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陳學明:為什么提出“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陳學明 · 2014-06-1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國為什么還需要馬克思主義——答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十大疑問》

  

  作 者:陳學明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

  日 期:2013-01

  ISBN:720107870

  簡介:

  本書羅列了對馬克思主義現實性的十大疑問,或者說放棄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十個理由,并逐一加以剖析和駁斥。

  

  

  

  內容選編<四>

  疑問四:我們現在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強調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這是不是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原創的基本理論已過時?

  對馬克思主義,我們把立足點放在創新和與時俱進上,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的正確性呢?實際上,這是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但到了一些人那里卻變得復雜起來了。他們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截然對立起來。“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就是做到“兩個堅信”:堅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堅信馬克思主義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地豐富發展。這“兩個堅信”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所提出的“四個分清”的要求,最有力地證明了我們所要進行的理論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而不是對其他什么“主義”的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理論創新提供基礎和條件。如果離開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去進行創新,那結果必然是“制造馬克思主義”而不是“發展馬克思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含著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元素”。

  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于創新,這是當今幾乎所有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共識。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永遠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的活力與魅力來自在實踐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時代化,也就是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時代實踐相結合,在探索和解決時代實踐的新問題的過程中用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新的方法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之不落后于時代,始終具有時代氣息而保持青春活力。正因為如此,這些年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把是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創新,提高到馬克思主義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是完全正確的。我們現在強調的是,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新的實踐。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我們已有了一個很好的“詞匯”,這就是“與時俱進”。確實,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不可能取得中國民族解放的勝利,也不可能在民族振興的道路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過去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歷史,今后仍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歷史。

  我們平時總說:“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品格決定了,只有不斷地適應時代的變化和常新的生活,才能保持勃勃的生機。

  首先,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是分層次的,這就決定了其理論體系中總有若干方面需要不斷地加以創新。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批判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思想武器,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但這種指導作用是分層次的。至少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層面上的理論指導,二是社會發展規律層面上的理論指導,三是具體實踐層面上的指導作用。這三個層面上的指導作用是有區別的,有的具有整體性,有的則比較狹小。

  其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總是有著時代的局限性,這也就決定了其需要不斷地向前推進。馬克思明確地說:“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恩格斯也說道,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整個來說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這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也認為,自己的理論不可避免地打上時代的印記,存在著歷史的局限。

  最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總是開放的,這更決定了其需要不斷地吸收新的東西來豐富自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一切其他的甚至反對它的理論學說中吸收新的材料和新的觀點,把這些新東西融入自己的體系之中;二是面對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實踐活動,從中不斷吸收新經驗和新思想,并上升為普遍性的理論觀點,使之成為自己理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不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中需要這種開放性,而且這種開放性貫穿于整個馬克思主義發展和運用的歷史過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實際上也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

  一、理論創新必須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前提

  把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態度放在創新上,是不是就意味著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正確性呢?實際上,這是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但到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那里卻變得復雜起來了。他們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截然對立起來,似乎強調了發展就可以放棄堅持了。

  1.胡錦濤所說的“兩個堅信”體現了堅持與發展的辯證統一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把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成功的主要經驗歸結為“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與此同時,他又把“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具體化為“兩個堅信”,即“堅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堅信馬克思主義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豐富發展”。這“兩個堅信”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沒有第一個“堅信”,第二個“堅信”就失去了根據。我們所要“發展”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的“發展”,我們所要進行的理論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而不是對其他什么“主義”的理論創新,我們所要加以“中國化”的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的“中國化”。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進行“發展”、“創新”、“中國化”時,實際上已認可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正確性。如果你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業已過時,那么你就根本用不著再在馬克思主義的這面旗幟下做些什么,你完全可以撇開馬克思主義“另起爐灶”,即另外提出一種什么新的理論,并以此作為當今中國的指導思想,或者以其他什么“主義”作為根基進行理論創新,致力于進行其他什么“主義”的“中國化”。

  這里關鍵是要把握“發展”與“堅持”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既要明白“發展”是“堅持”的條件和靈魂,沒有了“發展”就談不上“堅持”,沒有“發展”的“堅持”,就意味著把馬克思主義變成了僵死的教條,馬克思主義必然失去自己的生命力。與此同時,我們又應清楚地認識到,“堅持”是“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沒有了“堅持”同樣談不上“發展”,離開了“堅持”去“發展”,就等于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去從事什么“發展”,而這種“發展”必然導致從根本上背離馬克思主義。胡錦濤是這樣論述“堅持”與“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的:“理論創新必須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前提,否則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走上歧途,而堅持馬克思主義又要以根據實踐的發展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為條件,否則馬克思主義就會失去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堅持下去。”

  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馬克思主義既要發展又要堅持

  習近平總書記面對改革開放新的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調理論的創新,強調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他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調務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把堅持與發展馬克思主義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在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不久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所作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堅持、發展和繼承、創新的關系”,這就是說,我們既要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與創新,也必須承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與繼承。他要求全黨全國人民,“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他無疑強調的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創新,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在這番話的前面他所說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能丟”為前提,丟棄了“就喪失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再一次以“推動全黨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為題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講話中,他首先指出:“我們黨現階段提出和實踐的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以我國現時代的社會存在為基礎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是從我國現在的社會存在出發的,即從我國現在的社會物質條件的總和出發的,也就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的。”他強調了我國現在所實施的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主要在于面對了社會現實、從社會現實出發。但在他看來,強調正確的方針政策來自于實踐,并不意味著排斥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作用。他認為,強調面對現實與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就拿面對社會現實、從社會實際出發來說,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正是由于遵循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原理的結果。基于這一基本認識,他在這一講話中著重強調要“推動全黨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唯有如此,才能“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他這樣說道:“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地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辟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3.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如何為理論創新提供基礎和條件

  中國共產黨是明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所要創新的理論,必須而且只能體現這一根本思想。這就決定了無論是理論創新的出發點、立足點還是著眼點,都必須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前提。那么具體地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究竟如何為理論創新提供基礎和條件呢?這里且列舉若干:

  首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為理論創新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理論創新離不開理論工作者的思維方式。馬克思主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理論財富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偉大的認識工具。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夠把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揭示出來并進而創立科學的理論體系,正是依靠了這一認識工具。今天,我們進行理論創新也必須借助于這一認識工具。沒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引,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論創新。

  其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為理論創新賦予了鮮明的政治立場。只有站在忠于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視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論家的理論活動,才能構建出順民意、合民利、得民心的創新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價值取向,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一種指引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獲得解放和幸福的學說。以馬克思主義為出發點進行理論創新,就意味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意味著牢記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最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理論創新注入崇高的理想意蘊。馬克思主義為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確立了崇高的社會理想,有著自己崇高的歷史使命。理論工作者進行理論活動必須有方向感,必須有遠大的目標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沒有這些,理論活動就會失去創新的現實方向和歷史意義。理論工作者進行理論創新活動所必需的方向感、遠大目標、精神境界只能來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從這一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是理論工作者永遠不可舍棄的政治蘊含和精神支柱。

  在實施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保證理論創新正確的政治方向所必需的。實際上,我們進入了一個老舊的哲學研究的問題域,即真理的客觀性問題。承認不承認馬克思主義有其“原道”,以及是否認可這一“原道”的正確性,說到底是承認還是不承認馬克思主義是客觀真理。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者,首先得認可馬克思主義是客觀真理,即認可馬克思主義正確地反映了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的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如果認可這一點,那認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是順理成章的事。只要認可馬克思主義是客觀真理,就必然不會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純粹相對正確的東西,即使把馬克思主義視為“相對真理”,也同時認為這是包含“絕對真理”微粒的“相對真理”。這就是說,不會因為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包含“過時”、需要修正和發展的成分而否定整個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

  4.從“制造馬克思主義”的傾向看離開了“堅持”來談“創新”的后果

  離開了“堅持”來談“發展”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不難看到。這里僅指出一種所謂“制造馬克思主義”的傾向,這一傾向是典型地在否定和背棄馬克思主義的“原道”的前提下來進行所謂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如果我們的理論創新是這樣一種理論創新,那么我們確實有根據說,當我們強調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就意味著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原創的基本理論。

  在當今的馬克思主義研究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即究竟有沒有一個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這本來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但現在卻成了問題。可能是受解釋學等西方流行的一些思維方式的影響太深了,人們習慣于把研究對象相對主義化、虛無化,認為所謂研究都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研究者對研究對象所作出的解釋實際上都是在闡述自己的思想,研究者對研究對象所提出的思想實際上都主要是“研究者自己的思想”。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對待馬克思主義就很自然地得出結論: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各種版本的馬克思主義,其實只是解釋者們自己的“主義”而已。也正是由于把馬克思主義虛無化了,有些人(包括一些專門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人)對“走近馬克思”、“走進馬克思”、“回到馬克思”的口號嗤之以鼻,對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的原著,努力領會馬克思主義基本精神的做法也不屑一顧,認為這是緣木求魚、冬扇夏爐。

  公開宣稱馬克思主義已過時,必須把它“送到歷史博物館去”(像許多西方政要和右翼思想家那樣),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否定;竭力將馬克思主義虛無化,從而認為對其可加以任意詮釋,則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另一種否定。因此,一方面,鑒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馬克思主義被奉為指導思想,深感不用馬克思主義的名義就無法產生足夠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另一方面,又從心底里不認可馬克思主義,根本否定有一個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在這種雙重心態下,在一些人那里,研究馬克思主義變成了制造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他們那里只是一堆可以隨心所欲地加以揉、搓、捏的素材,今天可以憑借這些素材把馬克思主義變成這樣子,明天可以利用這些素材將馬克思主義改造成另一種樣子。他們所闡發出來的思想,名稱是馬克思主義,可實際上與馬克思主義風馬牛不相及。實現了他們既要利用馬克思主義的聲望,又要推銷自己的觀點的意愿。稍微讀過一點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作的人都知道,馬克思是把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聯系在一起的,而他所設想的社會主義實行的是無市場的計劃經濟。馬克思展望未來的社會主義時,注重利益沖突的消解,強調競爭和追逐利潤必須為合作所取代。因此,他當然也強烈地持反市場的態度,把否定市場作為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要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理論創新,這一理論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原有理論的重大修正和發展。但是一些人卻千方百計地把這一理論的“發明權”戴到馬克思的頭上,制造出了一個推崇市場經濟的馬克思,似乎馬克思在當年就已天才地提出社會主義應實施市場經濟。這樣做,既抹殺了鄧小平等同志偉大的歷史性貢獻,又因不嚴肅地把本來不屬于馬克思的東西強加于馬克思而歪曲了馬克思。值得指出的是,這種制造馬克思的做法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過不了多久,可能還有“主張私有制的馬克思”、“贊同個人主義的馬克思”、“代表中產階級利益的馬克思”等一個個新馬克思出現。殊不知,這些被制造出來的種種馬克思主義,實際上是“沒有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不要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

  我們真不敢想象否定了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存在,將會產生怎樣的后果。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如果連有沒有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也成了問題,那還有什么指導意義可言?我們周圍不少人還抱有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倘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那就說明這些人實際上在信仰根本不存在的東西,相信馬克思主義的追隨者們不會認為自己實際上是在追隨一種莫須有的東西。最近幾年,中央領導的講話和中央的有關文件反反復復地告誡我們,“要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這說明確實有一個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存在,否則無從談起要破除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教條式的理解。既然有錯誤的、教條式的理解,就有正確的、非教條式的理解。這種理解的正確與否是建立在理解對象的確定性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對象根本是一個不確定的東西,那就無所謂理解的正確與錯誤了。而一旦人們不再、也不需要去判斷對馬克思主義理解的正確與錯誤,以及正確的成分有多少,那將是怎樣一種局面?

  對于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大家都在說“與時俱進”,這并沒有錯,馬克思主義必須在“與時俱進”中才能獲得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人也必須通過促使自己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才能不負歷史使命,這是毫無疑義的。問題在于如何“與時俱進”?同樣是號稱“與時俱進”,但實際上蘊含著兩種不同的路向。第一種是在認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的基礎上的與時俱進,既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統一,又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客觀真理。因此,他們所致力于的將馬克思主義現代化,是在認真理解和領會這些理論、觀點的基礎上,確實認識到了其中的有些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趨于過時,從而加以相應的修正和發展,這樣就在總體上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第二種是在根本否認有一個客觀的、真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存在的前提下,所謂向前發展馬克思主義。

  他們在解釋、研究馬克思主義時將之虛無化,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客觀真理,完全把馬克思主義視為一種不包含有絕對真理微粒的純粹相對正確的東西。因此,他們的所謂向前推進馬克思主義,無非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揉捏出一個個“新馬克思主義”來。顯然我們需要的是前一種“與時俱進”,而不是后一種。

  我們反對制造馬克思,提倡科學地對待和研究馬克思。前提是必須認可馬克思主義有其原本的基本精神,認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思想、主義,包含有一系列理論、觀點和由此構成的科學體系,即認可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體系是客觀存在的。認可這一點,并不意味著死抱住這一個體系不放,并不意味著把其當做絕對真理,不問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無選擇地接受,從而也并不意味著就是思想僵化、保守。它只是要求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必須從這一體系出發,致力于把握其基本精神。至于是否需要完全地按照這一體系、這一基本精神辦事,則必須在掌握這一體系、這一基本精神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其中哪些東西已趨于陳舊不合時宜,哪些東西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輝。凡是對已過時的東西,要勇敢地加以修正和超越;凡是對在當今看來仍屬真知灼見的,則應理直氣壯地加以堅持和貫徹,作為我們勝利前進的旗幟。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這些年在新的形勢下學習和領會馬克思主義基本精神的過程中,人們逐漸把握了這一重要思想,并充分認識到了其當代意義。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的講話中以及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地把這一思想寫進中國共產黨的黨章,深刻地闡述了這一思想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長遠意義和當下意義,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帶領中國人民努力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是當今科學地對待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杰出范例。

  人們注意到,在蘇東劇變后,西方的一些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痛定思痛,認真地總結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遭受重大挫折的教訓,特別強調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他們提出的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是,反對“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政治的裝飾品”、反對“將馬克思主義工具化”。他們對以實用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深惡痛絕,并揭露了由此帶來的種種惡果:需要時,可以把馬克思主義捧上天,不需要時則棄之一旁;甚而有之,竟將馬克思主義的個別原理、個別結論從馬克思主義整個科學體系中分割開來,斷章取義地為我所用。他們論證說,這樣做,不但嚴重地歪曲、肢解了馬克思主義,而且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人類進步事業貽害無窮。顯然他們的一些提法,甚至觀點明顯具有偏頗之處,如割裂無產階級政黨與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聯系等,但總的來說,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是及時而有針對性的。因此,人們也欣喜地看到,在他們那里,把“回歸馬克思”與“推進馬克思”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新氣象。即一方面,不斷地探索馬克思主義的“真精神”,正確、全面地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在西方,出現了發現、鑒別、出版馬克思主義原著的熱潮,許多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大會上的主題往往就是涉及對馬克思的一些基本精神的領會,而且推出了一批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精神的著作與論文。另一方面,努力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現代化,使馬克思主義不斷向前發展。

  許多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把“拯救社會主義”的出路定位于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現實的密切結合。可以說,近年召開的馬克思主義研討會,許多涉及馬克思主義的書刊,都具有企圖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說明現實問題,從中進一步向前推進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色。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富有原則又具科學性的立場,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

  二、從“四個分清”看如何在“堅持”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

  中國共產黨的新一代領導人,在帶領中國人民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提出了“四個分清”的要求,即“分清哪些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發展的理論判斷,哪些是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義下的錯誤觀點”。這“四個分清”的提出最有力地證明了我們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創新與發展,決不意味著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已過時從而可以放棄了。

  1.按照“四個分清”的要求我們應當做些什么

  按照“四個分清”的要求,我們應當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中找出“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發展的理論判斷”。馬克思主義的某些理論判斷,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確實具有真理性。但是這些理論判斷的正確性是有歷史條件的,當歷史條件發生了變化,就應當根據新的歷史條件對這些判斷加以重新闡述。屬于因歷史條件變化需要加以重新闡述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判斷”,有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革命首先爆發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城市中心論等。

  按照“四個分清”的要求,我們應當找出“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應當正視長期以來在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中確實形成了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恩格斯曾經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如果不把唯物主義方法當做研究歷史的指南,而把它當做現成的公式,按照它來剪裁各種歷史事實,那它就會轉變為自己的對立物”。

  因教條式地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觀點從而導致這些理論觀點“轉變為自己的對立面”的有: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要消滅商品和貨幣的理論,關于資產階級法權的論述,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必然杜絕市場的觀點等。按照“四個分清”的要求,我們還應當找出“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義下的錯誤觀點”。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始終存在著一些人借助于馬克思主義的名義兜售自己的觀點的情況,把明明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強加給他們。對這些強加于馬克思和恩格斯頭上的觀點必須加以澄清,還其本來面目。那種臆造的所謂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承認“普世價值”存在的觀點,所謂馬克思和恩格斯反對歷史發展根源于經濟的一元論而主張多元論的觀點,所謂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立場截然對立的觀點,所謂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晚年放棄了共產主義立場而轉變為社會民主主義者的觀點等,就屬于需要澄清的附加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

  2.后三個“分清”建立在第一個“分清”的基礎上

  必須明確,當我們這樣去做的時候,具體地說當我們從事后三個“分清”的時候,我們首先是以確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的正確性為前提,后三個“分清”是建立在第一個“分清”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做好后三個“分清”,首先要做的是找出“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所以沒有第一個“分清”,那么我們去從事后面三個“分清”,就會脫離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就會成為非馬克思主義的其他原理了。后面的三個“分清”,實際上就是從事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從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正因為這三個“分清”是建立在第一個“分清”的基礎之上的,這就說明我們從事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并沒有認為馬克思主義已“過時”,并沒有放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這“四個分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既不能只要第一個“分清”而忽視了后面三個“分清”,更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于后面三個“分清”而無視第一個“分清”。無視第一個“分清”只從事后面的三個“分清”,必然因離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而永遠“分不清”。進行第一個“分清”,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對自然、社會和思想的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中,貫穿著我們必須永遠堅持的立場、觀點、方法和基本原理。按照“四個分清”的要求,我們首先把握這些永遠正確的東西,并持之以恒地加以堅持。不僅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且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的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及由此得出的基本結論,都屬于此列。

  三、鄧小平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之間關系的深刻探索

  我們把鄧小平稱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是在鄧小平的直接指揮下進行的。如果鄧小平不致力于進行理論創新,不致力于實現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就不可能在中國開創出如此壯麗的事業。自從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以來,一再強調要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于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在《鄧小平文選》第二、三卷中,我們可以找到大量這方面的言論,但別認為鄧小平只強調發展馬克思主義,實際上,鄧小平在強調要向前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一再告誡人們千萬不能放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能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產生動搖。在《鄧小平文選》第二、三卷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鄧小平關于“老祖宗不能丟”的一系列論述。可以說,鄧小平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所作出的深刻探索,以及在此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的準確的理解,是他既能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創立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的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條件之一。從鄧小平對待馬克思主義既堅持又發展的態度中,我們也可以真切地領悟到,我們中國人民在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時代化的同時,并沒有放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1.鄧小平強調必須發展馬克思主義

  我們先看看鄧小平是如何強調必須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他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馬克思主義要發展、社會主義理論要發展,要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發展而向前發展。”1989年5月16日,在會見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戈爾巴喬夫時,鄧小平這樣說道:“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現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至于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特別強調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本國的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和表現形式。他這樣說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我們不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而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提出自己的方針,所以才能取得勝利……我們歷來主張世界各國共產黨根據自己的特點去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離開自己國家的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鄧小平在談到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時,還特別強調必須不斷從實踐和生活中汲取營養,通過總結、概括實踐經驗來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他提出:“因為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樣的事,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來,列寧的本本上也找不出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情況,各自的經歷也不同”,從而必須善于“獨立思考”。他還說道,“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列寧同樣也不能承擔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的任務”, 為此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尊重實踐。他告誡人們,為了發展馬克思主義,為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2.鄧小平在強調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同時又提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

  我們再看看鄧小平是如何在強調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同時,又提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關于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有這樣一段名言:“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

  鄧小平幾乎在改革開放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都會及時地提出“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問題,而他所說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中就包括了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他把包括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內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堅持改革開放并列作為黨的基本路線中的“兩個基本點”。他不但提出了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且還深刻地論述了這樣做的理由。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優越于其他的思想。”“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在他看來,盡管馬克思主義的個別結論可能過時了,但這不影響馬克思主義在整體上是正確的。他這樣說道:“我們堅持的和要當作行動指南的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說是由這些基本原理構成的科學體系。至于個別的論斷,那末,無論馬克思、列寧和毛澤東同志,都不免有這樣那樣的失誤。但是這些都不屬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構成的科學體系。”

  鄧小平還強調,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并不是出于感情沖動,也不是來自于盲目迷信,而是一種理性的選擇,是對中國國情深刻認識的結果,也就是說,是中國的國情決定了“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他說道:“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自己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國現在還會是四分五裂,沒有獨立,也沒有統一。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

  在鄧小平看來,中國實現民族解放,離不開馬克思主義,今天要實現民族振興,同樣需要馬克思主義的指引,當今完成民族振興的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程度,一點不亞于之前完成民族解放的事業。他這樣說道:“馬克思主義,另一個詞叫共產主義。我們過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因為有這個信念,有這個理想。我們有理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所以我們才能取得勝利。革命勝利以后搞建設,我們也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同中國實際相結合。”

  正因為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抱著堅定的信念,所以他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垮臺之際,能講出如此氣吞山河的話:

  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的幾百年間,發生過多少次王朝復辟?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某種暫時復辟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規律性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收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

  鄧小平如此地堅信馬克思主義,如此地把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的認可和堅持的基礎之上,我們完全可以說,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自己也曾旗幟鮮明地指出:“我是個馬克思主義者。我一直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

  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前進并不意味著遠離甚至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中國人民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勝利前進,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形成的標志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下面,我們就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共產黨宣言》的基本理論的內在聯系來說明,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前進,并不意味著遠離甚至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而是表明中國人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成功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當今中國的社會現實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仍然在中國的大地上高高地飄揚著。

  1.是否還走在馬克思主義的大道上主要取決于有沒有丟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我們先看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了哪些基本理論,正是這些理論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主要提出了以下六個方面的基本理論:

  第一,《共產黨宣言》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深刻地揭示出:“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如果說,人類經過了漫長的、艱難的過程,才懂得了在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中存在著規律的話,那么人類發現社會生活也存在著客觀規律,所經歷的過程就更漫長和困難得多。一直到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確切地說,一直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這一不朽的著作之時,才終于驅散迷霧,找到了社會生活中的真實聯系,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結構和社會運動的規律。這是個偉大的發現。恩格斯于馬克思逝世以后,在為馬克思落葬的儀式上的講話中,認為這一發現的意義不亞于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這是“貫穿《宣言》的基本思想”,而在《共產黨宣言》的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再次強調這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

  第二,《共產黨宣言》開宗明義作出這樣一個判斷:“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自人類社會分裂為階級之后,經歷了三個剝削階級相繼統治的社會形態,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在這三個社會形態中,各自存在著兩個相互對抗的基本階級:作為剝削者與統治者的奴隸主和作為被剝削者與被統治者的奴隸,作為剝削者與統治者的地主和作為被剝削者與被統治者的農民,作為剝削者和統治者的資本家和作為被剝削者與被統治者的工人。一部人類社會的階級斗爭史,具體地就是“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斗爭的歷史”。

  非常清楚,階級斗爭理論屬于《共產黨宣言》所闡述的基本原理,是《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于《共產黨宣言》的始終。恩格斯在談到這一理論時,不止一次地強調這個發現是屬于馬克思的。他說:“在我看來這一思想對歷史學必定會起到像達爾文學說對生物學所起的那樣的作用”,并指出他們兩人“早在1845年前的幾年中就已經逐漸接近了這個思想”,到1845年春他在布魯塞爾再次見到馬克思時,馬克思“已經把這個思想考慮成熟”,并且已用“明晰的語句”向他說明了。

  第三,《共產黨宣言》向全世界宣告:“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共產黨宣言》第一章的結尾處用明確的語言作出這一結論的,實際上《共產黨宣言》的每一部分都是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的。可以把《共產黨宣言》所全面論證的“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一理論,簡稱為“兩個必然”理論。“兩個必然”理論也可規范表述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或者“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兩個必然”是共產主義信念最重要的理論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指出:“《共產黨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的“兩個必然”的結論,實際上為資本主義社會下達了“死亡判決書”,所以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把《共產黨宣言》視為洪水猛獸,對其恨之入骨,而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則從中獲取了無窮的精神力量。他們樹立了“兩個必然”的堅定信念,義無反顧地為實現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奮斗。第四,《共產黨宣言》旗幟鮮明地指出:“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讀過《共產黨宣言》的人,都會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表述的兩個“徹底決裂”的思想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這里所說的所謂“傳統的所有制關系”自然是指私有制的生產關系,而所謂“傳統觀念”則是指以私有觀念為核心的一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兩個“徹底決裂”的思想不僅是《共產黨宣言》,而且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揭示了共產主義革命區別于此前一切革命的崇高使命,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區別于此前一切剝削階級社會的本質特征之所在,深刻地體現了共產黨人徹底的革命精神。放棄了兩個“徹底決裂”的使命,也就等于放棄了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

  第五,《共產黨宣言》提出了這樣一個富有結論性的命題:“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1894年1月,即恩格斯逝世前兩年,《新紀元》周刊約請恩格斯為該雜志題詞,希望恩格斯用最簡短的字句來表述未來社會主義新紀元的基本思想,以區別于詩人但丁曾描述的“一些人統治,另一些人受苦難”的舊紀元。恩格斯回復說:“要用幾句話來概括未來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幾乎是不可能的。經過考慮,我認為,除了《共產黨宣言》中的下面這句話,我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這說明,恩格斯在經過差不多半個世紀以后,仍然把他與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自由人的聯合體”、“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視為人類新紀元的社會主義的主要特征和人類所追求的主要目標。

  第六,《共產黨宣言》特別強調了這樣一個原則:“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產黨宣言》第二章一開頭就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共產黨人同全體無產者的關系是怎樣的呢?”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回答說,共產黨人“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這就是說,共產黨的性質是完全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共產黨人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為無產階級謀利益,除了忠實地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之外,共產黨沒有自身的什么“特殊的利益”。馬克思和恩格斯還認為,共產黨“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但它與其他無產階級政黨相比確實也有著自己“不同的地方”,而正是這些“不同的地方”構成了共產黨的建黨準則。他們這樣說道:“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無產者不同的民族的斗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這里主要提出了共產黨人與其他無產階級政黨的兩條“不同的地方”:其一是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僅僅強調和堅持某一特定民族的無產階級的利益;其二是共產黨人始終代表無產階級整個革命運動的利益,而不是僅代表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某一階段、某一時期的利益。共產黨人要維護和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是肯定的,但無產階級的利益有局部與整體、眼前與長遠之分。把這兩條結合在一起,馬克思和恩格斯顯然強調的是,共產黨人所維護和代表的應當是無產階級整體的和長遠的利益,即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上述這些基本理論的提出,標志著這個世界上從此有了以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馬克思主義”,意味著從此世界的面貌將得以徹底改變,意味著苦難的無產階級和整個人類可以獲得新生了。我們是不是還走在馬克思主義的大道上,主要就看我們是不是還堅持這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有些人之所以認為,我們既然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然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視為修正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產物,那就說明我們已經認為所有這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已“過時”,并進而放棄了這些理論。關鍵在于在他們看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與所有這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不相容甚至對立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不包含這些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元素”。事實上,這一認識是錯誤的,因為它建立在片面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之上。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含著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元素”

  下面我們就來闡述為什么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包含著上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的“元素”,為什么說我們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創新的產物,并不意味著我們放棄了上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建立在對中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認識的基礎之上的。我們一方面從客觀現實出發,讓目前所做的一切都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歷史背景相符合;另一方面把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做的一切與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聯系在一起,堅持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這既堅持了《共產黨宣言》所闡述的“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又以《共產黨宣言》關于“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的理論,即“兩個必然”的理論為出發點。

  我們正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應當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歷史背景相符合。顯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做的許多事情,特別是在經濟領域所做的一切,用馬克思所說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標準相對照,是那么地格格不入,而與資本主義一對比,又是如此地相似。正因為如此,一些人千方百計地抹殺“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指向,總是把作為社會主義社會自我完善的“改革”納入資本主義的軌道,總是百般地嘲笑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共產主義的信仰。但實際上,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人民并沒有放棄馬克思為人類所揭示的“資本主義一定要滅亡、共產主義一定要勝利”這一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并沒有放棄馬克思為人類所指引的實現共產主義這一崇高理想。我們目前所做的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符合的事,不是與資本主義聯系在一起,而是引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大方向。我們自覺地領悟我們所說的“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而不是其他什么社會的“初級階段”,因此我們既不超越這一“初級階段”,把將來要干的事放到現在來做,又不永遠停留在這一“初級階段”,而是把現在所做的一切視為進入“高一階段”的必要準備。我們深深地知道,盡管共產主義離我們當前是那么遙遠,盡管共產主義的實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共產主義絕不是什么虛無縹緲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我們當下所做的一切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這一目標。我們不應當因為共產主義的真正實現離當今還很遙遠從而就否定這一目標的存在,更不應當把眼前所做的與實現這一目標完全割裂開來。我們也深深地知道,在當今的歷史階段,堅信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為人類所揭示的歷史發展客觀規律,堅持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提出的“兩個必然”的理論,實際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重要和迫切。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按其性質屬于科學社會主義的范疇,而不是什么民主社會主義,它與民主社會主義有著原則的界限。這首先表現在盡管它已不再“以階級斗爭為綱”,但是它仍然不放棄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分析的觀點和方法。這是對《共產黨宣言》所作出的“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的基本判斷,即《共產黨宣言》所闡述的階級斗爭理論的創造性的運用和發展。

  一方面,鑒于我國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階級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明確地宣布再提“以階級斗爭為綱”是錯誤的;另一方面,又針對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強調不能忽視階級矛盾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會激化。鄧小平是這樣說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的階級斗爭是一個客觀存在,不應該縮小,也不應該夸大。實踐證明,無論縮小或者夸大,兩者都要犯嚴重的錯誤。”江澤民則更明確地提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我們“不能丟棄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分析的觀點和方法”,因為這種觀點和方法“始終是我們觀察社會主義同各種敵對勢力斗爭的復雜政治現象的一把鑰匙”。

  讓我們看看當今中國的社會現實:那種急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確實已結束了,但所有的其他的斗爭形式并沒有銷聲匿跡。當下一個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勞資關系的問題,這說明在當代中國資本與雇傭勞動的對立還存在著,而資本與雇傭勞動的關系實際上就是階級關系。我們當然不能夸大當今中國資本與雇傭勞動的對立,但是也不能抹殺這種對立。

  我們國內一些人熱衷于階層分析,而實際上階層分析是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階層分析實際上就是階級分析,階級分析內在地包含著階層分析。如此說來,擺在我們面前的不是還需不需要《共產黨宣言》的階級斗爭的觀點和階級分析的方法的問題,而是如何結合當今中國實際創造性地運用《共產黨宣言》的階級斗爭的觀點和階級分析的方法的問題。

  第三,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而不是什么民主社會主義,另一個主要理由是,盡管它允許包括私有制在內的其他形式的所有制的存在,但是它仍然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這并沒有違背《共產黨宣言》關于“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的理論,而是成功地把這一理論運用于當今中國的社會現實。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公有制這一點,鄧小平講得十分清楚。他說:“過去行之有效的東西,我們必須堅持,特別是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公有制,那是不能動搖的。”

  黨中央、國務院非常明確地規定我國目前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共同發展”。這里的意思十分明確:我國目前的所有制仍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與此同時,我國允許包括私有制在內的其他形式的所有制的存在。在實施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所推行的是單一的公有制形式,由于這不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國情,從而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我國從單一的公有制轉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共同發展”,這是順應客觀現實的舉措。問題在于,有些人把這一轉變簡單地理解為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轉變。他們對目前黨中央、國務院對當今所有制所作出的規定中的“以公有制為主體”百般不順眼,朝思暮想要把它拿掉。一時無法去掉,他們就自我安慰說,現在只是出于策略上的考慮還強調這一點,實際上中國正大步走向私有化,“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字眼是早晚要去掉的。

  那么當今中國在強調各種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同時要不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中國的所有制的發展是否最后以單純的公有制為歸宿?當今中國承認私有制的存在有其某種意義上的合法性與合理性,是不是意味著共產黨就認可了私有制?公有制與私有制在終極價值取向的意義上究竟孰優孰劣?實際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此都作出了明確的回答。中國共產黨人心里十分清楚,對消滅私有制這一歷史使命共產黨人是無論如何不能放棄的,如果不以消滅私有制為己任,還要共產黨人干什么,或者說共產黨人不以消滅私有制為己任,還稱得上是共產黨人嗎?我們今天允許私有制在當今中國存在,允許它在一定的范圍內發展,在一定意義上是為了將來更好地消滅它。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堅持公有制這本身并沒有過錯,錯就錯在沒有認識到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而并不能一蹴而就,錯就錯在不能離開具體國情和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來談論消滅私有制。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正視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價值觀念多元的社會,但是在承認這種多元的前提下,努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不放棄無產階級世界觀,即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說明,我們還在貫徹《共產黨宣言》所提出的“共產主義革命”“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的基本原則。

  為了在一個多元的社會和多極的世界中,維護好自己的“這一元”和“這一極”,我們更應當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在當今世界,資產階級的政要并沒有安于現狀,即安于目前的地位和影響,他們每時每刻都在企圖讓他們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制度統領整個世界。把自己的社會稱為當今世界的“主流社會”,千方百計地將“非主流的”都納入這一“主流”之中,而之所以要將“非主流的”納入“主流”之中,并不是為了讓“非主流的”與其平起平坐,與其一起過“美滿”的生活,而是為了更好地奴役它們,更好地控制與駕馭它們。資產階級政要的這一基本立場,不會隨著冷戰結束而有所收斂。因此,這些年,我們努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地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一方面源于對客觀現實的基本判斷,另一方面來自于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說的“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的深刻領會。

  第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把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置于重要的地位,強調中國共產黨要真正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特別是要代表他們的長遠的、整體的利益。這生動地體現了《共產黨宣言》所提出的“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等重要建黨原則。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闡述的黨建思想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特別強調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產黨人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他們強調的是除了忠實地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之外,共產黨沒有自身的什么“特殊的利益”。只要留意一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這些年中國共產黨自身的建設我們就可以知道,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是把是否真正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視為當今面臨的最大問題,正在努力引導廣大共產黨員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關于共產黨只能代表無產階級利益,在無產階級利益之外沒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思想,認真地審視自己。鑒于當今有些人把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割裂開來,千方百計地促使中國共產黨為了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眼前利益而不顧他們的長遠的、整體的利益的情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致力于在《共產黨宣言》的相關思想的指引下,使中國共產黨把“當前的運動”與“運動的未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第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在努力改變目前那種以消費主義為主要標志的生活方式,倡導科學的發展方式,創建一種新的人的存在方式,為人類文明作出重大貢獻。這展現了《共產黨宣言》中所提出的以“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為主要內容的“自由人聯合體”的美好前景。

  前段時期,西方世界有人議論20世紀是“美國世紀”,那么21世紀有沒有可能成為“中國世紀”?在我們看來,即使到了21世紀的中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超過了美國,還不能說中國已成了全世界的“領頭羊”。中國能否在21世紀成為全世界標志性的國家,主要看中國在21世紀能否在自己古老的大地上率先創建出一種人的新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狀態;主要取決于當今人類文明主要面臨什么樣的問題,而中國是否對破解人類文明的這一難題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顯然,當今人類文明所面臨的挑戰主要不是如何進一步增加國內生產總值的問題,而是如何改變發展方式,如何改變人的生活方式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把中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僅僅歸結為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乃至第一大經濟體,那么對這種貢獻的意義的認識肯定是膚淺的。當今世界對中國的渴求不是簡單的國內生產總值,而主要是開創出一種新的發展方式和人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經常談論“中國模式”,而所謂“中國模式”的實質就是出現在中國古老大地上的一種新的發展模式,而在這種新的發展模式的背后是一種新的存在方式,兩者結合起來就是一種新的文明樣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承擔起創建新的存在方式的歷史重任。問題在于,如何創建?創建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正確的理論的導引,那么這種理論究竟在哪里?這種理論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對于人的意義世界的探究,對真正“屬人”的存在方式的闡述。具體地說主要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以下兩個論斷:一是人類社會必須組織成“自由人的聯合體”,二是在這個聯合體中“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引導中國人民,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這些理論的指引下,創建自己新的存在方式。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完全證明了這一點。科學發展觀的意義不僅在于要求人們轉變目前的發展方式,促使發展變得協調、全面、可持續,更在于鞭策人們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創建一種能使人們更自由、更全面地發展的嶄新的存在方式。(天津人民出版社供稿)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2.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5.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6.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9. 中日合作:是該扒扒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軍美化師了
  10.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