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
呂世榮 周 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對全球化問題的討論,國內外學術界開始了新自由主義思潮的評析。學者們針對新自由主義產生、發展的歷程、實質,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現狀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了討論。有學者還專門對國內外關于新自由主義討論的情況作了介紹。 許多學者都指出了新自由主義作為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性質,但總體認為這一問題還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即為什么說新自由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它有哪些特征和作用,對它如何從整體上作出價值評價。同時,學術界關于新自由主義的認識還不一致,贊揚者有之,完全否定者也有之。我們認為對新自由主義,只有科學的分析才能理性地駕馭。本文力圖對這些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一般特征
關于意識形態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特征,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及其他著作中已作了豐富的探討。這是我們分析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性質的理論基礎。概括馬克思主義關于意識形態以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思想,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方面觀點。
第一,“意識形態”具有顛倒性。意識形態作為觀念的思想體系,必然涉及和反映對象的關系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反復強調,德國哲學是從“天上到地上”,而我們則要從地上(即從現實的基礎)出發,升到天上(闡明各種意識產生的根源和基礎)。德國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用觀念構造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不是從生產、生活和實踐出發,而是從幻想的觀念出發,甚至以觀念代替現實)。在社會歷史領域,思想和觀念被賦予優先權而被看成是意識的現實化,把歷史當成自我意識,即被實體化了的主體的自我異化的產物,意識不僅脫離歷史的現實基礎而獲得了獨立化的外觀,還使意識、思想規定和支配人們的現實生活。從根本顛倒了存在和意識,生活和觀念的關系,因此,“顛倒性”是意識形態的基本特征之一,而這里的顛倒性主要是指觀念和反映對象之間的位置顛倒。
第二,“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和階級性。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和階級性是緊密相聯的。所謂虛假性,故明思義是指不真實性,但這里的虛假性不完全是指不真實性,因為所謂的真實與不真實是就其所服務主體和代表的利益而言的。在剝削階級社會里,作為統治階級利益反映的思想觀念,相對于統治階級利益而言,既是本階級利益的真實反映,也是維護本階級利益的工具。但是相對于勞動人民和被剝削階級來講,不僅不是真實的而且還是束縛自身的枷鎖。因此,對于被剝削階級來說,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就具有欺騙性。如封建社會的君權神授、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等觀念,對于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來講,即既沒代表他們的利益,又是控制他們安于現狀,服從統治的思想武器。所以,意識形態的虛假性是相對于服務的主體和起作用的功能而言,就是說在階級統治的社會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不但不代表勞動人民的利益,反而對其具有欺騙性。除此之外虛假性的含義,還包括當這個階級在歷史上不具有進步地位時,仍然維護這個階級的利益,對社會的發展就具有虛假性。如封建社會末期,封建統治階級及其所代表的思想成為束縛社會進步的羈絆,此時,他們的思想不僅對于被剝削階級來說是虛假的,而且對于人類社會發展來說也是虛假的,即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究其原因,這種虛假性來源于特定社會發展階段上存在的社會普遍利益的虛幻性,來源于大多數人的生存條件與其需要的對立。所謂普遍利益的虛幻性,是指“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也產生了單個人的利益或單個家庭的利益與所有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采取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 。就是說當統治階級利益不能代表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時候,又把自己的一己私利冒充為普遍利益,達到維護自己統治的目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說:“每一個企圖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就是說,這在觀念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 可見,虛假性的根源來源于世俗社會的不合理性,統治階級的把自己本階級的利益冒充為普遍利益,以期獲得其合法性地位。
第三,實在性和強制性。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隸屬這個階級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個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各種關系的表現,因而這也就是這個階級的統治的思想”。 這句話馬克思講了三層意思。其一,統治階級經濟上占統治地位思想上一定要占統治地位,就是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每個階級,集團的經濟利益一要通過政治和思想表現出來,而政治和思想一定是為自己的經濟利益服務的,是本階級經濟利益的集中表現。如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王權、貴族和資產階級為爭奪統治而爭斗,因而,在那里統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會是關于分權的學說,于是分權就被宣布為“永恒的規律”。它和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不同的地方只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因而它與本階級的利益一樣具有實在性。其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是制度化的思想體系,是現存統治關系的組成部分,就是說,它不僅具有實在性還具有控制性、規范性、約束性。雖然他不像槍炮一樣通過暴力起作用,但從它的功能看也是一種客觀的控制人們的力量。只不過它以觀念的形式再現并生產現存的社會關系,即把客觀上的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以觀念的形式再現出來,使人們認為凡是現存的都是合理的,達到認同現存社會制度的目的。我們把這種“意識形態”的作用稱為“軟國家機器”,在階級統治的過程中發揮著作為國家實體性存在所難以起到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意識形態論證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合理性。給人民以只有這種統治才能給他們安定和幸福生活的錯覺。二是,意識形態論證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自然性,給人民以只有順從這種統治而別無他途的錯覺。三是,意識形態論證統治階級進階級統治的公正性,給人民以只有在這種統治中個人才能充分實現自身存在價值的錯覺。其三,現存社會經濟關系是意識形態的基礎,只有鏟除觀念產生的根源才能消除觀念的控制。正如共產主義要同傳統的私有觀念決裂必須同傳統的私有制決裂一樣,只有鏟除世俗社會的虛幻性才能破除意識形態的虛假性。
第四,自協性。這里的自協性是指意識形態的主體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調節,甚至自我批判達到繼續維持統治的目的。意識形態不僅有為現在事物辯護的功能,必要的時候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自我批判,只不過這種批判,仍然是維護本階級的統治而已。正如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雖然是對早期放任自由主義造成的危機的批判形成的,但仍然是資產階級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作的自我調整。這是意識形態與錯誤觀念的區別所在。錯誤觀念之所以是錯誤的,是沒有正確地反映對象,要受很多方面條件的限制。就是說,錯誤的認識不一定是個人有意識造成的,而意識形態一定是統治階級有意形成并發揮作用的。針對這一點,馬克思和恩格斯強調:“他們還作為思維著的人,作為思想的生產者進行統治,他們調節著自己時代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 就是說,意識形態不僅再現現存的物質關系,還要為自己階級的利益需要再生產所需要的思想。
當然,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的思想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僅就這幾個特征來看,他已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意識形態的本質。顛倒性涉及的是意識形態的本體論內容,虛假性和階級性是與其代表主體的關系,體現的是意識形態的階級屬性問題,是統治階級的階級本質。實在性和控制性,涉及的是意識形態的功能和價值取向問題。(當然肯定意識形態的客觀性,并不等于就是肯定意識形態的正確性)。自協性,強調意識形態的自我調節性。這些特征在方法論上要求我們,不是簡單地否定意識形態的功能和作用,而是要具體地歷史地進行分析。這是我們分析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性質的方法論基礎。依據意識形態的以上特征,如果說新自由主義是當代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就必須證明,新自由主義具有以上特征并與古典自由主義的一脈相承關系。
二、古典自由主義的價值趨向
探討古典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關系,是確定新自由主義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性質的基本前提之一。為要闡明這一問題邏輯地應當闡明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古典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
自由主義思想在古代希臘已有萌發,但真正的興盛源自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反專制,爭自由的民主、平等、博愛、人權思潮。隨著歷史的演變,自由主義思想也出現了不同的階段,而關于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在今天的西方學術界也有各種版本,如美國思想家薩拜因在《政治學說史》中提出自由主義的三個先決條件:(1)個人主義,與任何形式的集體主義形成對比;(2)個人在社會中的相互關系可歸結為道德關系,因此,政治問題作為最后手段,應當由相互承認權利和義務來解決人與人的關系問題。(3)前兩者不是相互沖突的,人類個人的本性在于他本質上是社會存在。 國內有學者根據羅爾斯的論述總結出自由主義的六個基本原則。(1)自決原則:個人的生活只有在他們是自我決定的即自由選擇的意義上才是有價值的;(2)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國家應當保障每個人與他人的同等自由相容的最大的個人自由;(3)多元主義:存在著善的觀念的多樣性;(4)中立性:國家應當在各種生活方式與善的觀念之間保持中立。(5)善的原則:強調機會公平。(6)正當對善的優先性。正義(正當)原則約束個人對其自身善的行為的規范性。可見,自由主義討論的基本問題是自由、平等的權利問題。個人權利和政府權利的關系問題以及個人權利的根據、基礎問題。其基本原則是(1)強調個人主義,將個人的自由看作是整個社會建立和發展的根本,是一切政治權力的來源。(2)個人主義并不意味著每個人可以為所欲為,而受正當原則的約束。為此,自由主義主張建立民主政府,用以約束個人行為,保障個人權利。(3)最為主要的是,與個人主義一致,自由主義一直保留著對政府權利的一種不信任和恐懼感,因而主張控制政府的規模和權限。 當然關于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還可以概括許多方面,但最基本的是這三條原則。總之,古典自由主義在私有制的基礎上強調自由化、私有化和所謂的民主化。 第二,古典自由主義原則在不同領域的表現
古典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在社會各領域都有其表現。我們僅就經濟、政治、哲學等領域的表現作一分析。自由主義在經濟學上最典型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思想。斯密《國富論》的核心思想是,他把自私、自由、理性的“經濟人”假設作為整個經濟學研究的根本前提和出發點,認為充分的經濟自由是國民財富不斷增長的首要條件和基石,市場是促進經濟自由的最根本條件,人們出于利己心而達到利他的目的,他堅決反對一切阻礙經濟自由的政策和學說,由此論證自由貿易對于經濟發展的意義,極力提倡經濟放任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在政治上主要體現在自由與平等的關系、經濟權力和政府權力的關系的理解上。自由主義者所論的自由首先是政治和法律意義上的自由,包括個人在生活、言論、結社、從事經濟和社會活動上的選擇權。沒有選擇權,也就談不上自由,即便選擇權不是很大,但有選擇權比毫無選擇權有著明顯的區別。以此來評論政府的優劣,認為自由的制度表現為開放的選擇余地,而不自由的制度則盡量限制公民個人的選擇度。自由主義者經常強調經濟或結果平等的負面作用,他們所重視的是政治權利的平等和程序正義方面的起點平等。平等就其本來意義而言,是指人與人關系上的同等對待,不允許在身份、資格認定和性別等方面的歧視,后來自由主義主要關注人們之間的權利平等和通過勞動獲得財富的平等權利,強調的是人們之間競爭起點平等的重要性,不涉及由于市場競爭的經濟結果而導致人們實際收入、社會地位的差別的不平等。
自由主義在方法論上主要表現為個人主義,所謂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只是知識論意義上的關于個人與社會、集體不同地位、作用,意義和價值的一種解讀,雖然也涉及本體論意義上的含義,主要是知識論意義而言。個人主義方法論是以個人作為立論和論證的基礎,其他的原則都是從此推出來的,這種理論將個人作為社會分析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單位,其他一切組織、團體、社會甚至國家都可歸結為個人,這是判斷一種社會政策和價值觀的最終標準。個人自由度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出發點,也是所有社會政策和立法的基礎,由個人而構成的人群和社會,在發生學和本體論的意義上個人都具有優先性。
自由主義在哲學上的表現是,以不變的人的自私的本性和永恒的理性作為形而上學的預設的。就是說自由主義在哲學上有兩個預設。一是人生來就有追述自由、平等的權利,自私是人的本性。二是人生來就是有理性的。因為個人主義的基本信條是:每個人是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進這些利益的最佳判斷者,因而是有理性的。而經濟人假設本身是以自私和理性是人的本性作為前提進行論證的。這種不追問人的自私本性最初來源的作法和把“一切人生而平等”的信條用天賦人權加以概括,本身就不是哲學上的唯物主義方法。就是說自由主義的出發點就是個人主義。雖然起初的個人主義不一定就是指個人的財產權和政治權利。但在后來的發展中,個人主義主要強調的是經濟上的財產權和政治決定權中個人所處的核心地位。總之,古典自由主義所倡導的原則,是以私有制為基礎,以市場自由為依托,以資本獲取利潤為宗旨的。
第三,古典自由主義為資本主義的確立提供了思想基礎
我們知道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身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17世紀的自由主義強調個性解決和人權,主張代議制民主,反對宗教迫害,提倡信仰自由和政教分離,從根本上說自由主義是一種滿足和實現人的個性解放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最終把人當作目的而不是當作手段,這些對于反對中世紀的宗教統治,為資本主義的確立提供了思想武器。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講,“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成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把封建社會所特有的各種思想感情都溶化在資產階級。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計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同時,從自由主義在經濟上、政治上和方法上的作用看都是在為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提供思想武器的。個人的自由、平等,特別是把此歸結天賦人權,直接把人從封建制度和宗教統治下解放出來。資產階級經濟上的強大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權利。盡管哲學上關于人的自私本性和人是有理性的形而上學的預設是不科學的,但從價值觀層面看,仍是為人的發展反對宗教,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的。由于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是歷史的進步,因此古典主義具有歷史進步性。
三、新自由主義作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性質
資本主義發展到當代由國家壟斷向國際壟斷推進,必然在思想上和體制上清除各種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力量。而新自由主義就是適應這一過程的產物,因而具有當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性質。
第一,新自由主義是古典主義發展的必然。自由主義作為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產生發展的理論,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理論表現。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演進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再向國際壟斷的過渡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幾個不同階段。與此相關,思想上也經歷了古典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幾個階段。如果說古典自由主義是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的產物,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是針對古典自由主義所帶來的經濟危機而提出的,它奠定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思想基礎。20世紀70年代發生了二戰后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并出現失業與通貨膨脹并存的“滯脹綜合癥”,把資本主義推向一個滯脹時期,暴露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理論與政策的嚴重弊端,新自由主義應運而生。其實,凱恩斯主義也是自由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只是在強調私有化和市場經濟的前提下,擴大了一點政府干預的范圍和方式。
第二,新自由主義的基本內涵。新自由主義是20世紀30年代以后適應資本主義發展需要逐步形成的一個包括眾多學派的思想和理論體系。它的核心內容仍然是圍繞著自由、平等、個人權利和國家權利等問題展開。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經濟學上的新自由主義,是在與凱恩斯主義的爭論和反思政府對“市場失靈”的糾正方法的效果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即使在經濟學領域,新自由主也分為各種不同的學派,它包括以哈耶克為代表的倫敦學派,以費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以盧卡斯為代表的理性預期學派,以布坎南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和以拉費、費爾斯坦為代表的供給學派等。盡管各學派的觀點不同,其共性都在于推崇市場經濟和自由經濟政策,強調市場作用最大化和政府干預最小化,推崇私有制,堅持自由貿易原則。這些學派討論的問題,主要限于政府的活動范圍和方式上,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即二者合理邊界在何處,自由市場社會可以容許多大程度的政府干預?這種新自由主義在實踐中的體現可以用“華盛頓共識”代表之。所謂“華盛頓共識”的各種主張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全面的私有化,提出使國有企業私有化和鞏固私有產權的一系列措施;二是絕對自由化,包括外貿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三是全面市場化,反對政府干預。 政治上的新自由主義主要表現為對主權、人權,特別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的處理問題上。他們一方面用人權的旗幟攻擊別的國家;另一方面又用“人權高于主權”的口號干涉別國內政,置聯合國憲章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和國際法于不顧,用單邊主義行為(或用制裁或用戰爭)對自己認定的“現實威脅”和“潛在威脅”進行攻擊。在思想上妄圖用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發展模式“規制全球”。在哲學上強調理性的作用,特別是把科學技術理性推向極端,強調科學技術知識的至高無上作用,強調知識經濟是生產力發展的特定階段。我們當前所說的新自由主義主要指經濟領域的自由主義。實際上三者是不可分的,經濟發展既靠科技又靠政治,利用高科技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通過政治手段推行市場的國際化達到獲取他國利潤的目的。從新自由主義的基本思想看,他繼承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即市場化、自由化、民主化等基本內容。但是與古典自由主義相比,有了一些變化。其一,具有對當代資本主義的辯護功能。如果說古典自由主義為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推動社會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在歷史上具有進步作用的話,追求自由、平等、人權的價值追述至今仍有進步意義。新自由主義在當代的主要功能是推進資本主義在全球的霸權,具有為資本擴張進行辨護的功能。其二,在經濟學領域,新自由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相比更強調了市場制度層面的架構。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對競爭性的市場是根據論定的參數孤立地作出反應的,并且所有的信息都是通過市場上形成的價格傳遞的。就是說他們關注的主要是市場的運作,同時又假設市場中能夠存在各種行之有效運作的各種制度,但對于制度如何形成則略而不提,而新自由主義與這種傳統不同,他們主要集中于市場運作的各種制度基礎,認為市場的效率直接取決于這些制度層面的架構。 其三,在實踐上二者起作用的范圍和影響也不同,古典自由主義雖然是世界范圍內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產物,但他起作用的范圍主要限于本國和西歐。而新自由主義思想不僅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一國的統治,還要涉及到當代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以及和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資本全球化過程,直接面對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關系特別是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問題。其四,新自由主義更突出功利和實用的內容。新自由主義就是在古典自由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是說古典自由主義不強調效用,而是說他們是強調天賦人權和抽象的平等主要是斬斷各種束縛自身發展的關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思想武器,而新自由主義更突出經濟的發展和利潤獲得的效用。因此,新自由主義思想家不再著重強調天賦人權和抽象的平等,而是轉向了以個人利益為基礎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以英國邊沁為主要代表的功利主義把功利和幸福獲得的多少看作是判斷道德、政治和法律的根本標準。他們雖然仍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公民的平等,但主要強調的是自由貿易,自由競爭和言論的自由。把國家只看作自由的保護者,和醫治資本主義弊端的主要政治手段。以美國皮爾士、詹姆士、杜威等人為代表的實用主義,主要強調行動、實踐、生活,其核心思想更是追述“成功”和“實效”。他們將實證主義功利化,把“經驗”和“實踐”歸結為行動的效果,把知識歸結為“行動的工具”,把“真理”歸結為有用、效用或行動的成功,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第三,新自由主義適應了資本全球擴張的內在需要。
我們知道資本的本質就是無止境地榨取剩余價值,當資本主義“滯脹綜合癥”的出現,表明資本主義獲取剩余價值的生存條件和客觀條件在國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資本必然沖出國內向國際尋找出路,通過產業資本帶動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使資本國際化,出現了跨國資本和跨國資本家階級。就是說資本自由化的浪潮。這種浪潮從根本上說是資本打破壁壘、消除管制從而在全球范圍內爭取自由、謀求利益和實現擴張的運動。而新自由主義大肆鼓吹的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全面地開放市場等就是這種資本擴張的理論基礎,是國際壟斷資本形成的思想武器。如上所述,資本本國資源的有限性不能滿足本國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需要,必須尋找別國的資源作為出路,這使資本必然在某種程度上受制于他人。為了擺脫這種制約,達到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利益的目的,需要在政治上干涉、甚至控制別的國家,遏制別國人民政治上的反抗。資本向外的擴張,必然需要思想上的論證和指導,并通過思想對別國進行多方面的思想控制,解除這些國家的人民思想上的抵制。例如,世紀之交的“人權高于主權”宣傳,正是資本主義國家出于資本擴張的經濟需要和與之相隨的“一統天下”的政治需要出籠的。“人權高于主權”論將人權與主權對立起來,企圖用人權來貶低和否定主權,從而給他們的干涉行為罩上一層正義的光環。正如鄧小平指出,西方國家利用人權問題對其他國家進行指責“實際上是搞強權政治、霸權主義,要控制這些國家,把過去不能控制的國家納入他們的勢力范圍”。
第四,新自由主義作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主要特征。
從上面的內容看出,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觀念具有意識形態的一些特征,其一,辯護性,從上述可以看出,自由主義自產生以來都是為資本主義的需要服務的,為解決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不斷提出的理論和政策主張。只不過是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因此,不管是古典自由主義,國家干預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都是為資本統治服務的,是資產階級利益的本質表現。古典自由主義適應了資本主義取代封建制的需要具有歷史進步性,而新自由主義適應了資本擴張的需要其辯護性要大。這就要求我們歷史地、辯證地的方法對待自由主義。其二,虛假性:如上所述,對于反映特定階級利益而言的意識形態,具有為自身辯護的功能,對于勞動人民來講,具有欺騙性。不管是古典自由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自由和平等是他們談論的永恒話題。但不管是自由還是平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所謂“自由”就是對權利的要求,無非是奪取并掌握尚未獲得的權利,保持和擴大已有的權利。當資產階級取得政權成為統治集團以后,所講的“自由”就變成反對弱勢群體并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實現資本獲利的絕對自由。當今所推行的各種自由化,表面看來,冒似自由化,實際上在條件技術,能力即生產成本不平等的條件下講自由,只能是強者對弱者的自由。因而,全面的自由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陷井大于機遇,全球范圍內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就是明證。同樣,他們所講的“平等”也是一種陷井。一方面,他們所講的平等只是“機會平等”即形式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正如馬克思所分析的那樣,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形式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等價交換原則掩蓋著資本和工人交換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又以“維護人權”為由進行各種方式的戰爭。2001年以“反恐”為由進行的阿富汗戰爭,以及2003年以“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進行的“打伊倒薩”的戰爭。這些充分表明資本主義“自由”“平等”的虛偽性和對第三世界人民的欺騙性。如果說古典自由主義在資本主義初期具一定有進步作用的話,那么新自由主義除了留下抽象的追求自由,平等的價值取向,實際上已成了資本擴張和霸權的武器,更具辯護功能。自協性。資產階級自始至終都是作為一個階級的主體,在為自己的生存發展進行的自我調整。不管是古典自由主義,凱恩斯的保守主義,還是當代的新由主義都是資產階級為解決自身的矛盾進行的調整。
根據以上的內容,可以得出三點結論:其一,根據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的一般特征的分析,新自由主義既是古典自由主義發展的必然,又是適應當代國際壟斷資本需要的產物,和古典自由主義相比更具有對資本主義的辯護性和對非資本主義國家人民來講的欺騙性,因而,具有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性質。其二,堅持客觀分析與階級分析統一起來評價新自由主義,從古典自由主義到當代的新自由主義,都是適應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而出現的。其中既有反映資本主義生產中包含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規律,又具有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特征。因此,在對待古典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態度上,不能不加區別地一概而定,而應該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地、歷史地、階級分析的方法,既看到反映資本主義生產規律的性質,又看到為資本主義辯護和欺騙他國人民的意識形態性質。如果只看到前者看不到后者,只會跟在新自由主義后面把中國引向歧途。如果只看到后者看不到前者,會影響吸收資本主義中包含的社會化生產的科學思想。其三,堅持歷史分析與辨證分析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分析與唯物辯證的分析是統一的,歷史的也是具體的,我們只有堅持不同階段的歷史分析才能真正地作到唯物辯證的分析。以此對待自由主義,就應該區別不同的階段,不能把古典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等同起來。雖然從古典自由主義、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再到新自由主義都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但他們在不同的階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古典自由是適應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的需要而產生的其進步性大于危害性,而新自由主義是適應國際資本擴張的需要,對于弱小國家更有欺騙性。如果不加區分,也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因此,客觀地分析理性地對待,是對待新自由主義的態度。
(《環球視野》第340期,網摘)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