灄水農夫:暗夜沉沉有時盡,曙光燦爛無限美
——讀念人長篇小說《曙光》有感
作家念人出了新著《曙光》,筆者有幸一讀為快,談一點讀書體會。
以前看過念人的《南國三部曲》,留下深刻印象,看完了《曙光》,我覺得這部新作是念人創作實踐的延伸,作品中既保持了原有的藝術風貌,又有新的突破,展示了作家契而不舍,不懈追求的精神。
這部作品以反腐敗為突破口,以王學瑞、莫小兵為代表的先進共產黨人與潘沿美為代表的腐敗集團之間的斗爭為線索,展現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揭示了時代主題,弘揚了正氣,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聲。這部小說與普通反腐小說不同之處就在于,它把反腐斗爭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并將其放在更加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因此對于揭露社會的真實,反映時代的內含更加深刻有力。正如作家自述“反腐敗與反資本主義復辟相結合,才能徹底根除腐敗。”可以說這句話是正是這部作品的靈魂,也是作家進行創作探索的指針。
我覺得這部作品至少給我們兩點啟示:
一是文學藝術要反映現實斗爭。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表面歌舞升平,實則暗流涌動,社會兩級分化劇烈,貧富懸殊前所未有,階層固化日益顯現,三十多年的改革開發已耗盡全部動力,社會矛盾聚積日漸趨于白熱化,歷史發展的滾滾車輪已將中國帶到一個新的轉折關頭。在這樣錯綜復雜、 劇烈變遷的社會大背景下,人民群眾的斗爭生活無疑具有極其豐富和深刻的內涵。作為有志氣的作家,是遠離社會生活,無視人民群眾的偉大斗爭,還是直面現實,積極參與到轟轟烈烈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中去,正是檢驗一名作家藝術家是否具有人民性的關鍵。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作品的主人公王學瑞還是作家念人本身,不僅用其飽滿筆墨生動描繪了時代生活畫面,而且親身參與到了現實生斗爭生活中去,使其作品體現的藝術真實與社會真實水乳交融,從而獲得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正是在這一點上,有人認為,作家就應該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以觀察者而不是參與者的身份來進行創作,據說只有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也就是超脫意識形態的政治,才能獲得表達的自由,創作出更富有洞見的作品。事實上,不要說不可能有真正超脫政治的文藝作品,即便作家藝術家本身又怎能真的做到凌駕于現實生活之上,相反,作家藝術家唯有深入社會生活,以主人公的精神參與到現實的斗爭實踐,才能獲得創作的源泉,并揭示深刻的社會本質。這就不禁聯想到毛主席對魯迅評價,他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可見,不參與到實現的斗爭而且在現實的斗爭中勇往直前,魯迅又何以成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一名作家參不參與到現實斗爭,站不站到勞動人民一邊,并與勞動人民共同奮斗,是先進的文學藝術家與一般或落后的文學藝術家的分野,是革命的文學藝術家與不革命反革命的文學藝術家的分野。
二是文學藝術要反映勞動人民的呼聲。顯然,作為一個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其創作不可能僅僅為了抒發個人的小情小調,也不為了是嘩眾取寵,粉飾太平,求取名利。藝術的價值就在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將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進行藝術的表達,將他們的苦痛和渴望凝聚成生動形象的藝術關照。顯然,在我們這個劇烈變動的年代,一方面是上層既得利益精英集團的瘋狂享樂,窮奢極欲,另一方面則是工農大眾淪為社會底層弱勢群體,在殘酷的現實壓力下,痛苦掙扎,無奈煎熬,他們被迫發出自己的吶喊。我們能看到,在念人的這部作品中不僅揭示了潘沿美這樣的腐敗分子腐化墮落,紙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以生動的筆墨刻畫了像王學瑞這樣被打壓的壓迫到社會底層的普通人的苦難,正是經過苦難生活磨煉,使王學瑞作為一個作家、干部更加深刻地體驗到勞動人民的痛苦,與勞動人民的感情也更深了,也就更加堅定了與腐敗分子作斗爭的決心和回歸社會主義的信念。文學藝術要反映人民的呼聲,就必然要求作家藝術家深入火熱的實現生活,并且切實地實行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在與工農群眾的共同生活斗爭中不僅傾聽了解人民的呼聲,而且把反映和實現人民的呼聲作為自身努力奮斗的方向。在這部小說中,不僅描寫到王學瑞、莫學兵等共產黨先進分子與直接壓迫自己的潘沿美等腐敗分子展開了堅決斗爭,而且還以飽滿激情熱情謳歌了他們積極參與首都工人階級和廣南省農民群眾的反腐維權斗爭,并將反腐維權斗爭與回歸社會主義的實踐結合起來,這樣就不僅使小說的主題得到升華,而且令勞動人民的呼聲得到深切體現,這樣就使斗爭的方向更加明確,斗爭的目標也更加清晰。
當然,反映勞動人民呼聲并不是簡單地復述作為個體的勞動者的訴求或者將其匯總,而是從勞動人民作為階級的整體來表達他們的愿望和理想,要在斗爭實踐中通過先進分子的引領,教育和引導勞動群眾獲得階級的自覺,明確階級的目標。正像革命導師的教導,工農勞動者本身不會自動獲得建立社會主義的思想意識,必需有革命先進分子的灌輸引導一樣,工農勞動者同樣也不可能自動獲得回歸社會主義的思想意識,同樣也需要革命先進分子的灌輸引導。這些革命先進分子就像毛主席所教導的“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小說中的王學瑞、莫小兵無疑就是這樣的“革命的種子”,他們在廣大的工廠、農村與勞動群眾相結合,領導勞動群眾展開轟轟烈烈的斗爭,喊出了勞動人民的呼聲,也正實踐著勞動人民的呼聲。
作為一部典型的左翼文學作品,念人同志的《曙光》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想象力,展現了作家藝術創造的潛力。然而,我們知道,現今時代大背景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由低潮向高潮過度的時代,去革命去政治化,甚至污蔑革命、反革命惡浪還異常洶涌,資本勢力客觀上還相當強大,這就使我們的左翼文學創作相對處于一種不利的形勢,一定程度上來講也制約了文學藝術表達的空間,這就對文學藝術家的突破形成了挑戰。而挑戰同時也就蘊含了巨大機遇,偉大的作品和作家往往正是在這一艱難過程中通過艱苦磨礪脫穎而出的。正如革命導師恩格斯的教導:“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最后出現的結果就是誰都沒有希望過的事物。”文學在反映現實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合理想象揭示社會發展規律,甚至預見未來,但文學畢竟代表不了歷史的敘述,它只是對于未來社會的一種啟發式聯想,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理論上也許有無限種可能,但只有一種可能是必然的,那么不同文學作品所揭示的可能性實際上是為我們拓展了藝術想象的空間,實在沒有必要如同按圖索驥式地苛求于人。
正因為念人同志在創作道路上的不斷索求,永不止步,促使他的作品在堅持獨特風貌的前提下,藝術風格和思想內含都在不斷向著更加豐滿和成熟方向前進。在《曙光》這部新作中,一方面我們不僅能看到其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日臻成熟完美,如表現王學瑞與潘沿美的斗爭過程,尤其是對潘尚美這一腐敗分子的形象塑造,具有典型人物的水準,想來每個讀者都會有真切的感受。另一方面其革命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進一步得到渲染發揮,如小說中相當篇幅描寫的三反斗爭的勝利,王學瑞、莫小兵領導廣南工農群眾回歸社會主義的勝利等等,無疑具有強烈的革命浪漫主義色彩。我們注意到,這種革命浪漫主義雖然有其歷史傳統的延續性,但又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作家基于藝術塑造的一種創作探求。這種革命浪漫主義色彩,實質上體現了作家身上那種領先時代的進取精神,雖然我們的作家往往是充滿激情的,藝術想象的翅膀飛得很高很遠,但有可能現實卻相對還在躊躇而行,這只能說是藝術的另一種魅力,或者作為一種藝術美學的體現。
近年來,左翼文學有異軍突起之勢,一批左翼作家勇敢地站到了時代前列,奉獻出了很多反映現實生活和斗爭的優秀作品,念人同志無疑是其中有分量的一位。我們為念人同志感到高興的同時,也通過念人同志的創作,深深感到左翼文學的突破和發展之路還任重道遠,異常艱難,但正像念人同志《曙光》所揭示的,無論是中國的社會現實,還是左翼的文學的創作之路,必然是“暗夜沉沉有時盡,曙光燦爛無限美”!
2016-2-2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