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失衡根源在于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
——基于人的發展經濟學視角
巫文強
載于《改革與戰略》2010年第6期第1-9頁。
[摘要] 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生產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產品分配出現了多因素決定的情形,國家需要遵循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發展的經濟規律,通過制定合理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就此作出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和資本效率的制度安排,從而保障生產與消費的基本平衡。因這些問題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加上出口拉動、區域差異發展、決策的城市傾向等政策的偏差,使得根源于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缺陷的中國經濟失衡問題日益嚴峻。文章認為,只有遵循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為目的發展的經濟規律、在有利于促進每一個個人都獲得全面自由發展的原則下調整和理順生產關系、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經濟失衡問題。
[關鍵詞] 中國經濟失衡;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人的發展經濟學;生產與消費平衡;新的生產關系
[作者簡介]巫文強(1958-),男,廣西賓陽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輯部副主任,《改革與戰略》雜志社主編,研究方向:制度經濟學、戰略管理、中國—東盟經濟合作、編輯學。
關于中國經濟失衡,看法很多。一些觀點出于特定目的認為中國經濟沒有失衡;一些持悲觀論調的觀點則又有夸大之嫌;一些帶有中性色彩的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失衡在可接受范圍內,通過調整能夠實現正常發展;一些觀點強調要辯證地看待中國經濟失衡,認為經濟發展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一些觀點則認為,經濟發展不平衡正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之源。關于中國經濟是否失衡的判斷,中央高層的講話以及中央相關政策的出臺已經表明,中國經濟失衡早已確定,是已經存在了好多年的事。論者之所以會對中國經濟失衡的看法有巨大的差別,筆者認為是持論者看問題所站的角度不同造成的,以至于對中國經濟失衡原因的分析也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從人的發展經濟學的角度看,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失衡根源在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
一、中國的經濟失衡是脫離了人的目的性的國內生產與消費不平衡
當前,偏向于低人工成本構成、越來越不利于人共同生存和發展的國內生產與消費不平衡是中國經濟失衡的主要表現。
在對中國經濟失衡的判斷中,學術界談得較多的是投資與消費不協調,內需不足、外需過旺,外貿依存度過高,國民經濟分配不合理,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地區差距過大,產業結構不合理,等等。不可否認,這些都是中國經濟失衡的具體表現,但如果要確定一個次序并考慮到其相互關聯性的話,從人的發展經濟學的角度看,國內生產與消費不平衡是中國經濟失衡的主要表現。經濟的發展是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的。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要有一定的消費品來保障,生產這些消費品以供人生活和發展是人從事經濟活動的真正目的。那么,僅就經濟而言,生產與消費的基本平衡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國內生產與消費不平衡是中國經濟失衡的主要表現。或者說,當前中國經濟失衡主要指的就是國內生產與消費不平衡。
但是,對于國內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的看法,更多的判斷是從投資和消費總量占當年GDP的比重來衡量。這種觀點認為,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以年均增速10%左右的高速度發展,而消費率不但沒有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而有所提高,反而在不斷地下降,這是經濟失衡的典型表現。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資料也的確印證了這樣的判斷。2000年中國消費率為62.3%,2001年為61.4%,2002—2006年分別是59.6%﹑56.8%﹑54.3%﹑51.8%和49.9%,而到2007年底已經下降到48.8%,2008年只有48.6%,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最低點。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近30個百分點。比如,2008年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消費率為78.4%,中等收入國家為73.5%,低收入國家為81.2%;就是與我國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比,相差也有20個百分點左右。比如,巴西的消費率為75.7%,印度是64.9%,俄羅斯是67.7%。與消費率低相應,中國的居民消費占GDP的比率,從2000年的46.4%滑到了2006年的36.2%,2007年更是跌到了35%的最低點。200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略有回升,為35.3%,而美國為70.1%,印度為54.7%。根據金三林先生的測算,我國較好的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應該是:投資率一般不應高于40%,消費率不應低于60%。①
上述判斷基于一定的統計數據,還有國際經驗的佐證,看起來很科學、也很有說服力。按照這樣的思路,經濟失衡問題的解決應該比較容易,用加減法就行,即降低投資總量在GDP的比重,提高消費總量在GDP的比重。實際上,中國近年有關結構調整、努力糾正經濟失衡的做法,受這種思路的影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中國近年經濟失衡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即越調整失衡的情況越是嚴重:投資比例不減反增、消費比例不增反降。毫無疑問,僅依據投資和消費總量占當年GDP的比重而不考慮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來判定經濟失衡的做法,很難找到有效治理經濟失衡問題的途徑。筆者認為,我們需要從人的發展的角度對中國經濟失衡進行考察,把經濟發展的失衡問題與人的發展問題結合起來,找到源頭,有的放矢地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解決人的生活需求是經濟發展最原始的目的,把人的生存和發展結合起來之后,對經濟發展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無論人的生存和發展對經濟發展的要求有多高,也不管經濟發展本身有多難,經濟的發展都不能脫離服務于人的生存和發展這一目的。原本是為了人的消費而生產的,而生產出來的東西卻消費不了,或者沒能夠去消費,這是經濟發展失衡的重要表現,僅從消費總量占當年GDP的比重的數據來看,是看不到問題實質的。需要從為誰的消費生產、怎樣進行生產、生產了什么、消費的是什么產品這樣的思路去研究,才能夠揭示經濟失衡的深層矛盾。筆者認為,脫離了人的目的性的國內生產與消費不平衡是中國經濟失衡的實質。具體表現為生產嚴重偏向于低人工成本構成、越來越不利于每一個個人都獲得很好地生存和發展的產品的生產,消費品的生產偏向于能夠有能力消費的人群而不是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政策導向和市場導向都沒有把絕大多數人的基本消費能力與消費率提高的關系問題解決好,經濟發展受到GDP增長、財政壓力和投資者利益的影響十分嚴重,利益集團主導中國經濟向有利于資本更好、更多地積累方向發展的趨向相當明顯。因此,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中國的市場經濟越發展,資金成本高、人工成本低和技術成本高、人工成本低的產業發展越迅猛,高消費的產品如房產、私人汽車的生產投資就異常火爆,購買力持續上升,資本市場中投資者的投機行為越受刺激。與此相反,多數實體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業等維系眾多消費者收入的產業,資金緊缺、企業運轉困難,發展前景非常不樂觀,許多企業面臨隨時倒閉的風險。當前,投資結構和消費結構中兩極分化嚴重,高消費群體的消費異彩紛呈、低收入群體為生存和發展而苦苦掙扎把中國經濟失衡表現得淋漓盡致。至于內需不足、經濟對外依存度高、分配格局不合理、城鄉發展不平衡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等,都是脫離了人的目的性的結構性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的必然結果。
二、以人為目的發展經濟需要遵循生產與消費平衡規律
研究經濟失衡問題,必須有一個前提,即怎么樣才算是不失衡。前文已經指出,投資和消費占當年GDP比重的比例分配只是在總體上反映了經濟失衡,但不能很好地說明經濟為什么失衡。實踐中各種各樣的比例都有,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比例,同一個國家還有不同地區的不同比例,不同的專家也會提出不同的比例。這就充分表明,總的投資和消費比例的分配很難清晰明了地說明一國或一地區經濟是失衡還是不失衡。因此,研究經濟失衡需要從發展經濟的目的性著手,即要考問人為什么要發展經濟。關于發展經濟的目的這個問題,筆者早在2005年寫作《經濟運行的制度因素》(線裝書局2007年出版)時就已經提出過,盡管我們的經濟學已經遠離了人類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但經濟的實際運行并不會因經濟學的技術化和資本運作的復雜化而脫離它的目的。事實上,我們的經濟活動、我們要解決失衡問題使經濟運行良好,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好我們人的生活需求、解決好人的發展問題。②由此可見,生產與消費平衡是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發展經濟必須遵循的經濟規律,也是經濟平衡發展的必要前提。這是我們研究經濟失衡問題的出發點。
(一)經濟發展以人的發展為基礎、為人的發展服務,必須做到生產與消費平衡
既然解決人的生活需求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那么經濟發展就必須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為基礎,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而要解決好人的需求就必須做到生產與消費基本平衡。這里說的生產與消費的基本平衡,不是單純指總的投資和消費比例的均衡,而是生產要按照人的消費需求來進行,并照顧到每一個人的需要和消費能力,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被消費掉,其中在生產中獲得足夠的消費資金以便與消費產品相交換的能力是生產與消費平衡的核心內容。
生產按需求進行和產品能夠被消費掉是生產與消費平衡的簡單數學表達,在物物交換時期和商品交換時期都適用。照顧到每一個人的需要和消費能力、特別是“在生產中獲得足夠的消費資金以便與消費產品相交換的能力”,是人類發展商品經濟時對生產與消費平衡的客觀要求。這就是說,在以商品交換為基礎的生產與消費平衡中,生產環節包含了獲取消費資金即消費能力的內容。通過考察總的投資與消費比例是否合理來判斷經濟失衡的研究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忽略了投資與消費能力的關系,需要另外引入居民收入的概念,而居民收入概念卻與總的投資消費比例不是一個思維邏輯中的東西,即邏輯不自恰,這就勢必陷入不能自圓其說的境地。
人類的一切經濟活動必須建立在生產與消費基本平衡的基礎上,生產與消費做不到基本平衡,經濟發展就會出現混亂局面,波及到人的生存與發展。可以說,生產與消費平衡是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為目的發展經濟必須遵循的經濟規律,也是經濟平衡發展的必要前提。關于生產與消費平衡,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作了很詳細的論述。在消費需求和樣式多元復雜的情況下,會出現以提供非物質消費產品(如教育服務)為內容的生產,但這不會影響生產與消費必須基本平衡的規律起作用。
(二)生產與消費平衡就是要做到社會總產品各個部分的價值和產品(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形態都要求在商品交換中得到補償和替換
人類的生產與消費活動進入到商品交換時代乃至現代市場經濟時代,消費與生產的關系變得多元復雜起來了,生產服務于人的功能由提供消費品擴展到使人獲得消費資金(產品的價值形式——貨幣),以便讓人通過交換的形式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消費品,從而實現真正的消費。所以,在現代社會,生產與消費平衡就是要做到社會總產品各個部分的價值和產品(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形態都要求在商品交換中得到補償和替換。那么,解決社會生產中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部類的生產協調就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經濟的關鍵問題。社會總產品可以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我們指的生產與消費平衡主要就是這兩部類的生產與消費的平衡。這兩部類產品各個部分的價值和產品(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形態在商品交換中得到補償和替換,生產與消費就會平衡,經濟發展就基本平衡;否則,生產與消費就不平衡,經濟發展就失衡。
關于兩部類產品各個部分的價值和產品(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形態在商品交換中得到補償和替換,馬克思《資本論》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的時候有過精細的計算,即
第一部類(Ⅰ)生產資料的生產:
資本4000c+1000v=5000
商品產品4000c+1000v+1000m=6000
以生產資料的形式存在。
第二部類(Ⅱ)消費資料的生產:
資本2000c+500v=2500
商品產品2000c+500v+500m=3000
以消費資料的形式存在。
概括起來說,全年總商品產品:
Ⅰ 4000c+1000v+1000m=6000生產資料
Ⅱ 2000c+500v+500m=3000消費資料
總價值=9000,按照假定,其中不包括繼續以實物形式執行職能的固定資本。③
在馬克思的計算中,第一部類和第二部類各部分的價值和產品形態在交換中自身內部抵消或相互抵消,生產與消費平衡。馬克思《資本論》分析的雖然是資本主義的生產與消費,但它所揭示的生產與消費平衡的原理,是人類社會生產普遍適用的。而在現實的生產與消費活動中,
Ⅰ(1000v+1000m)=Ⅱ2000c
Ⅱ 500v=Ⅱ500m
這兩項交換非常重要。假如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不足1000,消費資料就會剩余;而剩余價值部分的1000,一般情況下,也不可能全部用于對產品的消費。這樣,第一項交換就不能實現全部消費。第二部類的可變資本不到500時,消費資料必然過剩;剩余價值部分的價值形式,也不會全部用于對消費產品的消費。馬克思的計算只是就兩部類產品的價值形式平衡而論,真正需要消費掉的產品形態3000,要靠調整兩部類生產中的可變資本與剩余價值比例才能實現。在現實中以下三種情況都會出現:(1)剩余價值部分不會全部用于對消費品的消費;(2)剩余價值比例過大并在擴大再生產時變為不變資本,消費產品必然過剩;(3)可變資本在一定時期內不能完全用于消費,這一定時期內的消費產品必定過剩。
馬克思的可變資本與剩余價值在實現中可以轉換為三個部分:政府收入(稅費收入)、資本收入(資本持有者的稅費外收入)和個人勞動收入(表現為工資)。這三個部分基本上可以對應為國民經濟初次分配的主體內容,個體戶和金融市場中的個人投資者其資本收入和個人勞動收入合二而一,資本持有人如果也勞動的話,道理也一樣。
政府收入、資本收入對應于剩余價值m,個人勞動收入對應于可變資本v。現實中還可以細分為很多的項目,如地租、利息,但這不影響對問題的理解,因為地租、利息可以合并到資本收益項,其實質還是勞動剩余。由此可知,當年國民收入與當年消費品價值相等,當年收入用于當年消費品的消費是生產與消費平衡的基本前提。
(三)國民經濟初次分配的不合理決定中國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的態勢
在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中,個人勞動收入需要用于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這部分收入會用于當年消費品的消費,少數會延后消費,但基本上會與上年的延后消費相抵;政府收入往往會通過政府直接消費和轉移支付手段轉移到對消費品的消費;資本收入部分如果數量較大,資本持有人(他們中的不少人也拿了工資)作為消費主體無法全部將當年的收入用于對當年消費品的消費,即使考慮到他們具有巨大的超前消費能力,也很難把對應于這部分收入的消費品消費完。當然,資本收入部分被資本持有人用于擴大再生產,也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中國目前的問題是,直接對應于生活消費品的這部分——個人勞動收入部分占的比例太少,而非直接對應于生活消費的收入部分占的比例太大。這就是市場上一些生活消費品如電冰箱等家用電器雖然采取各種手段促銷,卻還有很多人無錢購買的原因。以2008年的統計數據為例,鄉鎮企業8.4127萬億元的增加值中,政府稅收為8765億元,支付勞動者報酬為1.583萬億元,還有5.9532萬億元的增加值是企業支配。在1.5451億人的鄉鎮企業從業人員中,人均勞動報酬1.0245萬元,相當于人均創造增加值5.4448萬元的18.82%。④又以第一產業增加值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和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資料,2008年全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3702萬億元,而當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為3.5507億人,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則為4.2488億人,那么,當年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創造增加值8356.95元。而2008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創造的增加值為28.0343萬億元,人均7.895429萬元。如果在3.5507億人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中減去2008年平均月工資1155.6元(年均1.38672萬元,是全國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創造增加值的17.56%)的1.4041億外出農民工的勞動報酬1.9471萬億元(占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創造的增加值28.0343萬億元的6.95%),⑤2.1466億人的城鎮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名下的增加值就更多了,人均12.1528萬元。⑥可是,2008年全國城鎮職工工資人均只有2.9229萬元,占增加值的22.38%,總數為6.2743萬億元。外出農民工的勞動報酬和城鎮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工資合計占全國第二、三產業增加值的29.33%。
上述數據表明,除了少數被平均掉的高工資人員外,2008年我國初次分配中,可能不用于消費或不與生活消費直接相關的增加值實在太多,與之相對應的消費品被大量積壓是在所難免的。中國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的格局客觀上由國民經濟初次分配的不合理來決定了。
三、以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為特征的中國經濟失衡源于國民經濟初次分配缺陷
(一)國民經濟初次分配缺陷導致經濟失衡的機理
筆者認為,不管中國實行的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或者按照中央文件的提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與消費平衡的規律都是要遵循的。馬克思100多年前揭示的這個規律,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適合于一切的社會形態中的生產方式。然而,中國在向市場經濟生產方式轉變的過程中,由于要否定計劃經濟的生產方式,把原來計劃經濟強調的生產與消費平衡看作是可以不用太認真堅持的東西,在實行市場經濟生產方式的制度安排中,生產與消費平衡問題逐步被忽視,甚至不予理會。應該說,實行市場經濟,生產與消費平衡問題比實行計劃經濟更顯重要,計劃經濟本身就是以生產與消費平衡為基礎的,一切生產計劃都是要圍繞生產與消費平衡來制定和實施;而市場經濟強調的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市場主體有很強的自發性,實行市場經濟的社會必須對市場主體的自發性加以約束,否則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就發揮不好。遺憾的是,這一點在中國實行市場經濟之初,乃至當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中,由國民經濟初次分配決定著的生產與消費不平衡,至今沒有被經濟理論界給予足夠的關注,更遑論指導實踐了。
中國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名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是把農村發展放在體系外的發展。⑦按照生產與消費平衡的規律,農村的生產在國民經濟中主要體現為第一產業的生產,2008年它的增加值只占全部增加值的10.73%,平均每個勞動力的增加值僅為8356.95元。如果把第一產業增加值全部看作從業人員的勞動收入的話,分別是鄉鎮企業從業人員、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平均報酬和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81.57%、60.26%、28.59%。把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創造的增加值與第二、三產業人均創造的增加值進行對比,第一產業人均創造增加值是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15.34%,是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10.58%。由于農村自產自銷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特點,可靠數據難獲取、作假容易且不會被追究責任,第一產業增加值數字的可靠性從來都是個問題。拋開統計的虛假成分不論,就以目前的數據來作為基礎進行分析,中國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中對農村發展的忽略程度是非常嚴重的。過去我們一直認為第一產業的貢獻率低,其實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即沒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把第一產業看作是與第二、三產業共進退的主要產業,表現在勞動用工和商品價值創造與第二、三產業采用兩個不同的價值評價體系。其中最典型的是至今沒有把農村勞動力就業納入全國勞動力就業體系統一計量,農村的農業生產單位不看作是市場主體、不具有法人地位,農產品特別是主要農產品價格被人為壓低,農村的農業產品價值是測算出來的而非實際統計數。一句話,中國農村的農業是地地道道的小農經濟,在與城市市場經濟對接時,隨意性很大。在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勞動剩余與增加值構成的關系中,如果按照第一、二、三產業各個部分的價值都要在商品交換中得到補償和替換的話,下面的等式是我們分析問題的基礎。
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勞動剩余=不變資本+增加值
其中,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勞動剩余仍分別用c、v、m表示,增加值用R表示,則有:
v+m=R
那么,2008年第一產業的情況是:
v+m=33702億元
事實上,第一產業可以看作沒有勞動剩余,即m=0。因為2008年第一產業人均增加值分別只相當于鄉鎮企業從業人員、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平均報酬和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81.57%、60.26%和28.59%。把第一產業增加值全部看成是勞動剩余為零,2008年全國從業人員報酬(或工資)的總數是11.5916萬億元,從業人員7.748億人,人均1.4961萬元,比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增加值高出6604.05元。即如果把2008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全部看作是勞動者自己的勞動報酬,其人均數量也僅相當于全國從業人員人均報酬(或工資)的55.86%。在這樣的水平下,相對于第二、三產業來說,第一產業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水平極低,即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及其依靠第一產業生存的人口的生存和發展的保障水平大大低于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水平。把必須進行第一產業的擴大再生產考慮進去,應有的水平還要更低。在國家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現存格局下,第一產業各個部分的價值在與第二、三產業各個部分的商品交換時必定出現嚴重的困難,而第二、三產業各個部分的價值在與第一產業各個部分的商品交換時卻非常容易。
2008年第二、三產業的情況是:
v+m=280343億元
其中,v=82213.9億元,m=198129.1億元。即有:
82213.9v+198129.1m=280343R
上述等式中,v占R的29.33%,m占R的70.67%。假定v全部用于消費,作為勞動力成本應該全部用于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也只是消費掉29.33%的R,即消費掉不足30%的消費品。由于m還包括政府收入6.1330萬億元,所以,勞動剩余價值為13.6799萬億元,占第二、三產業增加值的48.8%。實際上,政府收入有一部分要用于支付國家公職人員(包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工資,已經包含在v中了。這樣看來,中國2008年第二、三產業增加值的產品形態,有50%以上可能不會用剩余價值的價值形態與之相交換。就是說,中國2008年第二、三產業的增加值有50%以上將不用于消費。
中國出現上述的情況,完全可以說是由國家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造成的。因為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沒有去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而國家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是應該這樣做的。這就是說,一個以國家為單位的社會組織中,其經濟活動或者稱為經濟發展,必須以保障該社會組織成員每一個個人都獲得一定的生存和發展條件為基本前提,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通過建立合理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來保障生產與消費的基本平衡。
(二)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設計未遵循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發展的經濟規律是中國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缺陷是從改變生產關系開始的。筆者在2005年寫的《經濟運行的制度因素》(線裝書局2007年出版)和2008年寫的《中國社會主義資本積累方式變革的歷史回顧及制度建設》⑧對這種改變有過論述,但并未引起學術界的關注。按照政治經濟學原理,生產關系包括三個方面:(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2)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的各種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3)完全以上述兩個方面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⑨]由于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在這個語義上判斷生產關系的變化有一定難度,但實際上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的生產關系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對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帶有根本性的變化是產品分配因資本的多元化而不再由國家來主導,這就直接影響到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成本確定,即勞動力成本的核算問題。
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前,資本收益者主要是代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政府,政府具有投資者的身份,投資者和政府合二為一。正因為如此,政府直接把資本收益用于承擔社會責任。人們也習慣于把資本收益者的責任與政府的責任等同看待。在此前提下,資本收益中應該有多少用于承擔社會責任,只是由政府作內部分配,不涉及其他投資者的利益,資本收益和收益分配完全由政府按照其選擇的生產關系來決定。在此情況下,資本收益者責任的制度安排在政府的其他事業中考慮,沒有必要在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中分門別類地給予特別規定。實際上,政府具有用制度來替代承擔社會成本和生產成本的能力,在資本收益和收益分配完全由政府按照其選擇的生產關系來決定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體現政府的執政理念,政府往往會有意讓生產環節中的許多成本變成隱性成本,不體現在生產成本之中。這種辦法是無可厚非的。比如政府通過確保勞動力成本的低廉,隱去了應該體現在生產環節中的許多勞動力成本:勞動者的國民教育、醫藥保健、養老、住房和交通費用等等。隱去一部分勞動力成本的好處是避免結算上的麻煩,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政府能夠通過制度安排讓一個人應該花10萬元的教育成本隱去,只需勞動者在接受教育時交少量的學雜費就可以完成學業,就不應該讓這個勞動者在未能夠得到勞動報酬之前先找10萬元讀書,再在他作為勞動者進入生產環節后給他支付10萬元的工資。隱去勞動者在接受教育時的10萬元勞動力成本,無論是對政府、勞動者本人還是全社會的生產管理,這樣做都是最經濟的。
然而,在市場經濟多元資本參與投資并主導產品分配的情況下,產品的分配權由資本持有人掌握,國家已經不能依靠自身掌握的經濟資源來承擔實行市場經濟前隱去的各種社會成本。這就要求國家在實行市場經濟多元資本積累條件下,遵循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發展的經濟規律,通過制定合理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資本在人的生存和發展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即確定其在產品收益的社會分配中應有的份額以及對決定資本收益的生產成本進行必要的管制或政策調節,并就此作出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和資本效率的制度安排,從而通過國民經濟的初次分配來保障生產與消費的基本平衡。顯然,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經濟問題,應該也必須作為中國經濟改革的基礎,并體現在相應的制度安排如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之中。遺憾的是,這個問題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至今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⑩
四、出口拉動、區域差異發展和決策的城市傾向加劇中國經濟失衡
(一)出口拉動強化了初次分配制度設計缺陷對中國經濟失衡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中國對外開放的初衷不是解決生產與消費不平衡中的產能過剩和消費不足問題。當時國家的做法是要進行發展經濟的示范,即試驗。深圳是這樣,14個沿海開放城市是這樣,后來的浦東也是這樣。現在這種試驗已經遍及全國,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深圳的試驗變成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資金急速流到開發區“試驗”。原來深圳“試驗”的定位是“用外國資本掙外國人錢”,后來這個試驗區自動轉變成為中國內地的投資洼地。至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經濟過熱,這種“試驗”達到了極致。由于當時中國內地的巨大的消費市場沒有得到開發,沿海地區經濟的外向依存度還比較低。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由生產與消費不平衡引致的國內產能過剩、消費不足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擴大出口成為中國解決生產與消費不平衡問題的必然選擇,原來的“兩頭在外”、“三來一補”變成“出口導向”。按照徐景安的說法,至2007年,中國對外貿易占GDP比例高達67%,其中出口占37%(同期美國分別為29%和12%,日本分別為27%和15%)。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是全球化水平最高的美國的2.3倍,是以出口為導向發展經濟的日本的2.5倍。11根據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提供的數據,中國2005—2007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占GDP比例分別為63.9%、67%和66.2%,其中出口分別是34.2%、36.9%和37.1%。12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和徐景安的數據雖然有出入,但中國對外依存度高是不爭的事實。由于大量的消費品沒有能夠在國內消費掉,尋求國外消費是必然的舉措。
可以說,提高對外依存度是一種借助國外消費能力解決國內消費不足從而實現生產與消費平衡的手段。然而,中國對外依存度的提高并沒有能夠有效解決生產與消費不平衡導致的中國經濟失衡問題,相反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經濟的失衡。因為中國的出口是以低工資為代價換來的,即是以不斷犧牲國內的消費能力來實現的。也就是說,在初次分配制度設計缺陷未能夠很好彌補的情況下,加大出口產品生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費不足的問題得到解決,但是它不是壓縮國內生產規模,出口的也不完全都是消費品,實際上總的增加值仍然在增加,國內消費品的產量也在增加,相對于增加的消費品而言,低工資群體的增加反而強化了初次分配制度設計缺陷對中國經濟失衡的影響。
(二)初次分配制度設計缺陷下的區域差異化發展加劇中國經濟失衡
中國的區域差異化發展是依據所謂的梯度戰略來設計的。梯度戰略理論認為,由于國家不可能一下子兼顧全面發展,要讓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改革開放首先從東部沿海地區開始,即讓東部沿海地區優先發展。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國家投資布局、對外開放乃至體制改革政策等都偏向由東部沿海地區先行實施。通過區域差異化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經濟差異非常顯著,以外資和外貿情況為例,在1979—2005年間,我國各地區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81.2%集中在東部10省市,而中部6省、西部12省市區和東北3省則分別只占7.6%、4.5%和6.7%。2005年,中國對外出口的88.5%集中在東部10省市,而中部6省、西部12省市區和東北3省則分別只占3.6%、3.5%和4.4%。以GDP看,到2007年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和上海5個省、市的GDP總量就占了全國的45%多。13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8年全國經濟普查資料顯示,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半數以上集中于東部地區,單位擁有量自東向西繼續呈遞減態勢,東部地區擁有法人單位372.7萬個,占52.5%;中部地區141.7萬個,占20.0%;西部地區136.5萬個,占19.2%;東北地區59.0萬個,占8.3%。東部地區擁有產業活動單位441.2萬個,占49.8%;中部地區185.3萬個,占20.9%;西部地區186.8萬個,占21.1%;東北地區73.1萬個,占8.2%。東部地區有證照的個體經營戶1134.1萬個,占39.5%;中部地區707.6萬個,占24.6%;西部地區746.4萬個,占26.0%;東北地區285.6萬個,占9.9%。14區域差異化發展加劇中國經濟失衡的表現,表面上是經濟指標的差異,而與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缺陷相關聯的方面,主要體現在東部發達地區有意無意地過度利用了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缺陷。
中國國民經濟初次分配的制度缺陷在農村的表現,是國家通過各種行政手段保持農業產品的低價格,實際上就是通過行政手段來決定著農民勞動的低報酬,使農村勞動者的報酬水平大大低于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形成了第二、三產業始終對農村勞動力具有強力吸引的態勢。由于市場自動配置資源的機理,農村中數量極其巨大的勞動力資源因地區和職業收入水平的巨大差異而成為發達地區企業用低廉的價格獲得勞動力創造財富的條件,使經濟得到較好發展的東部沿海地區強化了第二、三產業在初次分配中的制度缺陷——即長期依靠低工資來維持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就加劇了區域乃至全國的經濟失衡。
(三)初次分配制度設計缺陷下的決策城市傾向使中國經濟失衡雪上加霜
中國決策的城市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確定黨的工作重點由農村轉移到城市。15但決策城市傾向對中國經濟失衡影響巨大,是實行市場經濟之后的事。學術界基本認同中國城市的發展是以犧牲農村為代價的,但是犧牲農村是分階段的。工業化初期積累16階段和改革開放特別是實行市場經濟之后,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工業化初期積累階段,國家總的經濟水平比較低,物質財富也不多,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中工農業之間的勞動力成本決定有一定差別,但總的來說差別不是很大。一些剛性的勞動力成本如醫藥衛生、養老、教育等基本上由國家的制度來實施低成本保障,城市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費的資金剩余不多,農村日常消費多以自給自足為主;一些大宗的消費品如住房,城市職工以單位福利分配和國家低價出租為主,農村則以較為低廉的價格采購建材和消耗自己的勞動力自建的方式解決。在工業化初期積累階段,因生產關系建立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基礎上,國家主導社會生產產品的分配,國家可以隱去很多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成本,經濟發展的矛盾是社會生產不能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的矛盾。改革開放之后,國家實行市場經濟,生產關系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其中財政政策這一重要的生產關系的變化決定了中國決策城市傾向只能不斷加強,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也在幫助擁有豐富資本的城市進行快速的積累。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中對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成本的忽視,誤導了城市政府偏愛資本、給資本以超級待遇,導致城市政府迷信單靠城市可以創造經濟高速發展的神話,并誤認為經濟發展可以逾越某些階段實現跨越式發展;迷信工業化、城市化可以單獨依靠城市實行大躍進,從而放縱房地產等行業資本幾近瘋狂地“配置資源”;積極實行醫療衛生市場化、教育產業化,以便更加快速、更加大量地從農村、從各種消費群體中抽吸消費資金,從而使城市的發展一方面是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另一方面使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換句話說,初次分配制度設計缺陷下的工業化、城市化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不斷誘導中國決策的城市傾向,讓中國經濟的失衡雪上加霜。
五、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調整和完善
(一)調整和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實質上就是調整和理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因此,調整和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實質上就是調整和理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當前,中國經濟理論界對此問題的關注,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沿用政治經濟學解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生產關系的思路,一是借用現代西方經濟學解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生產關系的觀點,另有一種方式是把二者折中起來。沿用政治經濟學解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生產關系的思路,容易糾結于目前中國實行的到底是不是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借用現代西方經濟學解釋市場經濟生產關系的觀點,則強調按生產要素分配;折中的方式則是既要按勞分配也按要素分配,發展為按要素的貢獻分配。可以說,這些觀點都未能準確地抓住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關系的特點。原因是這些觀點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即回避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對生產關系的制約問題。這其中首當其沖的是如何看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生產資料公有制的關系。2008年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第二、三產業非公有制企業資產已經大大超過公有制企業資產。一些學者就此擔心,非公有制企業資產比例過大會危及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公有制主體地位。中共江蘇省委黨校李炳炎教授據國家統計局網站于2009年12月25日發布的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計算得出:“2008年二、三產業企業單位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比重情況為:企業資產方面,公有制經濟企業資產為68.1萬億元,比重為32.8%,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資產為139.7萬億元,比重為67.2%;企業實收資本方面,公有制經濟企業實收資本為12.4萬億元,比重為36.4%,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實收資本為21.7萬億元,比重為63.6%;工業從業人員方面,公有制經濟工業從業人員為1443.2萬人,比重為12.3%;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從業人員為1.02951億人,比重為87.7%。”個別學者還因此擔心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性質。實際上,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公有制基礎,不僅僅只表現在第二、三產業企業資產的比重上。作為全社會的生產資料,企業資產只是其中的很小部分,全民所有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交通基礎設施等重要的生產資料,其在生產資料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它們還沒有資本化,如果將其資本化并算作公有制資產,其數量就極其巨大了。就勞動關系而言,中國近7.8億的從業人員中半數以上還不是為非公有資本所雇傭。不可否認,由于二、三產業非公有企業單位和個體戶雇傭從業人員所占比重已經很大,17盡管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性質沒有變,但非公有經濟對社會產品分配的主導權已經比較大,加上公有經濟實行現代企業制度也按照市場經濟的方式自主決定分配,更重要的是理論界和政府管理部門對公有生產資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如何實現其在社會產品中的分配權至今沒有清楚的認識,一些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甚至認為在市場經濟下勞動力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其收入決定于要素價格,即由市場來決定。18這就難免會出現混亂。實際情形是,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中企業(包括有證照的個體經營戶)勞動者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產的占有者或實際控制權人。
由此可見,要解決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缺陷對生產與消費平衡的影響從而決定經濟失衡問題,得從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開始,在此基礎上才能使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得到調整和完善。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關系的三個方面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雖然是公有制為主體,非公有的生產資料已經占有足以影響社會產品分配的相當比例。(2)各種經濟關系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以生產資料非公有為基礎的社會集團在生產和服務中的地位已經非常重要,其中主要生產消費品的工業領域,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資產已經占很大比重;2008年中國第二、三產業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資產139.7萬億元、比重為67.2%,實收資本21.7萬億元、比重為63.6%,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從業人員為1.02951億人、比重為87.7%。至2008年,在非公有制經濟中從業人員與非公有經濟業主的勞動關系是純粹的雇傭關系,比重已經相當大。公有經濟企業與從業人員的勞動關系也已經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其勞動關系也以勞動合同為主,已近似雇傭關系。第一產業與第二、三產業產品交換關系的基礎也發生很大的變化。(3)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資產占有人有較大的話語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民經濟初次分配。生產資料公有為主體、非公有生產資料在生產中占有一定比例情況下,社會產品分配形式出現多因素決定的情形。
可以說,調整和理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上述生產關系,是調整和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必要前提,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現實基礎。這正是馬克思揭示過的經濟學基本原理:“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19
(二)調整和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原則是遵循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為目的發展的經濟規律,有利于促進每一個個人都獲得全面自由發展
前文指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關系中,社會產品分配形式已經出現多因素決定的情形,調整和理順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出現的新的生產關系,成為調整和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必要前提。那么,依據什么標準來調整和理順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出現的新的生產關系,則又是一個重要問題。在這一點上,單從生產力發展來衡量生產關系的做法,會出現實踐中難以把握的難題。一些看似很能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實際上最終會損害生產力的發展,如中國農村按照小農經濟方式發展而城市則按照市場經濟方式發展,兩者相互構成(也不得不構成)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關系在一定時期內有利于城市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中國實行近20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表明,這種生產關系正是導致中國經濟嚴重失衡的重要因素。另外,讓市場來決定職工工資(可以美其名為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實質上是由資本持有者和資本實際控制者來決定企業職工工資的分配形式(也是一種生產關系),則是造成中國經濟嚴重失衡的另一重要因素。本文前面已經做過分析,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如果我們從人的生存和發展、從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從每一個個人都應該獲得全面而自由發展的角度看,即從人的發展經濟學的角度看,人的勞動力是最基本的生產力,生產關系首先最應該適應的是能促進確保每一個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的生產力的發展,其次才是能促進其他方面的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說,一個完善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要建立在有利于促進能夠保障每一個個人都獲得全面自由發展的生產力的生產關系之上,只有這樣,生產力才是圍繞以人為目的的生產來發展,社會的生產與消費才能夠做到基本平衡。換一句話說,就是調整和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要遵循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為目的發展的經濟規律,做到有利于促進每一個個人都獲得全面自由發展。
(三)提高生產與消費關系中勞動者的消費能力是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核心內容
中國由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缺陷決定的生產與消費不平衡,其原因在于國民經濟初次分配中忽視了即使是在市場經濟也同樣要照顧到每一個人的需要和消費能力,特別是市場經濟下每一個人都必須“在生產中獲得足夠的消費資金以便與消費產品相交換的能力”,即便是由于生產關系不合理仍然受小農經濟生產方式約束的中國農村,其消費品的絕大多數也需要到市場中購買。一些學者習慣強調中國二元結構的城鄉差異,政府也在不斷地制定具有不同功效的“二元政策”,但現實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直接面對中國正在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農民照樣需要為教育產業化、醫藥衛生市場化買單,照樣要承擔因實行市場經濟而日益高漲的生活成本和社會成本。
“在生產中獲得足夠的消費資金以便與消費產品相交換的能力”,有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能夠參加生產(也就是就業),一是獲得消費能力(或收回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投入)。這就是理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關系,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核心內容。而這些核心內容在不同的生產關系中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第一產業與第二、三產業的關系中,表現為農業產品的價值要充分體現,并考慮到農業在市場經濟下的弱質性,還同時注意到中國農村農業中存在的不可市場化(因人多地少)因素。對于中國農村而言,農村工業化和農產品市場化應該是理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關系和完善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多元資本下的生產關系,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則是勞資關系,即理順公有生產資料占主體如何體現在社會產品分配中的問題。當前的分配方式、特別是企業分配方式中只注意非公有(或實際控制人占有)要素分配而忽略公有因素的狀況,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改變;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勞動力成本缺失以及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與經濟可持續運行的關系,也需要在國民經濟初次分配制度的完善中加以解決。
注釋:
①金三林先生認為,目前世界平均的投資率在22%左右,消費率在78%左右。其中,高收入國家投資率均值為20%,消費率均值為80%;中上收入國家投資率均值為22%,消費率均值為75%;中低收入國家投資率均值為31%,消費率均值為66%;低收入國家投資率均值為29%,消費率均值為75%。各國消費率一般都在60%以上,投資率一般都在30%以下。從經驗數據出發,考慮到我國目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各國經驗,我國較好的投資與消費比例關系應該是:投資率一般不應高于40%,消費率不應低于60%。參見金三林論文:《投資與消費比例在多大范圍內才算合理》,資料來源: http://www.chinaacc.com/new/287_290_/2009_8_7_ha43622433117890025040.shtml。
②參見巫文強《經濟運行的制度因素》,線裝書局2007年版第198至199頁。
③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440至441頁。
④資料來源:中國經濟信息網。《2009中國行業年度報告系列之農業》,第6至7頁。
⑤資料來源:中國經濟信息網,外出農民工平均月工資1155.6元,參見《2009中國行業年度報告系列之農業》第43頁;外出農民工數量14041萬人,參見《2009中國行業年度報告系列之農業》第5頁。
⑥21446萬人的城鎮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總數35507萬人減去14041萬人農村外出農民工人數所得。按照《2009中國行業年度報告系列之農業》數據,2008年末農民工總量為22542萬人、外出農民工數量14041萬人。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2008年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498萬人,參保職工17703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含離退休)人數21961萬人。本文采用減去14041萬人外出農民工的方法計算城鎮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認為較為可靠。但21446萬人的城鎮二、三產業從業人員顯然是高估了,因為不在二、三產業從業的應該不叫農民工,如果以2008年農民工總量22542萬人計,城鎮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只有12965萬人。
⑦筆者在《論以人為目的發展經濟及新時期經濟學的使命》一文中把這種情形稱為“中國以城市發展為主的城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試驗”,并認為,沒有農村的同步發展,城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將難以為繼。參見《改革與戰略》2008年12期第2頁右欄11至16行。
⑧刊載于《改革與戰略》2008年第9期第9至17頁。
⑨參見胡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現代西方經濟學——幾個帶根本性的理論分歧》,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53頁。
⑩一些學者或非學者提及中國居民收入在國民經濟收入分配中占比小,但不是從生產關系調整的角度提出,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相應的好對策。這只能看作是一種關注,談不上重視。
11資料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6ed30100cjpj.html。
12資料來源: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網站,統計學會:《1985-2007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表》。http://tjxh.mofcom.gov.cn/aarticle/tongjiziliao/huiyuan/200808/20080805752246.html。
13參見常修澤《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的幾個重要問題——在寶鋼發展經營管理高級研修班上的報告》,載于《改革與戰略》2008年第9期第1至8頁。
14東、中、西、東北部的劃分。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15參見巫文強《經濟運行的制度因素》,線裝書局2007年2月第1版第101頁。
16本文的“工業化初期積累”,指的是工業未能大規模自循環前一個時期的擴大再生產過程。筆者不認同國內文獻用“工業化原始積累”來表達工業化初期積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陳社英教授認為,從政治經濟學概念的科學性角度看,“原始積累”一詞在國內文獻中有濫用之嫌。參見《改革與戰略》2008年第9期第17頁注釋。
17根據2008年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18168.2萬人、有證照的個體經營人員8195.4萬人、鄉鎮企業從業人員15451萬人、外出農民工14041萬人、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從業人員10295.1萬人這些指標綜合測算,扣除其中相互包含的因素,中國在非公有經濟從業的人員總數應該達到3億人。
18參見白永秀、任保平主編《現代政治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91至192頁。
19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見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792年5月第1版第82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