不同生存的、生命的、社會的、人生的,除了厚黑學和宮斗之外,你們還知道什么?我看北大網上字幕組翻譯字幕時,突然發現在美國電影中不斷出現兩個字:“宮斗”,一會兒出現“宮斗”,兩會兒出現“宮斗”,我很好奇美國人說“宮斗”到底說什么?所以認真看了一下發現是“politics”。政治就是“宮斗”,這竟是我們唯一觸摸歷史和文化的路徑。但拜托,在宮斗之外還有真實的政治,在宮斗之外還有太多的價值和生命的方式。所以我的基本前提是中國文化自覺在今天是一個危機性的、救亡圖存的急迫命題。

  有一次我被一個朋友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痛斥,但心悅誠服:當我說帝國主義的威脅是亡國滅種的威脅,是一種神話時,那個朋友站起來說“怎么是神話?”他列舉了大量的例子說亡國滅種并不是不可能。那次我心悅誠服,認為他的反駁是對的。所以我說我們為了應對這樣的亡國滅種危機、救亡圖存了一百年后,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其中代價之一是整個民族經歷了深刻的文化自我流放。我們今天的文化、我們的身份成了某種被放逐的、難以召喚的課題,所以我們必須假裝成美國人或日本人才能看見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創傷,我們也相信只有化裝成美國人、日本人等人時,才能讓世界看到我們這個課題。這是一個重要的代價。

  結語:救亡圖存了一百年后,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其中代價之一是整個民族經歷了深刻的文化自我流放,數碼轉型改變著人類的生存方式,當下的中國正是“1984”與“美麗新世界”的結合體,中國文化自覺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只有在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觸到多種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確立自己的位置。

  (戴錦華,北京大學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兼職教授,博導,北大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內電影批評和文化研究方面的領軍人物。)

  本文依據講者現場錄音編輯整理,未經講者訂正。)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6.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9.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0.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7. 朝鮮領導落淚
  8.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9.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0.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