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標志著知青一代業已成熟
摩羅
我沒當過知青,但是我在鄉下見過知青,在求學和工作過程中見過更多曾當過知青的人。在我閱讀量最大的青年時期,有知青背景的人所寫的各種文學作品和學術作品,我讀了很多很多。
如何理解知青,本來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即如我這個不是知青的人,跟知青的關系也頗為復雜,遠非一句話所能說盡。可是,在最近幾十年中國的文字世界,對知青運動及知青命運的解讀,是極其簡單的,極其公式化的。無非是:一腔革命熱情受到欺騙和戲弄,在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迫害中受盡不必要的苦難。
我因以文字為業,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閱讀別人的文字,然后自己也寫點文字混飯,所以難免一輩子生活在由文字建構的虛擬世界中。幾乎所有人的文字都在控訴那個時代,都在說上山下鄉就是政治戲弄和政治磨難,我的腦子也幾乎被這種定論占盡,而沒有心思去關注自己真實的經驗。
最近熱播的電視片《知青》,終于擺脫了形成幾十年的闡釋框架,不用成見看待知青歷史和知青生活,而是從千萬知青的真實經歷和感情中,認真咀嚼知青生活,反應那一段特殊時期的歷史真實。
在老知青梁曉聲看來,知青當年的理想不是被煽動、受欺騙的問題,而是源自生命激情和熱血的,極其真實,極其可歌可泣。他們追求社會正義、追求生命價值的熱情,永遠應該予以肯定。在我少年時期,我家里曾經接待過一批知青。他們下放在附近一家林場,那幾個人在一位當地青年帶領下,穿行在附近各個村莊,目的是借書。那位當地青年把那五六位來自城市的知青帶到我家,因為我二哥那時剛剛高中畢業,也愛看點書。他們一起討論讀書問題,那種認真和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心里的知青,主要是正面的形象。
在當今流行的知青敘事模式中,知青的生活是充滿屈辱的。我原先也大致接受了此一看法。在梁曉聲《知青》的啟發下,回顧我對知青的印象,似乎不盡如此。每到春耕和夏收的時候,上級都會安排一二名知青到我村里參加生產勞動。他們跟村民難于打成一片,但是的確受到村民的關愛與照顧。他們雖然鍛煉了若干年,其勞動能力不及我這個少年。可見平時他們干活不多。他們主要是由農民養活的,再加上家長的一些補貼。他們的生活的確艱苦,但是那個時代普遍艱苦,相比而言,他們倒是享福的。他們在鄉村世界受到政府和農民的雙重尊重、雙重照顧。那天五六位找書的知青來到我家,我母親那么熱情地留他們吃飯,把家里最好的東西拿出來獻給他們。在餐桌上,母親無數次地表示歉意,說沒什么像樣的東西招待他們。他們完全享受了人上之人的待遇。有一天我們村里所有人都在水庫工地上挑土方,我可能是其中唯一的少年勞力。一位知青來找我二哥說事,他戴著一把漂亮的洋布傘,這一幕給我印象極深。我當時不僅有羨慕,還有點嫌惡他們游手好閑。我那樣想未必是對的,但跟農民比起來,他們幾乎是一個神仙群體,他們的生活和命運都不受鄉下條件、制度的制約。他們一直是人上之人。
他們當然對個人前途充滿了憂慮,這也是很真實很現實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脫離民族前途和社會條件一味渲染他們的屈辱感,并以此來控訴當時的政治、否定當時的制度。討論任何問題都應該有正確的歷史眼光,對于知青問題也一樣。電視片《知青》真實地展示了當時的現實和經驗,而不是予以概念化的解讀,更沒有流于簡單的控訴和批判,我認為這些創作人員,對于歷史真實、對于個人經歷以及自己內心的體驗,都是很認真的,不是人云亦云。
《知青》編劇梁曉聲就是知青一代。我讀過他青年時代描述知青生活的不少文學作品,那時候他看待知青歷史就比較客觀、豐富,不是一味控訴。《知青》所展示的歷史更加宏闊、豐富,更加敢于正視自己的歷史經驗?!吨唷返臒岵?,標志著知青一代業已成熟,已經能夠正確看待、正確表現自己一代人的歷史,而不是跟著政治家和“大文人”定下的腔調起哄。知青這一段歷史,跟中華民族擺脫苦難、在絕境中探索崛起之路的艱難歷程息息相關。
起哄是容易的,討好俗流同樣容易,理解歷史、描述歷史的真實,卻需要超越俗流的膽識與胸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