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的石油資源已關乎美國的戰略利益”,美國主管非洲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沃爾特·坎斯坦納(Walter Kansteiner)在2002年表示。達爾富爾和乍得不過是美國對伊拉克政策的翻版,美國企圖通過“其他方式”——控制全球石油資源——來控制中國的石油來源。中國成為美國全球石油控制戰略的攔路虎,尤其體現在非洲。美國五角大樓針對石油的新型冷戰已悄然打響,達爾富爾成為首個戰場。
早在2002年,美國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沃爾特·坎斯坦納就說過:“西非的石油已關乎美國的戰略利益。”達爾富爾和乍得所發生的一切,不過是美國對伊拉克政策的翻版,目的就是從根本上控制中國的海外石油來源。然而,中國卻四處“挑戰”美國的石油霸權,這在非洲尤為明顯。五角大樓的對華石油冷戰已黑云壓城,達爾富爾就是揭幕之戰。
命系石油
1994年,中國從石油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這一轉變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意義深遠,也讓美英統治集團染指中國的能源命脈成為可能。中國的汽車行業發展迅猛,2010年的保有量高達1990年的90倍,有人甚至預測2030年之前就會超過美國。此外,石化、交通領域對石油的需求均有增無減,因此確保石油供應就成為中國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1999年,中國開始在蘇丹投資石油開發,計劃鋪設1,500公里長的管道,把蘇丹南部的石油輸送至紅海之濱的蘇丹港,然后轉運中國。不久,中國又在南部的達爾富爾發現了儲量豐富的油田。2005年4月,蘇丹能源部長在喀土穆對外界宣布,達爾富爾地區發現了巨型油田,預計不久就能實現日產石油50萬桶。國際地質學家認為,達爾富爾、乍得、喀麥隆所在的盆地可能蘊含豐富的石油,堪與沙特媲美,該油田的發現不過是冰山一角。[1]
這無疑讓華盛頓坐立不安,早已在蘇丹埋下的導火索被迫不及待地引燃了。
隨即,武裝分子從鄰國乍得越過地處沙漠的兩國邊境,在達爾富爾大肆制造屠殺、強奸等滅絕人性的事件。他們的暴行背后都有西方情報機構的支持,可以說是華盛頓拉開了“達爾富爾種族屠殺”的大幕,目標是為北約介入制造借口,讓中國在當地的石油美夢徹底破碎。
達爾富爾真相
達爾富爾戰略地位顯赫,毗鄰乍得、中非、埃及和利比亞。那里發現石油之后,北京進一步拓展和非洲國家的關系,目的之一就是資源,石油自然首當其沖。
中國為非洲發展提供的貸款無任何附加條件,相比之下,美國通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施加影響的慣用做法備受冷落,這讓華盛頓怒不可遏。試想,當中國既慷慨解囊又援建公路和學校時,有誰愿意捧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苦酒不放手呢?
2006年11月,北京舉辦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規模前所未有,40多位非洲首腦出席,其中就包括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馬里、安哥拉、中非、贊比亞、南非、蘇丹等國家。
期間,中國和尼日利亞、南非簽訂了石油協議。協議總額達22.7億美元,中海油獲得尼日利亞一處大型近海油田45%的股份,著手擴大那里的石油產量。到2008年,中國從該項目得到日均17.5萬桶原油的回報。而此前,尼日利亞一直被華盛頓視為埃克森-美孚、殼牌、雪佛龍等美英石油巨頭的地盤。
2006年,中國約30%的進口原油來自非洲,中國對尼日利亞、安哥拉、莫桑比克的投資超過80億美元,還與加納協商12億美元的電氣化改造貸款,這些都沒有任何附加條件。與此相比,受美國操縱的世界銀行對南部非洲地區的投資總共才23億美元,而且條件苛刻。
北京的石油外交引來了華盛頓的無端指責,稱“從源頭控制石油”十分不當。但不要忘了,至少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外交的重點一直是確保在全世界獲取石油。[2]
自1999年以來,中國累計在蘇丹投資達150億美元,中石油是蘇丹最大的外資公司,僅油田開發就投資50億美元,還在蘇丹境內鋪設了一條管道,從取得租讓權的1區、2區、4區通往蘇丹港。2005年,蘇丹成為中國海外石油的第四大進口國,到2006年,中國進口石油的8%來自蘇丹南部地區。蘇丹日產石油50萬桶,運往中國的石油占到其總產量的65%-80%。同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日進口650萬桶,年增長約30%。據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估計,中國幾年內就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頭號石油進口國。這一現實成為中國擴大非洲外交的動力。
蘇丹的油田主要集中在南方,那里長期動蕩不安。叛亂活動主要受到美國的暗地支持,目的就是把盛產石油的南方從以穆斯林為主的北方分離出去。2005年4月,蘇丹政府宣布在南部地區發現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油田,美歐主流媒體不但充耳不聞,而且使勁炒作達爾富爾爆發的沖突。
華盛頓派國務卿鮑威爾出面,譴責喀土穆政權在達爾富爾的“種族屠殺”行為。但此事之前并無真憑實據,只有華盛頓和其麾下的非政府組織給達爾富爾貼上“種族屠殺”的標簽。如果這種做法被國際社會接受,就等于為北約在蘇丹進行政權更迭大開綠燈,華盛頓可以輕松染指蘇丹的主權。為達到渲染的目的,“華府”甚至拉上了好萊塢影星喬治·克魯尼,此人剛被媒體披露為同性戀,巴不得利用人權這樣的話題來為自己貼金。
在2006年11月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的一次在線采訪中,負責人口、難民和移民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埃倫·紹爾布賴直言不諱:“達爾富爾發生的種族屠殺是對人權的肆意踐踏,美國對此高度重視。”小布什政府一再強調,達爾富爾種族屠殺早在2003年就已開始,但意大利法官卡塞斯率領的聯合國5人調查組在2004年的結論卻不同,他們認為達爾富爾沒有發生種族屠殺,只是存在嚴重的侵犯人權現象。[3]
在達爾富爾,反對蘇丹總統巴希爾的有兩個組織,一是人多勢眾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二是正義公平運動。約翰·加朗是蘇丹人民解放軍(蘇丹人民解放運動武裝力量)的首領,此人曾在臭名昭著的美國班寧堡特種部隊學校受訓,一直到2005年去世,他一直是美國在該地區重點扶植的對象。自從蘇丹南部發現石油后,美國就往那里運槍運彈,為當地的沖突火上澆油,導致上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沖突地區的武器多由軍火商具體操辦,其中不乏維克多·布特之流,此人曾是克格勃的間諜,現在把生意做到了美國。
2003年2月,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總書記馬納韋以政府無視達爾富爾地區為由,號召向巴希爾政權發動進攻,目的是在蘇丹建立聯合民主政權,其實就是政權更迭。[4]
2006年2月,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北約在達爾富爾部署軍隊,同時請求聯合國給予在當地的“維和”部隊更大授權。一個月后,小布什總統呼吁北約增兵達爾富爾,目的就是控制中國潛在的石油來源。雖然達爾富爾處于聯合國和非盟混合維和部隊的保護之下,但負責聯合國特派團的英國人托尼·普雷納和其下屬利用職權為當地叛亂分子提供武器,蘇丹政府多次予以譴責。[5]
與此同時,五角大樓不忘加緊訓練非洲叛軍,把過去幾十年培訓拉美反政府武裝的一套把戲又拿了出來。“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計劃”就是專為乍得、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喀麥隆和中非等蘇丹周邊國家量身定做的。要知道,蘇丹人民解放軍、全國民主聯盟(蘇丹反政府運動的聯合組織)、東部陣線以及達爾富爾叛亂分子都得到厄立特里亞的支持,有些還把總部建在那里。
埃克森-美孚和前國務卿賴斯的雪佛龍在鄰國乍得有生意,他們投資37億美元修建了一條石油管道,起點是乍得中部靠近達爾富爾的多巴,終點是喀麥隆境內大西洋沿岸的克里比,日輸送能力16萬桶,為美國煉油廠提供原油。2003年,正當“達爾富爾種族屠殺”被大肆渲染之際,乍得-喀麥隆輸油管道也開始正式運作,美國由此獲得了控制達爾富爾石油的立足之地,可以把中國潛在的石油來源據為己有。
為了獲利,他們不惜和乍得“終身”總統伊德里斯·代比相互勾結。總統其人專制腐敗,曾被指控為達爾富爾叛亂分子提供美制武器。代比還加入了美國歐洲司令部的泛薩赫勒倡議,訓練其軍隊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而達爾富爾地區多數部落的信仰正是伊斯蘭教。
依靠美國的軍援和訓練,代比在2004年發動了第一次暴亂,拉開了達爾富爾沖突的大幕。總統衛隊中有不少人來自達爾富爾,代比就利用他們為反政府組織提供越野車和武器。事實上,美國政府對代比的支持就是達爾富爾流血沖突的導火索。蘇丹政府雖采取了行動,但卻以失敗告終,悲劇愈演愈烈。[6]
非洲問題專家基思·斯諾指出,“美國實現在達爾富爾乃至整個非洲之角的軍事企圖,目前主要靠部署在達爾富爾的非盟維和部隊,北約為這些所謂的‘中立維和部隊’提供地面和空中支援,美國則在后面坐鎮指揮。蘇丹境內狼煙四起,既有美軍的秘密行動,也有美國訓練的‘叛亂組織’,他們從鄰國烏干達、乍得、埃塞俄比亞潛入蘇丹,而那些國家也不乏美軍的身影。”[7]近年來,美國國際開發署對乍得等南部非洲國家的發展援助大幅削減,但軍援卻節節攀升。
相反,北京卻向乍得及整個非洲地區伸出援助之手。2006年,中國政府領導人訪問了至少48個非洲國家,當年8月,北京接待了來訪的乍得外交部長,雙方恢復了自1997年以來中斷的外交關系,中國也開始從乍得進口石油。乍得外交部長宣布,中國投資乍得石油開發一事“進展順利”,稱中國提出的條件“比乍得之前與西方簽署的合同更為公平”。[8]
說來難以置信,中國對乍得的經濟投資對于平息達爾富爾沖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一點非洲聯盟和聯合國維和部隊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但是,華盛頓和雪佛龍總部的一幫人卻因此大為惱火。
資源冷戰
小布什政府在非洲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國設立新基地,同樣也是出自對石油的興趣。該基地距幾內亞灣200公里,可以控制從安哥拉到剛果、加蓬、赤道幾內亞、喀麥隆和尼日利亞的整個幾內亞灣地區,而這里恰是中國近期外交和投資的重心。
中國進口的蘇丹石油主要來自蘇丹南部,該地區在2011年宣布成立南蘇丹共和國,這為五角大樓插手創造了絕佳的條件。盡管華盛頓一直在幕后為南蘇丹獨立出錢出力,但表面上仍小心謹慎地與其保持距離,不愿成為第一個與之建交的國家。到2012年1月,局勢變得清晰起來,南北蘇丹無法就石油收入分配達成一致,南蘇丹宣布停止向北部輸油。與此同時,南蘇丹新聞部長本杰明宣布已與肯尼亞達成諒解備忘錄,雙方將修建一條通往肯尼亞港口拉姆的輸油管道,他還強調,大約1個月左右資金就能到位,工程預計在10個月內完工。[9]
肯尼亞是美國非洲司令部的橋頭堡,讓南蘇丹的石油改道肯尼亞,華盛頓就能對中國的海外石油來源做手腳。南蘇丹占到原蘇丹石油總產量的90%,所以不難理解,南北分治后每天運往中國的35萬桶原油為何戛然而止。類似的手段不一而足,目的都是為了破壞2006年后不斷深化的中非關系。
雖然中國在非洲的石油戰略極其明智,但美國的非洲司令部正步步設防,令中國在非洲舉步維艱。
美國在非洲發動代理人戰爭,秘而不宣的目的之一是阻止中國獲取那里豐富的礦產資源。1997年,洛朗·卡比拉領導的反政府武裝推翻了蒙博托32年的統治,扎伊爾共和國隨即更名為民主剛果共和國,當地人則稱自己的國家為剛果-金沙薩。
剛果東部與盧旺達和烏干達接壤,毗鄰東非大裂谷,基伍省的礦藏尤為豐富,是地質學家公認的礦產寶庫。
除了石油,剛果還有世界半數以上的鈷、1/3的鉆石、3/4的鈳鉭鐵礦,這種鐵礦是電腦芯片和印刷電路板的重要原料,制造手機、電腦及其他現代電器必不可少。
美國礦業集團為卡比拉上臺可謂立下汗馬功勞。集團總部曾設在阿肯色州的霍普,那里也是克林頓家族的地盤。集團的主要股東均為克林頓擔任阿肯色州州長期間的密友。在蒙博托倒臺前幾個月,盤踞在扎伊爾東部的卡比拉早已和幾家美英礦業公司談妥,其中就包括美國礦業集團。在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干預下,蒙博托的獨裁統治被迫中止。
1997年4月,也就是蒙博托逃亡的前一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一份報告中建議,為迅速恢復當地經濟,應當“盡快全面暫停貨幣發行”。卡比拉上臺后僅幾個月,該組織就敦促新政府凍結公務人員的工資,以便“恢復宏觀經濟穩定”。由于通貨膨脹,普通民眾的工資降至每月3萬新扎伊爾,才相當于1美元。
加拿大經濟學家喬索多夫斯基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舉無異于將當地民眾推入貧窮的深淵。雖然打著戰后經濟重建的旗號,實際上卻是給剛果內戰火上澆油,近200萬人在戰亂中死亡與他們不無關系。
華盛頓對洛朗·卡比拉其實也不是那么滿意,所以他在2001年也難逃被暗殺的厄運。洛朗·卡比拉的繼任者是其子約瑟夫·卡比拉,也是剛果首任民選總統,看起來他比父親更注重民生。
矛頭直指中國
2007年2月,為應對中國在非洲如火如荼的能源外交,小布什政府下令組建非洲司令部,其使命不但包括“以軍事行動為美國的非洲政策提供支持,與53個非洲國家建立軍事關系”,還包括密切配合美國駐非洲使館及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工作,“對于國務院在非洲的一切活動,非洲司令部將提供人員和后勤支持,以更好地提升非洲國家的安全能力”[10]。
2008年,在即將對非洲8國展開12天的國事訪問之前,胡錦濤主席宣布對非洲提供為期3年的30億美元優惠貸款,同時擴大對非援助,這是他2003年上任以來第三次訪問非洲大陸。在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胡錦濤主席曾宣布為非洲提供30億美元貸款和20億美元出口信貸。
華盛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讓美國非洲司令部展開行動已是燃眉之急,地緣戰略意義非同小可。2008年10月1日,該司令部正式開始運作,總部駐地設在德國斯圖加特。
2008年10月27日,非洲司令部司令沃德上將在華盛頓對國際維和組織發表演講,他把自身使命概括為“與美國政府和其他國際伙伴充分協調,加強對非洲的軍事交往及相關軍事行動,促進非洲的安全與穩定,從而為美國的非洲政策提供支持”[11]。
這一表態鋒芒畢露,針對的就是中國在非洲經貿領域不斷擴大的影響。事實上,正如華盛頓上上下下公開表示的那樣,組建非洲司令部,就是要把矛頭對準中國在非洲的存在。
中國政府對此明察秋毫,從容應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非洲的援助不但條件苛刻,而且最終給受援國留下的都是爛攤子。中國從不這樣做,不但提供優惠貸款,而且幫助修建公路和學校等基礎設施,因而贏得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尊敬。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0月下旬,也就是該司令部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剛果叛軍首領洛朗·恩孔達指揮人馬包圍了北基伍省的戈馬市,要求與總統約瑟夫·卡比拉談判,條件之一就是讓總統取消一項與中國簽訂的90億美元的合同。合同規定中國為剛果完成價值60億美元的道路、水電、醫院、學校等基礎建設,并修建通往加丹加省和馬塔迪港的鐵路,另外30億美元中國用來開發剛果授權的銅礦和鈷礦。
彼得·范博士是華盛頓的內幕人士,與新保守派的保衛民主基金會來往密切,也是國務院和國防部的顧問。他公開承認,非洲司令部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獲取非洲豐富的石油和其他戰略資源……包括保證這些資源的安全,不讓中、印、日、俄等國壟斷或獲得特別待遇”。
在2007年組建非洲司令部的國會聽證會上,范博士表述說:
“中國經濟充滿活力,過去20年的年均GDP增幅達9%,為保持高增長,中國對石油和其他資源貪得無厭。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中國對此覬覦已久。中國所需原油的一半都要進口,現日均進口原油260萬桶,其中約1/3來自非洲,尤其是蘇丹、安哥拉、剛果。由此可以判斷,北京近期海外戰略利益的重點就在非洲。去年,中國政府發表了關于非洲政策的第一個白皮書。”
“當前美國在全球的真正競爭對手是中國,雙方都力圖擴大影響,同時確保對資源的獲取。非洲,尤其是富含石油的非洲西海岸,將在美中戰略競爭中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舞臺,這已經成為眾多分析人士的共識。”[12]
利比亞禍起石油
2007年10月,作為中國石油領域的領軍企業,中石油與乍得政府簽署了共同修建煉油廠的協議。2009年,一條從中資油田通往煉油廠的300多公里長的石油管道破土動工。與此同時,有西方背景的非政府組織開始大肆聲討管道對環境的影響,但是,雪佛龍2003年在乍得開采石油時,這些非政府組織卻三緘其口。
2011年7月,慶祝中國和乍得合作的第一個煉油廠竣工的儀式隆重舉行,該廠就建在首都恩賈梅納附近[13],與中國在蘇丹達爾富爾的大型石油項目僅咫尺之遙。
據地質學家估算,達爾富爾-乍得-喀麥隆地區石油儲量極為豐富,堪比沙特。控制該地區對五角大樓的對華遏制戰略至關重要,這相當于控制了中國石油進口的閥門。
美國對華石油戰的下一步棋就在利比亞,卡扎菲控制下的利比亞成為美國對華全面石油戰的絆腳石。所以不難理解為何美國一方面忙著讓南蘇丹獨立,另一方面急于鼓動當時還形單影只的叛亂分子推翻卡扎菲,這些都是五角大樓全方位主導戰略的重點。遺憾的是,中國在安理會表決時并未否決北約設立“禁飛區”,這在無形中為美國打開了方便之門,的黎波里和利比亞全境遭到狂轟濫炸在所難免。
西方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突尼斯、埃及發生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以及南部蘇丹獨立的全民公決,背后的關鍵推手都是美軍非洲司令部。北京對此洞若觀火。
如果我們看看非洲大陸的地圖,再想想美軍非洲司令部的職能,美國試圖控制中國戰略物資來源的目的便昭然若揭。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北約在利比亞瞄準的就是高品質的石油,但這與美國自身的能源保障并無關系,主要是為了掌控中國石油進口的兩大源頭——非洲和中東。說白了,就是要控制中國。
利比亞北靠地中海,與意大利隔海相望;西接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南臨乍得;東邊是蘇丹、南蘇丹、埃及。戰略地位可見一斑。非洲司令部如能控制利比亞,就相當于為長期控制非洲及其資源打開了方便之門。
2006年的數據表明,利比亞已探明石油儲量可能占非洲的35%,高出尼日利亞,居非洲第一,但卡扎菲一直對其優質低硫原油實施嚴格的國有化。意大利埃尼集團此前一直是利比亞石油的最大投資商,近年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石油公司也獲得了特許權。
所以不難理解卡扎菲被推翻后,反對派控制的阿拉伯灣石油公司公開對路透社表示:“我們和意大利、法國、英國的公司合作沒有任何障礙,但和俄羅斯、中國、巴西的合作可能會存在一些政治問題。”[14]后三個國家主張以談判方式解決利比亞內戰,還要求北約停止在利的軍事行動。
但是,要想完全控制中國的石油來源,非洲僅是美國的全球戰場之一。
布局也門
在波斯灣和非洲通往中國的海上“咽喉要道”,五角大樓暗中排兵布陣。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不斷增兵也門,該國北靠沙特,西臨紅海,南接亞丁灣,直通阿拉伯海,雖算不上不毛之地,也與對面頻登國際頭條的索馬里不相上下。美軍方和情報部門的意圖很明確,借口索馬里海盜和也門所謂的基地組織死灰復燃,來控制曼德海峽這個世界最重要的石油通道。[15]
也門局勢動蕩加劇的轉折點是2009年12月25日,美國假戲真做,逮捕了23歲的尼日利亞人阿卜杜勒·穆塔拉布,他乘坐西北航空公司的飛機由阿姆斯特丹飛往底特律,罪名是涉嫌攜帶內衣炸彈。此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報道接踵而來,眾口一詞地“懷疑”他在也門受過恐怖襲擊的訓練,據報道,穆塔拉布也承認自己受基地組織也門分支的指派。于是,全世界對基地組織的關注就被堂而皇之地轉移到了也門,阿拉伯半島的這片不毛之地,就順理成章地被塑造成美國“反恐戰爭”的新目標。
1990年,受蘇聯解體的直接影響,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南也門)失去靠山,與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北也門)統一,成立也門共和國。自1978年以來,薩利赫一直大權獨攬,先是統治北也門,后成為也門總統。1990年之前,華盛頓和利雅得一直支持薩利赫的伊斯蘭化政策,目的是遏制社會主義的南也門,從那時起,薩利赫就依賴于強大的薩拉菲派和圣戰組織來維持個人獨裁。
然而好景不長,1994年南方軍隊揭竿而起(南北也門的軍隊統一時未曾合并),反對薩利赫的腐敗統治,內戰就此爆發。
出身于也門南部的前圣戰組織領導人法赫利,退出了與薩利赫政府長達15年的聯盟,宣布加入名為南方運動的反對聯盟。上世紀80年代后期,法赫利曾是阿富汗圣戰組織成員,接受過中情局的訓練,同時受訓的還有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沙特富商本·拉登。實際上,不少評論家都說,基地組織的真正老巢就是中情局在弗吉尼亞州的總部。法赫利與薩利赫分道揚鑣,無疑讓南方運動如虎添翼,這對薩利赫簡直是當頭一棒。
也門政府財政收入的70%來自石油出口,薩利赫一手控制著盛產石油的南也門。一旦石油收入減少,薩利赫靠出錢來收買南方反對派的做法就只能是死路一條。
2009年4月28日,也就是法赫利加入南方運動后不久,也門南部拉赫季省、哈德拉毛省、達里市的抗議運動此起彼伏,參與者數以萬計,多是被遣散的軍人和公務員,他們要求提高工資、改善待遇。類似的抗議活動自2006年起不斷增多。
也門被冠以失敗國家的頭銜,這讓局勢更為復雜。在北方,薩利赫不得不面對栽德派的胡西叛亂。2009年9月11日,在半島電視臺的一次采訪中,薩利赫譴責伊拉克什葉派領導人薩德爾及伊朗支持胡西派,他說:“我們不想指責伊朗官方,但是伊朗人聯系我們,說他們愿意調停。這意味著伊朗人已經接觸過胡西派,也做了調停的準備。另外,伊拉克什葉派領袖薩德爾也表示要當調停人,這表明他和胡西派也有往來。”[16]
也門當局稱,他們已收繳了境內隱藏的伊朗武器。胡西派則聲稱繳獲了沙特支援也門政府的裝備,還指責薩那(也門首都,美國大使館所在地)充當沙特的代理人。伊朗駁斥了在也門北部發現其武器的說法,稱指責其對也門反對派的支持毫無根據。
2009年1月,各大網絡大肆宣揚本·拉登的基地組織在也門建立了新的分支,要在也門和沙特展開行動,這無疑給也門動蕩的局勢火上澆油。
1月20日,基地組織也門分支的頭目瓦哈伊實通過網絡上的圣戰論壇發表聲明,宣布成立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由其全權負責。據他所言,該組織包括前基地組織也門分支以及已經陷于停頓的沙特分支。聲明還宣布,曾是關塔那摩囚犯(囚號372號)的沙特人希赫里將擔任自己的副手。
幾天后,網上驚現瓦哈伊實的錄像,標題是:“我們從這里出發,目標——阿克薩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位于耶路撒冷舊城,在猶太人熟知的圣殿山上。錄像威脅薩利赫、沙特王室以及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等伊斯蘭世界的領導人,還信誓旦旦地要把圣戰從也門打到以色列,“解放”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圣地及加沙地帶。如果這一瘋狂之舉付諸實施,不亞于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錄像中除了提到希赫里之外,阿爾·奧菲也作為該組織的執行頭目露面,據稱他也曾被關在關塔那摩(囚號333號)。顯然,酷刑并未從他們那里獲得有價值的口供,有人進而猜測,中情局和五角大樓2001年9月之后設立關塔那摩監獄的真正目的,是使用殘忍的手法招募并訓練恐怖分子,讓他們潛伏起來,伺機按照美國情報部門的命令行事,但這種猜測難以證實。不過,關塔那摩的兩個“高材生”現身半島基地組織,本身就耐人尋味。
這一小撮人雖與聲勢浩大的南方運動相去甚遠,卻被媒體大肆渲染為基地組織也門分支,讓五角大樓增兵這一戰略要地師出有名。2009年圣誕節底特律“炸機未遂”案,讓華盛頓在也門的“反恐戰爭”更加肆無忌憚,奧巴馬也可以名正言順地給薩利赫提供軍援。
盡管奧巴馬總統承認也門內亂是內政,但仍然授權空中打擊。五角大樓稱,2009年12月17日和24日發動的空襲打死了3名基地組織的頭目,但沒有提供證據。
無巧不成書。之前在多國軍艦威懾下沉寂已久的索馬里海盜,此時大有卷土重來之勢,CNN也不惜重墨頭條報道。
2009年12月29日,莫斯科俄新社報道,索馬里海盜在亞丁灣海域劫持了一艘希臘貨船。同一天,一艘掛英國國旗的化學品運輸船及26名船員在亞丁灣被劫。海盜頭子穆罕默德·沙基爾熟知西方媒體語言,他在電話里告訴英國《泰晤士報》:“我們昨天在亞丁灣劫持了一艘懸掛英國旗幟的輪船。”美國情報機構戰略預測公司在其簡報中稱,《泰晤士報》的老板是支持新保守派的默多克,以色列情報機構曾借助該報上演障眼法。
2009年,索馬里海盜的劫持和襲擊事件創了紀錄。到12月22日,亞丁灣和索馬里以東海域的襲擊達174起,35艘船被劫持,587名船員成為人質。國際海事局海盜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幾乎所有劫持行動都成功了。那么,究竟是誰給索馬里“海盜”提供武裝和后勤保障,讓他們竟能避開多國海上巡邏?
也門和索馬里之所以具有地緣戰略利益,是因為它們之間的曼德海峽,這里被美國視為7個世界石油運輸咽喉之一。曼德海峽位于也門、吉布提、厄立特里亞之間,連接紅海、亞丁灣、阿拉伯海。波斯灣的石油和貨物要經過蘇伊士運河,必須經由曼德海峽。美國能源部2006年的報告稱,每天約有330萬桶原油經過此海峽運往歐洲、美國以及亞洲,其中210萬桶向北經蘇伊士運河和蘇邁德管道運往地中海。
美國能源信息局稱:“關閉曼德海峽,就能阻止波斯灣的油輪駛向蘇伊士運河,也就等于控制了蘇邁德管道(蘇伊士-地中海石油管道),油輪必須繞行非洲最南端。所以,曼德海峽是非洲之角與中東地區的咽喉,是地中海與印度洋的戰略連接點。”[17]
增兵曼德海峽,讓美國和北約離控制7個世界石油運輸咽喉的目標又近了一步。這是美國未來戰略的重點,目的是阻止石油流向中國、歐盟或美國的任何對手。沙特石油主要經曼德海峽外運,美國屯兵此地,沙特就不敢不用美元與中國等國家進行石油交易。
此外,曼德海峽的北面不遠就是位于紅海的蘇丹港,是中國能源需求的主動脈。美國此舉一石多鳥。
美國的目的不僅是控制全球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據報道也門還有極為豐富的石油儲量。有國際石油公司稱,也門的馬西拉盆地和夏布瓦盆地蘊藏著“世界級的大油田”,法國的道達爾等幾個國際石油公司正準備開發。大約15年前,一位華盛頓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也門蘊藏的石油足夠整個世界未來50年所需”。
步步緊逼
在中東和非洲這些中國重要的石油進口地區,美國一步步地排兵布陣。除此之外,五角大樓和中情局還扶持“非政府組織”在西藏、新疆以及緬甸采取了一系列行動。
2007年,所謂“袈裟革命”(即藏紅花革命)在英國前殖民地緬甸爆發,目的是改變緬政府的親華立場。如同烏克蘭、格魯吉亞、塞爾維亞的“顏色革命”一樣,“袈裟革命”也是由美國國務院、五角大樓、中情局一手操辦。
烏克蘭的“橙色革命”、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對俄羅斯呈圍堵之勢。“袈裟革命”也是華盛頓精心安排的政權更替運動,發生在中國周邊的戰略要地,與對俄羅斯的做法同出一轍。具體做法不外乎“打了就跑”的“蜂群”戰術,核心成員訓練有素,依靠網絡博客、手機短信聯絡,只不過抗議者變成了穿藏紅花色袈裟的和尚。盡管諱莫如深,但CNN在2007年9月的一次直播中還是露了馬腳,承認緬甸抗議活動的背后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運作。該基金會是美國政府旗下的“非政府組織”,專門顛覆那些華盛頓看不順眼的政權。
2007年8月,緬甸政府出人意料地把燃油價格調高了100%-500%,貨幣購買力大幅縮水。緬甸約5,000萬人口,民眾的生活水平原本就不高,據聯合國統計,他們每月收入的70%都用于食物,油價飛漲對大多數家庭來講難以承受。據非官方統計,緬甸的通貨膨脹率達35%,這自然引發僧侶大規模抗議。可笑的是,燃油價格由市場調控的做法恰恰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改革”建議,而這兩者是華盛頓的左膀右臂。
CNN把僧侶在前首都仰光游行的畫面作為特寫鏡頭,其背后有重大的地緣政治含義。
緬甸的陸地面積和德克薩斯州相仿,是華盛頓這出大戲的受害者。至于導演,不外乎國家民主基金會、索羅斯的開放社會研究中心、自由之家,還有吉恩·夏普的愛因斯坦研究所。
2003年10月30日,美國國務院在其新聞公報中承認:“美國政府支持國家民主基金會、開放社會研究中心、英特新聞(國際記者培訓機構)為推動地區民主進程所采取的活動。”[18]
國家民主基金會名為“民間組織”,實際上是由美國政府出資,其創始人在《華盛頓郵報》曾坦言,該組織的目標就是為美國的外交做勢,與冷戰時期中情局的所作所為并無兩樣。在緬甸顏色革命中,索羅斯的開放社會研究中心一馬當先,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背后出錢出力。
為實現緬甸政權更迭,從2003年起,美國國務院至少每年給這些“非政府組織”撥款250多萬美元。據報道,“袈裟革命”的指令多數來自美國駐泰國清邁的總領事館,那里也是招募和培訓異見分子的大本營,有些甚至送回美國培訓,然后再派回緬甸興風作浪。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承認,對緬境內主要反對媒體都曾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包括《新時代》雜志、《伊洛瓦底》雜志、民主之聲電臺。[19]
“袈裟革命”是僧侶唱主角的非暴力政權更迭運動,總策劃是吉恩·夏普,他一手創建了愛因斯坦研究所,這個名字極具迷惑性,它的靠山是美國情報部門,總部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是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衍生機構,二者實乃一丘之貉。該所意圖在世界范圍內引發“非暴力”政權更迭,是實施美國戰略意志的急先鋒。1988年,緬甸軍政府在“88運動”中對反對派大開殺戒,該所從次年便開始了在緬甸的活動。中情局特工羅伯特·赫爾威上校是前駐緬甸武官,也是秘密行動專家,他在1989年把夏普請到緬甸,訓練反對勢力如何采取非暴力行動。[20]
華盛頓搞“袈裟革命”,是出于地緣戰略考慮,緬甸在2011年對西方“開放”,就是其不斷施壓的結果。從波斯灣到南海的航道事關重大,緬甸靠近馬六甲海峽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通道,可為最終控制這一通道提供海軍落腳點。
“9·11”之后,五角大樓打著防范恐怖襲擊的幌子,試圖借助軍力影響該地區,卻遭到緬甸等地區國家的堅決反對,不過美軍還是設法進駐印尼北端班達亞齊省的伊斯坎德爾·穆達空軍基地。
只需看一眼地圖,緬甸的戰略地位就一目了然。
馬六甲海峽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波斯灣通往中國的海上最短航線,最窄處是新加坡海峽的菲利浦水道,只有英里,堪稱亞洲關鍵的海運樞紐,中國進口石油的80%都途經此處。每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只超過5萬艘,日均原油運輸量達1,200萬桶,目的地多是中國這個增長最快的能源消費市場,所以從緬甸至印尼班達亞齊自然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如果海峽被封鎖,國際上近一半的油輪就必須繞行,世界范圍內運費上漲不可避免。
控制這片海域,就控制了中國能源供應的生命線。
近年來,北京向緬甸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軍援,包括戰斗機、運輸機、坦克、裝甲運兵車、軍艦、地空導彈等,還幫助緬甸修建鐵路和公路。印度軍方稱,中國在緬甸的可可群島建立了大型電子監聽設備,同時修建在印度洋的海軍基地。
在五角大樓看來,中國在緬甸、泰國和柬埔寨建立軍事基地,是為了反制美國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是“珍珠鏈”戰略的具體表現。
緬甸的油氣寶庫
緬甸油氣資源豐富,陸地和近海已探明有油田,而且儲量巨大。英國1871年曾創辦了仰光石油公司,后更名為緬甸石油公司。20世紀70年代緬甸開始出產天然氣,90年代后法國道達爾、英國卓越等石油公司獲許開采馬達班灣,后來德士古和優尼科(即現在的雪佛龍)也在耶德那和耶德貢獲得了開采權。
據估算,僅耶德那的天然氣儲量就超過1,400億立方米,至少可以開采30年,耶德貢的天然氣儲量也不遜色,是耶德那的1/3。
迫于英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壓力,德士古和卓越公司在2002年撤出耶德貢項目。從2004年開始,緬甸通過管道向泰國輸出耶德那的天然氣,年獲利10億美元。天然氣出口成為緬甸最重要的財政來源。
2004年,若開邦沿海又探明了新的大型天然氣田——瑞氣田。
2005年,中國、泰國和韓國投資緬甸油氣產能,緬甸對泰國的天然氣出口隨之增加了50%。耶德那氣田由道達爾、優尼科、泰國國家石油公司和緬甸油氣公司聯合開發,道達爾公司負責運營。泰國天然氣需求的20%來自耶德那。
目前,耶德貢氣田由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緬甸油氣公司、日本石油公司和泰國國家石油公司合資運營。天然氣經由耶德那輸氣管運輸,2009年開始,瑞氣田出產的天然氣也接入該管線。
2007年,緬甸方面與中石油簽署諒解備忘錄,從孟加拉灣的瑞氣田向中國提供天然氣,合同為期30年。中國和印度曾圍繞瑞氣田進行過激烈競爭,現在看印度顯然成為輸家。此前,緬甸曾答應以近海的兩個氣田解決印度所需,通過途經孟加拉的管道運輸,但印度與孟加拉之間的外交爭執導致該計劃擱淺。
中國巧妙的策略明顯比印度高出一籌。中國向緬甸投資數十億美元,鋪設從孟加拉灣的實兌港一直到云南昆明的油氣管道,橫跨緬甸,全長2,300多公里。作為計劃的一部分,中國還要在昆明建一個煉油廠。
中緬油氣管道意義重大,一旦建成,中國進口非洲和中東的油氣將不再受制于馬六甲海峽。這樣一來,緬甸就成為中國連接孟加拉及其以西國家的“橋梁”,即便將來美國控制了馬六甲海峽也無濟于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