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農網]導讀:上世紀60年代末的“上山下鄉”運動中,一群人被冠以“知青”之名走向農村,與共和國一起蹉跎、奮進,用迸發的激情燃燒著荒涼,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青春之歌。
前些天某日,在中國美術館看了大半天《從延安走來》美術展,是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起的,至于其意義,恕不贅述,今天有人一邊壓制著民間紀念和懷念毛澤東,另一邊還大張旗鼓地紀念毛澤東,臨時抱毛腳的意圖只一眼就看清楚了。
我只是沖著那些好作品去的。
里面有一幅叫做《我們這代人》的油畫,放在顯眼位置,內容是一群穿著厚棉襖、厚棉褲的知識青年,擠在一間簡陋的林場宿舍里,在那個年代特有的光線和顏色符號里,這些年輕人的精氣神一下子溢出了畫面,彌漫在展廳的空間里。
畫面中央是一個面容漂亮、身著綠軍裝的女孩,在她身邊是一個身著深色棉衣而面容秀氣的女孩,她們當然是“我們這代人”里的女神,我相信所有來看這幅油畫的欣賞者都不會叫出她們的名字,不過,我卻脫口而出,中間那個是周萍,她身邊那個是孫曼玲。
周萍和孫曼玲,其實是電視劇《知青》里兩個女知青的名字而已。
周萍(傅晶飾)的父親解放前是上海的民族資本家,文革時家里被紅衛兵抄個精光,她為了給家人爭氣(注意,這里是為家里爭氣,而不是與家里劃清界限),沒有按原分配計劃去山東屯插隊,而是死活賴在七連要當兵團戰士。
其實,周萍的出場,廓清了一個幾十年沒有厘清的誤區,即,當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總體上分成到農村插隊,當農民,掙工分,和到邊疆的生產建設兵團當戰士――其實是農業工人,掙的是工資;即使是自小長在兵團的我一直以來對這樣的區別也是模模糊糊,這也正是這部梁曉聲編劇的《知青》讓人眼前一亮的第一處:文獻性。
往大了說,《知青》企圖在重現歷史的真實之上再建設創作者的價值與情感,這就是樸實而正確的現實主義風格,雖然這里難免有梁曉聲個人的局限,如對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知青生活的熟悉遠遠強于在陜西黃土高原農村插隊的知青生活,且,亦能從人物的故事里讀出創作者對這兩者顯著不同的情感投入,但這仍然阻擋不了這部《知青》算得上幾十年來對那個時代、那群人做出了最有歷史記錄意義的作品。
再比如,那個叫孫曼玲(張齡心飾)的女知青,是地道根紅苗的哈爾濱平民女孩,毛主席語錄可以出口成章,家里上數三代都是城市貧民,又兼具大姐大風范――孫曼玲與周萍的區別之處正應了《紅燈記》里的那句唱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帶著弟弟當兵團戰士的故事,或者會讓現在的獨生子女們看著看著就了解了什么是手足情深。
正好,我小時候就在黑龍江的生產建設兵團里長大,雖然《知青》表的是黑河的事,但劇集里的人物和故事――除了那些梁曉聲想作為一個斷代歷史的思想者做出的關于政治、歷史和文化的分析外,我還是要說,故事主干是相當堅實的。
劇集將一個出生于紅色軍人家庭的兩個男孩,一個去陜北一個去東北的不一樣的上山下鄉之路作為故事核心軀干,然后伸展出兩株粗大強壯的情節樹,這兩株故事樹按時間的順序在四五十集的物理時間里平行進展,又各成系統,同時又有緊密關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足以改造成史詩電影的不錯架構。
而且,觀眾看《知青》的視角與劇中人物上山下鄉生活的進程完全同步,比如,劇集在前兩三集,在表現人物性格之外,更深層處是認真交待了當時年代與“知青”這兩個字有關的一切人物關系、社會形態和政經結構,主人公趙天亮(唐曾飾)與40多位來自北京、上海、哈爾濱的知青初剛到七連第一天,七連連長張建業(任帥飾)和指導員韓經泰(岳旸飾)就將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標準配置”――管理體系、組織體系、人群結構等交待得清清楚楚,連隊政治單位按班、排、連3層設置,40多個知青被分成兩個排、4個班,設兩個排長、4個班長,同時,連隊還有機務排(其實,在這一層結構之中還應穿插著民兵排,也設排長),這樣,整個七連黨支部就由連長、指導員、一男一女兩個知青排長,以及機務排長等人組成,他們決定全連的大事小情。
剛到七連不久,趙天亮因哥哥趙曙光(程皓楓飾)在陜西遭遇礦難而離隊出走,他被轍了班長一職,男知青排的排長張靖嚴(李超飾)也受到牽連,被一擼到底去男知青一班當了戰士,這才有劇中另一個重要角色齊勇(王凱飾)登堂入室就任班長,而趙天亮之父趙力雄(楊立新飾)對兒子趙天亮這個班長職位的解釋,更應是梁曉聲在向現在的人準確描述他們已經完全陌生的社會關系:
在部隊里一班長可不是好當的,因為在排長不在的時候,他要隨時可能代替排長。
如今,當年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早就變成了國營農場,有的大農場場部還變成了縣鎮,這叫地方化,我的姨夫,他老人家年輕時曾是建設兵團的一個班長,因為身高力壯,勞動出色,年紀輕輕就升了排長,再后來升了副連長,我記得他當副連長那會兒也是不脫產的,與其他人一樣下地出工,并干一樣的工作量,直到后來他并不是很大年齡就當上了連長,用他的話說,他能當連長完全是在勞動勞出來的。
當年,當排長的他就曾是下鄉知青們的頭頭兒,因為他勞動技能出色,帶了無數從城里來學農活的徒弟。
《知青》里,到兵團后第一個麥收,開鐮第一刀由連長張建業和指導員韓經泰一上陣,梁曉聲故意在此安排了連長讓指導員4分鐘的割麥比賽,這個畫面勾起我對自己那們身材高大、臉上常常掛著笑容的連長姨夫的懷念,他老人家十多年前已經仙逝了――劇集的這一情節雖舉輕但重在證明了當時年代,勞動能力而非其它能力才是決定其人社會地位的絕對資本,那個由任帥飾演的連長雖然不似干農活兒出色者那樣大只佬,但我還要是承認,這是我自從離開兵團歲月以來見到的最像兵團連長的連長。
與此相似處還有打場扛麻袋,以及入秋收黃豆(大豆)。
就連麥收時七連遭遇雨季,致秋后七連的知青們只能啃發綠的酸饅頭(發芽麥子磨成),因為好麥子都支援國家了――我打包票旁證,此事確鑿無誤,因為本人小時候不止一年地經歷過。
娛樂性和價值觀,看似都不是這部《知青》的主打手段,依我看,它最大的憑藉還是其文獻性,比如劇中兩段最牽動人心的愛情的發生,趙天亮與周萍的,趙曙光與馮曉蘭的,雖有刻意安排上的對照和修飾感,但劇中人物之發乎情而止乎禮,以及他們將個人感情小心翼翼地折合在當時那個政治化過度的社會上的經歷,都相當契合時代,可以說完全表現了當時年代人的情感狀態。
劇集的第一主人公趙天亮,一個比《血色浪漫》里的鐘躍民(劉燁飾)和《北風那個吹》里的帥紅兵(夏雨飾)個性和社會性更為復雜的人物形象,其真正的復雜性倒并不在于該人物本身有多么不凡的個性,倒是他和他的哥哥在上山下鄉的過程中真正經歷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式的人生改造才更對那一代人具有代表性,這個人物其實是沿續了梁曉聲當年蜚聲天下的《雪城》和《年輪》里的諸多人物,我們看到劇中的趙氏兄弟逐漸在上山下鄉的過程中不斷歷練著性格、思考著社會,看到他們從飄在天外的北京革命小將變成腳踏實地的鄉村勞動者,會油然而生一種抵近親切的磨擦感。
當下,“知青”兩字是介于敏感與懷舊之間的特別詞匯,其實,雖然知青時代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那個時代里成長起來的知青們仍然是這個國家的棟梁之材,就連中國下一代領導人都極有可能產生在當年那一批上山下鄉的知青里,所以,我在這部劇里讀到更多的不是對往事的傷懷、對苦難的怨囿和青春的反思,更有對曾經經歷過的那段歲月以及那段人生的驕傲展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