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了這個帖子很有感觸,萌生轉貼的沖動.
這是一大批留美的老知青.當年返城后正直"傷痕"文學的熱賣,在控訴文革的同時捎帶著上山下鄉運動, 被辱為"二勞改"的知青們,考入了大學的殿堂,而后一些人又打起了行囊奔向大洋彼岸追求新的夢想,幾十年過去了斗轉星移物非物,人變人,但他們的心還是那顆激情不減當年的幟熱的心,幾十年對知青的邊緣化,對上山下鄉的妖魔化,讓許許多多的老知青蒙受著不公平待遇,從政治上的歧視到經濟上貧困嫣然成為近二三十年的犧牲品,改開后有人說要犧牲一代人,首當其沖的就是老知青"耽誤的一代",盡管這樣的擠兌,若問老知青們"悔不悔"絕大多數可以堅定的回答你;不后悔,有那段精力,活得值.
知青組歌“歲月甘泉”在美國演出
2011年10月23日,正當眾多美國民眾占領美國首都華盛頓(Occupy Washington, DC)之時,近200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知青們,也從美國耶魯大學、芝加哥、印第安那各地趕來,與當地華盛頓知青會合,在美國著名的Strathmore音樂廳,演出了一幕中國知青“占領華盛頓”的大合唱。
什么叫輝煌?這才叫輝煌!
在這樣音樂廳演出,此生足矣!
演出前后,有以下四大鏡頭值得記錄。
其一,在正式演出前,美國耶魯大學樂隊指揮Thomas Duffy向2000名中外觀眾,引用了著名耶魯中國史教授史景遷對文革和知青的闡釋:美國人只知道文革是一次瘋狂的造神運動,其實這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烏托邦,是2000萬年輕人整整一代的理想、記憶和生命的凝結。我們可以嘲笑、驚奇和辱罵,但不可以遺忘和誤解。
耶魯大學樂隊指揮Tom Duffy。他不懂中文,但對中文歌詞竟能倒背如流。猶如我們唱意大利歌劇。
年輕的耶魯樂隊成員。他們都是業余樂手,但許多人的專業是國際關系和政治學。他們告訴本人,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比較文化和比較政治學的體驗。
隨后,指揮請在座的觀眾中,曾有上山下鄉經歷者起立,接受大家的敬意;也請有兄弟、姐妹、父母插隊經歷的觀眾起立;尤其是,他請200位演唱者中,本人和家人有插隊經歷者舉手,竟然有70%左右歌友,神情莊嚴地舉起雙手,全場以雷鳴般的掌聲,向演唱者表示敬意。這段插曲,充分起到了活躍氣氛、上下互動的藝術效果,并引領全場預先進入文革的氛圍和知青的意境。
其二,近200個中國人竟能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摒棄私利,全力以赴,證明海外華人并不是一盤散沙。據初步調查,多數演唱者的背景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出生于1950和1960年代;1978年前當過工農兵;文革結束后第一批考入大學;1980年代留學美國;目前大多是定居美國的專業人士,包括大學教授、工程師、醫生、律師、公司老板等。
理論上,這些人最熱愛自由,最討厭被管束,但大到演出、合練,小到吃飯排隊、衣食住行,處處服從指揮、時時遵守紀律。我們在臺上必須挺立不動長達60分鐘之久,任何人都不許瘙癢、亂動。本人戲稱:想當年,邱少云寧愿被火燒死,也紋絲不動,而我們為了“占領華盛頓”,響應美國窮人“殺富濟貧”的革命號召,這點小小折磨,何足掛齒?
其三,組織者的巨大能量,折射出文革知青的素質。文革培養了一代演說家、書法家、組織家和歌唱家,這些知青精英又經過近30年美國主流社會的洗禮,各種組織才能更加如火純清。
為了組織這臺演出,首先需要將200個“日理萬機”、“猶如散沙”的專業人士集中整整一年,進行艱苦而又風雨無阻地排練;其次需要籌款,租一個場地就要30000美元,所有交通和膳食費用都需要自籌;再次需要確定獨唱演員、樂隊、指揮、場地、藝術總監、排練指揮;當然還包括極為繁重和碩碎的接待、交通、膳食、攝影、錄像、劇務、財務、網站、字幕、服裝、化妝和售票等。
一位參加演出的美國朋友從內心里感嘆:只有你們這批中國人,才能完成這種不可能的任務,這才是中國真正的軟實力,幸運的是,你們都留在了美國,不然的話,美國是斗不過中國的。
其四,演出前后,當地的哥們為我“接風洗塵”,共同分享了他們對上山下鄉的觀感。需要一提的是,華盛頓和馬里蘭是我“早年”留學的第一站。根據移民學的研究,第一代移民在外國轉了一圈的人生,最難忘和最喜歡的往往是第一站,猶如“初戀”,刻骨而且銘心。所以,冥冥中,在離開華盛頓后的19年里,我跳槽的首選一直是華盛頓。無奈,美國首都的門檻太高了。希望并且相信本人的旅美生涯,能在華盛頓劃下句號。在演出前后兩次聚會時,許多哥們已是20年不曾謀面,但回憶當年的洋插和曾經的土插,所有的時光距離,都在擁抱和歡笑中消失。
一位好哥們是華盛頓黃河合唱團的founding father,經歷過插隊,現為一家企業的老板認為,整場演出勾起了他難以抑制的知青情懷,常常聽得熱淚盈眶;另一位沒有插過隊的說,盡管沒吃過豬肉,但看過豬跑,那第五首中“想媽媽”的唱詞,使她不禁情緒難以控制。尤其是,所有在場的哥們都表示,我們合唱的水準太高了,其中一位還是中央音樂學院女中音專業出身,也由衷敬佩我們的“半專業”水準。
通過這次合唱,本人也總結了一些大合唱的技巧,與各位博友分享。第一,寧愿不唱,也不要亂唱。合唱最忌諱單獨突然“放炮”。第二,合唱的真諦是合,而不是個人作秀。每當唱到高音,個別人很容易引亢高歌,忘乎所以,結果嚴重破壞團體的和諧;第三,合唱最容易唱快,解決之道就是眼睛死死盯著指揮。第四,緊跟眾人是必要的,但眾人并一定是正確的。在印第安那的演出,我們多次犯了全體男高音不出聲的大忌,也許是太忌諱“放炮”,也許是希望緊跟大多數,結果全軍盡“默”,慘不忍聽。好在這次在華盛頓,我們吸取教訓,獲得空前成功。
目前,正在醞釀下一次演出在芝加哥舉行。這將是考驗我們這里哥們能量的一次機會和挑戰。
附上演出錄像(國內版):http://www.56.com/w25/album-aid-9658027.html
附上Yourtube(海外版): http://sygqchorus.org/StrathmorePerformance.aspx
“山有山的壯想,海有海的沉醉。不要問我青春悔不悔?
山有山的壯想,海有海的沉醉。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貴?!?
“我們是那大山大海的兒女,有海的遼闊,有山的壯偉!
品嘗過崢嶸歲月千般甘苦,最知道什么是幸福滋味……”
合唱團和現場觀眾中的老知青及知青親屬自豪地舉手并起立,接受全場熱烈而莊嚴的致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